【古氏家谱源流】古姓起源考
- 中华古氏网 2014年1月17日 古氏宗亲网
古姓起源考
摘自《新安堂古氏大宗谱》台湾·古焕球等主编,详见原书
已作繁转简处理,供宗亲参考,资料有待进一步收集完善
资料来源:古氏宗亲网http://www.chinagu.com.cn/
[古姓起源考]周时以次為姓。
古氏,古公亶父之后,因氏焉,言古公者,犹言先公也。
——东汉应邵《风俗通》(189-194)]
古氏宗谱序(革公)
古氏,盖姬姓也。诗云: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昔,太王居邠迁岐,称古公。其后以為姓:古,谓古姓,為太王后也,太史叙之详矣。然后世子孙,固有究其传,岐梁之间,古氏之姓,往往有之,歷代载之史传,名誉显著,尚可考焉。汉有忠臣古道,北齐有中散大夫古起,又有孝子古初,蜀有广陵功曹古牧,魏有尚书古弼,唐有县令古之奇,笺入於文选,又有飞狐令古云应二十五府君,鼻祖也,二十五府君,本山西河东人,自唐末,任洪州通判生七府君,任虔化县令;生二十府君,任秘书郎集洪州书记;生十九府君,任揖大祝;生三府君,任窦州都监史。生六子:长曰十一府君讳全交,居古云;次曰十二府君讳全规,居江右;三曰十四府君讳全则,居白沙;四曰十五府君讳全望,居增城,生子延绶移居梅州,传成之;五曰十六府君讳全让,居惠州立溪场;六曰十七府君讳全赏,居圳边。奕世相传,子孙历仕。
我宋勃兴,削平僭乱,混为巨宇。端拱间,曾祖成之中程宿榜,连名二十八宿之列,授绵竹县令,以词学独冠炎荒,厥后逍遥物外,脱履尘寰,何其异也。皇佑中,驰名屋场,联荣仕籍,独祖宗悦,拔擢勋都骑尉。及父凤仪,升潮典郡,荣耀乡里,禄及其亲,福荫后裔,流芳余庆,既炽且昌。至毕暂榜,革偕二弟堇、巩忝窃上第,获继祖风,徒劳州县三十余年,仕途艰险,颇厌尘劳,隐居于逸老堂。偶因闲暇,览旧祖图,列为家谱,贻传子孙,使之知所自出,益知艰难之业,敦亲睦族之谊,共为激劝,以绍箕裘,咸遵诫训,庶有祖而有宗,无忝于前人耳。赞曰:
亶父积德,古氏流芳。蛰蛰螽斯,暨炽且昌。
继厥云礽,列祖有光。辑斯谱牒,庆绪绵长。
——南宋高宗绍兴14年(1144)9月11世古革(1074-1154)
古氏族谱序(鞏公)
古氏族谱,谱古氏之族也.思我古氏系出周姬,继古公亶父之后,淑世子孙,诣以為姓,其传岐梁之间,古氏之姓,往往居多,详之大史册,代有传人.汉兴,有忠臣古道,孝子古初,蜀郡功德古牧,东平王从事古霸.南北朝吏部尚书古弼,中散大夫古起.至唐,有县令古之奇,飞狐令古云应二十五府君,鼻祖也. 始祖古云应二十五府君,本河东平阳人,任洪州通判….
——南宋高宗绍兴26年(1156)5月1日11世古鞏(1078-1162)
古公亶父派下简谱——《诗经》註疏,西汉《史记》 (97BC)
(备注:括号内第一个数字为第几世,第二个数字为第几房)
古公亶父(姬姓)(1233-1146BC)(1) [公刘世孙,原居幽(邠)(陜西彬县,新平郡),為避薰育戎狄,经梁山迁岐下周原(陜西歧山),改国号周,葬於歧山歧阳,追尊周太王,现歧阳有周太王陵,周太王庙(创建无考,1212,1580,1876重修)][重修歧阳县志][西周共和元年(841BC)前,年代无定说]
--泰伯(2/1)[潜居江南蕃离梅里(江苏无锡),称吴伯][止]
--仲雍(2/2)[随兄居梅里,泰伯卒后继吴伯,派下共分泰伯,吴,虞,樊,古等五十餘姓,其中古氏,以古
公亶父之后,因氏焉][明陈士元/姓汇(1566)]
--季简(3)
--叔达(4)
--周章(5/1)[武王封於吴(江苏无锡)(吴姓起源/以仲雍為一世祖),传24世(473BC)灭於越]
--熊遂(6)
--柯相(7)
--虞仲(5/2)[武王封於虞(河南澠池)(虞姓起源),传12世(655BC)灭於晋]
--(6)
--仲山甫(7)[虞仲支孙,卿周宣王(827-782BC).封於樊(河南泌阳)(樊姓起源)]
--季歷(2/3)[1146BC继位為公季,為商王文丁(1121-1109BC)杀,追尊王季]
--昌(3)[称西伯(1077-1069BC),追尊周文王]
--发(4)[继位,周武王(1069-1064BC),1066BC灭商,西周建,大封诸侯]
早期古氏
古氏起源1:周时以次為姓.见东汉应邵《风俗通》(189-194),明陈士元《姓汇》(1566)
古氏起源2:东汉时古成氏改古氏.
①见东汉王符(83-170)《潜夫论》:古成氏之后分古氏.
② 春秋晋卿郤犨(-474BC)食采苦(山西盐城东北):号苦成子,后分苦,苦成,库成,车成,古成,古等氏
早期历史记载古氏人物
1、古己,古又作亚古、固,商武丁殷墟有贞人古作“亚古父己盒”。铭文: “亚古父己”及“亚古父己殷”。(铭文:己亥,王赐贝在东门,用作父己樽彝,亚古。)见罗振玉《殷文存》、《业中片羽三集》、《金石人名汇编》(1985)、丁山《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1988)。
2、古丁:商,古父丁彝;铭文:古作父丁宝樽彝,见北宋王黼《宣和博古图》、《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
3.古冶,古冶子。古又作固,冶又作野。春秋齐景公(547-490BC)时勇士,為晏婴(晏子)(-500BC)以“二桃杀三士”计杀,葬於荡阴(山东临淄)三士塚。[见《晏子春秋》、《后汉书》(445)]
4.古乘,古又作固,乘又作桑。春秋晋平公(557-532BC)时人,隐士、舟人。与晋卿赵鞅遇於西河(河南濮阳)[赵鞅(赵简子)(-475BC),赵武孙(517BC)任正卿]。[见西汉刘向(77-6BC)《说苑》、《风俗通》、《后汉书》。]
5.古掾曹,掾曹官名,西汉任京兆(陜西长安)掾曹40餘年,汉昭帝元凤6年(75BC)為京兆尹赵广汉黜,终於家[赵广汉(-65BC):75-73BC任京兆尹,杀京兆掾杜建,71-65BC再任京兆尹时,过酷,為汉昭帝下狱腰斩]。[见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后汉书》]
6.古一,西汉四川鎏金漆工,汉平帝元始4年(4)製“金银扣漆耳盃”.[见汉代《纪元铭漆器图说》]
7.古成云(复姓古成),西汉广汉都尉。[《风俗通》、元和《姓纂》(812)]
8.古成昌(复姓古成),汉驪轩苑监侍郎,[甘肃敦煌出土《汉简》:所遣驪轩苑监侍郎古成昌从詔出送驴橐他(马出入关致籍)]
9.古师郎,王莽新朝末年,四方背叛,河北诸贼群立,古师郎為获索贼帅,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為光武帝刘秀平。[《后汉书》]
10.古初:东汉荆州长沙郡(湖南长沙)孝子,建武18年(42),长沙太守郅惲甄选孝廉,列為首举。[《风俗通》《后汉书》]
11.古霸:东汉章帝建初元年(76),為东平王刘苍从官。刘苍(-83)是光武帝刘秀第八子,建武17年(41)封东平王(山东东平),汉明帝加封驃骑将军,於三公之上。[《风俗通》《后汉书》]
12.古朴,朴又作牧、濮。广汉郡德阳(四川遂寧)人,东汉献帝建安19年(214),刘备定益州时,為广汉功曹(广汉太守為夏侯窜)。[见《风俗通》、《三国志·蜀书》(285)、《华阳国志》(晋)]
13.古强,三国/西晋四川人,西晋惠帝永嘉3年(306),年八十许,时人谓之仙人,嵇含闻之,试之於荆州宜都,后卒於扬州黄整家。[嵇含(263-306):305奔刘弘於襄阳,授广州刺史,未赴任,刘弘卒后被杀].[东晋葛洪《抱朴子》(317),《神仙传》]
14.古成彪(复姓古成):东晋(317-420)南海太守.[元和《姓纂》]
15.古成詵(复姓古成):后秦(384-417)南安(甘肃陇西)人,后秦白雀3年(386)尚书郎,建初4年(389)关内侯,皇初4年(397)给事中,黄门侍郎.[《晋书》、元和《姓纂》、《资治通鑑》]
16.古成和(复姓古成):后秦(384-417)将军。[元和《姓纂》]
南北朝,隋,唐古氏谱系(420-907)
古氏起源3:南北朝北魏孝文帝20年(496)全盘汉化,吐奚氏改古氏.
①北齐魏收《魏书官氏志》(554)]:吐奚氏改古氏.
②南梁沉约《宋书》(492):(宋元嘉)十九年(442),…安西将军建兴公吐奚爱弼.[早於496年]
③《魏书》(554)]:太平真君三年(442)…安西将军建兴公古弼.
1. [南北朝北魏 代人古弼派下谱系]:
古弼(吐奚弼,吐奚爱弼)(-452)(1):北魏(386-534)代人(代都平城(山西大同)人),吐奚氏,少忠谨,好读书,又善骑射。初任猎郎,出使长安。太宗明元帝太常7年(422)门下奏事(五品),辅太子拓拔熹,太宗赐名笔,后改弼。8年(423)西部机要(五品),世祖(熹)太武帝始光元年(424)功拜立节将军(四品),赐灵寿侯。陞侍中(三品)(424-444),吏部尚书,南部奏事。神笳3年(430)拜安西将军,参与攻胡夏。4年(431)赐建兴公(世人曰笔(弼)公)。太平真君5年(444)辅东宫太子拓拔晃,迁尚书令(二品)。世祖闻而叹曰:有臣如此,国之宝也。正平元年(451)太子病死,2年(452)2月太武帝被弒,南安王立,授司徒(一品)。永平元年(452)10月南安王被弒,文成帝立(6岁)(改兴安元年),被贬外都大臣,后被杀。[南梁沉约《宋书》(492),北齐魏收《魏书·古弼传》(554)、《北史》(656),元和《姓纂》(812)、《资治通鑑》]
--古氏(女)(2):[约420生,夫崔荫,博陵安平人,北魏明元帝太常初(416-423)除寿春令,累举汾州刺史。
子崔隆(字成功)(439-504),太武帝太延5年(439)生,授左将军,孝文帝太和18年(494)随北魏孝文帝。
自代都平城迁都河南洛阳,20年(496)全盘汉化,拓拔氏改元氏,吐奚氏改古氏,宣武帝正始元年。
(504)12月卒,諡康毅,2年(505)3月葬洛阳东北邙山双盘岭,墓誌铭已书古姓:母古侍中之女。[洛阳出土北魏墓誌选编:《魏故左将军康毅崔君墓誌铭》]
==元之(2):古弼族子,远祖古说。[唐牛僧儒《玄怪录》]
[註]:部份清代云应谱,尊古公亶父為始祖,古弼為系祖,唐古之奇為太祖,堂号用“国宝堂”。
2.古彤:北魏世祖(386-409)时御府鍼工(医师),并州刺史擅用為晋阳(山西太原)县令,太宗(409-423)初北新侯安同(-429)持节循查,上表治罪。[《魏书》]
3.古埿:北燕(407-436)任单于右辅(411太子冯永為大单于,下设四辅),北魏太宗明元帝太常3年(418)以右辅率军拒北魏,太武帝太延2年(436)古弼攻龙城时,不愿随冯弘逃高句丽,与尚书令郭生开门迎魏。[《晋书》、《魏书》、《资治通鑑》
4.[南北朝东魏河内郡古起、子北齐古道子派下谱系]:
古起(1)[东魏(534-550)太中大夫(三品),北齐(550-577)中散大夫(四品)]
--道(道子)(2)[北齐怀州秀才,文宣帝天保7年(556)奉詔校书,歷任检校御使(八品),户曹参军(六品)。
有干局,当官以疆济出名,后主武平3年(572)以田曹参军待詔文林馆,涉学有文词,与荀仲举、萧愨等齐名。隋文帝(581-604)时任兵部侍郎(六品)。[《北齐书·古道子传》、《北史》、元和《姓纂》(812)]
[註]:古子融、古元穆、古伏宝、古显哲:东魏孝静帝武定7年(549)河内郡建杨膺寺义桥,有[杨膺寺义桥石像碑],碑阴正主有名(1752河内县出土)。[《河内县志》]
5.古氏(523-577):南北朝宜阳郡宜阳人(在新安郡南,今洛阳市宜阳县),北魏孝明帝正光4年(523)生,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7)卒。夫侯肇(523-594),原夏侯氏,父侯念曾任北周(557-581)宜阳令。侯肇隋初任息州梁安郡守(湖北黄岗),隋文帝开皇14年(594)卒於河南本宅,与妻合葬洛阳西北。[《隋唐五代墓誌汇编》北京图书馆藏墓誌拓片目录]
[註]:东魏孝静帝兴和二年(540)置义州辖宜阳郡,新安郡等七郡。宜阳郡下辖宜阳,南澠池,金门三县,169户/686口.[《魏书》]
6.[隋河南郡古伯仁派下、孙唐河南府洛阳古弘节谱系]:
古伯仁(1)[隋(581-618)鹰扬郎将(五品)]
--合(2)[隋仪同三司(五品)]
--弘节(大量)(610-663)(3)[河南府洛阳人,隋文帝大业6年(610)生,唐高宗显庆三年(658)科举中举,授定襄(都督府)参军(七品)。高宗龙朔三年(663)4/12卒於并州(山西太原),11/15葬於洛阳邙山]。[《唐代墓誌汇编附考》、《唐定襄参军古君墓誌铭》并序]
7.古大娘:唐太宗贞观6年(632)於相州安阳(河南安阳)冶西宝山寺与陆二娘合家同敬造“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一龕。[《安阳县志》]
[註]:东魏天平元年(534)由洛阳迁都业(安阳北).
8.古神感:唐太宗征高句丽,贞观22年(648)為乌湖(渤海隍城岛)镇将(六品)。4月14日率军登陆易山击破高句丽步骑兵五千人,当晚又设伏击破敌水军一万人后撤军。[《后唐书》、《资治通鑑》]
[註]:古神威:唐高宗(649-683)时部将(即古神感或其同支?)。[南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証》(1134)]
9.古郎将:郎将官名,河南府洛阳人,唐高宗(649-683)时左戎卫右郎将(五品),早逝。子古云,妻匹娄敬德(630-694),唐太宗贞观4年(630)生,周武则天延载元年(694)卒。証圣元年(695)1/18葬於洛阳邙山。[《唐代墓誌汇编附考》《大周唐故左戎卫右郎将古君夫人匹娄氏墓誌/并序》]
[註1]:此古郎将,可能即古神感?
[註2]:妻匹娄敬德谱系(七代)[匹娄拔累原吐谷浑慕容拾寅渠帅,北魏献文帝皇兴4年(470)降附北魏為代人(代郡平城)]
娄提(匹娄提)(1)[匹娄提,北魏孝文帝太和初封真定侯,太和20年(496)改汉姓娄]
--娄内干(2)[高欢妻娄昭君(501-562)父,北魏赠司徒,北齐追封太原王]
--娄拔(3)[北魏南部尚书]
--娄睿(-570)(4)[北齐(550-577)东安王,司徒]
--匹娄孝育(5)[北齐袭广安郡王,北周(557-581)复北姓匹娄,隋鹰扬郎将]
--匹娄武彻(6)[唐安西都护上柱国使持节,济源县开国公]
--匹娄敬德(630-694)(女)(7)
10.古玄应:飞狐县令,周武则天圣历元年(698)8/26东突厥掠河北,与妻高氏固守飞狐,免為所陷,高氏册封為徇忠县君。[《前唐书列女传》]
11.古之奇(-784?):唐代宗宝应二年(763)进士,3年(774)涇州节度使马璘(722-776)幕府书记,李端(732-792?)有[《送古之奇赴涇州幕》]诗。后於中书令镇凤翔朱此幕府任事,德宗建中4年(783)涇原兵变,朱此被拥称帝,国号秦(784改汉),任兵部员外郎(六品)。兴元元年(784)年6月长安城破,下落不明(被杀?)。有《县令箴》、《秦人谣》留世。[《唐才子传》、《唐诗记事》、《全唐文》、《旧唐书》、《新唐书》]
[註]:部份清代云应谱;尊古之奇為太祖。
12.古洪(-786?):陜西富平押衙,应前县令王仙客请,救未过门妻刘无双(父刘震於朱此下任尚书租庸使,784被处死,无双没入掖庭)。后為守密自刎,故里在疆梁原西里,墓及碑在富平南谢村(现南社乡古家村),已毁。县东北薛市(薛家镇)有隐居处。[宋《太平广记》、《光绪富平县志》,]
13.古从稹:唐僖宗乾符2年(875)幽州石经山(河北房山)刻[巡礼碑]上有名。[《房山石经题记汇编》]
古氏起源 古氏渊源 古氏文化 古氏名人 古氏历史 古氏宗祠 古氏家谱 古氏谍谱 古姓 百家姓 新安堂 古氏新安堂 古氏传说 古氏故事 中华古氏 中华古氏人物
分享按钮>>中华史:从春秋到战国(2)姑息原本为养奸
>>【古氏网新闻】新安郡堂号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