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洪烈中国电影美术师———中华寇氏网寇姓当代人物
- 中华寇氏网 2008年11月23日 扣子
寇洪烈 (1931.11—)别名寇鸿烈,山东阳谷人。擅长电影美术设计。1948年入国立北平艺专绘画系学习。先后在一野政治部战斗剧社美术队、西南军区战斗文工 团美术队、总政解放军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从事美术工作。曾参加《战斗里成长 》、《海鹰》、《槐树庄》、《午夜星光灿烂》等近30余部影片的美术设计。绘制了《海英 》、《农奴》、《归心似箭》等近20余幅电影宣传画;书籍封面设计《海岛女民兵》等。作 品曾参加全军美展。
1948年曾在北平国立艺专美术系旁听学习绘画。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战斗剧社美术队,随军南下后,调西南军区从事部队美 术工作。1952年调八一电影制片厂从事美术设计工作,先后担任《战斗里成长》、《柳堡的故事》、《英雄虎胆》、《金铃传》、《海鹰》、 《槐树庄》、《农奴》、《苦菜花》、《南海长城》等十余部较有影响的影片的美术设计工作。
寇鸿烈本着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在美术创作中注意故事内容所反映的地域特色,就每部影片所规定的具体情境而作细致入微的设计研究,因 此在他的作品中毫无造作之感。他擅于正面发现战争场面,战场的那种紧张,急迫而又凝重,神秘的气氛,从他维妙维肖的设计中使人如同身 临其境。而撇开战争创作类似于《金铃传》这样纯粹表现乡村邻里生活的作品,也能臻于完美。寇鸿烈作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一员新兵,刚工 作不久即显示了自己的非凡才华。“文革”前由他担任美术设计的一些片子现在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经典名作。
“文革”后寇鸿烈继续自己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他为《归心似箭》、《今夜星光灿烂》、《雷锋之歌》等影片担任美术设计,艺术追求更趋完 美,无论是平实的生活场面还是激烈的战争场面经过他的双手都能熠熠生辉,有力地烘托了全片的主旨,为影片最后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寇鸿烈在积极探索本行工作的同时,还涉入了电影创作的另一个领域——编剧工作。他与人合作编写了电影剧本《绿荫》,1984年摄成影片后在 社会上曾产生一定影响。这更加显示了寇鸿烈作为一个电影艺术家所深藏的潜质。
1988年寇鸿烈担任中日合拍大型历史片《敦煌》的美术设计,该片反映的是大约一千多年前生活在西北朔漠的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因为时代 久远,又涉及到已经绝迹或已发生很大变化的少数民族生活,这给创作带来很大困难。但寇鸿烈迎困难而上,翻阅了大量可考的历史资料和神 话传说,终于精心构置出那个曾经声势浩大的西北盛朝的真实场景,片子放映后在中日两国引起强烈反响,特别是日本,对片中所反映的那种 与本国一衣带水一脉相承的大唐文化颇感兴趣,日本艺术院奖协会将授予寇洪烈“优秀美术奖”。
1991年,寇鸿烈担任影片《大决战·辽沈战役(上下)》、《大决战·淮海战役(上下)》的美术指导,对这部全面表现解放战争时间三大战役 全过程的超级巨片,美术创作至关重要。寇鸿烈侵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他充分发挥了自己擅于表现战争场面的特长,艺术地再现了那段令人 心魂激荡的历史。该片获得了极大成功,连获当年的政府奖,百花奖和金鸡奖三大奖。在电影诞生一百周年之际,由专家评选的中国十佳优秀 影片中《大决战》独占一席,并且是“文革”后创作的唯一一部上榜影片,这是可以印证该片的成功是巨大的,其中人们不会忘记寇鸿烈的功劳 。
如今,年过花甲的寇鸿烈仍在电影战线上奔波忙碌,为中国的电影事业默默地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54255|杨村彬| 杨村彬,著名剧作家,导演艺术家,戏剧教育家。1911年出生,北京人,1928年考入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在校期间参 加了话剧“蟋蟀”、“群鬼”等的演出,并创作了处女作——剧本《征鸿恋歌》。毕业后,为多家报刊撰稿,写有系列文章《近代各国剧作家鸟瞰图 》和电影评论文章。1934年随熊佛西到河北定县进行戏剧大众化的实践,并为自己定下了为农民而写,农民能看懂及农民自己能演的剧作创作 原则,探索、尝试露天剧场,环形舞台及街头演出的新演剧形式。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河北沦陷,杨村彬被迫撤离到四川成都,把农村中 的大众化戏剧实验创造性地用于城市,导演了大型会戏“儿童世界”,针对当时抗战戏剧流于概念化、公式化、脸谱化,丧失了唤起民众的功能 ,提出“要充实以血热的抗战生活”,强调了艺术家的主观战斗精神,主张“不是为历史而历史,而是为当今而历史”的创作观点,1938年参加四 川省立戏剧教育实践学校的筹建工作,并任该校教务主任。后在中央青年剧社,剧专剧团,江安国立剧专工作,导演了“岳飞”、“一年间”等剧 。1941年,他编导了成名之作:“清宫外史”,该剧历经几十年,久演不衰,并为艺术界造就了一批卓越的表演艺术家,如:项KUN,赵韫,施超 等人。“清宫外史”台词抑扬顿挫,铿锵成调,动作造型,队形变化,既是戏剧、舞蹈,又似民间生活,使观众如置身于历史之中,毫无距离之 感。
抗战胜利后,他到上海剧校和南京剧专兼课,先后导演了“夜店”、“大雷雨”、“小市民”等进步戏剧,他痛恨国民党的残暴统治,毅然参加了中 国民主同盟和上海地下党组织的一系列爱国运动。1949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苏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文训班主任,并创作了活报剧“揭 穿白皮书”,导演了“赤叶河”等剧。1950年,调上海剧专任教务主任,编导了“清沂河蓝图”、“美帝暴行图”、“战斗里成长”等剧。1951年—1953 年,在苏北任上海文艺界治淮工作队队长,后调往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任编辑等职,创作了电影剧本“湖上的斗争”。1956年,调任上影厂演员 剧团导演,导演了“上海屋檐下”、“骆驼祥子”。1959年,调入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任导演,导演了“枯木逢春”、“上海战歌”、“墙头马上”等几十 个剧目。其中多部获得上海市和文化部的演出奖和导演奖。
“文革”中他遭到迫害,粉碎“四人帮”后,他担任了上海人艺的副院长,导演了“难忘的一九七六”、“蔡文姬”、“真情假恋”等剧目。创作了电影 文学剧本《垂帘听政》、《火烧圆明园》,影片真实地反映了清朝宫庭生活,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以及清政府的丧权辱国带来的后果。两片公映 后,引起很大的轰动,都获得了文化部1983年优秀影片奖。1985年,他退居二线担任上海人艺的艺术顾问,但仍然孜孜不倦地从事艺术创作, 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两宫皇太后》,并由长春电影制片厂与香港合拍,王学新任导演,筹拍期间,杨村彬与王学新就该剧的创作谈了三天, 并告诫年轻的电影人,不要追求猎奇、刺激,要充分发挥电影的特长,利用画面,光线,声响,色彩,为人们创造一个艺术世界,从而获崇高 的艺术享受。拍摄过程中,杨村彬多次要求导演不要过分追求宏大场面,而是要着力刻画生动的人物性格,要演员注意准确、细微、生动的表 演。《两宫皇太后》虽说是青年导演王学新导演的,但在导演构思,艺术处理等方面,无不显示出杨村彬的智慧经验与高超的艺术才华。
1987年,杨树彬应缴前往法国第七巴黎大学讲学,为中法文化的交流尽了自己的力量。
1989年11月24日,杨村彬因病去世,终年78岁。他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中国的戏剧电影事业。
分享按钮>> 中国古代家谱中的亲属称谓是怎样的
>>改姓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