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与寇氏家族

    中华寇氏网 2009年7月9日 扣子


寇氏远祖寇准的祖籍,有人说为山西太谷县昌平乡。移入华州下邽是后来的事情。在《渭南县志》中明确记载着寇氏一族世居河北昌平,汉末晋初寇家始迁居下邽(今临渭区官邸乡)的史实。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来自山西永济席村寇氏研究会的史料,却反证了寇准家族原本是由秦迁晋的。据山西蒲坂《寇氏宗谱叙》记载,蒲坂寇氏始祖名寇信,为陕西下邽人,系寇准十三代孙,自元朝鼎革,由秦徙晋,卜据蒲州(即蒲坂),薪火传承至今。
据《中国姓氏渊源》、《百姓宗祠稿》记载,寇氏宗族原始居住地为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市管辖)。而寇氏得姓主要有四个来源:

一是源自苏忿生。《元和姓纂》上说:“周,有苏忿生为司寇,子孙以官为氏”。司寇,夏商以至周,一种专掌刑狱的官职,相当于现代的司法官。苏忿生系周武王时著名的司寇,因有功于朝廷,受封于河(今河北境内),《书经》上尊称他为“司寇苏公”。他的子孙“以官(司寇)为氏”,后化简为寇姓。寇氏后裔普遍尊苏忿生为其始祖。据宋儒苏洵《族谱上篇》载:“苏氏之先出自高阳”。而高阳颛顼本是轩辕黄帝曾孙。由此推知,寇氏与黄帝本是同一血脉。二是源自卫康叔。《姓谱》上说:“卫康叔为周司寇,子孙以官为氏”。顾炎武《日知录》也说:“寇姓出自周武王弟康叔,康叔为周司寇,后人因以为氏焉”。康叔是周文王第九个儿子,亦任过周的司寇,后受封于卫(今河南洪县),因而他又是卫国之祖,由此可知,以寇为氏的卫康叔的子孙,也是名正言顺的黄帝姬姓后裔。三是源自卫灵公之子公子郢的后代。《世本》上说:“卫灵公之子郢之后也,郢之子孙为卫司寇,以官为氏,司寇亥即其裔也”。卫国虽属诸侯国,却沿袭周的惯例:“以官为氏”。公子郢的子孙中有在卫任过司寇的,便以司寇为姓氏。而被寇氏家族尊为先祖的司寇亥便是公子郢的后裔。司寇氏与源自卫康叔的那一支寇氏,从根本上讲是同宗同门的兄弟,也是黄帝根脉。四是源自北魏鲜卑族的改姓。北魏孝文帝进行姓氏改革,鲜卑族的“口引氏”,与“寇”字发音十分相近,便将其改为寇姓。在3000余年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寇氏家族的这四个主要分支已融为一体,成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血脉相连的组成部分。

寇氏族系尽管复杂,却一直称盛于上谷、河南、冯翊等郡,因此便形成了三处郡望。

上谷郡:秦置,治所在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辖境约在河北张家口以东、北京延庆以西地。

河南郡:汉改置,治所在雒阳,故城在今河南洛阳东北。辖境相当于今黄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黄河以北原阳等地。

冯翊郡:东汉置。治所在临晋,今大荔县。辖境相当今韩城、黄龙以南,白水、蒲城以东和渭河以北地区。

宗祠堂号有二:

上谷堂:东汉开国功臣寇恂本是河北上谷(今北京昌平一带)人,亦是寇氏家族的历史名人,为纪念他的丰功伟绩,便将他的出生地命为宗族堂名。

忠愍堂:来源于北宋名相寇准。寇准为北宋卓越的政治家,华州下邽(今临渭区官底乡)人,少年进士,曾二次拜相,澶渊之战,建不世之功。后被权奸排挤,贬死雷州,封莱国公,谥号“忠愍”。寇氏家族为纪念这一代名相,即以“忠愍” 命为宗族堂号。

在寇氏诸多历史名人中,声名最为显赫,功勋最为卓著,莫过于莱国公寇准。

据《渭南县志》载:汉末晋初寇家从河北昌平始迁居华州下邽(今临渭区官邸乡),至今约1700余年。寇准的祖父寇宣,因五代社会动荡,不曾为官,是当时有名的处士。他的父亲寇湘,也很有学问,曾中过后晋进士,在一个贵族府上做过文书一类的幕僚。寇准公元962年生于下邽,距今也有1047年之久。他一生侍奉了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三代皇帝,二度为相,曾经是北宋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终因功高震主,权奸排挤,客死于雷州贬所。寇准殁后,“无子,以从子随为嗣”(见《宋史·寇准传》),其后裔却十分繁盛。千余年沧海桑田,寇准裔孙已遍布全国各地。因此,海内外寇氏宗亲都尊奉寇准为其远祖。


分享按钮>> “寇氏”粘纸
>> 绥棱寇氏黑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