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高台寇氏探源
- 中华寇氏网 2009年7月12日 寇克瑞
二OO五年六月三日,景泰县中泉寇氏因续修族谱,派族人寇世权、寇宗富二人西出古浪峡,寻访中泉寇氏早年往西迁徙的一支族人。
据世权、宗富二宗长讲,景泰中泉寇氏一脉,源于江苏苏州。始祖于明末由苏州徙居甘肃狄道州一条城,今榆中县青城。二世荣、敬兄弟二人展转到景泰县中泉滴水崖北侧落户,自此世居中泉。历400余年,迄今已传至十七世,仅在景泰的族众达2000余口,真可谓枝繁叶茂。荣生三子天财、天福、天禄,敬生一子天禧为三世。天禧生五子承国、承志、承举、承文、承贵为四世。承志生一子登元为五世。据景泰寇世家谱记载,登元之子文华、文秀兄弟俩,早年离开景泰西去新疆。虽有这一记载,但时隔久远,始终没有联系,也不知具体究竟迁徙到何处。他们分析认为:文华、文秀兄弟俩离开景泰的时间应该在清朝道光年间。此时的交通条件和他们离开时的资力,是不可能到达新疆的,半道流落在河西走廊也是可能的。所以,他们要在河西走廊寻访这一支脉的后裔,使其依有所本,以实现这次续修族谱追溯本源,载明世系,祖脉相通,支脉相连的旨意。在高台寻访到我们这一支,应该说是喜出望外的。但是,我们这一支是否就是他们所要找的,就成了我们共同探讨的话题。
尤其感到巧合的是,我们高台的寇氏,正好也是两支。因为没有流传下较祥的族谱,我们这两支的渊源已经无法考证清楚了。据传最早徙居高台的寇氏先祖是叔侄二人。叔有六子,后称六屋,而侄的那一支因同源同根,便相随而称其为七屋。现今虽无家谱祥载其宗脉,但七大房份脉络清晰,辈分序秩分明。更感欣慰的是当代社会安定,生活条件渐为改善,族人更加重视亲情。前辈取名各房有别,而今同辈取名全统于一。
高台寇氏何时徙居高台县的罗城村,是一个难下定论的问题。记载寇氏在高台的最早史料,是清乾隆二年所修的《重修肃州新志》。该志《人物·节妇》篇“寇氏,镇夷处士贾澍之妻。澍亡,妻二十一岁,矢志抚孤五十余年,子孙成立。有司表其门,额曰:节成两世”。
民国十年编撰《新纂高台县志》则载有寇氏较多的史料。该志卷五《选举》篇记载:
寇绍莱,万历四十六年岁贡,任鲁山县县承,荆州府经历。
寇续莱,崇祯六年岁贡,任南宫县县丞。”“
寇 采 崇祯九年岁贡,任北直长垣县丞,河南项城知县。
寇 翊 顺治十六年岁贡,任镇夷所训导。
寇 敏 雍正八年岁贡。
寇 绰 乾隆元年恩贡。
寇 珠 嘉庆元年岁贡。
寇 王宾 嘉庆辛酉科武举。
在高台县境内,至今也只是罗成村有寇氏居民,以上所记载的这些人士,是罗城村的寇氏先民应该是没有疑义的。《新纂高台县志》记人物所依据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家谱。这说明我们高台寇氏是有家谱的,只是没有流传下来。从这些史料来看,寇氏徙居高台的时间,应在明朝的万历之前,也就是万历四十六年(1619)之前。具体是什么时间,还须做进一步的考证。
高台归入明王朝的时间是洪武五年(1372)。在这之前,高台一带以农耕为主的汉民族可说是很少的。因为元朝进攻河西走廊,是进军中原的开始,采取残酷的杀戮政策。攻破肃州城时,整个肃州城被屠杀一空。元朝进入中原的战争,使高台一带的人民死亡逃徙,土地荒芜。在元朝进入的初期,由于他们顽固的游牧民族的经济观念,不重视农业。甚至要“使草木畅茂以为牧地”。就是要把土地上的人口全部杀掉,使农田全部变为牧场。虽然元朝前期和中期调整了统治政策,招集逃亡,鼓励开荒,大力开展军民屯田。但高台地处边远,整个元代经济也没有得到发展,人口也没有增加。罗城在高台极西,更不可能有所发展。所以,罗城的居民,可说基本是自明代开始迁徙而来的。
明代罗城居民迁徙,虽然没有具体的资料,但根据历史背景和这里社会经济的发展的脉络,是可以大体作一些判断的。
明朝前期,也就是洪武五年(1372)至洪武三十年(1397)的二十五年间,是一个军事对峙时期。在这个时期,虽然明王朝和元朝大规模的战争已经结束,但败北的蒙古族在这个时期还很强大。双方在合黎山一线处于一个对峙的局面。其中黑河水路和崇山峻岭交汇的军事要地镇夷峡一带,则是双方对峙的一个重要焦点。当时明王朝在这里是重点设防的地区,于洪武三十年(1397)在正义峡入口处设军事建制,称镇夷守御千户所。镇夷当时也是高台一带的政治军事中心。这一时期是以军事为中心的,移民也应该说都是因军事目的而来的。如镇夷的白氏、黑泉的殷氏,其先人都是明元战争中立有军功,战争结束后因功封官而留下来驻守边防的人。
洪武三十年至景泰七年(1463)高台守御千户所设立的66年,是一个屯垦防御时期。败北的蒙古族在这个时期对明王朝的安危仍然构成严重威胁,其防务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持久之计,明王朝实行“寓兵于农”的屯守政策。“(屯)军以十分为率,七分守城,三分屯种”。此时设立高台守御千户所,意味着高台县城一带的屯垦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形成了一个新的经济文化中心。因为该所的设立,在正统年间(1436——1449)有一个叫刘宽的张掖人就已经提出来了。在此设一个军政合一的建制,既可以作为张掖至酒泉军事防御的补充,又可当作镇夷军事要塞的补给后方。但此人提出的当时,朝廷并没有采纳,而是事隔十几年后才正式设立,说明当时的条件还不成熟。这一个时期高台一带的屯垦,是以军屯为主的,屯田的目的主要是给养军队。因为地出军事要冲,社会并不安定,人口也是以屯军为主。但为了军事的需要,这一带的城堡应该是这个时期建筑的。
景泰七年(1463)至嘉靖十八年(1539),是一个屯垦停滞时期。嘉靖十八年,杨博阅边,总结了以前屯守的利弊,提出了发展民屯的新策略。内地人口陆续来此开垦屯田。我们的祖先,应该是这个时期来到罗城村的。其理由有五:
一是从老人的传说中,我们的先人从没有因军功而显要者。这作为一个军事防御要地的大户人家,不应该是这样的,除非他们当时不在其地。
二是我们的先民,基本不在罗城的城堡之内居住(详见《明代红寺堡复原图》),说明我们的先民没有参加城堡的修建。而城堡建筑的时间大约在嘉靖十八年之前。
三是罗城村的土地,我们寇氏开垦的数量最多。这说明我们的先人来此的目的主要是来垦荒的,而民屯集中的时期是在嘉靖十八年之后。所以,我们的先人应该是这之后迁徙来的。
四是罗城村下沟渠的兴建与我们寇氏的先人是有很大关系的,可以说在这一渠的兴建中是发挥主要作用的。从古罗城村图可以看出,下沟渠按照前期的规划其走向应该是沿堡城南侧通过,但在到达堡城的东南角时,直角南下,把我们寇氏的居住地完全圈入后,又直角北折回到原规划线上。这一事件说明在兴建罗城村下沟渠时,我们这一家族的先民已经在罗城稳定了下来,并且在公共事务中发挥着作用。该渠兴建的时间也在嘉靖年间。
五是我们的先人在来到这里定居后近七十年的时间里,第四代子孙中出现一名贡生,而后相继出现多名,这也是可能的。
六是《重修肃州新志》第九册《名宦》有:寇天叙,字子敦,山西榆次人。嘉靖间,巡抚甘肃,刚明正大,边人畏怀。(初履任,虏犯山丹,指挥将士遏其锋,奏捷,威名遂振荒徼。吐鲁番闭关绝贡已久,忽投译文求和,其辞悖谩。天叙曰:“彼夷杰鸷,不大挫衄之,则朝和夕叛,无益也。直张我挞伐之威,坚彼悔祸之志,然后议抚,庶操纵在我矣。”)本支寇氏的迁徙与此人是否有关系,也是很难说的。
如果以上推断是成立的,则我们寇氏的先人来到罗城村的时间,应该在嘉靖十八年(1539)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之间二十七年的某一年。
若按照这一时间计算,我们的祖先徙居罗城村的时间至今已达493——466年之久。按正常的生育年龄折算,现在的最晚一代应该是第二十代。但由于家谱失传,十二代以前的已经无法考证,第十三代也只流传下二、三个人名。
根据以上情况,景泰县中泉寇氏和高台县罗城寇氏,应该是同根而不同支的。尽管如此,世权、宗富两位的来高,也使我们高台罗城的寇家人倍感欣慰。天下寇氏是一家,我们总算结识到宗亲。从此,我们高台罗城寇氏一家再不因独居边徼而感到孤独。而且由于他们的到来,为我们带来了由陕西吴堡县寇氏族人发起,全国各地众多宗亲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的浩大工程——《寇氏族谱》的编修工作,以“弘扬寇文化,振兴我中华”为主旨,于2004年五月正式启动了。这无疑是我们每个寇氏子孙的一大喜讯,更值得庆贺!作为寇氏家族的一员,人人有义务为编修《寇氏家谱》作出应有的贡献。
高台县罗城乡的寇氏居住在罗城乡的罗城和下庄两个行政村,罗城村是罗城乡政府所在地。罗城村明代称红寺堡,因村南黑河对面有弘觉寺故名。清代后期改称下堡,与今红山村(原称上堡)相对。民国初称罗城,其名依城堡形式而起。因旧城堡较小,土城周长仅40丈,而居民住房环围城周而建,形如旧时罗面粉的罗柜,故取名罗城 。民国28年设四维乡,其名以繁写“罗”字所拆。罗城村座落在合黎山下黑河右岸,地处黑河中、下游的分界处。现有村民312户,1350人。其中寇氏居民约户,人。全村土地总面积 亩,其中耕地 亩。
下庄村在罗城村西,两村相距约2公里。村名来源,因寇氏徙居罗城村后丁齿日繁,加之在下庄村所开土地较多,不便耕种,遂在耕地集中处另筑屯庄,由大房一支居住,称下庄子。后习惯性将庄名演变为村名。全村现有村民104 户,476人。其中寇氏居民50户,260人。另有何、王、宋、孙等姓。
两村土地相连,同渠灌田,土脉膏腴,粮绵兼宜。只是地处边远,信息滞后,目前经济发展不甚繁荣。
据传,当初始祖来到这个地方,途径村南河对面的红寺庙,隔河眺望红寺堡一带,土地开阔,水草丰美,遂涉河而过,在此定居了下来。我为了证实这一传说是否真是那样,便和内人专程去了一趟老家,登临红寺庙旧址,想领略一下先人当时来这里的心境。现在看来,当时我们的始祖选择这一块土地落脚,在那时的条件下,应该说是有眼光的。我站在红寺坡向北一看,罗城村依山傍水,山环水绕,绿树荫浓,阡陌竞秀。观其形胜,甚为壮观,更感先人惠眼明识。也可能是先人惠知的感应,加之眼前情景的感染,情不自禁诌出了几段排句,虽无诗韵,却有诗情。抄录于下,还请宗亲指正。
感悟红寺坡
六月十五日西斜,携妻登临红寺坡。
感悟祖先求索路,荒墩故刹如是曰。
始祖当年觅桃源,叔侄结伴由此过。
前瞻沙绩迷茫途,后顾离乡诚坎坷。
巍巍黑山致敬意,滔滔弱水留远客。
莫道今日拓荒苦,誓为后世奠基者。
朝廷新颁屯垦令,开荒种地不起科。
渡口新堡才筑起,沃土百顷可成业。
山环水绕呈聚气,天城保障如锁钥。
东接张掖迎紫光,西连肃州有依托。
寇字属土读宫音,南城丙丁庄基择。
扎根固本泥做屋,引水清原植稼禾。
弘基一代自此开,盛业百世闻田歌。
耕读传家立为本,子孙繁衍续香火。
而今人丁八百口,士农工商安其业。
侪辈不察先人志,阡陌是证任评说。
分享按钮>>【安氏当代名人录】富县团委宣传部 安肃
>> 海军中将寇宪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