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氏文化古迹】利姓人要熟悉家族史

    中华利氏网 2013年5月6日 万家姓


近日读《环球时报》,发现英国历史学家詹姆斯.帕尔默针对中国人写的《中国人不该忘记家族史》的文章,随即细细读来。文章不长,帕尔默把欧美人和中国人对家族史的传述、记忆、记录、熟悉程度和中国人做了对比后发现,欧美人对家族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国家博物馆还作为大型项目,采访和记录过去的历史,而中国人,特别是帕尔默的朋友和学生,对自己的家族史知之甚少,为此,他对有着悠久历史国度的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忘记家族史的状况大为吃惊。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利氏后裔,看到一个外国人的告诫后也感到汗颜。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历史是中华民族诞生和发展的历史,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创造了同时代世界最先进的文明。在华夏广袤的土地上演出了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故事。出现了一个个叱咤风云的人物,留下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事迹。我中华利氏三千年来,虽无开国之君,不乏栋梁之材。我利氏血缘始祖、商末世袭皋陶执掌国家司法的理征,不畏皇权,执法如山,得罪纣王被害,被后人称为司法鼻祖。商朝灭而周朝起,其子利贞为周朝理官,利贞十一世孙老子(李耳)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后人为纪念利贞而始姓利。楚公子申(子西),乃为楚平王子。子西为人有见识,识大义,赤胆忠诚,在楚国没落的处境中,力挽狂澜,撑起大局。西楚霸王项羽大将利几,武冠三军,韬钤素裕;汉朝长沙轪侯、丞相利仓,曾跟随汉高祖刘邦参加过秦末农民起义、楚汉之争,为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汉利真源,隐居东海修炼,成为得道真人。宋朝进士、名儒陆九渊弟子利元吉,为官清正廉明,政绩卓著。宋朝进士利溉,文超众彦,声誉流芳。明有四川安岳县令利本坚,功在安岳,名重江都。历代利氏名人,举不胜举。

   由于建国后,以家族为主的历史宣传甚少,教科书也只触及皮毛,加之文化大革命将一切涉及家族、宗族的东西一律列入“四旧”而破之,大量家谱被焚烧,人们不敢谈论和向下辈传述家族历史,导致几代人家族宗族观念非常淡薄。由于利姓人口少,历史名人相对大姓少,加之少有史学家专门研究利姓历史,大多利姓人对本族利氏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先祖如何得姓,先辈如何繁衍迁徙,利姓人口在全国如何分布,全国利姓人为何鲜见,总人口多少,先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等等,正如帕尔默说的祖父以上的历史都不得而知。

   改革开放后,打破极左思想的禁锢,重还历史真面目,重评历史人物是非功过。随着国力逐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县、行业、部门开始修志,民间修谱也高潮迭起。为弘扬先祖光辉业绩,加强宗亲团结,去年5月,中华利氏联谊会终于在利焕南先生的倡导之下成立,作为联谊会的一员,开始接触家族事务,第一次阅读续修的家谱,查阅和收集有关利氏家族的历史资料,联络全国各地利氏宗亲,从此,对涉及与利氏家族有关的人和事都有浓厚的兴趣。当初步理清家族的来龙去脉时,当发现一份介绍利氏家族的历史名人资料时,当发现一处利氏宗亲群居地时,当拉进利姓兄弟加入利氏群时,还有当和从未谋面的利氏宗亲通上电话时,内心都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激动。

   今天,帕尔默“中国人不该忘记家族史” 的话深深地震撼我的心。作为一个外国人,提醒中国人不要忘记家族史,就是提醒我们不要忘记中国的历史。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实际上就是各姓氏的家族史的结合,可以说,没有家族史也就无从谈起中国的历史。这和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是一个道理。不要忘记首先必须了解和熟悉。那么,了解和熟悉家族史有什么作用呢?  

   唐太宗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铜为鉴,可以整衣冠。”家族史是历史的组成部分,学习家族史必然要学习中国的历史。历史是人类智慧的宝库,包含了社会发展进程的各种变革和奥秘,包含了人类数千年来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了解家族史,有助于丰富我们历史知识,扩大了眼界,增长见识,培养科学的世界观。所以说读史可以明智。

   我们民族有着极为丰富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比如忠贞报国、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思想,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责任感,海纳百川、虚怀若谷的博大胸怀,修齐治平、治国安民的政治理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执著追求,还有先秦诸子、宋明各派留下的哲学思想,唐宋文人抒写的唐诗宋词华丽篇章等等,这些都历久弥新地给人们以教育、启迪、鞭策和思考。

   历史既是时间的旁观者,能超越时空隧道,抹去历史的尘埃,把人生的往事梳理清楚;历史又是真理之光,能更深入地了解人心,教会我们决不要盲从与轻信。学习历史,使我们能分清真伪,学习了历史,你将会更加深沉、博雅与宽宏大度;学习历史是为明了事理,充实人生、服务社会,因而成为了人类必修的课程。

   树出有根,水出有源。家族史在为我们讲述人类昨天的同时,也在告诉我们如何去解读今天周围的一切,并学会分析和判断未来的发展。当你在今后的学习中遇到挫折的时候,当你在今后的生活中感到不如意的时候,当你为一些社会现象困惑的时候,当你对前途感到迷茫的时候,读家族史也许会为你提供一个理智的答案。

   今天的孩子,将来要走上工作岗位,无论是从政、从军、从事文学写作、从事教育或做一个科技工作者,丰富的历史知识都是必不可少的。即使你是一个平民百姓,历史也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乐趣与智慧,给你的事业和升迁带来启迪和借鉴。

   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色彩斑斓,举世为之称叹。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子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财富。中华利氏的家族史,源远流长,光照人间。为能纵横驰骋于今日的世界,愿我们熟知家族的昨天。付:中国人不该忘记家族史  

附:

(英) 詹姆斯.帕尔默  

  当我小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士兵还有一些人健在。我的曾祖父乔治.帕尔默是英国皇家空军首批飞行员之一,后来他驾驶战机被击落,成为德国一名战俘。虽然我难以将这位慈祥体弱的老人与当年照片里应用英勇的年轻飞行员联系起来,但我还是倾听了他的故事。

   过去25年里,参加一战的那代人已经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几天前113岁的一战老兵亨利.阿林厄姆在睡梦中离世。7月25日,英国仅存的一战老兵也离开人世,全世界一战老兵也仅剩下3人。不过,他们的记忆却没有褪色。欧洲人对口述历史有浓厚兴趣,后被将自己家族的故事世代相传,不错过每一个重要细节。英国和美国的博物馆曾经启动大型项目,采访和永久记录过去的历史,现在这个项目已经记录数以万计的个人见证。

   中国当代的历史得比一战历史还要遥远。但是我来到中国时却发现,我的朋友和学生对他们自己家族的历史知之甚少,这令我吃惊。他们中间的许多人不知道自己祝福的故事,更不要提曾祖父那一辈了。至于他们出生前父母那辈人的故事,他们仅有一点大概大多数家族都不会谈起自己的家族史,例外者少之又少。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中国人拥有更痛苦的记忆。对于英国人和美国人来说,不管一战和二战多么恐怖,大萧条世代多么令人沮丧,这些都只是一个繁荣世纪中的一瞬。尤其是二战,踏实一部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胜利史,一部与邪恶长期作战最后取得胜利的历史。而在中国,历史中穿插了野蛮的遭到侵略的部分。我认识一些人,他们参加过抗日战争,在饥荒时曾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饿死等。是不是他们不愿谈起这些悲惨的往事呢? 不过也有一种可能,老辈人觉得即便他们说出来也没有人会听得进去。许多年轻人不想听到有关上个世纪的痛苦经历。与中国崛起的力量相比,过去中国人吃的苦对年轻人来说似乎不相干。商业和自强是他们书架上的主要内容,而不是历史。

    现在仅有很少一部分人在做着记录历史的工作,而且也许非大规模的项目。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早期中国的历史学家们其实都是口述历史的先锋。实际上,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中国学者与清朝遗老交谈的记史工作做得很出色,19世纪90年代的个人口述历史资料比20世纪50年代的多得多。

   但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随着中国变得越来越富强和自信,中国人会更容易面对痛苦的过去,甚至从中汲取力量。现在中国仍然有数以百万计的人经历过20世纪的重大事件,如果他们带着自己的故事离开人世的话,那将是笔重大的损失。(作者是英国历史学家,他目前正在撰写一本唐山大地震的书。转自《环球时报》2009年曰7日15版)



分享按钮>>【利氏文化古迹】走进轪侯家—利苍家族
>>【利氏古代名人】"敕赠"牌坊400多年来讲述着明代惠州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