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姓文物——师家沟概况 师家大院 旅游
- 中华师氏网 2008年11月27日 奥利网
师家沟概况
师家沟位于汾西县城5公里处,师家沟的清代窑洞民居群兴于乾隆32年,相传是由师家四兄弟做官发达后始建,两百多年间,历经几代精心修筑扩张,形成总面积5万多平方米的集群型、家族式的综合体。它的建筑风格具有典型的北方与山西的民居特色,分为主体和附属建筑两部分。 师家沟,是一处可与名扬三晋的王家、乔家大院相媲美的晋商民俗建筑群。地势北高南低,三面环山,南边临沟,避风向阳。正如该村《要氏族谱》所记载:“观其村之向阳,山明水秀,景致幽雅,龙虎二脉累累相连,目观心思以为久居之地面。”
师家沟以师族为首居而名,以师家大院闻世,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期,逐步扩建而成,占地面积十多公顷,分主体和附属建筑两个部分。师家大院共有大小三十一家院落,建筑群以四合院、二进四合院、二楼四合院、三楼四合院为主体,分别设有正房、客厅、偏房、过厅、书房、绣楼、赏月房、门房以及工仆马厩等用房。 院落门前以巷道相连,狭长巷道采用传统的月洞门分隔空间,院与院之间又巧妙相通,或走暗道,或出偏门,或上楼门与其它院落相互联系,真可谓是“走进一家院便串全村门”。主体建筑一周有一条用长方条石铺成的人行道长达一千五百余米,故又有“下雨半月不湿鞋”之说。整个村落既有水平方向的空间穿插,又有垂直方向的空间渗透,充分体现出丘陵沟壑区依山就势、窑上登楼的特点,又融入平原地带多进四合院的空间布局。 放眼望去,整个建筑群与山势自然衔接,交融一体,层楼叠院,错落有致,鳞次栉比。气势宏伟的景观洋溢着黄土高原的阳刚之气,可以说是一部山地建筑的经典,是耕读文明的窑居典范。它所具有的独特的空间处理、地形利用、窑洞民居、建筑装饰、雕刻书法等风格正是许多晋商豪宅大院所无与伦比的。它的营建思路也值得今人借鉴,曾被国际古建筑学术界认定为:山区空间扩张利用建筑体“天下第一村”。
师家沟的形成及师家大院的闻名与师氏家族的兴衰密不可分。庞大的师氏家族系历经明清两代,发展至今已有三四百年历史,其家族繁衍与发展经历了从兴到衰的过程。从始祖师文炳定居师家沟开始,经近百年的艰苦创业到第三代师法泽才逐渐发展壮大。当时正值乾隆盛世,封建商业经济迅猛发展,师代家族耕读传家,农商合一,兼营钱庄、当铺,放高利贷,滚动发展,资金不断积聚壮大,逐步跻身于晋商行列,并占有一席之地。 师氏家族在发迹的同进,也与其他晋商一样,用赚来的钱广置田产、扩充家业、起房盖屋,尽显阔绰。他们不惜血本,历经二百余年,建起了占地广阔的豪宅大院,以显富贵。在建筑过程中,由于受传统封建观念和乡风民俗的束缚,建筑布局上具有典型的封建等级观念,装饰艺术饱浸丰富的乡风民俗。建筑有主有次,有藏有露,既能满足主人对外接触交住的要求,又能满足一定的隐匿性、私秘性的要求,既体现了尊卑分等、贵贱分野、上下有序、长幼有伦、内外有别、男女归位的宗法礼教,又充分显示了建筑的时代性、社会社、民族性,同时也呈现出它传统基础上的变异性、平衡性、保守性三种势态。
师家大院最值得一提的当数建筑雕刻艺术,可以说是清代乡风民俗的集中体现。其木雕、石雕、砖雕,分别装饰着斗拱、雀替、挂落、栋梁、照壁、柱础石、匾额、帘架、门罩等各个方面,体裁多样,内容丰富。仅以“寿”字为,变化多样的窗棂图案多达一百零八种。
师家沟由于建筑的奇特、典雅和繁华,在清朝就享有“天下第一村”的美誉,又由于地处偏僻山乡,在数百年的动荡与战乱中得以幸存。师家沟以其高品位的文化含量,逐渐被发现和认识到了它的独特价值。
师家沟民居大宅院之一
师家沟民居一角
师家沟交通
去汾西县可乘火车在霍州市下,转乘汽车,或从临汾、介休、长治乘长途汽车前往。冬季去汾西比较寒冷,部分山区冰雪路滑,要注意安全。去师家沟可在县城乘车到僧念镇下,步行约一小时,或从县城租车前往,吃住可选择村民家。
汾西深山藏十万平米清代民居——师家沟
■师家沟清代民居由于地处偏僻,交通条件极差,围绕它发生的故事一直鲜为人知……
■师家沟清代民居的布局是“楼上楼,院中院”。
■师家沟防御自然灾害,设有完整的排水设施,防御盗匪,家家有地道。师家沟有“关好八大门,锁好十小门,行人难出村”、“下雨半月不湿鞋”等说法。
■师家沟清代民居历经240多年风雨剥蚀,如今仍基本完整。
■师家沟民居被誉为“迷宫”、“天下第一村”、“文物精华窑洞瑰宝”。
山西青年报讯(刘志良)2006年6月1日上午10点20分,地处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大山深处的师家沟来了两位外国客人,他们是在中国留学的意大利人。两位学建筑的大学生用了4个小时才走遍师家沟民居的每个角落。临走时他们抛下一句颇为生硬的中国话:这里简直就像一座迷宫。
师家沟民居始建于乾隆32年(1767年),到光绪年间(1875-1908年)基本完成,占地面积十余万平方米。历经240多年风雨剥蚀,如今仍保存完整。有关专家说,师家沟民居是中国民居建筑的典范,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尽管师家沟民居以它的古老和神秘吸引了多位外国朋友前来参观。然而,由于地处偏僻,交通条件较差等原因的限制,师家沟民居来的游客少,回头客更少,因此,围绕它发生的许多故事一直鲜为人知。
藏在深山里的清代民居
从山西省临汾市出发途经霍州,记者一路打听得知师家沟民居位于汾西县城东南约5公里的沟里,到那儿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
果然,车到达汾西县僧念镇时,柏油路也就到了尽头。在一条坑洼不平的土路上颠簸了72分钟,终于走进了师家沟。放眼望去,师家沟三面环山,依山就势。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矗立在师家沟村村口的一座牌坊,高大而威武的牌坊格外引人注目。
见有人来访,师家沟的村民围上来抢着介绍,牌坊建于清咸丰7年(1857年),高6.3米,宽5.8米,是用石材构筑而成的。
有着150多年历史的师家沟牌坊整体看来基本完整。可能是由于年久失修的缘故,牌坊的局部出现了一条条裂缝,柱子周边的4只石狮共少了3条腿,现在用铁丝紧紧捆着。
师家沟牌坊有好多处“加固”的痕迹,从此可以看出师家沟后人对师家沟门面的爱护和重视。
“楼上楼院中院”的独特布局
师家沟村的村民都很热情,他们有的忙着去找导游,有的开始讲述师家沟的发展史。
一会儿工夫,导游来了,他是62岁的退休干部要铎。要铎曾在县里从事宣传工作,对师家沟民居非常熟悉。
要铎说,师家沟民居的布局比较独特,村中有一条不规则的环道,将村落分成了内外两部分:环道里头是民居,大多数是四合院(以窑洞为主)的形式,环道外头是作坊、寺庙等公共建筑。
师家沟的居住建筑区共有十余组不同院落,有“瑞气凝”院、“妙善”院、“巩固”院、“理达”院等等。
跟着要铎走进居住建筑区会发现,各个院落是相通的,院中有院,院上有院,进院又出院,出院又进院,院落之间是用圆门、偏门、耳门、暗门连在一起的。
师家沟有“关好八大门,锁好十小门,行人难出村”的说法。亲自走上一趟,确实会有这样的感受,如果没有导游领路,参观者根本找不着北。
纵观师家沟民居,院落是阶梯式四重檐形状。“这里是楼上楼、院中院的布局。”要铎说。
“雕刻”是师家沟最宝贵的艺术
在参观中发现,师家沟民居的建筑几乎每处都有雕刻图案。要铎说,师家沟民居雕刻的形式有木雕、砖雕。村中的匾额多出自名家之手,形式多为木匾和砖匾。民居建筑装饰的内容有花草、人物、琴棋书画等等。“我们统计过,师家现存有木匾额158处,砖刻牌匾40多处,几乎都完好无损。这是师家民居最有价值的东西。”要铎说。
仔细观察,牌匾上的字迹功力深厚,刚劲有力,正如要铎所说,“师家沟民居牌匾上的字是宝贵的书法艺术精品。”
师家沟窑洞中的门窗也颇具特色,图案各异,其中以“寿”字图为主的窗花隔扇图案就有108种,一说表示师家沟的108种生意,一说代表山西的108个县。
靠地道“防御”天灾人祸
师家沟民居家家有地道、暗洞,而且相互贯通,一旦遭遇侵害,人们就从容地从通道中逃离,也可以集体“抗敌”。从这儿可以看出,师家人当年作为山中的富商,对土匪是比较畏惧的。
“这种防御方式在北方民居建筑中是比较罕见的。”要铎说。
当然,师家沟人还要防御自然灾害,特别是洪水。洪水是山地环境中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也是对山地民居最大的威胁之一,拥有一套完整的防洪体系对于山地民居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地处大山深处,防洪成了师家沟人防御自然灾害的主要目标。师家沟人说,师家沟一带夏季雨水集中,极易出现大暴雨。村落位于三山环抱之中,东西两侧为冲沟,东、北、西三面高程均大于村落,三面会水之地被洪水及滑坡侵袭的可能性非常大。
“师家沟在设计上十分重视排水问题,采用多层次相互承接的排水设施。”汾西县委宣传部一位负责人在对师家沟民居做调查时提到,“第一个层次是从屋面到地面,从上层院到下层院,从院落内到院落外。师家沟建筑的屋顶都做大约20°起坡,再用陶质出水管将水排到院子里。第二个层次是院落内的水由排水沟集中排向院外,再由院外排向环道。每个院子也起约20°的坡,再由排水道排向村内环道。第三个层次由环道排向村外。环道是村中的主干道,同时兼起排水的作用。环道沿沟谷开挖而成,符合水流趋势。村内环路的条石铺面以下,均有陶帛的排水管,收集各院的排水,并迅速将其排下山去。这套排水系统十分完善,从清朝中叶至今240多年的时间里,这里从未发生过因黄土湿陷而致房屋倒塌的现象。这也是师家沟民居至今保存完整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独特而完善的排水设施,还让师家沟有了“下雨半月不湿鞋”的说法。
历代官商的兴衰见证
古代民居的创建史反映出了古代官商的兴衰史。师家沟在清代以师姓家族为主,和不少家族一样,师家也走过从兴旺到衰退的历史。
要铎介绍,师家的兴起是从第三代师法泽开始。师法泽生于乾隆初年,幼年孤贫。师法泽成年后开始做生意,越来越红火。不久,师家的财力变得雄厚。在经商的同时,师家很注重文化教育。师家在第五代、六代同门的28人中,获监生、贡生、增生、武生等功名者多达11人。“儒商结合”大大提高了师家的社会地位,尤其是师法泽的孙子师鸣凤,是师家官场上最显赫的人物,“当年,师鸣凤在湖南任知县时,和清代名臣曾国藩兄弟有很深的交往,这是师家成为名门望族的主要原因之一。”要铎说,师家的势力逐渐扩大后,师家沟的建设也随之开始,规模越来越大,师家一度成为山西省中南部地区的名门望族。
到了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年),由于种种原因,师家开始走向衰败。到1877年,师家的兴盛已不复存在。
后来,师家沟发展成为两大家族:师家和要家。师家沟现有的100多户,600余人口当中,要家人占了近一半。
师家沟人的骄傲
“让师家民居走出世外桃源,走向开放的世界是我们最大的梦想。”站在师家沟村的牌坊前,师家沟村村长师要宝显得特别激动。不远处,山西省人民政府在1996年1月12日题的“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格外显眼。
师家民居创建至今240多年了,它一直是师家人值得自豪和骄傲的“宝贝”,但是,许多自然条件的制约,让这块“玉”无法闪光。师家人的梦想和希望很多,他们最期待的是,能有更多的人走进来,了解师家民居。
斥资五千多万方能走出去
其实,长期以来都有人在关注师家沟民居,从清朝的达官显贵、文人学士,到最近几年的专家学者,来过这儿的人对师家沟民居赞不绝口。西安国际遗产学术会的专家曾称它为“山区空间扩张利用建筑体天下第一村”。在中国留学的一名加拿大学生说它“是残缺的美”。还有专家说,“在已知的北方与山西民居中,师家沟民居是稀世的经典版本”。
师家沟民居的特色并没有引来更多的人。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相比,师家沟民居的偏僻和道路难行制约了它的开发。师家民居要想像乔家大院、王家大院一样发展,必须走开发利用这条路,而要开发利用,就必须由政府牵头。
2006年4月,汾西县成立了师家沟开发项目领导组,开始请专家对师家沟民居进行深层次的勘察和研究。
师家沟开发项目领导组组长是汾西县委宣传部部长郭炎林,他说,县里请来的中国古建筑研究会的几位专家去过师家沟,在精心考察研究论证之后,认为师家沟民居是一座具有很高文物价值的古建筑宝库,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而要开发利用师家沟民居,就要解决交通等一系列问题。汾西县首先让师家沟通了班车,尽管道路不好,最起码能做到“把师家沟的人带出去,把外面的人带进来”。
郭炎林说,这几年,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资近千万元修复了师家沟民居的10号院。但要修复师家沟民居,需要的资金至少是5000万元。资金的来源是目前最头疼的大事。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是招商引资。郭炎林认为,如果有人愿意投资,政府部门应该给投资商一定的优惠条件,让投资商全身心经营师家沟民居。
今年5月,山西省政府一位领导在汾西县视察时提出,要开发利用师家沟民居,就得走招商引资的路子。“而要招商引资,就得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师家沟民居。”郭炎林说,也许不久的将来,师家沟民居会成为汾西乃至临汾最大的旅游景点。师家沟民居的开发利用,将会是汾西摘掉国家级贫困县这顶帽子的一大契机。
民俗瑰宝师家沟
刘合心(山西)
师家沟,是一处可与名扬三晋的王家、乔家大院相媲美的晋商民俗建筑群。它位于汾西县城东南五公里处,地势北高南低,三面环山,南边临沟,避风向阳。正如该村《要氏族谱》所记载:“观其村之向阳,山明水秀,景致幽雅,龙虎二脉累累相连,目观心思以为久居之地面。”游览师家沟,翻阅相关的资料,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师家沟以师族为首居而名,以师家大院闻世,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期,逐步扩建而成,占地面积十多公顷,分主体和附属建筑两个部分。师家大院共有大小三十一家院落,建筑群以四合院、二进四合院、二楼四合院、三楼四合院为主体,分别设有正房、客厅、偏房、过厅、书房、绣楼、赏月房、门房以及工仆马厩等用房。院落门前以巷道相连,狭长巷道采用传统的月洞门分隔空间,院与院之间又巧妙相通,或走暗道,或出偏门,或上楼门与其它院落相互联系,真可谓是“走进一家院便串全村门”。主体建筑一周有一条用长方条石铺成的人行道长达一千五百余米,故又有“下雨半月不湿鞋”之说。整个村落既有水平方向的空间穿插,又有垂直方向的空间渗透,充分体现出丘陵沟壑区依山就势、窑上登楼的特点,又融入平原地带多进四合院的空间布局。放眼望去,整个建筑群与山势自然衔接,交融一体,层楼叠院,错落有致,鳞次栉比。气势宏伟的景观洋溢着黄土高原的阳刚之气,可以说是一部山地建筑的经典,是耕读文明的窑居典范。它所具有的独特的空间处理、地形利用、窑洞民居、建筑装饰、雕刻书法等风格正是许多晋商豪宅大院所无与伦比的。它的营建思路也值得今人借鉴,曾被国际古建筑学术界认定为:山区空间扩张利用建筑体“天下第一村”。
师家沟的形成及师家大院的闻名与师氏家族的兴衰密不可分。庞大的师氏家族系历经明清两代,发展至今已有三四百年历史,其家族繁衍与发展经历了从兴到衰的过程。从始祖师文炳定居师家沟开始,经近百年的艰苦创业到第三代师法泽才逐渐发展壮大。当时正值乾隆盛世,封建商业经济迅猛发展,师代家族耕读传家,农商合一,兼营钱庄、当铺。师法泽五个儿子,皆以读书求仕获取了监生、贡生、增生等功名,虽未做过大官,但大多以治学、农商、典当见长。师法泽本人也由于治家有方,德高望重,在当时四邻八乡享有一定的声望与社会地位,被举为乡饮耆宾。道光、咸丰年前,师代家族第五、六代逐步开始发迹,走上了儒贾结合之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师氏家族渐渐认识到儒有高名、贾有厚利,儒贾相合,政商畅通的道理,因十年中获取功名者就有二十一人,取得官位者十四人之多,极大地提高了师氏家族社会地位。特别是第五代师鸣凤在道光十五年捐得县丞后,二十九年升补湖南省湘乡县知县。期间,与曾国荃兄弟私交甚密,曾国荃在任山西巡抚时曾赠师鸣凤“大夫第”匾额一块。咸丰二年又因军功钦加同知衔,遂跻身于官场,成为师氏家族官场上显赫人物之一,为其家族铺就了仕途之道。从此,师氏家族了弟从乡学逐步跨入国子监,他们较之前辈学识更渊博,视野更开阔,观念更新潮,耕读之家发展到官商兼顾,官越做越大,店越开越多,宦海商场,同步发展壮大。药铺、当铺、盐店、官盐店、钱庄等遍布五省十八县,把经商的触角延伸至全国各地,积聚的资产逐渐雄厚,成为晋南望族大户。师氏家族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官商兼顾,而且形成了一个农商典当、煤矿及小型企业全面发展的家族经济体系。从他们后代遗留下来的各种契约材料来看,购买土地的范围不仅在本村、邻村、本县,而且发展到了蒲县、霍州、灵石等周边县,煤炭开采发展到霍州,村内建有油坊、醋房、染房、酒房、造纸房等多处小型加工企业,不仅做到了自给自足,而且方便了周边州、县。他们出租土地,经营钱庄当铺,放高利贷,滚动发展,资金不断积聚壮大,逐步跻身于晋商行列,并占有一席之地。师家一度门庭若市,仕官达贵、文人学士纷至沓来,成为山西中南地区的名门。原省委书记李立功参观师家沟后,留下了“晋商文化又一村”的感叹。
师氏家族在发迹的同进,也与其他晋商一样,用赚来的钱广置田产、扩充家业、起房盖屋,竞显阔绰。他们不惜血本,历经二百余年,建起了占地广阔的豪宅大院,以显富贵。在建筑过程中,由于受传统封建观念和乡风民俗的束缚,建筑布局上具有典型的封建等级观念,装饰艺术饱浸丰富的乡风民俗。建筑有主有次,有藏有露,既能满足主人对外接触交住的要求,又能满足一定的隐匿性、私秘性的要求,既体现了尊卑分等、贵贱分野、上下有序、长幼有伦、内外有别、男女归位的宗法礼教,又充分显示了建筑的时代性、社会社、民族性,同时也呈现出它传统基础上的变异性、平衡性、保守性三种势态。
师家大院最值得一提的当数建筑雕刻艺术,可以说是清代乡风民俗的集中体现。其木雕、石雕、砖雕,分别装饰着斗拱、雀替、挂落、栋梁、照壁、柱础石、匾额、帘架、门罩等各个方面,体裁多样,内容丰富。仅以“寿”字为,变化多样的窗棂图案多达一百零八种,
据说一是表示师家的一百零八种生意,一是表示山西的一百零八个县。其雕刻之细腻,工艺之精美,匠心独运,栩栩如生。木刻门额一百五十余处,砖雕牌匾七十四处,“东山气”、“北海风”、“南山寿”、“瑞气凝”、“敦本堂”、“清白家风”等题额,刚劲有力,处处洋溢着封建社会耕读世家的文化品位,基本达到了“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其造型儒雅大方,庄重严谨,古色古香,层次分明,简洁有力,画面充盈,紧凑饱满。这些装饰大量采用了世俗观念认可的各种象征、隐喻、谐音,甚至禁忌的艺术形式,在民间艺人、文人士大夫、画家的参与及美学理论指导下,创造出饱浸着乡风民俗、新鲜活波、丰富多彩的,并为世人喜闻乐见的民居装饰艺术,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在组成部分。
师家沟随着师氏家族的发展兴衰过程,逐步走到了由兴盛到衰败的历程,师家沟的历史辉煌已随着封建王朝的垮台而远去,师氏家族也由过去的望族大户、富商巨贾、逐渐变为传统的农耕世家。然而,师氏家族为我们留下的师家大院古建筑群却是一颗颗镶嵌在姑射山下的艺术明珠,挥不去,抹不掉。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师家大院是窑洞文化之典范,晋商文化之一枝,民俗文化之瑰宝。
漫步在一座座庭院当中,不时抚摸着形态各异石雕木刻,脚下的每一寸土地、身边的一砖一石、周围的一草一木,仿佛都印证着这里历史的兴盛、经济的发达、晋商文化的繁荣。当然,游人们在感叹师家大院建筑之宏伟、民俗文化之浓郁的同时,心里都留有深深的遗憾,遗憾的是由于这里的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使得如此好得旅游资源至今未能开发与利用。我们衷心地企盼,随着汾西县委、县政府对师家大院的修复保护及旅游开发,师家沟这颗民俗瑰宝艺术明珠,定会重放异彩,享誉三晋,走向世界。
(作者系山西临汾市委书记)
分享按钮>>司昌龄:名门之后,清朝学者高平司昌龄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尹湾六号汉墓墓主师饶生平业绩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