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姓古代人物——旷世绝响——师旷事迹介绍
- 中华师氏网 2009年3月11日 资料
旷世绝响
一
《诗经》中有首诗名为《灵台》,讲到周文王筑灵台以观天象,百姓听说后踊跃参与。从此时起,到春秋战国,许多王侯将相都热衷于“高台榭,美宫室”。楚灵王征集10万工匠,在安徽潜江建章华台;吴王夫差倾举国之力,在江南苏州造姑苏台;诸候列国纷纷大兴土木,广筑台榭。在这一时期,开封也出现了一座高台,但它并非出自天子诸侯之手,而是由乐师师旷修筑。
师旷,山西人,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精通音律,能演奏各种乐器,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音乐家,被后人尊为“乐圣”。传说古代曲《阳春》、《白雪》等均为他的杰作。史书上记载,师旷以音乐卜卦,能预测战事吉凶。在民间,师旷则是神话故事中“顺风耳”的原型,还被算命的盲人尊为祖师爷。
春秋时期,开封时称仪邑,还只是卫国边境的一座小城。师旷为何要从千里之外的山西跑到这里来呢?关于这一点,开封的民间传说,或许比史料的记载更为生动有趣。
传说当时开封有位乐师名叫高扬,名气很大。师旷慕名前来投师学艺,不久又爱上了师傅的女儿高娥。师旷学习不专心,跟随师傅三年,琴弹却得还是很不象样子,被师傅狠狠地臭骂了一顿。师旷羞惭得无地自容,就跑到高娥房里取了绣花针,不由分说刺瞎了双眼。双目失明后,师旷勤学苦练,终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一代大师。他与高娥有情人终成眷属,于是就率弟子筑垒“吹台”,时常登台演奏,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民间传说表达的是老百姓的心愿和思想感情,是真是假自然没必要考究。有资料说,春秋时期,吹台一带是方圆7.5公里的湖泊,湖中长满了青青的蒲草,史书称之为牧泽。师旷从晋国来到这里,目的是为了避世隐居。后来,他又回到晋国,做了晋平公的宫廷琴师。关于师旷的眼睛,也有天生眼盲、因病而盲、用艾草熏瞎等不同说法。历史实在太久远了,时过2500多年后的今天,即使翻遍史书,我们如何能识得传说的真假?
不管怎么说,在吹台醉心于音乐的那段日子,无疑是师旷一生中最为舒心和浪漫的时期。一旦回国参与政务,他那直率得近乎鲁莽的秉性,也就注定了等侍他的不会是美好结局。
二
在各种乐器中,师旷最擅长弹琴。据说,听到他的琴声,马会停止吃草,侧耳倾听;鸟会停止飞翔,迷醉忘食。
有一次,晋平公让师旷弹奏一首悲哀的曲子,师旷拨动琴弦,如泣如诉的琴声传向远方。不大一会儿,天上的仙鹤纷纷飞落院中,伴随音乐翩翩起舞。一曲终了,晋平公意犹未尽,又让师旷弹奏另一首更悲怆的曲子。师旷怕招来灾祸,不肯弹奏,晋平公却执意要听。琴声响起,万里睛空突然乌云翻滚,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应声而至。狂风掀翻了房瓦,撕裂了帷幕,宫廷内一片狼籍。晋平公吓得抱头鼠窜,大病一场。后来,师旷弹奏欢乐的旋律,为晋平公治好了病,但晋国却因此大旱三年。
这个看似民间传说的故事,在《韩非子》、《国语》等典籍中都有记载,就连被誉为“史家之绝唱”的《史记》也堂而皇之地讲叙过。美妙的琴声引来玄鹤起舞,让天地动容,显然并不可信,但师旷琴艺之高妙却可见一斑。
美妙的音乐人人喜欢。晋平公喜欢音乐,自然对师旷也颇为赏识。身为乐师,师旷并不只是专供消遣娱乐的角色,他还积极参与政事,时常借助于音乐劝谏国王,指点国政得失。晋平公的新宫落成,卫灵公前来祝贺,命随行的本国乐师演奏新曲助兴。琴声像绵绵细雨,又像是令人心碎的哭诉。听着听着,师旷猛地站起身来喝道:“这是亡国之音,不可听!”晋平公问:“你怎么知道它是亡国之音呢?”师旷说:“这是商朝乐师师延为纣王作的靡靡之音。武王伐纣,商朝灭亡,师延自投濮水而死,这首曲子一定是在濮水边听来的。”卫灵公听此言非常很惊讶,连连称是。晋平公却不以为然,说他喜欢这首曲子,让继续弹下去。师旷执拗地说:“佳音美曲可以使我们身心振奋,亡国之音会使人堕落。你是一国之君,为什么要听亡国之音呢?”
三
师旷受到晋平公器重,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能通过声音辨知吉凶,利用琴声预测祸福。
有一次,楚国发兵攻打郑国。消息传来,朝野上下议论纷纷,都说强楚攻郑,郑国必灭。晋平公召来师旷询问。师旷弹着琴弦,唱起南北不同的歌曲,然后禀告说:“楚国必败。”果然没过几天,就传来了楚国兵败的消息。晋平公见师旷音律占卜如此神奇,就把他留在身边,遇到大事便让他“听军声而卜吉凶”。
诸如此类的事情,在《淮南子》、《韩非子》、《左传》等典籍中多有记载。今天看来,我们也许会认为是无稽之谈,但是这些事情,或许可以证明师旷极具政治眼光。也就是说,所谓的音律占卜,极有可能是师旷通过分析各方形势作出的正确判断。
师旷不仅有非凡的音乐才华,对政治也有着独到的见解,曾提出“君必惠民”的主张。有一次,晋平公感叹师旷虽然绝顶聪明,可惜眼睛瞎了,只能生活在昏暗的世界中。师旷却说:“我的昏暗只不过是小昏暗,还不会危害国家,天下有五种昏暗,才是真正可怕的:群臣通过行贿来博取名誉,百姓们受冤屈而无处伸张,这是其一。忠臣不用,用臣不忠,蠢材高踞要位,小人压制贤明,这是其二。奸佞玩弄阴谋掩盖自己的嘴脸受到尊荣,贤人遭诬陷被赶走,这是其三。国家贫穷,百姓疲惫,而君王穷兵黩武,好大喜功,醉心于谄谀之词,这是其四。是非不辨,法令行不通,贪官污吏枉法,老百姓无法安定,这是其五。国家陷入这五种昏暗,没有不垮台的。”
有一年,晋平公听说楚国建成了富丽堂皇的王宫,还挑选许多美貌女子入宫,便动了心,也兴师动众建起宫殿来。这天,天刚蒙蒙亮,几个老百姓坐在乱石丛中乱发议论,恰巧有位官员从此经过,没有看见人,以为石头在说话,赶快跑去报告了晋平公。晋平公十分纳闷,问:“石头会说话吗?”师旷神情严肃地回答:“你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弄得百姓叫苦连天,可是他们又不敢随便说话,石头只好替他们说话了。”
四
在很长时间里,晋平公一直把师旷当作心腹知己,不光军国大事要征求他的意见,而且有了什么心事也对他说。师旷敢于直言进谏,向他提出了许多修身治国的良策。
有一次,晋平公问师旷:“我已经七十岁了,想学,恐怕已经晚了吧?”师旷说:“你为什么干点燃蜡烛学呢?”晋平公以为他在开玩笑,沉下脸来说:“你怎么能戏弄我呢?”师旷说:“我怎么敢戏弄我的君王啊!我听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蜡烛的光亮虽然微弱,但比起在黑暗中行走,哪个更好呢?”
如果仅仅是象这样借题发挥、旁敲侧击,师旷在晋平公心目中的地位应该是十分牢固的。但师旷性格刚烈,出言直率,往往不分场合、不讲时机,而且异常固执,时常让晋平公难堪。
一次,晋平公大宴群臣,酒酣耳热之际,酒酣兴高之际脱口说道:“天下最快乐的人莫过于君主了,他说出的话,谁也不敢违抗。”坐在旁边的师旷闻听此言,举起琴向晋平公砸去,操起琴来向晋平公撞去,琴撞在墙上,叭地一声化为碎片。晋平公大惊失色,慌忙询问缘由,师旷说:“我刚才听见有小人在主君面前胡说八道,所以撞他。”晋平公说:“说话的人就是我啊。”师旷板起脸来说:“这可不是当国君应该说的话啊。”朝中的大臣们对师旷早已看不过去了,借此机会纷纷要求杀掉他。晋平公想了想说:“把他放了吧,我今后引以为戒。”象这样的事情,偶有一次或许能起到劝谏的作用,但时间长了、次数多了,不要说生杀予夺的国君,就是普通人恐怕也未必能够接受。凭心而论,比起后世君王,晋平公还算得上善于纳谏,胸怀宽广,他对师旷的行为方式也不大计较。可是后来,他对师旷的话也渐渐听不进去了。据说最后一次,师旷见晋平公对自己劝谏无动于衷,愤怒之下挥琴向自己头上猛击,一腔热血喷洒在晋宫大殿之内。他的妻子痛不欲生,也撞柱气绝。
五
一代音乐宗师弦断音绝,与他的《阳春》、《白雪》一样成了旷世绝响。而那座以古文化奠基的高台,却长久地留存下来。
十几年前,我刚参加工作,整天寂寞难捱。那时恰好有个高中时的同学被分配到吹台隔壁的中学教书,于是我一有空闲便跑来找他。那所学校距古吹台仅百步之遥,校园的墙壁上有几个破洞,钻过去便是台下的草坪。我跟同学进去过两次,每次都是和那些逃学的孩子一样,钻的墙洞。
现在回想起来,当年钻过墙洞率意闯入的,其实是一片浓荫、一片鸟鸣、一片安静。迈着闲适的步子在园中四处游走,无论走到哪个角落,喧嚣都在远处,就连从北邻陇海铁路线上传来的那长长的汽笛声,都仿佛来自远古。荒藤老树缠绕,残墙断壁上长满了野草,古殿颓檐间风铃丁当,蜂飞蝶舞,草动虫鸣,脚下枯叶沙沙,心中满是清凉……
我至今觉得,当时那种感觉应是与师旷的琴声合拍的。据说师旷能用琴声表现自然界的音响,描绘鸟儿飞行的优美姿态和鸣叫。当年园中的鸟唱虫鸣,是不是师旷的琴声呢?
现如今,人们通常把吹台称之为“禹王台”。这是因为黄河时常泛滥,人们为祈求神圣保护,在台上修建了一座禹王庙。不过,凭吊师旷的遗迹还是有的。高台前,立着一座玲珑精致的牌楼,悬山顶,覆灰瓦,木雕彩绘,横额上书有遒劲的大字:“古吹台”。越牌楼拾级而上,翠竹环抱之中,有师旷跪坐抚琴的塑像,旁边彩塑的仙鹤似翩翩起舞。丛丛竹林层峦叠翠,鸟鸣啾啾不见其影,让人不禁发千古之怀想,如闻悠扬之琴声。
“师旷乐,动风云。鹤舞阳春手上琴。学海秉烛异昼夜,七十学艺说国君。”这首不知出自何人之手的《捣练子·吹台怀古》道出了后人对师旷的怀念与景仰。和先秦很多名人一样,师旷有可能也是一个“箭垛式”人物,由多人组合而成。他们中间有算命先生,有说客,有政治家,有军事家,有音乐家,经过无数人言传口说,最后在史家的笔下汇集成一个名叫“师旷”的人,走进了历史。历史与传说之间有时并非经渭分明,师旷那如同神话般的故事却带着人们的希望和寄托,永远流传。
巍巍吹古木参天,浓浓的绿荫遮天敝日,烘出一片肃穆。站在苍松古柏簇拥着的高台之上,看白云漫卷,听婉转鸟鸣,似乎仍有琴声袅袅传来,但师旷早已不在,仙鹤何去寻?
参考资料
http://www.csssx.com/BBS/dispbbs.asp?boardID=56&ID=655&page=14
分享按钮>>师姓古代人物——古吹台上 一代乐圣师旷
>>春秋时期的中国宫廷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