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姓人物——解析“农痴”师智敏

    中华师氏网 2009年5月15日 农民日报


解析“农痴”师智敏



--------------------------------------------------------------------------------

农民日报二版2004-12-16 作者:何红卫;陈大银;廖世斌;谭辉龙
 师智敏,一位回乡创业的大学生,1995年本报曾做过报道;2003年,被农业部、团中央评为“中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标兵”;2004年被湖北省委宣传部、团省委等八部门授予“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称号。日前,记者再赴湖北咸宁市咸安区桂花镇与师智敏夫妇面对面———
 今年39岁的师智敏,干练略显内向;他爱人杨玉凤,漂亮活泼,口才出众。和他们夫妇谈话,更多的是师智敏静静地听,杨玉凤则娓娓道来。
与“农”结缘,不读华工读华农师智敏从小就对各种小植物有浓厚兴趣。高三时,学习日渐紧张,他却养了两个“宠物”:抽屉里的一棵野草、窗台上的一株南瓜。照顾这两个小生命成了他学习之余最大的乐趣。自习累了就把小草拿出来看看;下课了,别的同学打打闹闹,他却忙着去看南瓜是否要浇水了。随着小草和南瓜一天天长大,师智敏对植物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在每月只有60元生活费的情况下,他订阅了《河南农业大学学报》和《养猪》两本杂志,开始大量收集农业信息。
 就是怀着这样的热情,1994年高考前填志愿时,师智敏全部填了农业类院校:第一志愿中国农业大学,第二志愿华中农业大学……但是,这个计划在他家里除了爸爸弃权外,所有的人都表示反对: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你还没受够?好不容易有了跳出农门的机会,还死死抓住这个“农”字不放?是啊,做父母的谁愿意自己孩子吃苦?于是,他极不情愿地将第一志愿填了他认为考不上的学校———华中理工大学。谁知歪打正着,他以610分被华中理工大学录取。
 师智敏在华中理工大学学了大半年后,虽然学习成绩不错,第一学期便拿到了学校的乙等奖学金,但是冷静下来,他发现自己的兴趣依然在农业方面。1995年4月份,经过三个月的交涉,他悄悄地办好了转学手续,转入华中农业大学果树专业学习。
 转学带来的震撼是非常大的。首先是家里人的震惊,特别是最关心他的大姐,又急又气。但木已成舟,亲人们只好慢慢地接受这一现实;其次是各种媒体的关注。这以后,全国各地的信件像雪片般飞来,他因此而知道了全国各地像他这样喜爱农业、希望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其实很多。更重要的是,师智敏因此而遇到生命中的另一半:出生于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古
城镇的杨玉凤。
 在杨玉凤“要得就得第一”的鼓励下,转学后的师智敏如鱼得水,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屡屡受到各种表彰。1998年毕业前,更是获得了引以为荣的“章文才奖学金”、“校三好学生”等荣誉。1998年6月,师智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夯实基础,城市不去去山区毕业前,班主任推荐师智敏到武汉市东西湖区农委工作,但他更想从事具有挑战性的第一线科技工作,因而谢绝了班主任的好意。1998年,他先到四川明日风种苗园艺有限公司工作。公司位于四川西昌的大山区,是一个专门从事康乃馨种苗生产的民营企业。他主要负责植保工作,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康乃馨上斜纹夜蛾的防治。这
种虫子昼伏夜出,抗药性非常强,在高浓度普通农药中泡上几秒钟也照样成活。公司每年都因为斜纹夜蛾的侵害损失惨重。为了摸清斜纹夜蛾的生活习性,他有时半夜起床观察,并做了大量的农药防治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不长的时间内,他就攻克了这一难关,为公司和周边农户挽回几十万元的损失。
 紧接着,他攻克了康乃馨生产中的化学除草难题,又为公司和周边农户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随着事业的一帆风顺,他爱情也瓜熟蒂落,1998年底,杨玉凤放弃在西昌市的工作,与师智敏结婚。
 为了得到更多锻炼,2000年,师智敏又到了四川攀枝花市米易出口枇杷示范基地。这里
是海拔1000多米的大山,是一个天然的反季节枇杷基地,能在春节期间产出枇杷,具有独特
的优势。正是因为它独特,使它同时有很多的未知问题亟待解决。在那里,师智敏同几位老
专家一起,跑基地、查资料,解决了很多生产中遇到的新问题。
乐土幸果,不恋他乡回家乡
 师智敏在攀枝花的工作得到了专家组的一致认可,职位由当初的技术员升为公司主管技术的副总经理、董事会成员,月薪涨到4000元。然而,经过一系列的农业科技实践,师智敏觉得回家乡发展已是水到渠成的事。他了解到,家乡的经济在发展,家乡人的观念在更新,家乡的水果产业急需人才去开拓。在2001年底,师智敏毅然辞去工作,带着爱人杨玉凤一起回家乡咸安,开始圆自己由来已久的“农业梦”———专门从事果树新品种引进、选育、示范、推广及果树新技术的试验与普及工作。
 刚回家时,压力非常大。首先是心理上的压力。转学时师智敏便落下个疯傻之名,这次回家创业让人觉得更是名副其实的“傻到家”了。许多人说:一个大学生,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做却要回来“盘泥巴”,有什么出息?姑父甚至很坦白地对他讲:“即使在外扫厕所,也不要回家来。”华工、华农同学的好消息也不断传来,有的开公司当老板了,一年能赚几十万;有的在海尔、联想等知名大公司工作,每月工资有七八千元,买了房子买车子。
 同时,资金上的压力也很大。果树产业本身投入大而产出慢,更何况师智敏做的试验推广工作往往是几十个品种才能选一个好品种,十几个试验才能得一个好结果。这一切,师智敏和杨玉凤都顶住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他们一起克服各种困难,既当工人又当技术员,精心管理从全国各地引进的果树新品种。皮肤晒黑了,手也磨粗了,但兴趣更高了。师智敏说,“只是亏了妻子,当年那个白里透红、青春活泼的小家碧玉,嫁给我才几年,就变得又黑又瘦。”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几年来,夫妻俩已建品种果园10亩,陆续引进桃、李、梨等20多个树种150多个品种,并已从中筛选出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10多个,建成苗圃10余亩,累计育苗10多万株,建成示范园50亩,观光果园200亩,向农民推广良种良法建园500多亩。谈到将来的发展,师智敏的“野心”很大,他要将果树栽培面积再推广扩大300亩以上,以后每年扩大,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力争4至5年在咸安推广良种良法建果园10000亩,产值达到3000万元以上,同时每年无偿支持10户以上贫困农户每户建1-2亩优质果园,筹备成立咸安区果农协会和咸宁市园艺科技公司,使更多的农户栽上摇钱树,走上致富路。


分享按钮>>知识之光闪耀农村 师智敏:回乡带领农民致富
>>师姓人物——新农民师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