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新闻工作者师跃雄同志事迹介绍

    中华师氏网 2009年5月15日 资料


 

 

2007年11月04日 13:27:06  来源:中华新闻传媒网








师跃雄同志出生于1955年10月,云南通海人,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71年11月参加工作,主任编辑,先后当选为云南省新闻工作者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理事,现为玉溪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

围绕中心作好宣传报道。在中共玉溪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委宣传部的具体指导下,在报社党组的领导下,师跃雄同志提出了"领导满意、读者爱看、市场接受"的办报方针,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紧扣改革、发展、稳定的主旋律,认真贯彻"三贴近"要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表达人民意志,传播先进文化。同时,团结和带领全体员工,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探索市场化路子,建立新的运作机制,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经营,加强管理,为全市的"三个文明"建设服务,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取得了好的经济效益。

成功实施报纸改扩版。扎实搞好"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提出了以报纸改扩版促进体制创新、机制变革、做大做强《玉溪日报》的构想及方案,带领全体采编人员重新思考地市党报的定位,探索市场化办报、产业化发展的路子。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进行报纸改扩版,由对开8版改扩为4开28版,强调"两化",即本土化、职业化,突出"三性",即必读性、有用性、服务性,力改官样文章,大幅压缩会议报道,设立热线电话,配备热线记者,用职业化来做本土的新闻,把报纸当产品来做,当商品来卖,按市场和读者的需求不断调整结构,让新闻尤其是时政新闻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淡化"官报"概念,增添平民色彩,赢得了读者的广泛认同,使《玉溪日报》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报业市场,进一步增强了吸引力,扩大了影响力,提高了竞争力。

报网并进拓展地市党报生长空间。在做好纸媒的同时,积极探索新媒体发展。改变过去把网站作为报纸附属品的状况,重新定位玉溪新闻网,把之作为一个新媒体来做,明确提出要把玉溪新闻网建设成玉溪第一网,培育成报社新的生长点和经济增长点。2005年9月,将玉溪日报网络版与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的玉溪新闻信息网整合为玉溪新闻网。2006年,又投资120万元重新进行建设和改造。全新改版的玉溪新闻网一推出,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玉溪新闻网突出新闻资源利用最大化、新闻产品多样化、产品利润最大化,强调内容的可读性和服务性,利用报纸的优势,像打造报纸一样打造玉溪新闻网,用经营纸媒的思路经营玉溪新闻网。玉溪新闻网实施多种资源的延伸和开发,开通了新华快讯玉溪版,玉溪手机报也进入测试阶段,建立了本地在线图片库,并提供网站建设,网页、画册、光盘制作和出版以及广告设计、印前服务等社会产品和服务。新的经济增长点初现雏形,经济效益开始显现。

改革创新外宣模式。在师跃雄同志的部署下,玉溪新闻网运用视频、图文等新技术开通了网络直播,积极参与玉溪重大事件的采访报道。先后对玉溪"两会"、抚仙湖第二次水下探秘、中国东盟-抚仙湖青年论坛、峨山彝族自治县55周年县庆进行全程网络视频直播。网络直播,运用新技术开展本地重大新闻报道,拓宽了玉溪的外宣渠道,提升了玉溪新闻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了市委、市府领导的高度评价。成为市内继《玉溪日报》、玉溪电视台、玉溪人民广播电台之后拥有采访权、新闻发布权的第四家媒体。

加强管理,赢得荣誉。为充分激励、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师跃雄同志主持编印《玉溪日报社员工守则》,设立新闻监察室,用制度管人、管事。《玉溪日报》严格的管理,党性与人民性的很好结合,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也成为了全省地市报改革的排头兵,受到了省市有关领导的好评。承办了第十八届中国地市报新闻奖(2003年度)评选工作;《中国新闻出版报》、《传媒》、《中国地市报人》等对《玉溪日报》的改革经验作了报道推介。省内外多家兄弟媒体纷纷慕名前来参观考察。2005年2月,被评选为第三届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成为我省唯一受表彰的党报社。荣获全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先进单位称号。


(责任编辑: 张樵苏)

师跃雄同志事迹略记

  

“改革方向是有益的,为新形势下的党报,尤其是边远地区地市报的改革探索出了一条新路,也为党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是《中国新闻出版报》对玉溪日报社、对报社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师跃雄的评价。

师跃雄同志出生于1955年10月,云南通海人,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71年11月参加工作,主任编辑,先后当选为云南省新闻工作者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理事。

一、围绕中心作好宣传报道

在中共玉溪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委宣传部的具体指导下,在报社党组的领导下,师跃雄同志提出了“领导满意、读者爱看、市场接受”的办报方针,并确立了这样一个认识:“领导满意”是办好《玉溪日报》的前提,“读者爱看”是办活《玉溪日报》的基础,“市场接受”是办强《玉溪日报》的关键,三者之间,既是手段,又是目的,互不可偏,殊途同归。

围绕这个办报方针,《玉溪日报》、玉溪新闻网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立的“生态立市、烟草兴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的发展战略和“三优一特”的经济发展思路,着眼全局,创新思路,对重大主题新闻的报道,导向正确,策划周密,形式多样,报道及时,有规模、有声势,充分反映了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较好地发挥了新闻媒体的“喉舌”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紧扣改革、发展、稳定的主旋律,认真贯彻“三贴近”要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表达人民意志,传播先进文化,切实为全市的“三个文明”建设服务。

二、成功实施报纸改扩版

扎实搞好“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提出了以报纸改扩版促进体制创新、机制变革、做大做强《玉溪日报》的构想及方案,以“党报品位,晚报风格”定位,以“办市民喜欢的报纸”作为对读者的承诺,以最终实现“做大做强《玉溪日报》,发展先进文化产业”为目标,带领全体采编人员重新思考地市党报的定位,探索市场化办报、产业化发展的路子。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进行报纸改扩版,由对开8版改扩为4开32版,强调“两化”,即本土化、职业化,突出“三性”,即必读性、有用性、服务性,力改官样文章,大幅压缩会议报道,设立热线电话,配备热线记者,用职业化来做本土化的新闻,把报纸当产品来做、当商品来卖,按市场和读者的需求不断调整结构,让新闻尤其是时政新闻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玉溪日报社的改扩版,不以版面大小论英雄,淡化“官报”概念,增添平民色彩,丰富党报内涵,扩大党报外延,提高了党报的权威性与可读性,提升了党报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与信誉,使党报这一无形资产品牌大大增值,从而走上了“报纸质量提高——发行量增加——广告收入上升”这样一条良性循环的路子,使《玉溪日报》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报业市场,进一步增强了吸引力,扩大了影响力,提高了竞争力。

三、报网并进拓展地市党报生长空间

在做好纸媒的同时,积极探索新媒体发展。改变过去把网站作为报纸附属品的状况,重新定位玉溪新闻网,把之作为一个新媒体来做,明确提出要把玉溪新闻网建设成玉溪第一网,培育成报社新的生长点和经济增长点。2005年9月,将玉溪日报网络版与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的玉溪新闻信息网整合为玉溪新闻网。2006年,又投资120万元重新进行建设和改造。全新改版的玉溪新闻网一推出,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玉溪新闻网突出新闻资源利用最大化、新闻产品多样化、产品利润最大化,强调内容的可读性和服务性,利用报纸的优势,像打造报纸一样打造玉溪新闻网,用经营纸媒的思路经营玉溪新闻网。

玉溪新闻网还实施多种资源的延伸和开发,逐步探索“以网养网”的路子:与电信、移动合作,开通了玉溪快讯,玉溪手机报进入测试,即将投入市场;建立了本地在线图片库,并提供网站建设维护,网页、画册、光盘制作和出版以及广告设计、印前服务等社会产品和服务;在玉溪首家开设了商家开业庆典、婚礼等网络现场直播业务,新的经济增长点初现雏形,经济效益开始显现。

四、改革创新外宣模式

在师跃雄同志的部署下,玉溪新闻网运用视频、图文等新技术开通了网络直播,积极参与玉溪重大事件的采访报道。先后对玉溪“两会”、抚仙湖第二次水下探秘、中国东盟—抚仙湖青年论坛、峨山彝族自治县55周年县庆等重大活动进行全程网络视频直播。网络直播,运用新技术开展本地重大新闻报道,拓宽了玉溪的外宣渠道,提升了玉溪新闻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了市委、市府领导的高度评价,成为市内继《玉溪日报》、玉溪电视台、玉溪人民广播电台之后拥有采访权、新闻发布权的第四家媒体,是目前玉溪最大的新闻网站,日点击率不断攀升,成为宣传玉溪的重要窗口和门户网站。

同时,通过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加强组织策划,加强与中央、省级、省内外媒体的协作,为扩大对外宣传拓展外部空间,集中反映了市委各个阶段的中心工作,为全面展示玉溪“三个文明”建设成就,树立玉溪对外新形象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加强对玉溪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力度,抢占报道制高点,为对外宣传创造了先机。

五、用制度管人、管事

为充分激励、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师跃雄同志主持编印《玉溪日报社员工守则》,汇编成书,人手一册,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设立新闻监察室,用制度管人、管事,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奖罚分明,惩勤扬懒,让大多数人满意,使老实人不吃亏。与此同时,积极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在全社员工中实行全员聘用制,推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真正创造一种能者上、庸者下的激励机制,使报社出现了一个人人争干事、个个想干事的良好局面,每个人都找到了适合自己最能发挥作用的岗位。原来那些不干事、干不好事的人再也混不下去,那些想干事、能干事的人心无旁骛地甩开膀子大干。人事制度的改革和管理机制的完善,使报纸成本明显降低,报纸差错大大减少,采编、印刷质量日益提高,发行量不断增长,广告收入明显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日益隆显,政治家办报、企业化管理的理念成为现实。

早在2002年,在师跃雄同志的倡议下,玉溪日报社就已牵头建设了云南省州市信息资源共享技术平台,实现了全省16个州市间信息资源的共享,开创了全国之先河;牵头成立了云南省州市报社总编辑联谊会,并在玉溪日报社首次举办,以后每年在各州市轮流召开,迄今已召开了6年,加强了省内各州市党报社的沟通与交流。

《玉溪日报》严格的管理,党性与人民性的很好结合,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也成为了云南省地市报改革的排头兵,受到了省市有关领导的好评。承办了第十八届中国地市报新闻奖(2003年度)评选工作;《中国新闻出版报》、《传媒》、《中国地市报人》等对《玉溪日报》的改革经验作了报道推介,荣获全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先进单位称号。省内外多家兄弟媒体纷纷慕名前来参观考察。2005年2月,被评选为第三届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成为云南省唯一受表彰的党报社


分享按钮>>共和国-丁氏-开国与当代将军生平简介
>>姓氏 --(湖北通城丁氏宗譜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