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市党家村党支部书记师引莲

    中华师氏网 2009年7月6日 陕西日报


瑰宝丹心相映辉——记韩城市党家村党支部书记师引莲 







  古堡朝霞,梁山夕照,泌水毓秀,文星彩虹。这是誉满四海的“民
居瑰宝”党家村的特有景色,那古老的石砌巷道、千姿百态的高大门楼
、挺拔的文星阁与四合院,仿佛一首无声的诗,述说着党家村往日的兴
盛与辉煌,述说着朴实敦厚的党家村人为保护古迹、发展文化而辛勤劳
作的故事,也述说着党家村兢兢业业的“女当家”师引莲带领村民转变
观念、旅游兴村的辛劳和甘甜。
  “党支部书记这个职务,是群众赋予我为村民服务的权利。我应该
为党家村人谋利益,为群众服好务。”
  1996年11月,师引莲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当时的党家村,旅游
年收入只有4万元。面对党家村的未来,师引莲凭着超越功利的人格力
量,无私无畏地用苦干履行她让党家村变样的诺言。
  党家村的文物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配套硬软
件建设,旅游兴村,便成为师引莲一眼瞅准的方向。
  她和两委会干部带领群众对一大批古建筑群进行了适时的开发和保
护,健全了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整修巷道,大搞绿化,在108国道至村
口2.5公里的旅游路上栽植了1500多棵刺柏,使党家村的窗口一下靓丽
了起来。
  为了让游客在欣赏古民居建筑艺术的同时,也领略到浓厚的韩城的
民风民俗,村上投资开办了文物、民俗、古文化等展馆,鼓励村民向游
客提供富有韩城农家风俗的食宿服务。村上还先后投资20万元,翻修了
党贾5座祠堂,整修了1000米古巷道,恢复了村子惟一通往泌阳堡的300
米通道。每逢旅游旺季,师引莲亲自组织在村上推出社火、娶媳妇、骑
竹马等民俗活动,增设打秋千、放炮等娱乐节目,为寻古旅游增加现代
文化内涵。
  村上的旅游收入提高了,师引莲不忘初衷,为村民兴办实事。几年
来,村上先后投资15万元,对村供电线路进行了整改;投资5万元,完
成了闭路电视并网工程;自1998年以来,替代村民交纳农业税等各种税
款14万元;每年投资2.5万元,给65岁以上的老人定期发放生活补助金

  党家村回归了它的本来地位,成了国内外驰名的旅游村。村民们富
裕起来了,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可师引莲自家的良田却歉收一年又一年
。育一片椒树苗,地里的杂草比椒苗还高。50棵椒树,由于缺少管理,
椒果瘪小而稀疏。收椒季节,人家的椒客摘一公斤椒6毛钱,她出1元钱
,也少有人愿意摘。
  上任支书前,师引莲是个远近闻名的养鸡能手,可现在,那已发展
成2000只鸡的鸡场与她不相干了。每天扛250公斤饲料、捡1700只鸡蛋
、挑七八担鸡粪及照顾儿女、操持家务,全扔给了丈夫。师引莲明白,
自己不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她更清楚,若要放弃自己视为生命的事
业,人生将淡而无味。她说,党家村人的利益,是我的事业。我身在其
中,心在其中,乐在其中。
  “只要你心中没有‘私’字,只要你从来不想着为自己谋利,就不
怕碰钉子、失面子、丢位子。”
  好钢刃不卷。村干部说,引莲最大的特点是敢于碰硬,有的人一顶
一撞就回去了,她不。只要是为了集体的利益,她就不看面子,就敢得
罪人。
  师引莲一位多年的知心朋友想在大路边自家的耕地上盖商店,总以
为凭着俩人的姐妹关系,办这点小事不成问题。没想到,女支书却不看
面子,一口否定,理由是不利于今后的旅游道路拓宽。这位姐妹气得和
她绝了交。有位村民拆了旧房盖新房,不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师引莲
在多次交涉无果后,坚决按村上的规定取消了他的保护费。她的一位亲
戚找她审批庄基,要在景点上盖私房,她断然拒绝。
  古民居是开发旅游业、发展经济的资本。为此,村里规定,房屋不
能随便拆、拆了的不能由自己心思胡乱建;院子里不能放置杂物;村巷
不能堆放粪土;不能乱泼污水;牛养猪鸡不能乱养……人老几辈的生活
习俗被改变了,一些村民怨声纷纷。师引莲和村干部们挨家挨户苦口婆
心讲道理,并制定奖惩措施,出台管理规定,严格管理实施,村民们的
文物保护意识普遍得到了提高。今年6月,随着党家村文物保护规划的
完成,古民居保护有了法律依据,村民的保护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为申报国家保护单位,师引莲三上北京,数进省城,找领导,请专
家,与主管部门交涉。2001年6月25日,批文终于下来了,党家村从一
个市级保护单位一跃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00口党家村人为
之欢呼,然而,师引莲的眼眶却湿润了。
  付出的艰辛换来了丰收的果实,党家村的旅游收入从1996年的4万
元到2001年的78万元,党家村成为韩城市游客最多、收入最高的旅游景
点。
  “荣誉不是人追求的目标,而是一种责任、一种激励,是鞭策人前
进的动力。”
  师引莲有许多荣誉,“模范党支部书记”、“优秀人大代表”、“
三八红旗手”等等。她说,一分荣誉,十分责任。在她的脚下,永远是
新的起点。
  党家村目前的停车场是过去的一个打麦场,有3.5亩。面积小,没
有硬化,成为历年来游客反映最为集中的问题。建停车场迫在眉睫。
  新停车场址选在售票房以西的50亩耕地上,牵扯到三组40户人家。
租赁土地遇到了一系列问题。三组村民害怕旅游倒灶了,土地不能复耕
怎么办?经济利益兑现不了怎么办?换届了,下届干部不认怎么办?其
他各组群众也担心将来村上利益分配不均衡,三组人得了优势。加上今
年是换届之年,许多干部都抱有一种“平稳过渡,维持现状”的思想,
不想再干触及矛盾的事。
  参加省第十次党代会回来的第二天,师引莲召集全体村干部、党员
以及党家村的在外能人,学习省党代会精神,统一干部思想,共商党家
村发展大计。为进一步解放干部群众的思想,师引莲带领两委会干部、
全体小组长、部分村民代表去河南南街村考察,并要求每人写一份心得
体会。
  在南街村考察的每天晚上,师引莲都要找干部们谈感想,找差距。
从南街村返回的途中,她又在车上召开座谈会,逐个听干部们谈认识,
谈打算,谈思路。回到村里后,一些群众开玩笑说,引莲的钱,好花难
“消化”。
  经过一番努力,干部的思想终于统一了。师引莲又从小组干部和代
表组长开始,一家一家三番五次地上门解释、说服,引导群众树立大旅
游、大发展的观念,从大局出发,要看到旅游发展后的整体效益,而不
要局限于眼前的蝇头小利。群众的顾虑一个个被她解除了。
  50亩土地上,有师引莲对党家村发展的大谋略。计划建一个停车场
,把在景区的小学也移出来;她还计划发展生态观光旅游、民俗文化旅
游……
  师引莲的心在百姓,志在远方。 (李琼燕 冀晓菊) 

 师引莲两把火烧红党家村

中广网 2002-11-02 10:51:34


  人常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可陕西省韩城市西庄镇党家村的群众却说:“我们党家村的天全是靠一个女人顶起来的”。党家村村民说的这个女人叫师引莲,今年45岁,是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不久前她被选为党的16大代表。


师引莲所在的党家村有1400多口人,2216亩耕地,坐落在古都西安东北240多公里的黄土高原上。村子东边直线距离3公里的地方就是黄河。这里的农民最爱唱的戏是秦腔和眉户。每当国内外游客到村里旅游参观时,村里的演出队总要给游客们表演这些地方戏助兴。

说到这里,你可能要问,党家村远离大城市,怎么还有国内外游客呢?在这里我们毫不夸张地告诉你,党家村的游客每年有五六万人呢!不仅有全国各地的游客,还有来自日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比利时等20多个国家的老外;全村来自旅游的综合收入每年就有 200多万元,旅游已成为党家村一大支柱产业。这个大产业是师引莲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后发展起来的。

师引莲是怎样把旅游产业这块蛋糕做大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从党家村的历史说起。

很久很久以前,党家村是一片荒沟。671年前,也就是在公元1331年,有一个叫党恕轩的青年人逃荒来到这里,在土崖上挖了个窑洞住了下来 。党恕轩初来乍到,开始靠租种附近一座敬奉三黄五帝的古庙的庙田维持生活。后来,他在这里开荒种地,几年以后有了积蓄,便娶了附近一个姓樊的姑娘为妻,在这里定居下来。这样,父生子,子生孙,八十三年后,党家的长孙党真在明成祖时考中了举人,党真就把村子命名为党家村。党家的先辈们十分重视文化教育,全村先后办了13所私塾,出了一名进士、四个举人,近百名秀才。公元1495年,党家有个姑娘嫁给了山西洪洞县到陕西韩城做生意的姓贾的商人,生了一个儿子叫贾璋,贾璋是党家的外甥,长大后也定居在党家村。党贾两家是舅舅和外甥的关系,世代和睦相处,两家后代合伙到河南等地经商,办了不少的商号,“日进白银千两”,于是便在老家陕西韩城购买土地,大兴土木,先后盖了不少布满砖雕、木雕和石雕构件的四合院;清朝雍正三年,还在村里修建了一个37.5米高的砖塔—文星阁。因为党家村富裕,便成了土匪抢劫的目标。为了防犯土匪和战乱袭扰,清朝咸丰元年,党家村修建了两丈高的寨墙,还在城堡上设置了十几门火炮。由于党家村远离大城市,比较偏僻,几百年来,这些明清时期的建筑保存的比较完整。1987年到1989年,我国和日本的50多名建筑专家到党家村考察后,认为这里的民居是“东方人类古代传统村落的活化石”,专家们便于1992年 5月在村中立了一个《党家村民居调查纪念碑》。碑文里有这样一段话:“党家村始建于元至顺二年......东临黄河,西枕梁山,村落完整,街巷有序;下村上寨,彼此呼应,瓦屋千宇,不染尘埃;堂碑楼塔,错落有致,景观极为秀丽......,呈现传统民居与村落之建筑,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系珍贵文化遗产,具重要保护价值,堪称民居瑰宝。”

党家村的民居受到中外专家学者称赞后,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9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到这里视察时,给党家村留下了“民居瑰宝”的题词。

党家村虽然有很好的旅游资源,但由于远离大城市,加上以前的村干部认识不够,全村的旅游事业发展缓慢。师引莲1996年11月担任党家村党支部书记后,提出了“旅游兴村”的口号。在她的带领下,村里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先后投资50多万元用于文物保护、旅游景点建设和对外宣传,使党家村的知名度迅速提高,游客也就越来越多。全村的旅游综合收入在她上任前每年只有三、四万元,现在已增加到每年200多万元 ;全村涌现出不少旅游专业户,村民张亚琴就是其中一个。记者采访时,张亚琴说:“我家共有 5口人,从1999年开始,在村支书师引莲的指导和帮助下成为旅游专业户。现在我家旅游收入逐年递增,今年收入可达1万6千元左右。加上经济作物花椒的收入,年收入可达两万多元”。

如果说“旅游兴村”是师引莲上任后烧的第一把火的话,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花椒生产,就是师引莲担任党支部书记后烧的第二把火。

党家村的 320户村民过去以种粮为主,虽说温饱问题早就解决了,但总是缺钱花。师引莲上任后,学习韩城一些村子通过发展花椒生产脱贫致富的经验。她给村民算了一笔账:种粮食每亩地年收入不过几百元,而种花椒每亩每年能产 150斤,每斤能卖十几、二十元,每亩地年收入可达两三千元,经济效益是种粮的好几倍。在她的引导下,现在党家村 60%的耕地都种上了花椒,去年全村群众光卖花椒就收入了 200多万元。谈起这件事,村民党康新深有感触。他说:“我家过去主要是种粮食,经济效益比较低。有一次我到师引莲家串门,师引莲告诉我,现在农业结构要调整,种粮食不如种花椒效益好。在她的启发下,我现在已种了10亩花椒,年收入能达到一万七八千元;加上全家的其他收入,每年总收入有两万八千元左右。”

由于党家村大部分耕地种上了多年生的花椒,全村几百名青壮年一下子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现在党家村每年外出打工和做生意的就有三百多人。这些人一年从外面挣回来的钱也有200多万元。

大家想想,党家村只有1400多口人,每年旅游综合收入 200多万元,花椒收入200多万元,调整农业结构后从土地上解放的300多名外出打工和经商人员每年又能挣回200多万元。三个200多万使全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4000多元。这些钱都到哪里去了呢?除了消费以外,村民把余钱都存在银行里。党家村信用社会计赵菊梅对记者说:“我是1995年担任党家村信用社会计的。那年全村村民存款只有50万元,近几年来,我们村发展旅游事业,发展花椒生产,现在全村村民存款已达到300多万元。”

党家村现在变得富裕起来了,可党支部书记师引莲整天为群众致富忙得顾不上家,使家里经济受了不少损失。她当干部前,是远近闻名的养鸡专业户,一年最少收入几万元。当上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后,养鸡的事只好交给丈夫来管。师引莲的丈夫现在喂养着3500多只鸡,一年 365天,从初一忙到年三十。由于师引莲整天为村上的事操劳,家里经常冰锅冷灶,丈夫有时连碗热饭也吃不上。去年丈夫有病,对鸡饲养不周,产蛋率下降了 70%,使她家损失了上万元。丈夫为此埋怨她,她耐心地说,当干部吃亏是难免的。只要大家生活富裕了,咱家受点损失算不了什么!

当选为党的16大代表后,师引莲对党家村的现状越来越不满足了,她给记者谈了下一步的打算:“对以后党家村的发展,我的设想是:一个要立足资源优势,对照国内一流景区,优化旅游环境。第二,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我感到人才非常重要。我们准备面向社会招聘高级顾问和专业管理人才,使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再一点,我们要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加强对干部、党员和村民的素质教育,用高素质创造好环境,使党家村真正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崔正来  责编:晓蔚
 


分享按钮>>天津高村乡小学教师师丽
>>廿里铺镇小康村师王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