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县西华池镇师家庄村发展奶牛养殖纪实

    中华师氏网 2009年7月6日 资料


师家庄行政村位于合水县城南2公里处,辖10个自然村,有农业人口920户3415人,总耕地面积8300亩。从1985年开始,该村两委班子经过考察论证,结合本村实际,研究确定了“农民致富奔小康,养殖奶牛扛大梁”的工作思路,把种草养奶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来抓。经过几届班子的共同努力,该村已发展为合水县种草和奶牛养殖规模最大的专业村。现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3262亩,养殖奶牛960头、黄牛581头、羊435只、猪995口。全村年产奶量达到4250吨,产值达到685万元,人均1984元,全村人均奶牛产业收入接近两千元。

  建立激励机制强化扶持措施发展奶牛养殖初期,群众对奶牛养殖的认识少,加之奶牛价格高,饲养技术复杂,群众不易接受,村两委班子反复琢磨,决定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强化扶持措施,激发农户发展奶牛养殖的积极性。他们积极联系协调镇党委、镇政府和镇农村信用社,为奶牛养殖户发放贴息贷款113万元,并请来县畜牧局专业技术人员协助农户到陕西、内蒙古、山东等地购奶牛,解决了群众购奶牛的资金困难和技术问题。对一次性购2头以上奶牛的大户实行每头以奖代补1000元,并联系县畜牧办为奶农以出厂价购回大中型铡草机、挤奶器等,还联系县畜牧办、农发办、扶贫办等单位的项目支持,为养殖户建牛棚。有了牛就要有饲草,在发展奶牛时他们就想到了这一点。他们首先想到的是退耕还草,有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很快3262亩不适宜种粮的耕地退了出来,全部种上优质紫花苜蓿,鼓励群众种草,即能解决群众养畜饲草问题,也加快了植被覆盖,巩固了植树造林的成果。

农民致富奔小康奶牛养殖扛大梁 <字段1>=  (上接第一版)抓好秸秆青贮提高饲料利用率在发展种
  草促进奶牛养殖的同时,在县畜牧部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他们积极组织群众建青贮氨化池,努力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年青贮玉米秸秆5000吨。把当地相当丰富的玉米秸秆等经过青贮,变废为宝,变成奶牛喜食且营养价值高的饲料,既降低了养殖成本,又增加了玉米种植户的效益,扩大了玉米种植面,确保了本地有相当充足的奶牛饲料供应,形成良性种养产业链。在奶牛养殖业的带动下,像承单3359等粮饲兼用的高蛋白玉米新品种在本村很快得到推广应用,年种植面积近千亩。

  典型带动实施规模养殖在村班子的积极推动下,师家庄奶牛养殖“小群体,大规模”的养殖模式已基本形成,养一头两头的户增多,为增加效益,村班子又不失时机的发展大户养殖,利用各自然村的养殖大户的经济效益教育群众,通过算账对比,效益分析,以身边的人和事来引导奶牛养殖户进行规模养殖。在村班子的大力推介和扶持下,杨小勇、李海林、范会明等大户率先走上了规模化养殖的路子。截至目前,杨小勇已养殖奶牛57头,他自己出资35万元,购买了位于本村的县良种肉牛繁育中心,利用15亩场地及设施,长期雇用5名员工,办起了奶牛养殖场。目前效益良好,日产鲜奶450多公斤,收入达到800元,由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向企业主转变。在他的带动下,本村李海林也发展奶牛养殖22头,范会明养殖18头,全村养殖5头以上的大户达到12户。以大户为中心,辐射带动周围群众逐步形成了奶牛养殖小区4个,其中庙嘴自然村养殖小区共有87户,其中奶牛养殖户就达到67户,占总户数的77%,饲养奶牛148头,户均达到1.5头以上,种植优质牧草517亩,奶业收入已成为该村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这些专业村和养殖小区的形成,走出了一条“一户带多户,多户带一村,一村联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

  招商引资走产、加、销一体化路子随着奶牛群体的加大,牛奶的销售成为养殖户关注的重要问题。合水县原有古象和子强两家牛奶加工企业,随着全县养殖奶牛数量的增加,企业马上就要达到饱和状态,本村是奶牛养殖大村,如果奶的销售出了问题,那就会直接影响村民的收入。养殖户急、村干部更急。最后他们决定招商引资,经多方考察和协商,由村内为陕西客商周洋提供场地,2001年投资1000万元,建成了陇东海洋乳品公司,2007年投产,新上酸奶加工线,年加工能力900吨以上。乳品场的建立解决了本村及周边乡镇牛奶的销售加工问题,也提高了合水县乳品加工企业的竞争力,激活了奶业市场,推动了奶业生产的持续快速发展,使奶产业走上了产、加、销一体化的路子。

  加大科技投入完善服务体系有了较大的奶牛养殖群体,他们又及时请来县、镇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开办奶牛养殖技术培训班,传授奶牛养殖,青贮氨化,冻精授配、畜、沼、果综合利用等实用技术,开展奶牛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技术咨询,村班子成员牵头,成立了本村奶牛养殖协会,选派文化程度高、懂技术的农村优秀青年赴外地学习先进的养殖经验和技术,回来后随时随地指导奶牛养殖户的养殖。村班子还积极和镇畜牧兽医站协商,聘请镇兽医站技术人员为长期技术服务顾问,定期消毒,定期免费防疫,优惠供应冻精,在全村建立了统一配种、统一防疫、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青贮饲草、统一兽药、饲草料及添加剂供应的配套服务体系。2004年,在合水县首次被列为国家沼气国债项目实施县之时,村班子积极向上争取,当年在本村内建成“一池三改”户沼气池100座,全部选择奶牛养殖户,使奶牛养殖产生的粪便得到无害化处理,并通过综合利用,畜、沼、果一体的高效生态化养殖得到普及,也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去年种植小麦3700亩,果树2600亩,小麦单产由10年前的150公斤变为现在的300公斤,果产量由10年前的8万吨变为目前的19万吨,种植、养殖、加工业共同发展,结构合理。

  师家庄奶牛养殖已形成了“支部+协会”、“公司+基地”的产加销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显著的经济效益使该村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合水县农办供稿)


分享按钮>>廿里铺镇小康村师王营村
>>南阳市蒲山区师杨庄村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