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姓姓氏渊源(10个方面)
- 中华师氏网 2009年8月15日 资料
师姓姓氏渊源
师[師、??、??、??、??,读音作shī(ㄕ)]←“师”的古体字“??、??、??、??”显示不出来者,请安装《方正超大汉字集库》;相关的满文、蒙文显示不出来者,请安装《圆点满文印刷体字库》、《蒙文标准字库》。
一.姓氏用字:
二.姓氏渊源:第一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远古时期王朝官吏诸师,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据史书记载,上古时期,辅佐君王的重要大臣皆称师。在史籍《左传》中记载:“黄帝氏以云为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太皥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少皥摯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远古人类以青(紫)、赤(红)、黑、白、黄五色作为主要的颜色,人们便以五色为官职,属下大臣分别称作青师、赤师、黑师、白师、黄师,协助君王分管东、南、西、北、中五方:炎帝以燧火为纪,臣称火师,这五方大臣就具体称作青火氏、赤火氏、黑火氏、白火氏、黄火氏,各方最高行政长官皆称“正”,简称“火正”,俗称“祝融”。黄帝以祥云为纪,臣称云师,这五方大臣就具体称作青云氏、赤云氏、黑云氏、白云氏、黄云氏,各方最高行政长官皆称“正”,简称“云正”。共工氏以流水为纪,臣称水师,后改称土师,这五方大臣就具体称作青水氏(青土氏)、赤水氏(赤土氏)、黑水氏(黑土氏)、白水氏(白土氏)、黄水氏(黄土氏),各方最高行政长官皆称“正”,简称“水正”、“土正”,总官称“后土”。太皥氏以龙瑞为纪,臣称龙师,这五方大臣就具体称作青龙氏、赤龙氏、黑龙氏、白龙氏、黄龙氏,各方最高行政长官皆称“正”,简称“龙正”。少皥氏以凤鸟为纪,臣称凤师,这五方大臣就具体称作青凤氏、赤凤氏、黑凤氏、白凤氏、黄凤氏,各方最高行政长官皆称“正”,简称“凤正”,全称为“凤鸟氏历正”、“清司马鸟师”。黄帝奉道,道为中华国教,后来道家将色配上了方位:青(紫)→东,赤(红)→南,白→西,黑→北,四向合一皆尊中央无极土→黄。“黄”字与“皇”字谐音,因此黄色的方位就在东南西北四向的中央,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从黄帝以后,黄色官职由君主亲自掌控,成为无上正统的帝王君主之象征。在这些远古官宦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是华夏民族以官职称谓为姓氏的开端,其中不乏称师氏者,皆为重臣后裔,年深久远,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夏、商时期管理乐技的官职,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据史籍《姓谱》记载,夏、商时代,管理乐技的职官名称就叫作“师”,如上古时期的师延,商王朝时期的师涓等。周王朝时期有师尹之官,专职掌管音乐歌咏。在师、师尹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师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三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商、周时期官吏太师,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太师,是商、周时期君主对具有最高权利的大臣的称谓,是德高勋贵的代表和象征,与太傅,太保一起合称“三公”。在典籍《书·周官》中记载:“立太师,太傅,太保,茲惟三公。少师,少傅,少保,曰三孤。”这六位大臣合称“六卿”,与君王一起组成王权统治的核心集团。在历朝历代的奴隶制、封建制王朝,皆有太师的后裔子孙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师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职业,出自两周时期擅长乐技的艺人,属于以职业技能称谓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擅长乐技的人皆被称为师。当时比较著名的有晋国师旷、师服,鲁国师乙、师襄,郑国师理、师触、师躅、师惠、师叔,卫国师涓等等,皆为当时的著名乐师,精于音律。相传,晋国乐师师旷,字子野,他虽然双目失明,但善于辨音,又善于弹琴。晋平公执政时期,令人铸造了一套用来奏乐的青铜钟(乐编钟),很多乐工听后都认为音律很准,惟独师况不以为然,认为这套编钟有所缺陷。他的判断最后终于被卫国的一个叫师涓的著名乐师所证实。在这些精于乐技的乐师们之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的职业技能称谓为姓氏者,称师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祭师,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上古时期,人类盲蒙恐惧于自然现象,因此有专职负责祭祀日、月、天、地、风、雨、雷、电、水、云的祭师,分别称作日师、月师、天师、地师、风师、雨师、雷师、电师、水师、云师等等,不一而足,在周王朝时期皆隶属于春官府司管辖。这在典籍《周礼·春官》中有记载:“以槱燎祭风師、雨师。”祭师,是人类早期不可或缺的重要核心人物,各种形式的祭祀活动也是早期人类的重要社会活动之一,一直延续到清朝末期。在这些祭师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师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六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王朝时期官吏师君,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师君,是西周时期设置的侍卫统领官职称谓,这里的“师”是武装护卫之意,司职为守卫君王正宫以及相关事宜,隶属于春官府司管辖。在典籍《周礼·春官》中记载,“师氏居虎门之左,司王朝。”左,为古代王朝武将站班的位置。近来人们在甘肃汉墓中出土一石门,左边石门的虎头下站着师氏。在师氏、师君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师氏,世代相传至今。另外,据典籍《广韵》和《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中的记载,春秋时期,有一位师昺在晋国担任司马之职(兵部尚书之类),据说后来为了避继位的晋景公姬獳(字师据)之字讳,就将自己的姓氏减少一横,变成了帅氏,开创了另一个姓氏家族。因此,该支师氏与帅氏本为同宗同源,自古师帅一家,不分彼此,严禁通婚。 第七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王朝时期官吏师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师氏,是西周初期就开始设置的官位,有两种师氏:一是专职负责掌管贵族子弟的教育之事,称文师氏,隶属于地官府司管辖。在典籍《周礼·地官》中记载:“师氏,掌以媺诏王,以三德教国子,教三行。”媺,就是美;三德,就是至德、敏德、孝德;三行,就是孝行、友行、顺行。二是武官官称,称武师氏、师帅氏,掌管一师之兵,即两千五百兵,隶属于天官府司管辖,为统帅军队防御或出征之军官。在师氏之下,设有师氏中大夫一人,师氏上士二人,师氏府二人,师氏史二人,各有其职。在师氏、文师氏、武师氏、师帅氏、师氏中大夫、师氏上士、师氏府、师氏史等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师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八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两周王朝时期官吏左、右师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右师氏、左师氏,是春秋时期周王室设置的军制官职,后为各诸侯国所引用。师,也是两周时期军队编制单位,早期一师为两千五百兵,后随着领土扩张和权势增长的需要,逐渐扩展到五千兵。在各诸侯国拥有兵力权限上,西周王朝曾有严格的控制,但到了东周时期,王室衰微,各诸侯国自主坐大,无限制地扩充军队以利杀伐和扩张,如在春秋初期,晋国仅有两师“护国兵”,到了晋文公姬重耳执政初期时期已经扩为三师,并将每师之兵扩充为一万一千人,后在晋景公姬獳执政时期(公元前599~前558年)迅速扩军为六师,拥兵六万六千万余,再后将师改称为“军”,分中军、上军、下军、新军,每军再分中师、左师、右师。其中师一万一千兵,左、右师各五千兵,总兵力达十五万五千余。到了战国时期,楚国首先将“师”的概念趋定为一万五千兵,已经类如今天军队中正规军的师级建制(一万六千二百八十四人),那时战国七雄皆拥兵十数师乃至数十师,彼此间穷兵黩武,争相为霸。在军制官职中,形成了以官职称谓为姓氏的氏族群体,最有典型意义的就是复姓右师氏、左师氏,后逐渐省文简化为单姓师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九个渊源:源于国名,出自汉朝时期西域姑师国,属于以国名汉化为氏。姑师国,亦称车师国,是秦、汉朝时期西域地区的古国名称,当时与楼兰国同样著名,位置在今著名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盆地,其国民的民族成分与匈奴民族相近。吐鲁番盆地中的姑师国,在史籍中最早记载为著名的西汉博望侯张骞奉旨出使西域时,所经历的西域三十六国之一。西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匈奴姑师国被汉武帝麾下的著名大将赵破奴在率军追灭匈奴时顺带攻灭。不久,车师国又在姑师国故地上建立,国民的主要成分仍然是匈奴民族,因此,在历史上人们常将姑师国与车师国混为一谈。车师国有两个都城:冬都在今新疆吐鲁番市西部的交河古城,历史上称其为车师前部或车师前国;夏都在今新疆吐鲁番北面吉木萨尔县的北庭古城,历史上带称其为车师后部或车师后国。在车师前国与车师后国之间,就是名扬中外的丝绸之路之“车师古道”。汉宣帝刘询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西汉侍郎郑吉率军攻占了车师前部的交河古城,并于次年屯田交河。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汉宣帝下令汉军再进西域,于是就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西汉与匈奴“五争车师”,战争最终以西汉的胜利而结束,汉宣帝在今新疆轮台县策大雅乡一带设立了第一个西域都护府,首任都护就是带兵与匈奴征战的御前侍郎郑吉,从此,西域吐鲁番一带正式归入西汉王朝版图。晋朝时期,晋成帝司马衍咸和二年(公元327年),东晋十六国的前凉政权在高昌故城设立高昌郡。到了南北朝时期,北魏文成帝拓跋浚和平元年(公元460年),柔然民族攻灭了高昌郡,建立了高昌国。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唐玄奘西行取经途中曾在高昌国的高昌王城即今高昌故城讲经。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唐太宗命兵部尚书侯君集率兵攻灭高昌国,同年在高昌王城即高昌故城设置了西昌州(后改为西州),州下设置五个县:今鄯善县城附近的蒲昌县、今鄯善县鲁克沁古城的柳中县、高昌故城的高昌县、交河古城的交河县和今托克逊县城附近的的天山县。唐德宗李适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吐蕃人占据了高昌城。唐文宗李昂开成五年(公元840年),回鹘民族从漠北大量西迁,一举赶走了吐蕃族人,占据了高昌城。到了元朝时期,成吉思汗的曾孙孛儿只斤·都哇带兵十二万围攻高昌城,高昌城的回鹘人被迫东迁甘肃武威。元顺帝孛儿只斤·妥镤贴睦尔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孛儿只斤·都哇的孙子孛儿只斤·秃黑鲁帖木尔强迫天山地区十六万蒙古族人全部改信伊斯兰教,自此,这一带佛教城日趋衰落,在这种情况下,在高昌城和交河城之间出现了一个新的城市,即今日的吐鲁番城,随着吐鲁番城的出现,故高昌城和故交河城等遍被逐渐废弃了。还是在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西汉第一任西域都护府都护郑吉上任后,即命车师国民一律改汉姓,官为师氏、民为车氏,然后登记造册,上达“天听”,汉宣帝十分满意。后又“选聪颖忠顺者入汉太学”,再后留居中原,迅速汉化,终形成一支师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泰亦什氏,亦称泰赤兀氏、岱齐郭特氏等,源出蒙古泰亦赤兀惕部,以部为氏,泰亦什氏是其分支之一。据蒙古史籍《蒙古秘史》中的记载:“察剌陔领忽之子想昆必勒格也。想昆必勒格之子俺巴孩等,为泰亦赤兀惕氏矣。”有关“泰亦赤兀惕”这一蒙古语的具体含义,目前的说法还不统一,有的学者认为是寓有“善战者”之意,还有的学者认为是“顽强者”、“抗争者”之意,本书认为译作“善战者”更为贴切,这有待与蒙古史学家、文学家、或语言学家进一步研究探讨。泰亦赤兀惕氏族,是由海都的曾孙俺能孩等多人合建组成的一个部落群体。从公元十一~十二世纪初,蒙古民族正处于金国女真族人的严重欺凌摧残时期,而泰亦赤兀惕部则是蒙古反抗金国统治的中坚部众,并在反击抗战中不断发展壮大,最后成为蒙古诸部中最强的实体之一,拥有众多的属民和军队。正由于这个原因,当时著名的合布勒汗所组建的蒙古汗国,实际上是由孛儿只斤氏贵族和泰亦赤兀惕氏贵族的联盟政权。合布勒汗虽有七子,但在临终时却把汗位传给了英勇善战的俺巴孩。自合布勒汗大致统一了蒙古诸部后,泰亦赤兀惕氏族始终与孛儿只斤氏族在一起。当也速该逝世后,泰亦赤兀惕部首领塔儿忽台乞邻图黑与诃额仑母子结怨。先是率众离去,后又执禁了铁木真,并经常予以虐待,幸而被速勒都思氏锁儿罕失剌在暗中相救。后来,泰亦赤兀惕部反过头来联合了孛儿只斤氏族的夙敌札答兰等部发动了“十三翼之战”,疯狂进攻铁木真。在被克烈部、蒙古部的联军所击败后,泰亦赤兀惕部众归附于乃蛮部。后来乃蛮部又被铁木真彻底击灭,泰亦赤兀惕部余众最终被并入成吉思汗的蒙古部。历史就是这样转了一大圈,泰亦赤兀惕部依旧归于蒙古。泰亦赤兀惕氏族,作为一行标志性氏族姓氏,实际上是蒙古民族中最后一批氏族之一。在人类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民族,其氏族名称皆始于原始社会后期,蔓延于整个奴隶制时代。在成吉思汗建成大蒙古汗国之后,标志着蒙古社会开始进入了封建社会时代。蒙古汗国是大汗专权,一直在积极削弱诸部藩侯的势力。为此,封建制的军民组织制度出现了,首领皆由大汗任命,蒙古民族中的氏族名称姓氏宣告终结,不再产生传统的氏族姓氏。泰亦什氏历经蒙古汗国、元朝、明朝,至明朝中叶以后聚集在呼伦贝尔草原地区从事游牧、农耕作业,在明朝时期即开始冠汉姓为师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苗族、傣族、黎族、侗族、土家族、土族、满族、保安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师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师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分享按钮>>荣姓宗祠通用对联典故欣赏——姓启荣邑望出上谷
>>【沈氏人物】中国史上第一个殉职的新闻记者:沈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