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仆师俊秀(永寿县蒋家山村)

    中华师氏网 2009年10月26日 永寿文史资料


人民公仆师俊秀
2009-2-15    来源: 永寿文史资料  
师俊秀同志一九二八年出生于乾县一个农民家庭。一九二九年随父母逃荒到永寿县蒋家山村,被该村贫苦农民师震江收养。蒋家山地僻人穷,养父生计无着,被迫走口外谋生,一直随叔父生活。九岁入本村小学读书一年,十四岁又入学读书一年,因家贫而两次辍学。五六岁开始跟叔父放牛,渐长即帮干农活,十五六岁已精通备种农活。他含辛茹苦,饥寒交迫地熬到二十一岁,全国解放了,共产党把他从被剥削压迫的痛苦深渊中解救了出来。他感谢共产党,热爱新社会。一九五零年他积极响应共产党的号召,组织起蒋家山第一个互助组,并当选为组长。在他的带领下,互助组人多心齐力量大,不但生产互助,生活上也互相帮助,谁家没的吃,互相借换。因此,生产有了很大发展,被乡、县树立为“走互助合作道路的旗帜”。土改时蒋家山是县试点之一,由于他斗争性强,立场坚定,工作积极肯干,一九五二年被提拔为坚固乡代乡长。一九五三年五月被吸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九五四年蒋家山成立了农业合作社,他当选为社主任。当社主任不比当互助组长,面对这沟壑纵横,支离肠小道,祖祖辈辈广种薄收的蒋家山,他皱眉了,但随即头又抬了起来。召集合作社干部们讨论研究,找出了地不增产关键是缺肥料的问题。于是他们动员社员家庭养鸡养猪积肥,农业社集体养牛养羊积肥。畜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丰收,一九五六年蒋家山人均分粮 1700 多斤,向国家交售了十八万斤。超过国家分配任务 4. 5 倍。一九五七年初,社会上刮起了拉牛散社的狂风,冲击着他这位办合作社出了名的人物。他没有彷徨,反复体会党的政策,组织社员学习农业合作社章程和河北省王国藩、耿长锁农业合作社的经验。冷静思考之后,他去征求全体社员的意见,他们气愤,抗议和哀求,他看到了社员捧到手上的心,听到了共同坚定的声音,我们不走回头路。党的政策壮了胆,群众给了他力量,他 要为群众做这个主。社非但没散,而且与北门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建立了永合农业生产合作社。他任支部书记兼大队长。全大队有耕地三千亩,人均 15 亩多,但耕牛只有 28 头。他团结坚持走农林牧结合,以牧促农,以林养牧的道路,三年中,羊由 2群发展到 8群、达到 300 多只,大家畜由 28 头发屣到 69 头。集体不仅可供使用、繁殖 57 头,还有了可供驮运的骡马 12 匹。畜多肥多,耕地远在山上,漫漫羊肠小道,拉送肥料成了新的矛盾。他建议牛羊围栏上山,亲自察看地形并请教打石窑洞的技术。
当时,农民的思想还受着封建迷信的严重:束缚,他和苦大仇深的曹怀德老汉仅带着一把国民党士兵毁荒逃窜时留下的一把铁镐,白天打窑洞,晚上生炉锻镐。家人病危,无暇顾及,几次塌方,死里逃生但他们仍坚持挖山不止。一月后,第一孔石窑打成了。接着,第二孔、第三孔······。他们的精神感动了社员群众。利用冬季农闲,人畜所需用的 20 多孔窑洞很快打成了。牛、猪、羊赶上山,使远地变成了近地,薄地变成了肥地。小麦亩产由原来的 100 多斤提高到 400 多斤,玉米由 20 多斤提高到 800 多斤。但是山高风大气温低吃住无法合时宜,人却瘦如黄花,县、乡领导去看他,队上男女老少来看他,都劝他要注意身体,他却满不在乎地说:“比起旧社会这是在天堂了,共产党人是属蜡烛嘛”。熟识他的人都说,象老师这样皮实(结实)的人少见。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他尝到了农林牧结合的甜头,也品出了小农业和单一农业结构的苦涩。根据山区条件,地建议在荒山秃岭上发展刺槐、油松等用材林,在低凹坡台栽植经济林、核桃、苹果等。他带头开荒整地,背干粮上县请技术人员,试验成功了。当年育苗 20 亩、造林 60 亩,水合成了全县的先进大队。一九五八年县政府动员了万名青年上山帮助他们造林。在林业生产取得成绩的同时,队上又建成了“农业科研室”、大家畜配种站”、“绵羊改良站”,把科技引向农林牧领域。他们不仅了农林牧综合发展样板,也培养出了一大批自己的科技人才,曾多次出省、出县指导于育苗造林。由于成绩卓著,永合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并受到周恩来总理嘉奖。师俊秀同志以社主任代表蒋家山农业合作出席了嘉奖盛会,受到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永合大队出名了,群众富裕了,党和政府给了师俊秀无尚的荣誉、他却丝毫没有改变艰苦勤恳、忠厚朴实的农民形象,忠诚积极,廉洁奉公的共产党员本色。他历任坚固乡代乡长,永平公社副社长兼书记。
一九八一年调县农牧局任副局长兼职。无论干什么事业,都留下一串闪光的脚印;无论在哪个岗位,都是一副公仆形象。用他的话 :“共产党员就要为群众谋利益”。 他在担任永合大队书记期间,永合人虽然粮多、钱多,但饮水仍然要从沟里用牛拉人挑。一九七一年他带领大队一班人走访、考察,又和公社协商,在县水电局的帮助下,请专家论证。筹资近万元,奋斗一冬一春,终于将自来水引至每家每户,并给公社机关通了水,解决了人富饮水问题,又使当地的柳拐病得到了有效的防治。 永合没有小学,孩子要到几里路以外去念书,虽然现在已不是师俊秀当年的情况,但因孩子小,不方便,父母不放心,中途辍学的不少,他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一九六三年他带领全队干部群众,筹资投劳盖起了二十六间新瓦房,公派民请教师 8 名,办起了永合小学,使百余名学龄儿童全都上了学。为了建设山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他动员干部群众筹资两万多元,为社员通了电,为集体砖瓦厂,磨面粉糠解决了动力问题。为村民盖起了二层楼房 20 多间,集体用房 80 多间,为集体购置了大拖拉机、推土机、农用汽车及各种农业机械,还为村上办起了医疗站。村民治病和小学生上学均实行了免费。他热心办社会主义公益事业,领导表扬他,群众感激他,他却歉疚地说:我不是慈善家,是共产党员,我们的建设速度太慢了,这是我多年来的一个心病。他克己奉公,却时刻不忘贫苦的群众,社员曹怀德死后留一孤女,由队上按“五保户”对待,但居家度日的柴水均由他亲自操劳一直到该女长大成人。一九六一年队里接收了一户甘肃清水县回民夫妇,乍来初到,生活困难,过春节时地从队里给解决粮食,自己又送去了清油和一只鸡,夫妻非常感激,从此在队里劳动十分积极。外来户张成才父子和越连喜到永合村落户时,他让出自己的庄基,并安置为他们打窑洞,现在这两家已成了永合村的富裕户,他们至今感念不忘,他却坦然地说:“不值一提,我们享的都是共产党的福”。一九八四年师俊秀同志已年近花甲,调到县政协文史委员会任副主任,又被推选为县政协委员会常委。人们的议论,世俗的偏见,扰乱不了他对党的忠贞,组织在他的心目中永远是神圣的。他坚信这也是党的工作,依然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进入了新的角色。尽管年龄大,文化低,业务生,他仍然知难而进,克服重重困难,刻苦钻研文史资料业务,边学边干,经常与政协委员,各界人士谈心宣传党的统战政策,虚心向他们学习科技、文史知识。诚心换真情,得到他们的信任和尊敬。为了搜集、整理、考证有关文史资料,经常深入基层采访调查,口问手记,反复考证核对,获取第一手材料。对于他的辛勤劳动,一些人不以为然,他却一本正经地说:文史资料是传世的,这事不能马虎,要对后代子孙负责。在文史资料委员会工作期间,他协助领导,团结同志,组织有关人士采集撰写资料 40 余万字,出刊《永春文史资料》三辑,在我县两个文明建设中起了“存史、资治、育人”的积极作用。他当了近 40 年的基层领导,但并未“官久必富”,为社会,为他人谋了许多利益。自己依然是粗食旧赛,淡泊俭仆的精神依旧如初,银行里没有令人垂涎的存款,世俗人难以理解他的价值,还有人说:他白活了一辈子,但他初衷不改,矢志不移地依然走自己的路。一九九零年,他 63 岁,退休了。年近古稀,疾病缠身。他为人民奋斗一生,迟暮之年仍壮心不已。他退休后,不架鸟喂虫,颐养天年,他不是为儿女操劳家务,也没有为他们谋划经营,仍默默为村上的两个文明建设奉献余热,在永平乡的政协学习小组忙碌不停。他,一个普通又闪光的共产党员一个无华而透明的人民公仆。


分享按钮>>河津市小梁乡东梁村师兆棠创作的《蒲草滩》
>>杨姓名人(26)宋史六卷二百五十二列传第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