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氏网新闻】师氏文化研究——第一篇 师姓的起源与流变

    中华师氏网 2013年4月18日 师智强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国家,大约在5000年前的伏羲氏时代,中国的姓就被定为世袭,由父系传递。据中国科学院姓氏研究专家袁义达《中国姓氏大辞典》介绍,迄今中国历史上使用过的姓氏共有两万多个,其发展和演变可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姓的产生。中华姓氏产生于伏羲、女娲时代的母系社会。周代“同姓不婚”制度就渊源于此。第二阶段是氏的出现及其演变。氏大约出现于从炎、黄二帝时期开始的父系氏族社会,社会组织以男性为中心,标志着贵贱和等级的差别。舜时的“赐姓命氏”,是大规模赐姓命氏的渊源。第三阶段是中华姓氏普及和定型。周初实行周朝贵族内部的层层分封制,中华姓氏在这一时期得到普及和定型。第四阶段姓氏混一。战国时期,随着宗法制度的崩溃,等级制度被破坏,姓氏合二为一,标志着现代意义姓氏的产生。通过对现代意义的姓氏进行和分析,有关学者把中国姓氏的起源和发展归纳了14方面:一是以姓为氏,二是以出生(居住)地为氏,三是以国名为氏,四是以封地为氏,五是以官职为氏,六是天子赐氏,七是以祖辈的字为氏,八是以神话中的传说为氏,九是以邑为氏,十是以乡亭之名为氏,十一是以兄弟次第为氏,十二是以技艺为氏,十二是以谥号为氏,十三是少数民族汉化,十四是改姓。

    具体到当今的师姓,根据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姓氏之一,还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即黄帝时期主管宫廷音乐的乐官延,是师姓的得姓始祖,以官为氏开启了师姓家族的历史;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音乐职业者的后人以技艺为氏,以及宫廷祭师官吏的子孙以官为氏,使师姓家族得到了壮大和发展。此后,部分少数民族汉化为师姓,以及其他个别姓氏改姓为“师”,丰富了师姓渊源。

第一节  从华夏共祖到师姓开族

    在距今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我国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据传,一天晚上,有熊国(今河南新郑)国君少典的妻子附宝看见一道电光环绕着北斗枢星,随即,那颗枢星就掉落了下来,附宝由此感应而孕。怀胎24个月后,于农历三月初三生下一个儿子,他就是后来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前2697~前2599年)。图五  轩辕黄帝司马迁《史记》载:“黄帝者,系少典之子,本姓公孙,名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他一生下来,就显得异常的神灵,没多久便能说话。15岁时已经无所不通,被群民拥戴为轩辕部落的酋长。后来,他继承了有熊国君的王位,在37岁那年登上天子位,成为上五帝时期的帝王之一。“黄帝以姬水成”(《国语·晋语》),故改姓为姬,他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故号轩辕氏。他是那个时代的英雄,历经五十三战,以武力制约炎帝的暴虐,平定蚩尤的扰乱,统一远古三大部落,成了五帝之首。因有土德之瑞,故称为黄帝。黄帝与臣民一起播百谷,植草木,务农桑,做衣冠,制弓箭,造舟楫,创医学,大力发展生产,使我们先民的物质文化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他与臣民一起造书契(文字),绘图画,作甲子(历法),定算数,制音律,丰富了我们先民的精神文化;他别尊卑,定礼乐,创立官制、财产、嫁娶和丧葬等制度,在制度文化方面把我们的先民带入了文明的门槛。所以,后世人都尊称他是“人文初祖”。诚如毛泽东1937年4月撰书《祭黄帝陵碑》文云:“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在施行文明教化的时候,黄帝设立专门机构,在总结以往音乐经验的基础上,对音乐特质进行研究,将音乐用于治国教民,使我国古代音乐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新石器和青铜时代的已知音响资料与我国音阶发展史问题》,《音乐论丛》第二辑,1979年版)。由此,王庭和民间出现了歌舞成戏、乐奏神欢的局面,举国臣民开始了歌舞升平庆盛世太平的时代。据史料记载,黄帝在利用音乐感化人、塑造人、拯救人,促实现政权巩固、文化繁荣和生产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冷伦、延、大容三个贤臣。他们在研究音乐和乐器发明中很有建树,受到了后人的敬仰和尊重,载入了中国乃至世界音乐的发展史册。其中,冷伦创造发明音阶五律角、微、商、羽、宫调,创作编排许多歌舞进行表演,使华夏民族的歌舞从原始的自由表演升华成了专业艺术,被尊为万世乐祖。延发明二十五演琴,首创乐谱,第一个记录冷伦发明的五音宫调,开创了乐谱记载流传的历史新篇章,被后世尊为乐神宗祖。大容发明编钟,根据其音乐特色发明编钟乐曲,被后世尊为制乐之宗。

    延成为黄帝的乐官后,得到了黄帝所赐的爵位,进入了贵族行列。王庭与民间议论和称呼他的时候,全都能叫他师延。那时,标志着贵贱和等级差别的“氏”已经出现,贫贱者则有名无氏。于是,他及其后代子孙便以官为氏,以显示贵族身份;历代有关姓氏起源的著作,也都称师延称为师姓的得姓始祖。如《姓谱》云:“上古、夏商时代,管理乐技职官名师,……这些人的后代子孙遂以职官为姓,乃成师姓。”唐代《元和姓纂》云:“上古夏商时期的司乐之官称‘师’,这些人的后代子孙遂以职官为姓,乃成师氏”。清代《姓氏考略》云:“古者掌乐之官曰师,因以为氏。”王纪成撰的《中华百家姓谱》云:师姓来源于黄帝族姓,得姓始祖为黄帝臣师延,发祥地在河南省新郑市。

第二节  师姓在奴隶社会得到壮大

    我国进入上古时代的奴隶社会后,商代开始了分封诸侯,周王朝实行了“封诸侯,建同姓”的政策。这种把“宗法”与“封建(封侯建国)”结合起来的做法,形成了围绕姬姓宗族的层层“大、小宗”的严密等级关系。诸侯对于周天子,是小宗跟大宗的关系;诸侯又分其领土给卿大夫,这些卿大夫对于诸侯,是另一层的小宗跟大宗的关系;卿大夫再把领土分给末等贵族士,这些士对于卿大夫,又形成一层小宗对大宗的关系。周武王死后,年幼的成王继位,武王的弟弟姬旦即周公辅政。周公旦是位德才兼备并且忠心耿耿的臣子,他为了巩固等级制社会,在“分邦建国”的基础上“制礼作乐”,系统地建立了一整套有关“礼”“乐”的完善制度——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是以乐从属礼的思想制度。它以“礼”来区别宗法远近等级秩序,同时又以“乐”来和同共融“礼”的等级秩序,两者相辅相承。它有两条基本内容,一是规定等级,二是规定伴随礼的乐舞基本是雅乐。某一等级的人,才能享用这一等级的礼乐。就乐而言,等级的内容包含有对乐舞名目、乐器品种和数量、乐工人数等等的绝对限定,超出规格就是严重违法。它的实施,巩固了奴隶主阶级的社会地位,促进了音乐的发展。于是,“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韜心也”(《左传·昭公元年》),“士无故不彻琴瑟”(《礼记·曲礼下》)逐渐成为文人的时尚。这个时期,各诸侯宫廷中精通音乐的乐官,以及司掌各种乐器的乐工,除弹琴、奏乐供贵族们享乐之外,便在各种典礼仪式中演奏,其中地位最高者的名字前就冠上了“师”字。按照《周礼·春官》的说法,“师”还有“大师”、“小师”之分。“大师”在出兵打仗时,要“执同律以听军声,而诏吉凶”。“小师,掌教鼓、鼗、柷、敔、埙、箫、管、弦、歌。”因此,《元和姓纂》云:周王室或诸侯国宫廷乐师中地位最高者被称为“师”,他们的后代以祖上职业技艺为姓,遂成师氏。

    这种音乐职业者以官为氏的情况,在春秋和战国时期普及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王庭和宫中为官的以“师”彰显贵族身份,举世雅好乐音的风流文士受流风所及,便以职业技艺为“师”姓。如晋国悼公、平公时期的师旷;卫国献公时期的师曹,灵公时期的师涓;楚国有成王 时期的师缙;魏国文侯时期的师经;鲁国的师襄、师乙、师亥;郑国的师悝、师触、师蠲、师慧、师文。

    以上是师姓普及和定型的基本情况,为所有姓氏研究专家公认。值得一提的是,近代姓氏研究学者中,有人认为这个时期产生的师姓还有另外两种情况:其一,上古时期,人类盲蒙恐惧于自然现象,有专职负责祭祀日、月、天、地、风、雨、雷、电、水、云的官员,分别称作日师、月师、天师、地师、风师、雨师、雷师、电师、水师、云师等等,其后代以祖先职官为氏,也称为“师”。其二,东周以后,各诸侯国无限制地扩充军队,每军再分中师、左师、右师,那些军制官职以官为氏,形成了复姓右师氏、左师氏,后逐渐省文简化为单姓师氏。但是,这种观点和说法,只是散见于相关文献的只言片语,尚无专门的考证和论述。鄙人认为,至少有120多件西周青铜器的铭文,记载了周王室对“师”官的赏赐,认真进行研究可能会得出相应的结论。

    第三节  车师国民的汉化

    中华姓氏在春秋时期普及定型后,到了战国时期就合二为一,没有了姓与氏的严格区分。因此,姓氏专家认为,在这之前产生的师姓,全部是当今汉族师姓之先祖。师姓的多民族性特点,最早渊源于西汉第一任西域都护府都护郑吉命车师国的国民改为汉姓。

    车师国,原名叫姑师国,是最早出现在我国史书中的西域古国之一。它位于吐鲁番盆地,是丝绸之路北线和中线的必经之地,因与楼兰相距较近,所以在古书中两者常并称。它掌控着罗布泊以东、以北直到乌鲁木齐、奇台、吉木萨尔一带广阔的地域,所处地理位置很“艰巨”。它南通楼兰,西通焉耆、龟兹等,西北通乌孙,东北通匈奴,是汉朝能否控制西域各国的一个“障碍”。建元二年(前138年),博望侯张骞奉旨出使西域时,所经历的西域三十六国就有姑师。

    姑师国的国民成分与匈奴民族相近。元封元年(前110),西汉因楼兰攻劫汉朝使节,梗阻丝路,被汉武帝的著名大将赵破奴在率军追灭匈奴时顺带攻灭。不久,车(音jū)师国又在姑师国故地上建立,国民的主要成分仍然是匈奴民族,因此,在历史上人们常将姑师国与车师国混为一谈。

    车师国建立后,亲近匈奴,敌对过往汉使,仍然是西汉的一大威胁。于是,自公元前99年开始,到公元前60年,四十年的时间了便有了西汉攻打车师的5次战争,以及车师国的先后3次投降归汉。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武帝以匈奴降汉的介和王成娩为开陵侯,率领楼兰国兵攻打车师,因匈奴遣右贤王率数万骑兵对车师进行救援,汉军失利,退回。

    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重合侯莽通率4万骑兵奉旨攻打匈奴时,途中让成娩率军中楼兰、尉犁、危须等西域六国的兵将包围了车师,使得车师国投降臣属于汉。但汉昭帝时,匈奴又降伏车师,并遣4000骑兵效仿西汉屯田制的做法,在车师屯田,监护其国。

    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汉宣帝遣田广明等五位将军攻打匈奴时,在车师屯田的匈奴骑兵逃窜,车师国第二次臣属于西汉。匈奴对车师归降西汉极为不满,令其遣太子军宿入匈奴为质。军宿不愿入匈奴为质,便逃往母亲的老家焉耆,车师更立乌贵为太子。乌贵即位后,与匈奴联姻,亲近匈奴,与其勾结,劫杀汉通乌孙的使臣。

    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秋,汉宣帝遣侍郎郑吉、校尉司马憙率屯田渠犁的田卒1500人,及西域诸国兵万余人,共同攻打车师,一举拿下了交河城。因乌贵在交河城北的石城,未能抓到他。后来,汉军粮尽,退回渠犁。不久,郑吉、司马憙再次发兵攻打石城。乌贵向匈奴求救,匈奴拒绝出兵。于是,乌贵投降汉军。为使汉军相信,他还听从其贵人苏犹的建议,击破匈奴边国小蒲类。匈奴见车师又一次归降了西汉,便发兵进行攻打。郑吉、司马憙引兵北上迎敌,匈奴军不敢前进。而后,郑吉、司马憙指派了20人留守乌贵左右,带领大军回到了渠犁。乌贵担心匈奴再次攻打,性命不保,乃率轻骑出奔乌孙。郑吉遂令吏卒300人屯田车师。匈奴单于派兵来争,郑吉、司马憙乃率全部1500名渠犁屯田卒赴车师,迎击匈奴军。匈奴添兵,汉军抵敌不住退保车师城中。汉宣帝急遣长罗侯常惠,率张掖、酒泉2郡骑兵来救。匈奴军见汉军大队来攻,退去。郑吉复还渠犁。乌贵逃到乌孙,乌孙上书西汉,称欲将乌贵留在乌孙,以备将来车师有急,可从西面出击匈奴。于是宣帝元康四年(公元前62年),西汉从焉耆召还车师故太子军宿,立其为车师王,将车师一部分国民迁往渠犁。匈奴也立兜莫为王,率余众保博格达山北麓。自此车师分为前、后两部(亦称前、后国)。后部王都务涂谷(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南山中)。

    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汉宣帝下令汉军再进西域,于是就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西汉与匈奴“五争车师”,战争最终以西汉的胜利而结束。汉宣帝在今新疆轮台县策大雅乡一带设立了第一个西域都护府,首任都护就是带兵与匈奴征战的御前侍郎郑吉,从此,西域吐鲁番一带正式归入西汉王朝版图。郑吉上任后,即命车师国民一律改汉姓,官为师氏、民为车氏,然后登记造册,上达“天听”,汉宣帝十分满意。后又“选聪颖忠顺者入汉太学”,再后留居中原,迅速汉化,终形成一支师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节  东爨乌蛮部落的归顺

    现今云南省的彝族、纳西族、僳僳族中师姓,源自唐朝武德年间的师宗部落归顺。

    据史书记载:云南省师宗县“昔爨蛮逐獠、僰等居之,其后师宗据匿弄甸,故名师宗部”(《元史卷六十一志第十三》)。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王朝在云南设置郡县,“今驰义侯征西南夷平之,定西南夷,以为武都、 、越 、沈黎、汶山郡”(方国瑜《云南郡县二千年》),师宗分别属漏江、漏窝县辖地,由此成为有史记载的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但是,自西汉至唐南诏近一千年的历史时期,师宗均为中央王朝的行政区划属地,但还不是一个完整的地方行政区域,在师宗这个区域内,仅以“匿弄甸”称名,故后人曾对师宗县城有“匿弄村”之称。唐朝时期,西洱河地区出现了以滇东地区为主的三十七个“乌蛮”部落。这些部落中的“乌蛮”内部长期地保持自己的氏族——部落组织,他们并不互相合并,而往往是从一个氏族或部落组织中分裂出另一个氏族、部落组织来,散居到邻近的地方去。据传:当时,有两个部落之间发生了战争,其中一方兵力不足,指挥官就想到向相处甚好的“匿弄甸”酋长救援,指挥官就派遣士兵向“匿弄甸”搬兵救援,但这个指挥官却忘记了“匿弄甸”部落这个地名,只知道“匿弄甸”酋长的名字叫“师宗”, 指挥官就和他派往前去搬兵的人说,你去找师宗救援搬兵就行了。派去搬兵的人找到师宗搬到救兵,打败了对方。为了感谢师宗,这个得胜部落就用“师宗”名称取代了“匿弄甸”名称了。
   “师宗”是用汉文字记录下来的少数民族语音,由人名衍变成为区域名称后一直沿袭使用至今。唐武德年间,朝廷在南中的统治逐渐巩固,改州、郡、县三级制为二级制,当时的师宗归属于南宁州的陇堤县。武德四年(621年),东爨乌蛮部落归顺唐朝后,设立了师宗县,部族中的人们便按照我们汉族的做法,称其姓氏为“师”。由此,彝族、纳西族、僳僳族就有了师姓。

第五节  宋朝的改姓为师

    改姓为师的情况发生在宋中后期的金朝(1115-1234年)。这个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在统治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对汉文化的吸取。他们按照汉族的风俗,对避讳的对象做出有个规定,章宗还把“圣讳”列入了法律。《金史·卷一二·章宗本纪四》曰:“泰和五年(1205)三月,谕有司,进士名有犯孔子讳者避之,仍著为令”。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个时代的晚期就有了尹氏因避改姓为“师”,以及杨姓因虑及金宋两朝关系易姓为“师”。

    一、“尹氏因避改师为姓”有史籍可查,有文物可证

    《金史卷一○八》载:“师安石,字子安,清州人,本姓尹氏,避国讳更焉。”《中州集卷四》载:“师拓,字无忌,又名尹无忌,平凉人。”这是史籍对“尹氏改师为姓”的记载。现存文物及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尹氏改师为姓”史实的,是河北省井陉县苍岩山镇柿庄村的“尹氏祖茔”。

    2006年5月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井陉县志(1985-2004)》记载:2003年1月柿庄村民尹某建坟时发现一座古墓,井陉县文管所闻讯前往进行抢救性发掘,在出土随葬器物中发现一合正方形陶质墓志。该墓志由志盖和志底组成,边长34厘米,厚度分别5厘米。盖与底之字为毛笔墨书,书写不甚工整,其上纪年为贞元七年(791年)。由墓志得知,尹氏是井陉县较早定居且繁衍至今的大姓,至迟在唐中期已在南障城镇居住,柿庄一代为其家族墓地。

    这个当代尹氏仍在使用的墓地,地处柿庄村南约0.25公里,位于村庄与甘淘河之间的一块耕地上,墓群内的石质供桌上刻着“井陉县尹氏祖茔”字样。但是,其中一座古墓南面却有一块元朝至大元年(1308年)立的“师氏族谱记”石碑。按照该碑碑文的记载:“族谱图表,师氏之宗族也。……先祖世居威州,宗族之盛,大化乡里所称,系本尹氏,时有避忌,遂改师焉。”1960年4~9月,河北省文物考古队对这里10座古墓葬群进行发掘时,2号墓中出土一个小瓷碗底足圈内,却墨书有“尹”字样。(唐云明,河北井陉县柿庄宋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2年02期)

    有关学者通过对史籍记载和考古发现的研究,认为“尹氏改师为姓”的情况始于1194年,终于金代灭亡的1234年,全过程只有四十余年。避讳的对象是被立庙致祭的金朝大臣完颜希尹(?~1140),其文化渊源则是“以官为氏”的尹姓源于西周宣王时的尹吉甫,《诗·小雅·节南山》中有“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完颜希尹是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生年不详,卒于公元1140年。年轻时,他随金太祖完颜旻兴兵反辽,屡立战功,参预了建国等重大事件。他不仅是善于谋略的军事将领和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改革家,还是一位造诣深厚的文化人。公元1115年金朝建立后,他受命创造了女真文字。天会13年(1135年),金熙宗即位后,进行全面的政治制度改革,任命他为尚书左丞相兼侍中,加开府仪同三司。为相期间,他倡导学习汉文化,协助熙宗改定礼仪制度。天眷2年 (1139年)正月,被金熙宗封为陈王。天眷3年(1140年),因完颜宗弼奏请,他被以“奸状已萌,心在无君”的罪名处死。

    完颜希尹去世后,这位金朝的第一任左丞相,因为是女真文字的创制者,又是吸取汉文化的倡导者,受到了金朝多为帝王的追封。皇统3年(1143年),金熙宗看他实无奸状,死非其罪,给他恢复了名誉,赠以开府仪同三司、邢国公,改葬之,萧庆银青光禄大夫。天德三年( 1151年),被完颜亮追封为豫王。正隆二年(1157年),被海陵炀王例降金源郡王。大定十五年(1175年),被金世宗追封为贞宪。明昌五年(1194)2月5日,金章宗以他始制女真字,诏加封赠,依仓颉立庙例,立祠于上京纳里浑庄,岁时致祭,令子孙拜奠,把他视为仅次于孔子的大圣人。

    自此以后,按照金朝根据避讳习俗制定的法律,其统治区内的尹氏,在朝为官的只得无奈地改为“师”姓,想通过读书成就事业的便积极地改为“师”姓。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现今甘肃平凉、河北青县、河北井陉县的师姓人口微乎其微,全国各地现存《师氏族谱》中也均未见“尹氏因避改师为姓”叙述。有人便据此认为,金朝灭亡后,许多因避讳改姓为师的尹氏后人,又恢复了原来的“尹”姓。只是因各种历史原因,每一个尹氏家族由“师”姓恢复为“尹”姓的时间并不统一,有的家族在金亡后即立刻复改为了“尹”姓,有的家族改回原姓“尹”时却长达几十年甚至百余年。这就是对元朝至大元年(1308年)“师氏族谱记”的解释。

    此外,还有学者认为山西省洪洞县苏堡镇尹壁村的村名也是“尹氏因避改师为姓”的例证。位于涧河南岸的这个古村,历史上就是尉、师、赵、李四大姓的祖居地。这里有因师姓较多,原名东师村的说法。说起现在的村名,地名工作者称其源于清朝康熙年间。当时涧河发水淹没了良田,村人筑坝防水,把水引开逼其改道,遂改名“引逼村”。后来,尹姓人多势众,掌握了村权,便把村名改了尹壁。可是,虽然这个村子因为太大的原因,在解放后分成了东尹壁、中尹壁、南尹壁、西尹壁四个村,目前各村却没有姓尹的,而师姓则各村均有,中尹壁村的师姓还超过了60%。所以,“引逼村”的说法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尹姓掌握村权更改村名为尹壁具有牵强附会的成分。真实的情况应当是该村原来居住的就是尹姓,“尹氏因避改师为姓”后为了不忘先人,取“尹避”之意的谐音把村名写成了尹壁。

    二、“杨”姓易姓为师官方见于史志,载于《师氏族谱》

    陕西省清涧县《师氏族谱》肇修于北宋年间,保存在远祖祠堂内,明嘉靖年间被鞑虏毁坏。嘉靖末年至万历二十五年(1566年5月—1597年3月),历时31年第二次续修的《师氏族谱》,目前在清涧县宽洲镇师家园则村师成功家还有保存。

    据该谱记载:清涧的师姓始祖是师安,生于大宋嘉佑五年(1060年),原为杨氏,是汉代关西夫子杨震的后裔。他在陕北担任管理知识分子功名的老师官时,定居清涧,被群众尊称老师。1115年完颜阿骨打在会宁建立金朝后,多数弘农杨氏随宋室南迁。后来,留在陕北的杨安之二子师伟,在金朝做官当上了武功大夫(第二十七阶武臣),富延十一将,在当时北门河对面修建了“关中师帅”石牌楼。在金朝对杨安追赠为忠训郎(第四十七阶武臣)时,他考虑到金宋两朝的关系,担心本族随宋室南迁的另一支受到牵连,就以老师之尊称而易姓为“师”。自此,清涧开始发迹、繁衍、昌盛,有了“师一千,惠八百”之称。

    这个说法,《延安府志》、《绥德县志》、《清涧县志》都有记载。《渭南县志》记载:“弘农杨氏震,为官清白,以‘四知’著名,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后裔除居弘农外,散居种多,有居琅琊者(今山东半岛东南部),有居丹阳者(今陕西宜川一代),居丹阳后裔因官至武功大夫而徙居富延一带而易姓矣”。

    2003年冬至2007年秋历时4年第五届续修的清涧县《师氏族谱》称:清涧师姓自杨安始发后,繁衍昌盛,后逐步又迁于陕北各县,关中子洲、韩城、华阴、富平、铜川、眉县、武功,以及宁夏、甘肃、山西、山东等地。

第六节  改土归流的蒙古族师姓

    清康雍乾盛世时期,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大力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即由中央政府选派有一定任期的流官直接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务。这个时候,蒙古族泰亦什氏(亦称泰赤兀氏)、岱齐郭特氏、巴克西纳尔氏、巴戈西纳儿氏,改汉姓均为师。

    蒙古族泰亦什氏,亦称泰赤兀氏、岱齐郭特氏等,源出蒙古泰亦赤兀惕部,以部为氏,泰亦什氏是其分支之一。据蒙古史籍《蒙古秘史》中的记载:“察剌陔领忽之子想昆必勒格也。想昆必勒格之子俺巴孩等,为泰亦赤兀惕氏矣。”
    有关“泰亦赤兀惕”这一蒙古语的具体含义,目前的说法还不统一,有的学者认为是寓有“善战者”之意,还有的学者认为是“顽强者”、“抗争者”之意,本书认为译作“善战者”更为贴切,这有待与蒙古史学家、文学家、或语言学家进一步研究探讨。泰亦赤兀惕氏族,是由海都的曾孙俺能孩等多人合建组成的一个部落群体。从公元十一~十二世纪初,蒙古民族正处于金国女真族人的严重欺凌摧残时期,而泰亦赤兀惕部则是蒙古反抗金国统治的中坚部众,并在反击抗战中不断发展壮大,最后成为蒙古诸部中最强的实体之一,拥有众多的属民和军队。正由于这个原因,当时著名的合布勒汗所组建的蒙古汗国,实际上是由孛儿只斤氏贵族和泰亦赤兀惕氏贵族的联盟政权。合布勒汗虽有七子,但在临终时却把汗位传给了英勇善战的俺巴孩。自合布勒汗大致统一了蒙古诸部后,泰亦赤兀惕氏族始终与孛儿只斤氏族在一起。当也速该逝世后,泰亦赤兀惕部首领塔儿忽台乞邻图黑与诃额仑母子结怨。先是率众离去,后又执禁了铁木真,并经常予以虐待,幸而被速勒都思氏锁儿罕失剌在暗中相救。后来,泰亦赤兀惕部反过头来联合了孛儿只斤氏族的夙敌札答兰等部发动了“十三翼之战”,疯狂进攻铁木真。在被克烈部、蒙古部的联军所击败后,泰亦赤兀惕部众归附于乃蛮部。后来乃蛮部又被铁木真彻底击灭,泰亦赤兀惕部余众最终被并入成吉思汗的蒙古部。历史就是这样转了一大圈,泰亦赤兀惕部依旧归于蒙古。泰亦赤兀惕氏族,作为一行标志性氏族姓氏,实际上是蒙古民族中最后一批氏族之一。在人类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民族,其氏族名称皆始于原始社会后期,蔓延于整个奴隶制时代。在成吉思汗建成大蒙古汗国之后,标志着蒙古社会开始进入了封建社会时代。蒙古汗国是大汗专权,一直在积极削弱诸部藩侯的势力。为此,封建制的军民组织制度出现了,首领皆由大汗任命,蒙古民族中的氏族名称姓氏宣告终结,不再产生传统的氏族姓氏。泰亦什氏历经蒙古汗国、元朝、明朝,至明朝中叶以后聚集在呼伦贝尔草原地区从事游牧、农耕作业,在明朝时期即开始冠汉姓为师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七节  师姓在晋朝分出了帅姓

    “帅”跟“师”字仅有一划之别,如果用以代表中国人的姓氏,虽然读音完全不同,但从历史文献上追源溯流,两姓却完全是不分彼此的一家人,因为帅氏是师氏分支出来的。

    据《广韵》和《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魏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八月辛卯日(<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九回),司马懿的二儿司马昭病故,立子司马炎为晋王。公元265年(农历十二月甲子日,12月11日),司马炎设坛南郊,燔柴告天,逼迫魏帝曹奂退位,曹奂亲捧传国玉玺,大礼逊位。司马炎,字安世,司马昭长子,逼迫曹奂退位后,封其为陈留王,改魏为晋,炎绍魏统,国号大晋,史称西晋,改元为泰始元年,建都洛阳。当天司马炎即晋王位,追谥司马懿为宣帝,伯父司马师为景帝,父亲司马昭为文帝。时任右将軍的师昺公立即上殿表奏,为避景帝司马师之名讳,宣告改“师”姓为“帅”姓。

    自此,师昺公正式公开更姓氏为帅。他的后裔也随之以“帅”为姓。顺便提及的是:①当年只有在朝任职的师姓更改为帅氏,在野的黎民百姓并未改变姓氏,师姓仍然大有人在。②避讳只是暂时的,西晋时代不长(42年),因而许多帅氏后裔后来又恢复师姓。于是,后世许多人认为师、帅本是一姓。

    帅姓源流纯正,出自西晋,至今已繁衍1740余年。当时西晋定都洛阳,后迁长安,因此陕西洛阳、长安一带即为晋姓发源之地,也是早期繁衍发展之地,南北朝至唐宋期间,逐渐向周边地区及江南一带扩展,在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形成郡姓望族,以南阳郡、范阳郡、平原郡为郡望。如今主要分布于江西、湖北、四川、湖南等地。目前,帅姓人口已进入全国前三百位,约有14万人。

 


分享按钮>>【侯氏名人楷模】烟草专卖局党组书记、局长、经理侯在龙
>>【侯氏名人楷模】株洲突出贡献经济人物侯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