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氏网新闻】师氏文化研究——第二篇 师姓的迁播与郡望

    中华师氏网 2013年4月23日 师志强


第二篇  师姓的迁播与郡望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由此,人们形成了定著而安居,乐天而知命的特点,对生于斯长于斯的黄土地具有无限眷恋的情结。自古至今,特别是在生产非常落后的封建社会,只要没有天灾人祸,国人是很少迁徙的,因封邑、移民、投亲、为官等的自愿迁徙微乎其微。各大姓氏的迁播,都是在社会急剧动荡、由治而乱或由乱而治的时代,为了求生存求发展的被动行为。做为一个古老的部族,华夏师姓发展到当今,虽然在远古部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世族门阀时期、科举制度以后都有迁徙,但是,影响至深的还是明朝的大移民。这是师姓迁播与其它姓氏迁播的区别所在,也是当今师姓分布的根源所在。只是到了现当代,随着社会的进步,师姓与其他姓氏一样,播迁发展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第一节  师姓的郡望

“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行政建置、行政区划。“望”就是“望族”,指有声望的姓氏大族。郡望之称,始于东汉末年,盛于魏晋隋唐时,至今仍在华人世界中沿用不变,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的特有范畴。其最初的含义,就是指一个郡中的望族。这些宗族世代聚族而居,人才辈出,冠盖连绵,门第高贵,家世显赫,为当地郡人所敬重和仰望,亦名闻天下,为世所称颂。一个郡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望族。后来,郡望又有了另一层的含义,就是指一个家族的根源和发源地。一个姓氏或家族的郡望,就是指这个姓氏或家族所发源的某个郡。因此,当郡作为一级行政区划已经消失的时候,郡望却能一直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成为各姓各族寻根的依据。郡望有2个功能,一是社会的功能,即通过郡望来标明出身,为人们通婚姻、入仕途提供参考;另一个是宗族的功能,即为人们寻祖问根,联宗认亲提供参考。郡望现象到现在尚不绝迹,归因于人们寻根念祖的观念意识。目前,许多国人都把自己的姓氏、郡望、家谱视为命根子,常常以同姓、同郡望来联宗认亲。近年来,随着全球寻根热的兴起,海外炎黄子孙纷纷归国旅游观光、寻根问祖,他们更是把郡望做为追寻家世渊源、谒祖朝宗的重要依据。因此,姓氏学者一致认为,“姓氏郡望”这一传统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团结海内外炎黄子孙,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等方面,仍具有现实的意义。华夏师姓,在历史上曾有三大郡望,它们是太原郡、琅琊郡、平原郡。其形成都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一、太原郡

师姓这个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的氏族,自黄帝时期的以官为氏开族,到礼乐制度大行其道的周代和春秋时期,不管是以官为氏还是以职业技艺为氏,其社会地位一直都是很高的,并且享有很高的礼遇。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第二代国王周成王(公元前1055年~前1021年)姬诵信封叔虞建立晋国(公元前1033年~公元前403年)后,在晋国第九任统治者执政时期,师姓家族的师服(今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唐兴镇上高村人)因为精通古乐,担任了晋穆侯姬弗生(?~前785年,前811年~前785在位)的大夫,并且获得了封地。他谙熟礼仪,提出的“本末论”帮助周王朝明确了分封等级秩序,完善了分封机制。他在政治方面的见远识深,既赢得了上至周天子下至晋国君的赏识,同时也为师姓家族在社会各界赢得了口碑,后人便在他的故里建了师服庙,现存清道光年间文昌阁观音堂碑还记载有他的事迹。据《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记载:穆侯七年(公元前802年),穆侯从王室之师讨伐条戎,先因战败而为儿子取名“仇”,后因大捷而为次子取名“成师”。师服认为嫡子、庶子名号相反相逆,预示着晋国将要内乱,并一针见血地指出,晋国分封“小宗”于曲沃有违周制,末大于本,势必养虎为患,危及公室。结果,曲沃的违制分封,成为晋国公室的心腹大患,并因此导致晋国分裂长达67年,连杀五君而逐一君,最终以曲沃伐翼,“旁支夺宗”而告终。据《左传》记载:桓公二年(公元前710年)提出了分封等级秩序、在宗法制基础上完善分封制的“本末论”:“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二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晋国这个周王朝的诸侯国,在晋献公姬诡诸(?~前651年)伐灭了耿、霍、魏、虢、虞等诸侯国后,经过文、襄、灵、成、景、厉等的遏秦困齐,在灭了楚国时霸主地位的顶峰。晋悼公姬周(前587年~前558年)按照魏绛的和戌主张,开创我国历史上汉族争取团结少数民族的先例后,羊舌食邑(今山西省洪洞县曲亭镇师村)的师旷进入宫廷担任了主乐大师。他凭借其艺术造诣、满腹经纶和善辫口才赢得了信任,“譬而为太宰”(《淮南子》)。他以乐谏君,介导君主爱惜民力,珍惜人民的劳动成果,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被孟子称为“亚圣”。《左传》记载了师旷的民本思想。鲁襄公十四年(前559年),晋悼公问他对卫人逐君的看法,他直言道:“夫君,神之主而民之望也。若困民之主,匮神之祀,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弗去何为?”,这比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要早得多。他对乐器的音质、音律有极高深的理解,被晋平公(前557~前532)赐为五乐之师,被后人尊之为“乐圣”。因此,现在的人都是他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音乐家。他逝世后魂归故里,汉、唐以后人们又在其墓西侧建成了祠堂,此后,祠与陵墓不断修葺扩建。晋国被韩、赵、魏三国瓜分后,秦庄襄王于公元前247年设立了太原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太原郡的辖区又扩大到了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于是,在门阀制度开始形成的东汉时期,太原郡所辖各县的师姓便开始自标郡望——师氏太原郡。到了以郡望标注姓氏的习俗形成的宋代,师氏太原郡望就成了华夏师姓表明出身门第贵贱和社会地位的标志。

二、琅琊郡

琅琊郡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地方实行郡县制设立的三十六个郡之一,辖山东半岛东南部。西汉时期,琅琊郡辖区达到了51县,包括今山东半岛东南部的海阳、即墨、崂山、胶县、胶南、沂水、营南、日照、五莲、赣榆(今江苏赣榆)及青岛等地。西汉末年,琅琊郡东武(今山东诸城)的师丹(字仲公,?~公元3年),经过举孝廉和拼搏,在历任郎官、博士、光禄大夫、少府、光禄勋、侍中、左将军、关内侯、尚书、大司马、高乐侯等职后,成了位居三公的大司空,后来又被汉平帝加封为义阳侯,并在逝世后被追赠为节侯。因此,在后来以郡望标注姓氏的宋代,他的子孙后代便以师氏琅琊郡自称。师氏琅琊郡望的情况,在《琅邪新安王氏记载》载也可以得到佐证。该书记载:“王遵,字伯业,……娶大司空师丹次女为妻。”由此可见,这桩婚姻是师姓与王姓两大望族的联姻,师氏琅琊郡的望族在西汉末年已经与王姓门当户对。

此外,1993年3月在江苏连云港尹湾出土的西汉后期墓葬中,墓主人师饶元延二年(公元前11年)的工作日记——《元延二年日记》记载,当年二月,他曾两次回琅邪郡省亲。这也说明,西汉末年的时候,师氏的琅琊郡望已经形成。

三、平原郡

汉高帝公元前206年从齐郡分置平原郡以后,唐代中期的江苏一师姓举人调到了相州府内黄县做知县,在河村定了居。这个师姓家族在唐明宗李嗣源长兴二年(公元931年)中了进士,担任了永兴(今河北省永兴县)掌文书事务的判官——节度使。到了宋代,这个师姓家族又有了一门三进士——师颂、师顽、师仲说,师氏平原郡便成了当时的名门望族。在平原作为郡(国)治的七百七十多年时间里,以至于现代,华夏师姓人才辈出,均以师氏平原郡自称。

第二节  中国师姓在明代移民潮中的迁播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大槐杨下老鸹窝。”这首民谣在我国广大地区广泛流传,妇孺皆知。现今中国各地的绝大多数师姓族人,都为洪洞大槐树萦怀。现根据本人收集的资料,在明代移民潮中师姓族人有一段扶老携幼、挥泪离乡的历史。根据《明史》、《明实录》以及大量的家谱、碑文记载,明初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这便是现今师姓主要分布在陕宁晋豫、内蒙古中部、甘肃大部、青海东部、川渝北部、湖北大部、安徽北部、山东西部、河北大部、北京西部的原因。如襄城县范湖《师氏族谱》记载:“洪武二年(1369年),……师圣道受诏,携妻子由山西省洪洞县移居河南省襄城范湖。”洧北《师氏族谱》记载:“明朝初期洪武四年(1371),始祖公让,奉谕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河南省尉氏县岗李乡韩佐村。”师姓由山西蒲州(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东喜村(今平遥县朱坑乡喜村)迁移至白石崖村(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陶村乡),后迁移至陕县菜园乡过村的师家南坡。江苏省丰县《师氏族谱》记载:“明洪武九年(1376年),迁丰始祖师明远自山西省洪洞县老鹳窝至江苏省丰县欢口镇师厚楼村。”安徽省涡阳县《师氏族谱》记载:“世居山西省洪洞县,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兄弟三人迁至河南长葛韩佐街(今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岗李乡韩佐村)居住数年。因圣上有旨不准兄弟同居,四门祖迁于江南,三门祖原籍不动,二门祖迁于山东省曹县老官坑。”河南省台前县打渔陈乡师庄村《师氏祖谱》记载:“明朝永乐年间,师氏兄弟三人从山西逃难到河南的”。《梁山县地名网》介绍:“梁山县黑虎庙乡师庄村的师姓,祖籍山西省洪洞县,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命名为师庄。”“梁山县馆驿镇师庄村,明永乐年间,师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命名为师庄。”《马房村焦氏墓碑记》记载:“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9年)师氏祖由山西洪洞县米家村迁此建村以姓氏命名为师庄。”院东头乡人民政府网介绍:沂水县院东头乡师家崖村的师姓,明末清初迁居于此,因西靠山崖得此村名。此外,师姓族人在洪武年间的征滇和万历年间的九丝城平乱中,也有迁播。据云南通海《师氏家谱》记载:师毓秀,原籍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师旷里人。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随沐英、傅有德征滇,建功封“武德将军”授大理府指挥职。……武邑村的村名,为师毓秀被诰封的“武德将军”号所演变而成。明万历年(公元1573年)入四川省兴文县九丝城平乱,主帅师文礼,左右副帅师文龙、师文武,文礼、文龙留居四川,清后期迁入贵阳市。

第三节  现代师姓的分布

据公安部身份证数据库资料,2008年全国师姓人口28万,位居第254,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22%。根据有关专家对当今师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的统计,陕宁晋豫、内蒙古中部、甘肃大部、青海东部、川渝北部、湖北大部、安徽北部、山东西部、河北大部、北京西部,师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8%以上,最高可达0.4%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0.6%,居住了大约64%的师姓人群;辽宁西端、河北东北、北京东部、天津、山东中部、江苏北部、安徽中部、湖北东部、赣湘黔北段、重庆南部、四川中部,师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4%一0.08%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9.9%,居住了大约19%的师姓人群(详见师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师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

 

 


分享按钮>>【匡氏名人楷模】江西省吉安匡氏部分支派革命先烈名单
>>【匡氏名人楷模】匡仕川 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