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氏网新闻】云南师氏源流考

    中华师氏网 2014年7月5日 资料


之一.始祖武德将军毓秀公入滇定居赵州

云南师氏源于云南大理赵州(弥渡)武邑师氏。据赵州(弥渡)武邑《师氏家谱》及有关碑文、著作记载,赵州师氏始祖,本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人氏,家居曲亭镇师旷里(东周春秋晋国著名乐师师旷故里),祖籍山西太原郡。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始祖毓秀公率军从征南大将军傅友德,副将蓝玉、沐英征南平滇,隶属傅友德麾下。(师范公在《滇系》明史征南将军颍国公傅友德传评语云:“白石江之捷,吾祖武德将军毓秀公亦行间,隶麾下,尝言:滇之平公为首庸,西平实次之”)。毓秀公在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辛酉十二月在破曲靖全歼元军主力的白石江之役及之后的乌撒(镇雄)之战中军功卓著,授大理卫指挥使,受命总理屯务,率军屯戍大理赵州(弥渡),遂择弥渡之下川西山,龙潭西南居之,村名武邑,盖志武功也。始祖毓秀公卒后诰授武德将军、世袭都指挥;始祖母字氏封五品宜人,墓立武邑之西小西庄丫口师家大坟山,后人称“将军坟”是也。始祖母字氏,生有五子,长子则、次子增、三子禄、四子初、五子武。

明朝初、中期五支后裔迁往云南各地,毓秀公之十三世孙师范公在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庚申八月二十六日所作《师氏家谱总序》中云:“我师氏自武德公从平阳启宇来滇为滇人者历十七世,五支中或迁河西(今通海县)、陆凉(今陆良县)、云州(今云县)、顺宁(今凤庆县),皆由于此,而此间之聚族而居者,户才俞百,丁不满千,其势介在盛衰之际”。又云:“范之纂此,守缺抱残,合所当合,晰群辩类,分所当分,五世以上存其略,十世以上辩其疑,十七世上载其详”。师范公所作《师氏家谱总序》书于师氏祖祠北之吾亦爱吾庐,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甲寅五月二十八日,十六世孙师坤铭碑记之,此碑现存弥渡武邑村。

始祖武德将军毓秀公后裔在武邑者传二十四代,九百余户,三千余人,聚集在武邑、新邑、东武邑等村。师氏祖祠在武邑村,现已改作武邑小学,祠内数百年古树尚存。祖祠内原供“明诰授武德将军世袭都指挥始祖师公毓秀大人、封五品宜人始祖师母字氏宜人神位牌、《师氏家谱总序》碑、《师氏原始记谨案》碑、《师氏家谱自序》碑以及《师问忠墓志》碑、《师荔扉先生墓铭》碑,均在武邑。师范公所著《滇系》省、市级档案馆均有收藏。据考,入滇始祖毓秀公之后裔在滇者逾万人,分布在弥渡、通海、陆良、云县、凤庆、师宗、沾益、沪西等地。

之二:河西(通海)支系源流

据赵州(弥渡)武邑《师氏家谱》和河西(通海)师村《师氏家谱》记载,始祖武德将军毓秀公之三子禄公的次子忠公迁河西。

毓秀公三世孙师忠,明代正统年间,袭职临安府河西县碌碑军屯(属卫所军屯)镇抚职,从六品衔。遂落籍河西凤山之阳,起名杞湖村亦称凤鸣村,后称师家湾。忠公生四子,长子通、次子达、三子远、四子近,近公乏嗣,毓秀公之四世孙通公居湾石头,达公居师家湾,远公居凤山嘴。达公生子四:长子仲朋、次子仲恩、三子仲明、四子仲祥。仲字辈系毓秀公之五世孙。六世孙国亲、国玉、国元、国秀、国俊系仲明子。国亲、国玉后裔居湾石头;国元后裔居师家湾;国俊后裔居文昌宫;国秀后裔居钱家嘴。毓秀公三世孙忠公自明代落籍河西至今传至二十三世,石山嘴三个村师氏后裔有八百余户,三千余人。毓秀公四世孙通、远后裔无考,五世孙仲朋、仲恩、仲祥后裔亦无考,外迁者无记载。

明末沙定洲之乱、清末咸同之乱造成家谱遗失,后之家谱“守缺抱残”,无法究其全貌。南涧县《自氏家谱》中云:自氏姑祖太适河西师氏,长子适至缅甸入籍,为胡芦王(占据一方之首领),应是清代之事,其后裔在当代曾到通海师村寻根认祖。河西支系外迁者居多,各分支所收家谱(祖宗单)均无记载。

之三:陆凉(陆良)支系源流

据赵州(弥渡)武邑《师氏家谱总序》碑文云:“五支中或迁河西(通海)、陆凉(陆良)、云州(云县)、顺宁(凤庆),皆由于此”。弥渡现存《师氏家谱》系毓秀公十九世孙师谆(师范公后裔)从台湾回滇省亲资助纂辑,于一九九三年三月成谱,之前《师氏家谱》早已有之,经多次修编。师范公在清嘉庆年间作序云:“《师氏家谱》原谱己在明末沙定洲之乱时被毁,范抱残守缺”,许多资料已失,分支后裔迁徙去向无考,因故只略述为五支或迁某处,何支何人何时迁往何地无从考证,故陆凉师氏自何支何时落籍陆良只能从有关史料考证推定。

毓秀公后裔陆凉支系师建章公收集的师氏源流遗稿是在一九六五年夏完成的。建章兄原想到弥渡寻荔扉公所纂《师氏家谱》,生前未能成行,实为憾事。斯人已逝,其志可嘉。其遗稿中收录了师范公所作《师氏家谱总序》、《师氏家谱自序》、《谱成告庙祝》、《安主恭记》、《师问忠墓志铭》等珍贵资料。同时还收录了师范公诗集中有关陆凉支系清乾隆举人师浴孔北上京城候选途中卒于玉屏,师范公过此惨然作诗以吊,范公并将此诗寄给侄孙师位,此诗收集在《荔扉诗集出山由集》,对师浴孔以叔侄相称,对其子位以侄孙称之。诗云:“疾水疑泻瓶,层山似拨鬣.斜阳带危桥,鸟道环鸡堞。地窄暑蒸肤,室隘汗流睫。坐定神甫清,悲来不能摄。缅想家小阮,此间偶停履,一病遂奄然,灵轿走踱蹀,昔岁长安门,淡言日三接,论文见源委,处世相妥协,岂意和粹躯,随风堕秋叶,或骑太白鲸,或化庄生蝶,魂兮莫滞淫,江深浪艰涉,肯构有贤郎,可勿堕先业。”诗序为“家汇东孝廉侄,丁未公车回滇,卒于玉屏,今秋过此,惨然有作,并寄侄孙位。”汇东即浴孔公之字也,师位系浴孔之长子也。由此可见师浴孔属师范之侄辈也。

据考,陆凉师氏系明朝中叶从赵州(弥渡)武邑迁往陆凉,族人建章兄在《查拉师氏族谱序稿》中云:“吾支启周祖推至始祖中间缺七世,荔扉公言,五支中或迁陆凉,究不知迁陆之祖世系名讳若何,查族中祖宗单有记载师傅落藉陆凉,系袭职陆凉卫,此不考而信者也。”又云“启周祖生四子,长世德、次世宪、三世勋、四世奇。世德子师圣于清康熙年间落籍查拉村,世德、世宪后裔分布在查拉(原属陆凉,后公元一九五二年划归师宗)、宜乐白、新坝、他官坟、小鸟龟、天生桥、木舍格、果河、江外及沪西等地,查拉师氏支系从圣公始已传十二世。世勋、世奇后裔居陆良城之西宗所、中坝、上坝等地。”据史料考,“宗所”明代中叶曾是陆凉卫屯兵之中所,之西之南还有前所、后所(公元1950年划归宜良),之东有小百户所,之北有常旗堡(军堡),中所居其中,形成犄角之势。

迁陆始祖系毓秀公六世孙师继明之子师傅。傅公于明朝中叶从赵州赴陆凉卫中所袭职所镇抚(从六品衔),后裔定居宗所。宗所师氏,明朝和清初人丁兴旺,外迁多户。祖茔樟果山师家坟山,现存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所立从先公及孺人墓碑两座。距宗所十余里之遥的上坝村,师氏祖茔宗所里坟地有坟三、四百座,墓碑己被毁尽,有一座叫“查拉大坟”者系查拉师氏之祖坟也。迁陆凉支系祖茔在宗所村师家坟山和上坝村宗所里师家坟山。宗所师氏后裔迁往上坝、查拉、花冲、越召、泉关等地。

迁陆始祖傅公系赵州武邑师氏四支,毓秀公之六世孙继明公之子,乃毓秀公之七世孙,明朝中叶袭职陆凉卫中所镇抚,生子泰安,泰安生子启周。启周生子四:长子世德、次子世宪、三子世勋、四子世奇。世德、世宪、世勋定居上坝,后裔落藉上坝、查拉、他官坟、泸西等地。世奇公生子君辅、从先,墓葬宗所村樟果山师家坟山。从先公后裔居上、下宗所(明代称中所,屯兵之地),或迁宜良花冲、越召等地;君辅公在清初就职曲靖府南宁县白水关驿丞,后裔落籍泉关(今为曲靖市沾益县白水镇)。

之四.泉关师氏源流探究

迁泉关始祖君辅公于清初从陆凉中所(宗所)到南宁县白水关(白水驿、定南堡三者同地)任驿丞职。后裔定居泉关。君辅公生子四:连甲、连第、连城、连朋,孙子七人,系“有”字辈:有达、有德、有道、有礼、有富、有贵、有文。迁泉关师氏始祖君辅公墓碑现存师家大坟山,系玄孙辈率师氏合族于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岁次丁未年十二月六日公立之。陆良小百户镇宗所村樟果山师家坟山从先公墓碑铭:从先公生子三:谥、诠、谨。孙子十人,亦系“有”字辈:有德、有志、有时、有能、有才、有义、有受、有用、有忠、有信。该碑立于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丁酉年,系孙子、曾孙辈立。君辅公和从先公属清初之士,系启周公之孙,世奇公之子,孙辈系“有”字派。与族兄建文公家原存《师氏家谱》中记载:“祖先在赵州做官,一支落籍陆凉,又分四支,后代分别迁师宗、泸西、泉关等地”完全相符。陆凉支系师浴孔与弥渡师范系叔侄关系前已述及。

泉关师氏自迁泉关始祖君辅公定居曲靖府南宁白水关已传至十四世,自入滇始祖毓秀公起传至君辅公系十一世、至“建”字辈系二十世,至“德”字辈系二十四世矣。赵州武邑、河西师村、陆凉中所、上坝、查拉等地师氏支系都是聚族而居,泉关师氏亦聚族而居,现属曲靖市沾益县白水镇白水村委会,六十余户,三百余人,乃该村之大姓也。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分享按钮>>【师氏网新闻】云南师氏祖源地弥渡武邑《师氏族谱》序言
>>【师氏网新闻】云南师氏族谱序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