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氏网新闻】师必香小传

    中华师氏网 2015年3月3日 玉溪网



师必香生于1925年8月,卒于1996年8月,字子馨,红塔区大营街师旗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久负盛名的本土书法家。师必香生于中医世家,从小喜欢读书写字。祖父师尚金是一名中医骨伤科医生,受到乡里乡外的爱戴,经常骑马外出行医。师尚金专治跌打损伤,技术精湛,骨头断裂不用夹板,刀伤不论大小长短均不缝线,治好者,占90%以上,均无后遗症,清末由其创立的“师氏骨科”至今依然赫赫有名。师必香的父亲师本谦,得授“师氏骨科”衣钵,行医不倦,抗日战争时期上过台儿庄战场,救治过无数伤员。师必香有两个弟弟,必有和必学。因为是长子,故而得以进入玉溪一中读书。1942年,读到二年级的时候,日本飞机来轰炸,被迫离校。离校时与同学合影,于照片上悲愤题诗云:“共砚两寒暑,惊涛动地来;离校空余痕,天涯勿忘恨。”青年学子的一腔爱国之情跃然纸上。15岁时,任玉溪民教团干事。16岁时,到昆明参加由龙云举办的云南省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学习。据他的女儿讲述,师必香离校后到大营街做了一名文书。解放后,曾到玉溪卷烟厂上过班。1957年大鸣大放时遭到下放,参加东风水库的建设。1959年在师旗当民办教师。四清运动中,师必香吃了不少苦头。1966年,受上级之命,编了一个花灯剧,反映一个懒汉坐吃山空的故事,之后被说成是给社会主义抹黑,打成了反革命分子,受尽不白之冤。师必香生有四个子女,然而在1958年的大饥荒中饿死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仅剩三女儿长大成人。随后,因为受政治运动的影响,与妻子离婚,一个人与三女儿生活,直到终老。亲朋好友给他介绍对象时,他总是说,我欠三女儿的太多了,我不能再把我的心分给别人,那样对女儿不公平。1979年,师必香得到平反,迎来了人生的春天。此时,他的好友,和他一起在文革中受迫害的大营街名医邹崇璋也获得平反。邹崇璋一家世代为医,在破四旧中,置生命于不顾,秘密在屋子的青砖下埋藏了大量祖传医书。上世纪八十年代,这些医书重新挖出来后,师必香与好友重逢,在邹家抄医书抄了半年,为民间医药留下了一笔无比珍贵的遗产。除此之外,他还参与编写了《大营街志》、《春和志》和《师旗志》。在他的晚年,他最想撰写的是《师氏族谱》,可惜没来得及编写,就于1996年8月13日不幸因病去世。师必香自幼酷爱书法,笔耕不辍,为灵照寺、龙泉寺等题写过门联。在他的晚年,他为家人煮饭的时候,也不让时间白过,也要挥毫涂上几笔。早年,他为生产队的马车队登记车牌,拉一车写一张条子给人家,拉车的人怀疑地说,你光写几个字,也不盖章,别人写了来冒充怎么办?他笑道,天下能写出我这手字的还没有生出来呢。师必香一生专攻隶书和行草,隶书取法于《曹全碑》,不仅得其秀朗之气,而且深得其内劲之美。世人学《曹全碑》,得其妩媚的多,得其内劲的少之又少。师必香能于《曹全碑》中渗入半生坎坷的经历和对人生独到的理解,写出的隶书秀而不弱,强而不过。笔者有幸于其家中见到了1996年他去世前写下的绝笔“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铮铮铁骨,谦谦君子,笔墨浓重,苍劲有力,不愧为其一生的写照。其行草取法于二王,然而也不囿于二王,百折低迴,骨气硬朗,可见其大气而自由的一面。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笔者已经工作,已经来到这座城池,本来作为一个平凡的书法爱好者,应该有缘见上师先生一面,惋惜的是没有这个缘分。听闻先生的不幸经历,曾赋诗云:“落拓青衫一书生,璞玉无端枉受尘。挥毫写尽胸中气,为有墨香留后人。”(雨亭)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分享按钮>>【殷氏网新闻】给江苏殷氏文化工作会议的贺电
>>【师氏网新闻】河北省故城县师氏字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