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氏网新闻】黄帝“宫调”与开封音乐文化传承
- 中华师氏网 2015年3月23日 韩鹏
华夏民族把“太极阴阳”和“五行五音”学说视为中国最早的历史文化,并将这些学说当做自己的世界观,用来解释客观世界发生的万事万物,把帝王、神仙居住和行政的宫室注入太极文化内涵。如天帝、神仙居住在天象“三宫”之一的紫微宫中,三皇五帝居住在地形的昆仑宫中。因为紫微宫、昆仑宫在“天地之中”,又称“中央”、“中宫”等。
在太极五行的“五音”学说中,“宫”字为“宫、商、角、徵、羽”之首,相当于太极五行理数“1、2、3、4、5”中的“1”。在太极文化中,“1”处于无极生太极、太极孕育天地万物的原始方位,也就是“混沌”状态。
一
“1”在太极“九宫地盘”中为“坎”卦,居“北”方,属“水”,为“子”,称“一宫”或“子宫”。“子宫”之词,正好与孕育华夏子民和天地万物的太极“一宫”字具有同一含义。
唐宋时期,人们把“宫、商、角、徵、羽”改名为“合、四、乙、尺、工”。而新改“五音”之首的“合”字,也具有“阴阳合一”、“天人合一”之“合”的含义,也就是太极的元始、本源之义,是指太极阴阳未分之时所处于的“混沌”状态。
可见,古人创造的象形“宫”字,不仅外观与古人居住的洞穴形象,而且内涵也与繁衍华夏先民的子宫义象,由此繁衍了丰富的华夏历史文化知识。比如“宫”、“商”,为中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第一、第二个音阶。古人常用“宫商”作为音乐的代称。再如“宫调”,为古代乐曲曲调的总称。凡是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调式称“调”,统称“宫调”。
上古时期的“宫调”,由帝王的乐官“师”姓管理,也称“乐师”。师姓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姓氏之一,产生于华夏文明发源的初期。师姓最早源于炎帝尹姓,后又随黄帝的姬姓,得姓始祖为轩辕黄帝的大臣、中华民族第一位乐神宗祖师延,起源地也在开封北部的黄帝帝都轩辕楼一带。
据说,师延精通阴阳,晓明象纬,具有“拊弦琴,则地祢皆升;吹玉律,由天神俱降;听众国音乐,以审兴亡之兆”的神通。所以,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乐神。在轩辕黄帝时代,师延为司乐之官,掌管着黄帝宫室的祭祀音乐,居住在开封西南部、中牟县东南十公里的韩寺镇古城村箜篌城。
上古时期,辅佐帝王的重要大臣皆称“师”,或“帝师”。古人认为,炎黄时期的“乐师”职称一直延续到夏、商时期,夏、商王朝管理乐技的职官名称也称“师”,如商王朝时期的师涓、周王朝时期的师尹,专职掌管音乐歌咏。这些人的后代子孙遂以职官“师”为姓。
夏代末年桀王无道,师延氏的后裔,像居住在开封陈留古莘国的伊尹、费昌一样,投奔居住开封东部北亳(山东曹县南)的商汤,做御用乐师。商朝末年,师延氏曾利用演奏的机会讽谏商纣王。他善于作曲,在商纣王的威逼下作迷魂荡魄、心神颠倒之曲,使得纣王通宵达旦沉醉于靡靡之音中,淫乐无度,不问政事。周武王兴师伐纣时,师延在涉濮水时沉水身亡。
濮水,也叫濮渠,流经春秋时期的卫国之地。濮水之源有两支:一支首受济水于今封丘县西,东北流;一支首受黄河于今原阳县北,东流经延津县南。两支合流于长垣县西,经滑县、濮阳县入山东,注入巨野泽。濮阳即因此水之北而得名。春秋时期,濮水之畔,土地平阔,气候温和,桑树遍野,被称作“桑间、濮上”。
师延死后,被安葬于河南滑县万古镇梁村西的“师延冢”。万古镇历史悠久,是夏、商时期的韦国之地,夏桀王的妃子妹(末)喜就居住在万古镇妹村。师延的后世子孙以官名为师氏,尊其为得姓始祖。
春秋、战国时期,擅长乐技的人皆被称为“师”。晋国师旷、师服,鲁国师乙、师襄,郑国师悝、师触、师躅、师惠、师叔,卫国师涓等,皆精于音律,为当时的著名乐师。在这些精于乐技的乐师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的职业技能称谓为姓氏者。有的连姓名也为世袭而来,千古不变,甚至相传至今。
“宫调”,是上古时期帝王宫室中最早出现的音乐,多用于祭祀与教化,一直传承到周朝。周朝时期著名的“流行音乐”仍然是“郑卫之音”。郑、卫两国之间,就是春秋时期开封的郑国启封(今开封朱仙镇古城)和卫国仪邑(今开封西北)之地,也是战国时期魏国国都大梁之地。
这里是“郑卫之音”发源的核心之地,也是“中州古调”,俗称“河南板头曲”发源的核心之地。
开封为太极、音乐之乡。舜帝时期,有虞氏在开封创造了古乐曲《韶乐》。舜帝在昆仑山九成台演奏《韶乐》时,有凤来仪。因此,开封古称“浚仪”、“仪邑”;帝喾、舜帝,也称“帝浚”或“帝俊”。春秋时期,当时师旷曾到仪邑从师学乐,专心研究太极文化中的星算音律,以至于后来“考钟吕以定四时,无毫厘之异”。
师旷在开封大禹建都的阳城学琴悟道期间,创作了《阳春》、《白雪》、《玄默》等名曲。因此,后人将师旷在开封禹都阳城学琴悟道之地称作“古吹台”,以纪念师旷曾在这里弹琴修道。
二
在宋朝开封,宋词盛行不衰,被公认为是华夏文化的一个高峰。“宋词”之“词”,也称“词调”,是由上古时期开封黄帝“宫室”的“五音”文化传承至北宋时期的“宫调”发展而来。
“宋词”是“曲子词”的简称,最初是配乐的歌词,有与之相配套的乐谱形成。宋人写词必须按照词调对字、句、声、韵的要求严格进行填写,故称“填词”,并做到“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尤其要求妥当地使用4个声调。所以,填写宋词也称“倚声”,而“倚声”必须遵循太极五行“五音”的原则。
可见,古代帝王宫室的“宫调”和宋词“词调”,都是从太极五行“五音”学说传承发展而形成的。
其实,唐宋诗词一类的韵文文学和音乐一直密不可分。在唐宋之前,诗歌一直是根据韵文文学来配音乐的。从战国时期的《诗经》、汉魏时期的乐府歌辞,到南北朝时期的民歌、唐宋时期的诗词等,无不都是先有歌词而后才配音乐的。
但是,到了唐宋时期,开始出现根据音乐来配歌词即“曲子词”的现象。尤其是发源于宋朝开封的宋词,基本都是先有乐曲,然后根据乐曲旋律即曲牌来填上曲词的。
这种方式一直延续到元代之后,开封的杂剧、“靠山吼”(后称豫剧)、高台曲(曲剧)出现时仍然不变。
明代开封被黄河淹没,许多艺人被迫逃往开封南部的朱仙镇一带生活。后来,他们在当地新建起一座“明皇宫”,俗称“老郎庙”、“庄王庙”,成为河南省戏剧艺人朝拜的圣殿。
其中“明皇宫”、“老郎庙”,是祭祀唐明皇李隆基的地方。李隆基知音律,酷爱法曲,始创梨园,养子弟300余名,既好打鼓,又好唱戏,为梨园祖师,在民间有“戏神”、“乐神”、“翼宿星君”之称。“翼”宿在“四象”南方朱雀七宿中为第六星座,主管天帝南宫的礼仪、乐舞等库府事宜,也与朱仙镇在开封南部、太极“四象”的朱雀方位相吻合。
“庄王庙”,是指祭祀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地方。李存勖自幼喜欢看戏、演戏。即帝位后,他常常面涂粉墨,穿上戏装,登台表演,不理朝政,并自取艺名为“李天下”。古人往往将酷爱戏曲的两位李家皇帝的祠庙放在一起祭祀,并以“李”姓谐音和“皇帝梨园子弟”之由,将戏曲班子称为“梨园”。
至今,开封朱仙镇记述清朝同治年间重修“明皇宫”的《重修明皇宫记》碑,仍存在开封博物馆内,上面刻录了河南各地72个戏班和众多著名演员“捐输”的名单。
河南省戏剧界的艺人,都把朱仙镇“明皇宫”看成自己的家庙,每逢农历四月二十三庄王爷诞辰,全省梨园界的名角都要齐聚在“明皇宫”前,举办隆重的敬祀大典。他们搭棚筑台,敬拜戏神,开仪散福,举行会演,切磋技艺,交流情感。庙内住持热情接待,管吃管住,对确有困难者给予一定数额的资助。这都说明一个事实:开封和朱仙镇是豫剧的最早发源地。
据豫剧老艺人口口相传:早在明清时期,以开封、朱仙镇为中心的许多地区就流行着“河南讴”。被称为开封“老三班”的3个著名河南梆子戏班——义成班、公议班、公兴班,明末清初就在开封、朱仙镇周围演出,久负盛名,一直传沿到民国年间。
值得一提的是,开封古代最早的乐曲演出,多选择在背依土阜山岗之地的高台之上,故名称“高台曲”、“靠山吼”。虽然,曲名叫“靠山吼”,但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所以“靠山吼”又称“河南讴”。“吼”也好,“讴”也罢,唱出的曲调却刚柔相济、豁达宽厚,具有太极阴阳的“中和”之美。
据一些老艺人回忆,他们早在1912 年前后学艺时,曾听师傅说,河南在明清时期就流行“河南讴”。“河南讴”最早流行地,有“内十处”和“外八处”之分。其中“内十处”为祥符、杞县、陈留、尉氏、中牟、通许、仪封、兰封、封丘、阳武(今并入原阳),“外八处”为睢县、宁陵、商丘、扶沟、鹿邑、太康、虞城、夏邑。后来,逐步向其他地区传播,并与当地曲艺融合。
三
“河南讴”后称豫剧,又分出不同门派。豫剧最早产生于开封南部朱仙镇的蒋门和东部清河集(现归封丘)的徐门,在开封称“祥符调”,传至商丘称“豫东调”,传至洛阳称“豫西调”,传至漯河称“沙河调”。其中“豫东调”、“沙河调”,从唱腔的板式结构、调式、旋律、节奏、句法组成和语音等方面看,都和“祥符调”比较近似,省会自开封西迁郑州之后,统称“豫东调”。
因此,今豫剧唱腔韵音乐,一般分为“豫东调”与“豫西调”,各自具有显著特色流派。“豫东调”唱腔主音为“5”,以中州音韵和开封、商丘的语音为基础,在传统演唱中多用假嗓(二本腔),声音高细,花腔较多,具有激昂、豪放、明朗、花哨的特点;“豫西调”唱腔主音为“1”,以中州音韵和洛阳语音为基础,在传统演唱中多用真嗓(大本腔),声大腔圆,寒韵(哭腔)较多,具粗犷、浑厚、悲壮、深沉的特点。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认为,所谓音始于西方者,五音始于金,在旋传于火,火传于木,木传于水,水传于土。可见,五音始于金为商音,传于火为征音,传于木为角音,传于水为羽音,传于土为宫音。而“宫”音正是“天地之中”之音。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律历志》中也认为,“宫者,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始施生为四声之径”。
这说明,“宫”音也可称作是“中央”之音。
“五音”也由太极二十八个星宿的名称而来的,如“宫”来自二十八星宿环绕的中心紫微宫,即“中宫”,其他四音则来自“四象”四方中不同的星宿名称。而发源于开封的戏曲“河南讴”,主音在太极“五行五音”里为“宫”音。孔子的再传弟子、战国时期音乐理论家公孙尼子,在所作的《乐记》中认为,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意思是说“宫”音代表帝王,“商”音代表万民。宫音属喉音,在太极五行里与“土、中”对应,像帝王一样居天地的中央,为五音之主、五音之帝王,统帅众音,其音极长、极下、极浊。
可见,发源于开封的“河南讴”,在太极五行“五音”中为“宫”调,与太极五行“五方”的“土、中”、理数的“5”和黄帝居住的开封“天地之中”的内在含义是完全一致的,是统帅“中央之国”众音的帝王之音。
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种倚声填词的音乐文学,随着文学形式的发展,逐渐分成合乐之词与不合乐之词两种:不合乐的便是自明清传承至今的词体,合乐的便是传承到现在的各类戏曲了。
这说明,“郑卫之音”、“中州古调”、“阳春白雪”、宋词、元曲、豫剧等音乐文化,都是从上古黄帝时期的“宫调”文化传承发展而来的。
(原载2015年1月21日《开封日报》第9版)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分享按钮>>【弓氏文化】人生意义在于善思善行善为
>>阿拔斯大帝修建四十柱厅 壁画描绘宫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