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氏网新闻】“乐圣”师旷或长治县师庄人

    中华师氏网 2015年5月5日 郝建国




师旷(公元前572年—532年),字子野,又名晋野,冀州南和人(长治时属冀州),为晋国太师,活跃在晋悼公、晋平公执政时期,早于孔子。师旷精通音律,辨音力极强,有一套非常成熟的音乐理论,通晓五音、十二律,尤擅古琴。一生曾创作出了《阳春》、《白雪》、《玄默》、《无射》、《北鄙》、《峤》等名曲,故被后人称为“乐圣”。

据史料记载所谓“冀州南和”应为今山西长治县的南和村。但是,在南和并未发现有关师旷的任何遗迹或传说,却发现在距南和几里之遥有个“师庄”村,并发现该村历史上曾有一个师阁老,似与师旷有关。“师”姓并非正姓,在《百家姓》中,并没有被排在百位以内,其起源多是君王为宫中掌乐之师赐封(师旷祖先师永本姓范,“师”姓就是周文王所赐),后人沿袭使用,而村名使用“师”字,更非常人能为。再加之师旷所作《阳春》、《白雪》颇具上党曲风,与潞安大鼓如出一辙,而潞安大鼓的发祥地就在师庄一带。据此推测,师旷极有可能是在师氏家族壮大后,产生出来的一个分支,且师氏家族乃精武研乐之人,许是师旷前人,也许是师旷这一代,才南迁秀山绿水之地玉泉(今山西长治县师庄村),净心修研。因为南和为乡(或曰亭),玉泉为里(或曰邨),才会有师旷乃冀州南和人之说。名曲《阳春》、《白雪》就是此间,师旷在民间流行曲调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故有上党曲风,且传遍华夏;而潞安大鼓亦是在民间流行曲调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虽非大雅之曲,却与《阳春》、《白雪》有异曲同工之处,才会在全国曲艺界享有盛誉。后来,师旷入朝,官拜晋国乐师,但玉泉村仍有师旷后裔,繁衍生息,才会有宋时的师阁老和“师庄”这个村名的出现。而史料所记师旷乃山西洪洞人之说,是因为师旷死后,葬于晋国羊舌食邑(今山西洪洞曲亭师店村),故被古人误解为此地人。


“乐圣”师旷乃长治县师庄人的说法,还有待今后进一步考证。衷心希望对此有兴趣的仁人义士,能够积极参与进来,为挖掘长治县的传统文化做一些贡献。





本文摘自《今日黎都》,作者 郝建国,原题为《“乐圣”师旷出上党》

资料来源: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DQyMjUyMw==&mid=204578215&idx=3&sn=061ea079c0c371e775773cc29869b9c3&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分享按钮>>【刘氏网新闻】孝感寿三公后裔通知书
>>【师氏网新闻】晋城市政协主席:师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