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氏网新闻】中原论谱与文化传承
- 中华师氏网 2015年5月20日 星河秋雁
谱牒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祖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中植根最深、发祥最早、涵盖面最广、凝聚力最强、传承性最好、生命力最旺的文化体系。它纵贯了五千年中华文明,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历史进程,是推动社会发展变革的重要基因。
早在文字产生之前的氏族社会,中华先民就以口耳相传、图形徽记等多种模式,演绎了各氏族、部落及其分支衍派的传承谱系,作为识别和区分血缘亲疏、班辈次序的标记,从而使中华民族由“群婚杂处”的原始蒙昧,进入了“远禽兽,别婚姻”的初始文明。在原始社会,人们以血缘亲属关系结合在一起,居住在一地,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家族、氏族村落。而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名称和徽号。这就是家谱的起源因素。到夏朝进入奴隶社会之后,确立了王位世袭制。为了明晰王族世系,子孙继位,于是就产生了记述王族世系的“家谱”。《史记•夏本纪》记述了夏朝禹至桀14世17帝。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家谱”。
谱牒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华文明包含着谱牒文化。而谱牒文化则从多个方面彰显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它与国史,地方志一起,构成了中华历史的三大支柱。家谱的内容涵盖广泛,记载面宽广,每一个姓氏除了有自己的通谱之外,每一个分支还有他们的家谱。如此一来,谱牒的浩浩荡荡,构成了中国家谱学的内容浩繁。每一部家谱,除了记载血缘关系的承接之外,还有家训,楹联,字辈,家风,民俗等内容,一部家谱就是一个村落,一个家族的地方志。而家谱内的家训,又是家谱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人爱家重家,尤其珍爱自家的名誉,而家教正是这种名誉的生动体现。家训就是中国人的家教教科书。
古往今来,尊宗敬祖是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而寻根溯源是人类共有的天性。族谱文化,作为中华姓氏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文化,传承血缘关系的重要内容。当今欣逢盛世,民安国泰。在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的带领之下,全国人民为实现伟大的中国复兴之梦而勤奋工作。与此同时,举国上下,寻根问祖之风纷至沓来;敦宗睦族,修谱联根之潮风起云涌;各姓氏相修族谱成为趋势。各个姓氏的祖先们在族谱内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譬如家风·家训·字辈·楹联等内容,这就是极其珍贵的姓氏瑰宝。另外还有那些先祖的功名,在族谱内记载的他们生前的活动,造福一方的义举,更是其他姓氏学习的楷模。
因此,河南省炎黄姓氏历史文化基金会与《大河报》联袂举办的“中原论谱”活动,就是为了迎合时代的潮流,就是为追根寻祖的活动服务。她就是要把河南乃至全国各地的每个姓氏的族谱汇聚在一起。相互学习,相互参考,相互取长补短。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分享按钮>>【殷氏网新闻】关于辈分字等问题致台湾大庆兄的信
>>【师氏网新闻】“中原论谱”彰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