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氏网新闻】漳州南靖长教简氏大宗祠
- 中华简氏网 2013年5月17日 万家姓
长教简氏大宗祠,位在南靖县梅林镇长教自然村北边。奉祀简氏长教肇基始祖简德润及祖妣刘氏、庐氏太儒人、高祖宇远及祖妣长氏、白氏太儒人;高祖长源及祖妣林氏、吕氏太儒人;高祖开华及祖妣陈氏太儒人,以及义祖张进兴及祖妣盛氏太儒人和显二世祖八大房及祖妣神位。
简氏大宗祠建于明宣德六年(1431年),系由四世祖所建。据谱载曾于康熙十四年(1715年),雍正二年(1724年)、乾隆二十九(1764年),道光四年(1824年)、同治六年(1867年)和民国十三年(1924年),多次重修。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军由江西入闽,当年九月十三日南靖县城失守,次日康王汪海洋从龙岩适中入长教,简氏大宗祠等十余座土楼及祠庙被焚。第二年由旅居印尼十七世孙敬忠往台湾桃园向简氏宗亲募银重建。
祠堂为两堂式古祠风格,砖木结构,正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式木构架,十一檁卷栅式,单檐悬山顶屋脊,门外竖有石笔五支。祠内原悬挂众多历代名人及贤士官宦所制匾额对联,显示传下子孙人才辈出,辉煌业绩。匾额有:“兴学敬教”、“助我义师”、“中宪大夫”、“文魁”、“武魁”、“世魁”、“进士”等二十多块。制于道光戊戌(1837年)“文魁”、“进士”两个匾额,为该族十六世、清末进士简逢所得。“助我义师”横匾,为民国初国共合作时国民革命军东路军总指挥何应钦亲笔所书。“兴学敬教”横匾,系当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赠。
中国的姓氏中,有一个传衍于南靖县和台湾岛的特殊复姓——张简。张简姓是福建“入赘”习俗的产物,源于南靖县梅林乡。在台湾百大姓中排列第三十六位的简姓,有人口17万之众,就是梅林张简姓家族的后裔。
南靖长教简氏开基祖德润,生于元顺帝元年(1333年),卒于明永乐九年(1411年),享寿79岁,号居敬、讳四郎,时人称简四先生,原籍永定县洪源村。南靖《长教简氏族谱》记载:简德润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游学到梅林村,设书馆教学。有一位风水先生到其书馆投宿,受盛情款待。风水先生为报恩,就向简德润指出梅林村牛栏下厝后面的一个“风水宝地”。简德润依言将其曾祖简评士之骨骸移葬此地。这时,邻社长教富户张进兴,膝下一子,婚后死亡,遗下儿媳刘氏,孝行奉侍翁姑。张进兴欲招一子婿入赘,观简德润学识渊博,乃—求成亲,入籍张姓。婚后生三子:贵甫、贵贤、贵祯;后来又娶卢氏,生五子:贵仁、贵义、贵礼、贵智、贵信,这样传下共八大房。所传八子,承张简血脉,兼两姓之宗,于是有了张简姓。
长教简氏从第二代起就向外移人口。如二世三房贵祯迁移广东。四世后简氏由于人丁兴旺,财力雄厚,开始陆续建立祠庙。八世以迁移本县书洋、船场、县城以及漳州、厦门和广东、江西、台湾等地的人口众多。
根据长教简氏族谱记载,明末清初年间,长教简氏家族中,曾经有大批子孙迁往台湾开基。他们中有的是随郑成功的部将东征驱荷而定居在那里,有的则是逃荒避乱去的,还有的是去台湾教书谋生的。据统计,各个时期迁往台湾的共有400多人。其中,全家迁台的有47户,夫妻双双迁台的有25户,父子、母子相随迁台的有29户,兄弟一起迁台的有65户,还有单身渡台的110人。他们到台湾后,分别在台北、基隆、宜兰、新竹、台中、草屯、南投、嘉义、凤山、屏东等地开基立业。现在整个大家族有17万余人。有的还是成百上千户宗族聚集在一乡一村的,如草屯有1300多户,南投有1000户,桃园大溪有6000多户。
从南靖迁去台湾的简氏后裔,有十分强烈的宗亲观念,他们在居住地普遍仿照祖籍地长教各房亲的宗祠形式和名称而建筑台湾简氏的宗祠。在台中南屯区丰乐里,有个规模很大的“溯源堂”大宗祠,以及这个大宗祠所属的“简会益祭祀公业”。另外,还有南投的惠宗祠、大林的追来堂、草屯的思孝堂和教山祠、板桥的谦让堂、宜兰五结乡的赞绪堂、双溪的追远堂等等。这些宗祠,都是奉祀简德润及其派下列祖列宗的,每年春秋两次祭祀,香火绵绵不绝。
简氏开基长教距今640多年,今已传至二十五代,长教在地有同宗简氏六千多人。据台湾人口普查资料,在台湾属长教简德润后裔的简氏人口,有十六万一千多人,简又新即系简德润后裔,系出该族第七房。著名抗日英雄简大狮,即为长教简氏后裔。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台湾简氏后裔纷纷组团回祖籍地寻根谒祖。历次祭祖团回来,都献款兴办公益事业,作为修建学校、宗祠,修桥造路,敬老和慰问乡亲等费用。根据统计,至今台湾简德润派下简氏,已先后35次组团到南靖长教拜祖,累计参与祭祖的在台裔孙达两千多人次。为办理祖地建校修庙公益事业,从台湾到长教,有些台湾宗亲,几年之中一人往返两岸十多次。他们捐资128万元人民币,建长教中学一座,加上重修大宗祠等祠堂,台湾宗亲为南靖长教祖地总计投资超过250万元人民币。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著名抗日英雄简大狮。简大狮,本名简忠浩,生于台湾淡水。年青时随族亲回南靖县梅林乡长教材祭祖省亲。时值长教简德润大宗祠开设武术馆,延请武林高手,教授族中子弟练武强身。简大狮身高体壮,对武术素有兴趣,便留下来习武。他力气根大,宗祠门口两只石狮子,一般人都挪不动,他能举起绕行宗祠一周。众人称他力大过狮,于是易名“简大狮”。
出师后,简大狮刀枪棍棒样样精湛,开始在漳州、石码、厦门一带,献艺于街头,名声大噪,不久渡台回到淡水。在淡水,招徒授艺,广交朋友,声望很高。
中日甲午战后,台湾割让于日本。台湾人民掀起反割台的斗争。简大狮多次谋划进京刺杀李鸿章,都被亲友劝住而未行。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日本侵略者铁蹄踏进台湾,北部首先遭殃。日本人在台湾烧杀淫掠,简大狮一家深受其害。发誓他与日本侵略者“仇不共戴天“。
十二月,简大狮在淡水揭竿起义。他同林李成、陈秋菊、胡可锦等,率领义民六百多名,攻袭台北城。首次攻打江头,断开引北电话线;转而攻泸屋街,与日军巷战于天后宫,致敌死伤三百多。后困日军援兵至,退入山中。
简大狮的抗日义举;很快得到了台湾人民的响应。光绪二十二年五月,他与许凭考、卢爷等率抗日军民,进攻金包里及日人石门宪兵所,接着又攻打照湖,击毙不少日军。二十三年农历五月,简大狮卒杭日军民五千余人,一度占领台北奎府街,战斗打了一天,才退至大屯山中。二十四年,简大狮率部以大屯山马基地,待机先后进攻日军磺溪宪兵屯所、日警林口派出所和日军北埔宪兵屯所,给日寇以不小的打击。
抗日义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武装斗争整整三年。光绪二十四(一八九八),迫于形势的压力,为了保存有生力量,简大狮曾宣布“归顺”日人,但他没有缴械。不久,日本人不讲信用,简大狮重上山,继续开展抗日斗争。日本人前去劝降,被击毙。恼怒的日军清剿不成,以军警混编为十四路进山围剿,简大狮在台湾无法立足,潜回漳州。后简大狮只身内渡,避居漳州简氏祠堂,计划回南靖梅林积蓄力量,以图再举。1898年,日军传檄通缉,简大狮被清政府捕拿引渡,简大狮未被日军捕拿,却由清军抓获。
简大狮在清吏面前,慷慨陈词:“我简大狮,系台湾清国之民,与日人为难,并未毒及清人,生为大清之民,死作大清之鬼,犹感大德,万勿交日人,死亦不能瞑目。”可是,腐败卖国的清政府却把简大狮交给日人。光绪二十六年(一九零零)三月二十二日,简大狮在台湾受尽酷刑后,被日本人杀害。
简大狮遇害后,举国震惊,万民愤怒。有诗为证:“痛绝英雄沥血时,海潮山拥泣蛟螭;他年国史传忠义,莫忘台湾简大狮。”上海《申报》评论:“台湾义民简大狮为中国争气,为全台争气,此中国最有志气之人”。(作者:黄伟华)
分享按钮>>【简氏文化古迹】川渝简氏概论
>>【简氏古代名人】简 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