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氏家谱源流】养氏姓氏渊源
- 中华养氏网 2013年5月27日 万家姓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西周时期的邓国大夫养甥,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商族的始祖契为子姓,商高宗武丁封他的叔父曼季于曼城(今河南邓州),侯爵,史称曼侯,称曼氏;后来又改封于邓国(今河南孟县一带),世人改称其为邓侯。
两周时期,邓国是周王朝南方较为重要的诸侯国之一,历经西周、春秋,一直延续了有六百多年,在此期间,邓国逐渐向南发展,国都迁于邓城(今湖北襄樊),史称“南阳郡邓”。
自曼季之后,邓国历邓晁侯→邓徽侯→邓庆侯→邓恒侯→邓昆侯→邓忠侯→邓辉侯→邓浩侯→邓煦侯→邓杞侯→邓熹侯→邓怡侯→邓沛侯→邓壁侯→邓淳侯→邓衡侯→邓略侯→邓宣侯→邓尚侯→邓粹侯→邓明侯,计二十二代,经六百余年,连续世袭侯爵,这是邓氏先世的鼎盛时期。
邓国传至邓明侯子吾离执政时期,曾在周桓王姬林十六年(公元前704年)拜访鲁桓公姬允(姬轨)。
到了楚文王熊赀定都于郢后,为承继楚武王熊通“欲观中国之政”的意愿,立即全力北进。当时汉东道路已被打通,楚文王的主攻方向是在汉北,以直接叩开北通中原的大门。在楚文王开始北上称霸的历史进程中,楚文王在周釐王姬胡齐三年(楚文王十年,公元前679年)亲率大军假道邓国去讨伐申国(今河南南阳)。
对于楚文王的政治企图,邓国人是有相当警觉的,当时邓国的上大夫养甥、骓甥、聃甥这三人就力主乘机杀掉楚文王,养甥曾对邓明侯子吾离(明渊)说:“亡邓国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然而,邓明侯自恃自己是楚文王的亲娘舅(楚武王夫人邓曼是邓明侯的妹妹),不以为然,根本就不听群臣的劝阻,不但借道给楚文王,还热情款待他,并主动出兵协助这位外甥。
结果,在周釐王四年(楚文王十一年,公元前678年),楚文王在击灭申国之后的回军途中,顺手就灭了毫无防备、准备热烈欢迎自己凯旋归来的娘舅邓国,并将邓国之地设为邓县。楚文王这次虽未彻底灭掉申、邓二国,但从此楚国势力已无阻地伸入南阳盆地。
邓国被灭之后,在邓国大夫子养甥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养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襄阳养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时期的养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西周时期有个养国,为嬴姓小国,伯爵,国君称养伯,故址在今河南省沈丘县一带。
有关养国的详细情况,历史文献基本失载,仅记养国“与淮域上游的江、黄、樊等国同族,皆东夷少昊族的后裔”。据传世西周养史尊铭上的铭文记载:“养史作旅彝。”养史,即诸侯史官,说明在西周前期已立有养国并拥有自己的史官。
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地区的一座春秋中期墓中曾出土一件“养伯簋”,说明此时周王室所封之养伯国尚存。此簋是养伯为其元妹外嫁所作的媵器,出自楚墓,是楚、养两国通婚之证。
关于养国的地望,史学界各说纷纭。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盛璋认为:养国在今河南鲁山、郏县、襄县一带。而史学家何浩则认为:养国在今河南沈丘一带。前者所云当为原养国后人所居之地,而后者所论较符合春秋中期以前淮域局势,但目前仍然缺乏确凿的文物证据。
本书认为,据史籍《左传》中的记载,在周敬王姬丐八年(楚昭王熊壬四年,公元前512年),楚昭王已将养国故地封给了吴国公子掩佘、烛庸二人,时称养邑、或云养城,可见此前养国已经亡国。养国灭亡的时间大致在春秋中期晚段,亡国后的养国人成为楚国的国民。而在降归楚国的养国人中有在楚国任要职者,例如在春秋战国之际,楚国贵族中就有养氏,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以善射著称的神箭手养由基。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桐柏县月河镇左庄附近多次发现有养国铭记的青铜器。1993年底,该地区又发现一座春秋晚期的养国墓葬,在一件青铜器上有“养之伯受止铎”的铭文,可知此墓为养国国君之墓。因此,目前可见的养国故地应在今桐柏及其附近地区。
据推测,春秋晚期桐柏地区之养国,或许是楚国在春秋中期灭了沈丘地区之养国后,由其国人所迁或楚国重建的养国,按桐柏地区在春秋晚期已然是楚国重镇来看,该养国明显是楚国的一个附庸小国。
在养国的王族后裔子孙中,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称养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养氏正宗。另外,在养由基的后裔子孙中,除了养氏之外,还有养由氏,后养由氏亦省文简改为单姓养氏。
该支养氏族人大多尊奉养由基为得姓始祖,是为南阳养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梁余子养,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梁余子养,已称梁榆子养,复姓梁余(梁榆),春秋时期晋国的著名下军御。
军御,是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军制官职称谓,相当于王室派往军队的监军官,后世称其为监军御史。在晋国的下军中,有个军御叫梁余子养,本是卫国人,后在晋国出任上大夫,被晋献公姬佹诸派至下军为监军官。这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有记载:“晋下军御梁余子养,本卫人。”
据史籍《左传》记载:周惠王姬阆十七年(晋献公十七年,公元前660年),晋献公因过于宠爱骊姬,欲废黜太子申生,遂命申生率军出伐位于东山的赤狄皋落氏部落,意图借强敌之手除掉太子申生。
是役,晋国上下二军皆随太子申生出征,梁余子养即为当时的下军御。他看透了晋献公和骊姬的险恶用心,便严肃劝告申生说:“国君已经有别的心念了,死而不孝,不如逃走。”但由于太子申生迟疑不决,未能及时采纳梁余子养的建议,最终还是被迫自尽。从这段唯一有关梁余子养的历史记载中,人们可以了解到梁余子养是一个足智多谋、具有远见和正直品格的人。
梁余子养当年的封邑被后世称为梁榆城,亦称梁余城、榆城,故址就在今云南省腾冲市和顺县的西北部,也有的学者认为应在今和顺县城北关古城,流经城边的一条河流因梁余子养而自古即名为梁榆河,亦称梁余河。
在梁余子养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复姓省文简化为单姓梁氏、余氏者,也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养氏者,世代相传至今,是为云南养氏。
在抗日战争后期的1944年5月11日,由陆军中将霍揆彰指挥的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以六个师的兵力发动了著名“腾冲战役”,在历时长达一百二十七天的战斗中,就有当地的养氏族人不畏牺牲,奋勇支援,为国军围歼日寇的两个混成联队六千一百六十四人、收复“极边第一城”腾冲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就是梁余子养的后裔子孙。
“腾冲战役”是国民政府在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期间,于正面战场上唯一成功收复日寇所占领城池的战役,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决心。是役国军伤亡一万八千三百零九人,为日寇伤亡人数的三倍。
本书按:
按照周制,只有周天子拥有六军,而各诸侯大国只能设置三军,其他诸侯只有一军。然而,当时的晋国到了晋景公姬孺执政时期,在他指挥晋军在周定王姬瑜十八年(晋景公十年,公元前589年)著名的“鞍之战”中击败了强大的齐国,迫齐背楚从晋之后,便擅自扩军为“六军”。
当时晋景公在晋国所设六军分别是上军、中军、下军、新上军、新中军、新下军,每军再分中师、左师、右师。其中师一万一千兵,左、右师各五千兵,总兵力达十五万五千余。从此,晋国拥有六军将佐,共十二卿,显示出当时春秋霸主国最突出的特点,而早已裨弱的东周王室根本就无可奈何。
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君主给吴国公子掩佘、烛庸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周太王古公亶父之子泰伯入吴,其后建立了吴国。
吴国传至吴王僚(姬诸樊),有三个儿子,分别为公子掩佘、公子烛庸、公子光。
周敬王姬丐五年(吴王僚十二年,楚平王十四年,公元前515年),因诸公子皆想争得王位继承权,时为公子光幕僚的伍子胥推荐刺客专诸来行刺当时的吴王僚。公子光以庆贺吴王僚伐楚班师的名义设宴招待父亲吴王僚。
当时楚平王熊弃疾病逝,吴王僚乘机举大军伐楚,公子掩佘、公子烛庸领大军出伐楚国,不在吴国境内。
吴王僚喜欢吃鱼,因此在宴会中,专诸将铸剑大师欧冶子制造的一柄短剑藏于烤鱼之中,献给吴王僚品尝,得以接近吴王僚。专诸在吴王僚桌前用手撕开鱼腹,快速取出短剑,一举刺中吴王僚。吴王僚当时虽然身长披着三层的铁甲,但那柄短剑太过锋利,击破重甲应手而入,吴王僚当场毙命,专诸自己也被吴王僚的侍卫乱刀斩成肉泥。
吴王僚被刺身亡,公子光当即自立为吴王,是为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吴王阖闾。他将那把短剑函封,永不启用。该短剑就是著名的“鱼藏剑”,亦称“鱼肠剑”。
公子光以刺杀父亲得到王位,在楚国战场前线的公子掩佘、公子烛庸二人得到消息后,深切恐惧这位弟弟的手段之残酷,于是弃军分别逃往徐国(今江苏与安徽之间的洪泽湖)和钟吾国(今江苏新沂)。而二十余万吴国大军一日之间没了统帅,随即大乱,被楚军击败溃逃而归。
吴王阖闾见此大怒,在周敬王八年(吴王阖闾三年,公元前512年)举吴国强兵以讨叛之名大举攻楚,并击败楚国防军,之后转兵攻击钟吾国、徐国。
之前,吴王阖闾派使臣分别向这两个楚国的附庸小国通报,责令交出公子掩余和公子烛庸。但这两国依仗有强楚在背后撑腰,拒不从命,并私自放走二位公子,让他们去投奔楚国。
吴王阖闾压根就没有奢望一封书信就能把公子掩佘、公子烛庸这两个心腹之患解决掉,因此在派出使臣的同时即率大军跟进。钟吾国君料到吴军必然来攻,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吴军来得如此之快。当吴国使者两手空空地离开钟吾国都城的当天夜里,吴军就发动了偷袭,一举灭掉了钟吾国。
之后,吴军又马不停蹄直奔徐国。从钟吾国至徐国不到二百里的路程,吴军日夜兼程,在灭掉钟吾之后的第三天凌晨就突然出现在徐国都城之下,并迅速把城池围了个水泄不通。而徐军亦早有防备,以致吴军突袭未能成功。接下来吴军硬攻了几波,由于徐国城墙坚固,强攻无效。但是吴王阖闾敏锐地观察到徐国都城临近古劐水(池河),于是下令吴军挖沟引劐河之水灌入城中。徐君等不来楚军的增援,眼看城中水位渐高,知道守不住了,便剪掉了头发开城投降。
“断发”是吴国人的风俗,表示诚意屈服。徐君剪掉头发以表示臣服吴国,吴王阖闾因此大受感动,同时为了安抚徐国民心,他对徐君接待以礼,好言相慰,根本就没有把他当作俘虏看待。不料,吴王阖闾上了滑头徐君的当,他趁吴军对其没有警觉之机,竟然带着家眷和国宝顺利逃往了楚国。
虽然让徐君、掩余、烛庸都逃掉了,但是吴王阖闾此行之目的已达,两个对于吴国来说不安定的隐患被消灭了,还吞并了徐国和钟吾两国之地,因此吴王阖闾还是十分满意的。
公子掩佘、公子烛庸逃至楚国,楚昭王熊壬自然万分欢迎这两位昔日强大敌手的归降,将他们封在养邑(今河南沈丘)暂住。接着,楚昭王又命令莠尹然、左司马沈尹戍重修养城,并把养邑东北边的城父(今安徽亳州谯城区)、东南边的胡田(今浙江台州)两块地方封给二位公子,并到处宣扬。
后来在孙武子偕同伍子胥、姬伯嚭再次发兵伐楚之时,公子掩佘、公子烛庸被楚昭王利用来代楚守舒(今安徽舒城),结果公子掩佘被伍子胥一举斩杀,公子烛庸则在突围时被姬伯嚭所射杀,最终皆没能脱逃毙命之灾。
公子掩佘、公子烛庸的家人后来在养邑定居,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封地名称为姓氏者,称养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沈丘养氏。
本书按:
①在目前的一些文献中,大多称该支养氏出自楚国的“公子吴”,因而源出芈姓,并因此奉其为养氏的得姓始祖,这是错误的。
在历史上,楚国从来就没有什么“公子吴”,所谓“公子吴”实际上就是吴国的那两位公子,即吴王阖闾的两位兄长公子掩佘与公子烛庸,因此,该支养氏的源出还是比较正宗的姬姓。
②关于古徐国故地,在诸多文献中皆称其在今安徽省的泗县,这也是错误的,至少本书如是认为。
本书考证,古徐国在西周时期为东夷集团在淮河流域中最大的诸侯国,嬴姓。在典籍《韩非子》中记载其“地域五百里。”在典籍《诗经·大雅·常武》中记载其“率彼淮浦,省此徐土”。因此,古徐国故地在淮河中下游的冲积平原北部,即皖北与苏西南交界地区,拥有彭城(今江苏徐州)的一部分。
周穆王姬满执政时期,徐国因叛乱而受到周王朝的沉重打击,势力衰败,故而,徐国都城之地在春秋时期已经缩小至富陵地区,紧挨池水,亦称池州城,其城周围有许多小型湖泊,因此徐国之地亦称“富陵湖”。当时徐国之地方圆五百里左右,实际上在春秋时期只能算是一个很小的诸侯国。
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黄河曾一度南徙肆虐,在经泗水地区后于淮阴以下夺淮河下游河道入海,淮河自此失去了入海水道,在盱眙以东潴水,原来富陵的一连串小湖被淮水连接扩为一个巨大的富陵湖,古徐国故地及其池州城皆被淹没于富陵湖中,即后来被隋炀帝改称的洪泽湖,显然,故徐国之地早就是一片泽国了——因此,“若觅徐土古炊迹,洪泽楫舟看渔家”。
至于今之安徽的泗县,在远古时期尧帝曾封大禹为夏伯,其封邑就在该地,大禹逝世后葬于斯地,因称夏丘。要注意区分的是,此夏丘绝非山东莱州之夏丘,那是辅佐大禹治理水患、开垦荒地、种植水稻、凿挖水井、建立夏王朝的重臣伯益的封邑。西周时期,夏丘为古邵国之地,秦、汉时期为夏邱县,东汉时期改为虹县。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唐朝政府将虹县纳入泗州。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满清政府迁泗州州治于虹县,虹县并入泗州。直到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4月,泗州方更名为泗县,直属安徽省。因此,今天的泗县距古徐国的中心地带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
得姓始祖:子养甥、养伯、养由基、公子吴(姬掩佘)、公子吴(姬烛庸)。
分享按钮>>【养氏文化古迹】养氏始祖是养由基?
>>【养氏家谱源流】养氏郡望堂号与宗祠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