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氏家谱源流】巢氏姓氏渊源

    中华巢氏网 2013年5月29日 万家姓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有巢氏,出自上古时期有巢氏部落,属于以国名、氏族名称为氏。

上古时,中原地区林木茂密,野兽很多,经常侵扰在地面栖息的人类。

相传到了远古昊英之时,人少而禽兽多,为防御野兽侵害,昊英教人构木为巢,白天采摘橡栗,夜晚栖宿树上。后又发明了穴居。从此人们在睡觉时就不必担心野兽的侵袭了,于是大家把将昊英视作圣人,推戴他为部族首领,号称“巢氏”,他的后代就是著名的有巢氏部落族人。

不过,也有传说指明“有巢氏”的名字叫金乌,女,风姓,号昊英氏。按史籍《三皇五帝时代》的记述,金乌是古代氏族联盟时期伏羲女娲政权的第五十六任帝王,大伏羲氏族风姓女王昊英氏执政的第二任帝王。有学者推测金乌生于帝规辛八年(乙丑,公元前5876~前5803年),出生在昊英氏部落的政治活动中心昊城(今河南三门峡渑池英豪镇),都城建在遂城(今河南驻马店遂平),就是她发明了将房屋建筑在大树上。金乌在三十岁即位,执政虚记四十五年,逝世于金乌四十四年(戊寅,公元前5803年),终年七十四岁,死后葬在遂城南伏羲帝陵(今河南驻马店遂平南部),尊号帝金乌。其后世人称其族为“有巢氏”。

“有巢氏”这一名字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诸子著述之中,一般多记载为:

当尧为帝王时期,有巢氏族人中有个著名的隐士名叫巢父,他与当时的另一名士许由是好朋友。

由于巢父隐居山林,以树为巢,不谋世利,因此尧帝曾经想把帝位禅让给巢父,但被巢父谢绝了。后来,尧帝又想把帝位禅让给许由,许由也不肯接受,躲到箕山脚下去种地;尧帝又请他出任九州长,他就跑到颖水边去洗耳朵,表示尧帝请他为官的话污染了他的耳朵。

这时巢父正好牵着牛走到河边,于是他就问许由:“你干嘛要洗耳朵?”

许由说:“尧叫我去做九州长,这种话弄脏了我的耳朵,所以我要来洗一洗。”

巢父听后冷笑一声,说:“你如果是住在高山深谷之中,不与世俗之人交往,又有谁会来打扰你呢?现在你这样故作清高,其实是为了沽名钓誉,我还怕你洗耳朵的水弄脏了我家牛的嘴呢!”说完便牵着牛到上游去饮水了。

传说,巢父逝世后,葬于今山西省的平陆县三门镇刘家庄。

在大禹执政后的夏王朝时期,禹帝特别敕封巢父的后代于有巢(今安徽巢湖),其族人建立了有巢国,史称其为“居巢”。居巢国为伯爵,君主称巢伯,历经夏、商、周三朝,世代皆为重要的诸侯方国。在周武王灭殷商之际,巢伯曾主动觐见来朝,这在青铜器“班簋”、“鄂君启节”的铭文上都有记载。

居巢国之地在春秋诸侯争霸时期,是扼守东西、控制南北通道的咽喉,更是介于楚、吴两国之间的重要军事战略要地,向来为大国所重视。其时,居巢国又是商贾云集之地,成为从中原南下闽粤的交通要塞,曾一度称“居鄛国”。

在春秋后期,吴、楚两个大国一直在争夺居巢之地,居巢国最后归服于强大的楚国,其都城的城墙曾在周景王姬贵七年(楚灵王熊虔三年,公元前538年)由楚国出面加固了一次,二十年后的周敬王姬丐二年(楚平王熊弃疾十年,公元前518年)又增修了外城,充分表明楚国对该城十分重视。

正是由于居巢国归靠了楚国,因此在当时引起了吴国的极大愤怒。据史籍《左传》中的记载,周敬王十一年(楚昭王熊壬七年,吴王阖闾六年,公元前509年),吴王阖闾指挥吴国大军突然攻入居巢国,迅速攻占了居巢国都城,还俘获了代表楚国镇守在城中的楚公子繁,居巢国就此灭亡。之后,吴王阖闾将其地设为“巢州”,其城池被称作“巢州城”。

到了周元王姬仁三年(越王勾践二十四年,吴王夫差二十三年,公元前473年),越国灭吴国,巢州城归了越国。

一直到了周显王姬扁十四年(楚宣王熊良夫十五年,越王无颛八年,公元前355年),在楚国灭了越国之后,巢州城才复为楚国所有。在后来战国晚期的楚怀王熊槐执政时期(公元前328~前299年),古巢州城就是楚国经商线上极其重要的商业驿站之一。

亡国之后,在居巢国的公族后代以及部分国民中,多有以故国名称为姓氏者,称有巢氏、居巢氏、巢氏,后有巢氏、居巢氏皆省文简化为单姓巢氏,世代相传至今。

本书按:

至于古居巢国的都城位置何在,一直是个谜,虽然肯定在安徽北部,但有人说在巢湖,也有人说在桐城,还有人说在寿县,长期以来,一直没有确凿的证据能够说明它的准确位置。特别是在汉朝以后,“居巢国”、“有巢国”、“巢国”之称鲜见于文献典籍,更使人们逐渐淡忘了这个古老的国度。

实际上,在三国时期,那座“巢州城”忽然在一夜之间消失了,原城所在之地被一片汪洋大湖所吞噬。自古相传,那是因为巢州城居民中有人因误捕并宰杀烹吃了化身为大鲤鱼的东海龙王之子,因此遭到了龙王的愤怒报复,将整座城池沉到湖底,全城人都葬身于一片汹涌的湖水之中。后人就称该湖为“巢湖”。

2001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安徽省巢湖市沿湖滨大道唐家咀处湖滩上发现有大量的陶片堆积,随后巢湖市文物管理所又从附近村民手中征集到陶器、铜器、银器共二百六十余件,最早的是商周时期的玉斧、石锛,最晚的是新莽时期的钱币。由此发现了“唐家咀遗址”。

这一考古发现,重新引发了对“古居巢国”这一历史问题的讨论。考古工作者发现,通过对唐家咀遗址文化层含碳较高的中间层位C14测年,为距今2090±130年,再结合文化层推测,大约其终止在一千八百年前,因此专家们确定,这个遗址与吴大帝孙权执政时期的赤乌二年(公元239年)所发生的“陷巢州,长庐州”之历史记载有密切关联。

地质学家认为,巢湖是在地壳运动过程中由陆地下陷而形成的,属于陷落湖,其形成的时间在秦、汉以前。而“陷巢州”要远在其后,距今至多两千来年。如今所发现的巢湖水下城池遗址,是在突然发生的地震灾难中沉入湖底的,由于灾难来得突然,人们还来不及逃逸,城池就迅速塌陷并被大水吞没了。考古专家与地质专家后来在巢湖边的龟山上发现了面向巢湖的地震断层,证明巢湖东部地区曾发生过一次因强烈地震而引起的地质沉降。而这一沉入水下的区域,恰好是发现水下遗址的地方。

唐家咀遗址,引起了许多学者的高度重视,并一致开始把它与历史记载中的古居巢国联系到了一起,那么,古“巢州城”当在如今的巢湖之中。

真相是否如此,还有待史学家、考古学家、地质学家和灾害学家们的进一步研究成果。

第二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夏王朝末帝夏桀的后裔,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夏桀,本名姒癸,亦称姒履癸,是夏王朝的最后一代君主。桀,是成汤赐给他的谥号,是凶残暴虐的意思,史书因此称其为“夏桀”。

夏桀是夏王朝第十六代君主姒发之子,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653~前1600年待考)。

夏桀本来文武双全,传说他空手就可以把大铁钩拉直,但他在即位后荒淫无度、暴虐无道,为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之一,也是有史记载的第一位无道暴君。

夏王朝在姒发执政时期,各方诸侯就已经不来朝贺了,因为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致使夏王朝进一步衰落。传至夏桀时,延续了四百来年的夏王朝更是德政衰败,民不聊生,危机四伏。

但夏桀不思改革,只顾骄奢自恣。据史籍《竹书纪年》中的记载,夏桀“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还从各地搜寻美女,藏于后宫,日夜与妹喜及宫女饮酒作乐。据说,夏桀将酒池修造得很大,甚至可以航船,有人醉而溺死在其中的事情时常发生,但这些荒唐无稽之事却常使妹喜欢笑不已。而当时民众的生活则十分困苦,他们每年的收成难得温饱,更无兼年之食,每遇天灾则妻离子散。臣民们皆愤怒地指着太阳咒骂夏桀说:“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你几时灭亡啊?我宁愿与你同归于尽)!同时,四方的诸侯们也纷纷背叛,夏王朝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

到了夏桀即位后的第三十三年,他发兵去征伐有施氏部落,有施氏抵挡不住,进贡给他一个美女,名叫妹喜。夏桀一见如此美女,大喜过望,遂退兵而归。夏桀从此十分宠爱妹喜,特地为她造了富丽堂皇的琼室、象廊、瑶台和玉床,这一切的负担都落在百姓的身上,人民痛苦异常,敢怒而不敢言。次后夏桀重用佞臣,排斥忠良,当时有个名叫赵梁的小人,专门投其所好,教夏桀如何享乐、如何勒索、残害百姓,因此得到了夏桀的宠信。

夏桀即位后的第三十七年,东方商部落的首领成汤将一个德才兼备的贤人伊尹引见给夏桀。伊尹以尧、舜的仁政来劝说夏桀,希望夏桀能够体谅百姓的疾苦,用心治理天下。然而夏桀根本就听不进去,伊尹只得离去。

到了晚年,夏桀更加荒淫无度,竟命人造了一个大池,称为夜宫,他带着一大群男女杂处在池内,一个月不上朝。太史令终古哭泣着进谏,夏桀反而很不耐烦,斥责终古多管闲事。终古知夏桀已不可救药,就席卷夏王朝的所有典籍投奔了成汤。

夏桀手下有一个叫关龙逄的正直大夫,他听到了百姓们的愤怒呼声,便入宫对夏桀进谏说:“天子谦恭而讲究信义,节俭又爱护贤才,天下才能安定,王朝才能稳固。哪今陛下奢侈无度,嗜杀成性,弄得百姓都盼望你早些灭亡。陛下已经失去了民心,只有赶快改正过错,才能挽回人心。”夏桀听了之后大怒,连声斥骂关龙逄,下令将他杀死。

夏桀认为他的统治永远不会灭亡。他狂敖地说:“天上有太阳,正像我有百姓一样。太阳会灭亡吗?太阳灭亡,我才会灭亡。”他还召集所属各部首领开会,准备发动战去争讨伐其他反抗其暴政的各个部落。

在夏桀日益失去人心、众叛亲离的时候,商部落在成汤的领导下,以及伊尹的勤勉辅佐下日益兴旺了起来。夏桀担心成汤会危及自己,就借故将他囚禁在夏台(今河南许昌禹州)。不久,成汤巧妙地设计使夏桀释放了自己。

后来,成汤在名相伊尹谋划下,正式起兵讨伐夏桀。成汤先攻灭了夏桀的党羽韦国、顾国,击败了夏桀的盟友昆吾国,然后直逼夏王朝的的重镇鸣条(今山西安邑)。

夏桀得到消息后,赶紧带兵赶到鸣条。夏、汤两军交战,结果夏军中的将士们原来就不愿为夏桀卖命,乘机纷纷逃散。夏桀制止不住,只得仓皇逃回都城。成汤指挥商军在后紧追,夏桀匆忙携带着妹喜和珍宝仓皇渡江逃到南巢(今安徽巢湖)。结果在南巢被成汤追上俘获,遂将夏桀放逐在该地,近五百年历史的夏王朝就此灭亡。

夏桀在放逐中既不会种庄稼,也不会做饭吃,最后饥饿而死。后来,成汤又将夏桀的族人流迁到南巢地区,其地曾一度称作“南勦”。古代“勦”字通“剿”字,本义为“使其劳作,自食其果”。

在夏桀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南巢氏、南勦氏、南剿氏,后多省文简化为单姓巢氏,少部分称南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源于嬴姓,出自战国初期秦国上卿大庶长嬴鼌,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战国初期,秦国有位执掌军事的重臣,即大庶长嬴鼌。

大庶长,为秦国二十等爵中的第十八等爵,为卿大夫,官秩一万二千石,下属有左庶长、右庶长。

周考王姬嵬十三年(公元前428年),秦怀公即位后就大肆横征暴敛,且以活人为父亲秦躁公进行殉葬,为人十分残暴。至周威烈王姬午元年(秦怀公四年,公元前425年),忍无可忍的大庶长嬴鼌和众大夫们一起谋兵围困了秦怀公,逼秦怀公自杀了。

秦怀公的太子叫嬴昭子,早逝,于是嬴鼌即与众卿扶立嬴昭子的儿子为国君,是为秦灵公(秦肃灵公)。秦灵公实际上就是秦怀公的孙子。这是战国初期秦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正义叛乱”。

在秦国大庶长嬴鼌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鼌氏,后统改称晁氏,但不称朝氏。该支晁氏传至汉朝时期,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御史大夫晁错。

晁错,公元前200~前154年,颖川人(今河南禹州),西汉初期的一位政治家,他学贯儒法,知识渊博。深受文、景两帝的器重和宠信。

汉文帝刘恒执政时期(公元前180~前157年在位),曾派晁错跟伏生学习《尚书》。他曾经向汉文帝建议,不要叫太子刘启读太多的儒家经典,而应该多学一些实际的治理国家的术数,通晓法治的学说。汉文帝接受了他的建议,拜晁错为太子家令,让他辅导太子读书。并且称他为“智囊“。

太子在公元前157年继位为汉景帝以后,晁错升迁为御史大夫,他在这个时候提出了削诸侯封地以尊京师的思想。他研究总结先秦以来的法家思想,称赞秦始皇由于实行法治,“财用足,民利战”,因此能够兼并六国,成为天子。他提出了一条打击奴隶主残余势力和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地主阶级专政的法家路线。主张奖励农耕、抗击匈奴、削平藩国。

晁错多次上书汉景帝,讨论削弱诸侯王割据势力和更改法令等事宜。他特别指出吴王企图谋乱的阴谋,因此劝汉景帝迅速采取措施派兵讨伐。汉景帝接受了他的建议,对诸侯国进行了一些削藩的措施。削藩令一下,最强大的两个诸侯王吴王刘濞和楚王刘戊联合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起兵造反,这就是汉朝历史上有名的“七国之乱”,也叫“吴楚之乱”。同时,吴王又大造舆论,对晁错进行恶毒的攻击。

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9年)农历1月,吴楚等七国借口要“清君侧”,杀掉晁错而起兵叛乱,这时,原来吴王的丞相、后来打入汉中央政权的内奸、曾受过晁错打击的袁盎,乘机向汉景帝挑拨离间,胡说只有杀掉晁错才能平息七国之乱。汉景帝一时迟疑不决,既想维护大汉利益,又不想向亲兄弟下手。

关键的时候,晁错自己出了一个馊主意:他提出请汉景帝御驾亲征,由自己来负责留守京城。

后世北宋的大文豪苏东坡一针见血地说:“外出打仗是危险的,留下来看家是安全的,这是谁都知道的。你晁错怎么能在这个关键时刻把最危险的事情派给汉景帝,最安全的事情留给自己呢?这在当时肯定是没有任何人会同意的,自然会惹起朝中一批忠臣的愤怒,说你晁错这样做简直就是奸臣,你把皇帝推向第一线,你自己却躲在家里面,是不是等皇帝打败了以后,你来当皇帝?因而此时朝堂上无人再支持晁错。所以,即便没有袁盎,晁错也是死路一条。相反,如果晁错这时候提出:削藩是我提出来的,这个祸是我闯的,我来负责任,请皇上任命我大将军,让我带兵去打七国。那样的话会让汉景帝觉得很安全,他还会杀晁错吗?他只会给派军队、给钱粮,支持晁错去打七国。即便晁错打败了、死掉了,也是一名烈士;而打胜了、打赢了,则是一名功臣。可叹,晁错怎么会想出这么个馊主意来?”

于是,汉景帝便以“平息叛乱”为由,在咸阳东市腰斩了晁错,并传诏将其全家抄斩。

然而,晁错被杀以后,七国并未退兵。汉景帝便派袁盎以太常身份出使吴国,告知已杀晁错,并恢复被削封地,要求吴王退兵。这时吴王已打了几个胜仗,夺得了不少地盘。和袁盎同去的传旨宗正先见吴王,要他拜受诏书。吴王却狂妄地大笑说:“我已为东帝,还拜什么诏书?”于是不肯见袁盎,却把他留在军中,想让袁盎参加叛军,任命他为将领。袁盎不肯,吴王就派一名都尉带五百兵把袁盎围守在军中,还想把他杀了。袁盎得到消息后,连夜逃出吴军营地,却也从此背上了历史恶名:“挑拨离间,公报私仇,谗言误国,冤杀贤臣。”

吴王此举已经自己揭穿了所谓“清君侧”是一个骗局。

晁错被杀以后,有一个名叫“邓公”的人从前方战场回京向汉景帝汇报军情。邓公的官职是“谒者仆射”(宫廷卫队长郎中令的属官),此刻被任命为校尉(比将军低一级的武官),负责领兵平叛。

汉景帝问邓公:“晁错已经被杀了,那吴国和楚国应该退兵了吧?”

邓公却气愤地回答说:“怎么会退?吴王图谋造反已经准备了十数年之久,所谓‘诛晁错,清君侧’,不过是个借口罢了,其意非在晁错也。所以,吴国和楚国是根本不会退兵的。杀晁错,天下人的嘴巴却恐怕会闭起来,不敢再说正直的话了。”

汉景帝问他为什么。

邓公说:“晁错为什么要主张削藩呢?那是因为担心各诸侯过于强盛,尾大不掉,直接威胁中央政权,这才提出要削减藩国辖地,以提高京师地位。这是我们汉家社稷的千秋大业和万世之利呀!可是,他的计划才刚刚开始实行,陛下却将他冤杀于东市,这不是‘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做了令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吗?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汉景帝听了以后,登时醒悟,懊悔得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默然良久”,才叹了一口气说:“你说得对,朕也是追悔莫及啊!”

之后汉景帝下定决心平定叛乱。在大将军周亚夫指挥各路军队的攻击下,吴王兵败被杀,其他六个叛王中的楚王畏罪自杀,其他的皆被处死。吴王经过十几年长期准备发动的叛乱,不到三个月就被彻底粉碎了。只是白白牺牲了一个晁错。

在晁错被冤杀之际,其家人有逃出者,其后纷纷改姓,以此躲避株连之难。传说,大将军周亚夫就藏匿起晁错的一个儿子和两个侄子,并将其改为同音字“巢”为姓氏,混伪古姓。

此后七国之乱平定,到了汉建元元年(汉景帝刘启后元四年,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即位之后开始正式使用皇帝年号,大臣们乘机纷纷提出要为晁错平反,并且继承晁错生前的政治主张,“务摧抑诸侯王”,不断上奏揭露各诸侯王的过错。由此,汉武帝在第二年即汉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下诏为晁错平反。其后,周亚夫献出晁错之子,复为晁氏,而晁错之侄则拒绝再更回晁氏,坚持沿称巢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族朝鲁图德氏,亦称鲁图孟和氏,源出蒙古察哈尔部,是原来左翼、右翼两部分驻东、西部蒙古后,因地域差异产生的称呼之别,该姓氏的汉义就是“永恒的岩石、坚如磐石”。后有鄂温克族引为姓氏者。

在明末清初,该部族即开始冠以汉姓为巢氏、朝氏、晁氏、鼌氏、曹氏、乔氏等,属于取原姓氏首音的谐音汉字为氏。朝鲁图德氏族人中亦有取本义汉化称石氏者。

得姓始祖:巢父、夏桀(姒癸、姒履癸)、晁错。



分享按钮>>【巢氏家谱源流】巢氏巢有元世系
>>【巢氏家谱源流】巢氏郡望堂号与宗祠通用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