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鸿,著名篆刻艺术家、姓名学家、书画家和作家

    中华荆氏网 2008年11月17日 羊城晚报


荆鸿:搜“万家姓”
--------------------------------------------------------------------------------

金羊网 2005-09-07 15:31:00


“大篷车”走遍中国,寻找奇奇怪怪的姓  

文/本报记者 邝穗雄 通讯员 谢强 图/本报记者 阙道华

人物小档案:【荆鸿】

荆鸿,1946年生于山东烟台,著名篆刻艺术家、姓名学家、书画家和作家。从艺40余年,12岁开始篆刻,先后师从郭沫若、蓝菊荪、宗白华、臧克家、赵阜、吴兰英等名家。曾为郭沫若、茅盾、巴金、欧阳山、关山月、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等多位名人篆刻。原为《辽宁日报》编辑,现任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主席、广东省书画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他实践“行万里路、收万种姓、刻万家印”的艺术追求,在广州设立了全世界首家姓氏博物馆、图腾博物馆。现准备自筹资金创办第一间文字博物馆。

最近,荆鸿搜集到第10000个中国姓氏“公”。几乎每个常用汉字都是汉字姓氏。

七年前,一辆由中巴车改装的“大篷车”从辽宁出发,从北到南,一直走到广东,走遍大半个中国。这辆车可乘可卧可工作,已近不惑之年的荆鸿就乘着这辆车周游全国。他从不住宾馆,一路印证自己的心愿:行万里路,寻万家姓。

第一万个姓“公”

荆鸿考证出,由“公”引申出的复姓有52个之多:公孙、公祖、公父、公子、公叔、公羊、公牛、公冶、公车、公干、公西、公南等等

虫酱粪妖尸,姓得不可思议

最简单的姓“一”,最复杂的姓有七八个字

自古到今,大概没人会离开优越的职位、安逸的家庭,自讨苦吃走遍大江南北,去搜寻这么多的中国姓氏。
荆鸿放弃20多年的报社编辑职位和优厚薪酬,走上万里路。荆鸿得到一个结论:说中国姓氏是正确的,不能说成是汉族姓氏,要说“汉”只能说是汉字姓氏,中华民族大家庭太丰富了,少数民族也用汉字做姓。

一般说,一个人的姓名所包含的几个汉字,都是姓氏。如“张玲娜”,“玲”姓在浙江、“娜”姓在北京、内蒙都得到印证。还有些常人以为不可思议的姓:虫、酱、粪、妖、尸、犬、兽、炕、仄等等,一些一般人叫不出名的组合:(音guān,见于河南光山地区)、(音huì,见于山西宁武地区)等等。

最简单的姓是“一”,最复杂的姓有七八个汉字之多,汉族也有用三个字作复姓的。

研究比收集难得多。荆鸿12岁就开始捉刀篆刻,15岁经其老师郭沫若先生推荐,先后师从蓝菊荪、宗白华、臧克家、吴兰英、赵阜等名家,诗文书画篆刻都有所成,结集出版著作20余部。有了这些功底,他信心十足。

大篷车里的“刻章怪人”

为寻奇特姓氏,荒山野岭“找朋友”

最近,荆鸿搜集到了第一万个姓———“公”,虽不算复杂,但考证到由“公”引申出的复姓竟有52个之多:公孙、公祖、公父、公子、公叔、公羊、公牛、公冶、公车、公干、公西、公南等等,千变万化。

荆鸿寻访姓氏的方法很独特,开着大篷车免费为别人刻姓名印章,既交了朋友,也知道了姓氏,自己的艺术修养也得到提升。一路下来,他结交了一万多个朋友,刻了一万三千多枚姓名印章。

因为考查中国姓氏,需要实地印证。以往荆鸿通过典籍、交流等研究,已收集到大量姓氏,但面对面看到这些有名有姓的对象,真的还是第一遭。每当他千辛万苦,甚至冒着生命危险翻山越岭,终于在一些鲜为人知的地方见到那些拥有奇特姓氏的人;又或者在数以十万计的当地档案里,找到他要寻找的那个标志着一个支派的姓氏时,他往往会吁一口气。

他的新年也往往是在车上度过。一个除夕之夜,他在车上看春节联欢晚会,外面下着倾盆大雨,一阵雨声,把电视机的声音都盖下去了,车子就像大海上的一叶孤舟。他突然感到有些孤独了。不过,他没有停下来。有时千辛万苦寻找到一个独特的新姓氏,车上的电线来不及拉,激动的他就着昏暗的路灯,拿着刻刀刻开了印章。

留在广东建博物馆刻万家姓

姓博物馆把姓氏画成画

荆鸿在读大学时,从自己的姓进而对姓氏发生浓厚兴趣,“荆”在古代有名人荆轲,一般还是很少见,但荆轲又有“庆”姓记载,上溯又发现“荆”姓又同“楚”、“熊”、“罗”等。

荆鸿除了展览自己作品外,还抽出时间传授篆刻技艺,最后停留在广东。

传统搞姓名学的人,大都满足于著书立说。荆鸿却认为,留一本书远远不够,在文明发展今天,有必要将文字立体化、姓氏形象化,把演变过程图像化。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重要来源之一是炎黄子孙的血缘关系,纽带是宗祖姓氏,同种、同根、同族、同文、同姓。现代姓氏早已超出“正姓氏,别婚姻”的范畴。他在广州办起了全国第一家“姓名博物馆”———中华姓氏博物馆,将无形的东西化为有形。用书法、篆刻、塑像、照片、图画甚至年画、剪纸等表现姓氏。还突出娱乐性,例如十二生肖都是中华姓氏,鸡姓见于上海、广东,兔姓见于台湾等等,在姓名墙上找到自己姓氏,找到起源,也是一件开心的事。

现代所见的汉字姓氏,起源大多来自老祖宗,可上溯到炎黄时代的“姬”、“拟”、“羸”等古老姓氏,还有他们所任官职、所封邑地、所受赐赏等等。也有些反映了迁徙、获罪等,牵涉到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民族等各个社会领域。如“帅”,是西晋时为避司马师的讳才去掉一横的。

姓氏的发展演变是个相当复杂的过程,自古至今,都没有“姓名法”,新生儿完全可以不随父母而选择任何一个汉字作姓氏。因此,目前我国一万多个姓氏并不是“尽头”。俗话说“不怕生错地,就怕起坏名”,鉴于此,荆鸿编著了一本《中国起名字典》,还把这部字典印制了一个长5.2米、宽3.6米的放大版,放在博物馆里供游人参观翻阅。


(日京/编制)


分享按钮>>中华荆氏网:召集荆氏成员加入,需副站长、论坛总管
>>欢迎光临“司氏宗亲”网易司元礼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