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桦:著名戏曲评论家,对《山月》三个肯定

    中华荆氏网 2009年3月19日 网络


荆桦: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河南电视台梨园春艺术团名誉团长、著名戏曲评论家,河南人

荆桦对《山月》三个肯定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526 更新时间:2005-12-22


曾经的河南戏剧“掌门人”荆桦先生,74岁高龄仍然不甘寂寞。他喜欢实话实说,在剧坛以“敢言”著称。他看罢兰州豫剧现代戏《山月》先以“刮目相看、震撼人心”八个字评价其成功,又称这个戏是他“半个世纪戏剧生涯中少见的好作品”。
“这个戏按人性喜恶的取舍,塑造了三个性格鲜明的人物,人物内心的冲突组成尖锐的戏剧矛盾,有传统道德的维护,有人性的展示。剧本凝练、手法新颖,塑造的三个人物都很成功,内心戏很丰富。周桦在用全部智慧和生命在塑造角色,很好完成了人物,相当完美。”这些溢美之词,是荆桦先生热爱《山月》、关注《山月》的理由。

“兰州市豫剧团是了不起的,在远离豫剧母体的大西北生存,生命力如此旺盛,很令人钦佩。衷心希望甘肃人民爱惜这个团,让这个团继续迈进,大步前行,这是时代的需要、观众的需要。”荆桦先生饱含热情地说。

记者提出三个疑问,请荆桦先生回答。这些疑问其实也是关心《山月》的所有热心观众潜意识里的“三个疙瘩”。

记者:三个演员演了一台戏,《山月》剧情是否单薄?

荆桦:单薄不单薄不在人物多少,关键是思想和主题。《山月》有丰厚的内涵,有很强的戏剧张力,所以并不显单薄。

记者:剧情离现代比较久远,《山月》题材是否陈旧?

荆桦:舞台上展示的大都是历史剧,历史剧离现代不是更远吗,但一样受观众欢迎。所以看是否陈旧,关键是思想意识和导演手法。《山月》表现的是人物的命运,所以不会产生与观众的隔阂。

记者:兰州豫剧远离河南本土,《山月》在表现上是否“对味”?

荆桦:兰州豫剧是有些变化,但“味道”很好。变一变很应该,一成不变就是不发展,不发展就没有生命力。《山月》吸纳了秦腔和西北曲调,让豫剧更清新、更好听,看完就像饮了一杯醇香的酒,美味绵长。


分享按钮>>【安氏论坛贴精选】我国寻根问祖的八大朝宗圣地
>>国防大学军队建设教研室主任张 坚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