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氏文化古迹】关于《禽簋》中的盖奄楚之争
- 中华盖氏网 2016/10/4 8:58:26 盖永德
这几天看了《禽簋》和《令簋》,对于《禽簋》中某侯的记载,众说纷纭。
广州日报:
禽簋内壁的“王伐奄侯,周公谋禽祝,禽有脤祝,王赐金百寽。禽用作宝彝”铭文。
西周初年,武王因病过世,其幼子姬诵继位,是为成王,武王之弟周公旦摄政,协助成王处理政事。不久,“三监之乱”爆发,原分封于殷商旧地的管叔、蔡叔及殷纣之子武庚禄父起兵叛乱,叛乱还得到徐国、奄国、薄姑等东方小国的支持。据史书记载,奄君薄姑当时劝禄父说:“武王刚死,成王年幼,周公被天下人怀疑,这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请举事!”叛乱的影响很大,周公调大军东征,“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才得以平叛。而此次叛乱的主角,武庚被杀,管叔自杀,蔡叔被俘,奄国被灭。
奄国主要分布于今山东曲阜附近,是商朝极有实力的方国之一,在商中期,商王南庚、阳甲均曾定都于奄,到盘庚时才迁都于他处,而奄保留了大量商朝子民,逐渐发展成东方的强大方国,又因与商的密切关系,而被大量史料称为“商奄”。
周公东征奄国的史实不仅被史书详细记载,在出土的青铜器上也有明证。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禽簋铭文就记载了这一重要史实。
禽簋,通高13.7厘米、口径19.2厘米,小侈口,折沿,略鼓腹,高圈足,兽首双耳,下有较短的长方垂珥。颈和圈足均饰有三列云雷纹组成的兽面纹,颈部还增饰浮雕兽面纹,整体有明显的西周早期作风。
禽簋内有铭文23字:“王伐奄侯,周公谋禽祝,禽有脤祝,王赐金百寽。禽用作宝彝。”铭文记载成王征讨奄侯之前,周公旦训导其子大祝伯禽,伯禽以脤器致祭,成王赏赐大祝伯禽金百寽,禽用作宝彝以资纪念,亦有告慰祖先之意。
奄国被灭后,奄君被迁至薄姑,即现在的山东青州附近,传说还有一部分的奄国遗民迁至江苏武进,现在武进太湖边上的一个古城叫淹城,据传与北方的古奄国有关,但是目前还没有任何考古发现证明这一推断。(国家博物馆 刘钧)
来源:广州日报(责任编辑:杜佳)
对“令簋”与“禽簋”中伐楚问题的探讨
蔡成鼎
【摘要】:正 《今簋》:“佳王子伐楚白(伯)才(在)炎住九月既死霸丁丑乍(作)册……”郭沫若先生在《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中指出:“此成王东伐淮夷践奄时器。楚即淮夷,淮徐初本在淮水下游为周人所迫,始溯江上至于鄂赣。”在郭老晚年主编的《中国史稿》第一册也载有:“楚国是一个毕姓贵族建立的国家,原居淮水下游,属于武庚叛周的熊盈族,武庚失败后,他们受周人的压迫南下,被江水所阻,乃沿江西上,开拓了长江中游的大片土地……,周初的《今簋》铭文就记载着对楚伯的征伐。”由于郭老在考古方面对殷墟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的研究,在学术界素孚众望因而在周成王伐楚,楚人来东方淮夷多为历史研究者广泛引用,几乎成了定论,而我对此定论,
又:
周公践奄史籍中对此事件多有记载。 1927年宝鸡戴家湾出土的西周时期“周公东征方鼎”与“禽簋”的铭文,是最早记载此事的文字资料,确凿可信。“周公东征方鼎”内有铭文34字:“隹周公邘征伐东夷、丰白、薄古、咸□。公归薦邘周庙。戊辰饮秦饮,公赏贝百朋,用乍尊彝。”记述了周公东征征服东土四国获胜回归后在周庙进行的祭祀活动。“禽簋”内铭文23字:“王伐(蓋侯),周公郑ㄖ),禽,禽又敐(有振),王易(錫)金百寽(鋢),禽用乍(作)寶彝。”禽簋的器主人为伯禽,伯禽是周公之长子,铭文记载周成王征伐盖侯的史事,铭文中的“盖”,就是指奄国,两件青铜器铭文记载的是同一件事。
又:
对祖先的认定,应该是郑重的,
楚人的祖先是玄帝颛顼的后人。
商朝末年,楚人首领鬻熊参与周文王姬昌的起兵灭商,《史记》记载:“鬻熊子事文王,蚤卒”。[1-2]
在周原第十一号窖穴第八十三号甲骨上就有“今秋,楚子来”宇样。
前1042年,周成王封鬻熊曾孙熊绎为子爵,楚始建国。[1]
《左传·昭公四年》:“ 楚子 问於 子产 曰:‘ 晋 其许我诸侯乎?’对曰:‘许君。’”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故 魏绛 讽君於 后羿 , 楚子 训民於‘在勤’。” 唐 张九龄 《郢城西北樊妃冢》诗:“ 楚子 初逞志, 樊妃 尝献箴。”
《左传.昭公十二年》:楚子次于乾溪.......楚灵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15] 高阳是黄帝孙,昆吾为夏伯,楚王室的族源为华夏族,当是有史籍为证的。
据《左传·成公十二年》载,公元前579年(楚共王十二年),“晋郤至如楚聘,且涖盟。楚子享之,子反相,为地室而悬焉。郤至将登,金奏作于下,惊而走出”。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楚子为舟师以伐吴。”
.指 春秋 时 楚王 。因 楚 君始封为子爵,故称。
两周时期的楚器,铭文可以代表楚国的文字风格。与中原各国的文字相比,楚文字在字形与笔划的增减上有所不同,但确实与中原各国的文字是一脉相承的文字系统。到了战国时代以后,各国文字更加呈现本地化趋势,可以粗略依照地域分为五大系统:东方齐系、东北燕系、南方楚系、北方晋系和西方秦系文字,各系统的文字大体上相近,只有小部份文字有所差异,因此彼此文书往来并没有太大问题。
周朝的爵位分为6等: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附庸爵
公爵
宋国:公爵 子姓
虢国:公爵 姬姓[1]
州国:公爵 姜姓[1]
虞国:公爵 姬姓[1]
侯爵
蔡国:侯爵 姬姓
陈国:侯爵 妫姓
齐国:侯爵 姜姓
鲁国:侯爵 姬姓
卫国:侯爵 姬姓
晋国:侯爵 姬姓
伯爵
郑国:伯爵 姬姓
秦国:伯爵 嬴姓
燕国:伯爵 姬姓
子爵
吴国:子爵 姬姓
楚国:子爵 芈姓
越国:子爵 姒姓
巴国:子爵 姬姓[1]
男爵
许国:男爵 姜姓
骊戎:男爵 姬姓
又:
周公—国搜百科
周公南伐的另一重要目标是今河南省淅川县境内的楚国。西周时期青铜器“令簋”记载:“惟王于伐楚伯,才(在)炎。惟帅,朝可止家,鬲百人。”另一青铜器“禽簋”上也有这样的铭文:“王伐婪(楚)侯,周公某(谋)禽祝”。这里的“楚伯”、“楚侯”,都是沿用商代旧有的对楚的爵称。这表明,周公在摄政称王第二年九月确曾征伐过南方的楚国。
又:
李学勤说:
1995年开始实施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为了推断西周共和以上年代,制订了“西周金文历谱”。这份历谱的特点,是强调以青铜器的考古学类型学研究作其基础。通过历谱,可以把大量金文材料排比系联起来,结果发现,西周历史上有四个时期,能够确定的金文较多:
第一个是周朝初年,武王死后三监叛乱,周公摄政的时期。这段时间的金文,许多可与传世文献联系对照,如《尚书大传》载:“周公摄政,一年救乱”,有记伐纣子武庚的大保簋;“二年克殷”,有记周公夷平殷都的何簋;“三年践奄”,有记伐盖(奄)的禽簋和冈刦尊、卣;“四年建侯卫”,有记封卫国的簋;“五年营成周”,有上文提到的记建成周的何尊,等等,不能缕述。
第二个是周昭王晚年。古本《竹书纪年》及《吕氏春秋》、《水经注》等书记载了昭王十六年伐楚,至十九年南巡,死于汉水的史事,有令簋、令尊与令方彝、中方鼎、中甗、中觯,以及近年出现的静方鼎、甗,等等,很多青铜器,足以证实这一段令人惊异的历史。
第三个是西周中期的周恭王之世。能够排在恭王时的青铜器特别多,人物互相系联,历日彼此调谐,是其他时期少有的。
最后是西周晚期的周厉王、宣王时期。这个时期有关的传世文献较多,特别是《诗》,有不少重要诗篇,可与虢季子白盤、兮甲盘等等金文一一对照。总的说来,厉王史事更多依靠金文,宣王史事则更便于运用“二重证据法”来研究。
又:
令簋、禽簋中的“伐楚”问题
作者
杜勇
摘要
令簋、禽簋应为成王即政之后器。铭中所记“伐楚”既非昭王南征荆楚,亦非周公伐奄,而是成王东进所伐中原楚国,其地在今河南滑县东。这个楚国早在殷末周初即已存在,其中一部在周文王时代由鬻熊率领南徙江汉流域,是为荆楚。
出版源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02(2)
又:
论楚辞研究与楚文化研究的关系与出路
新疆屈原文化研究会整理
就楚人来源来说。郭沫若先生根据《令簋》、《禽簋》西周青铜器铭文,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提出,“楚本蛮夷,亦即淮夷”,是“殷之同盟国”。在《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中又说,“淮夷即楚人”,亦即《逸周书?作雒篇》中之“熊盈族”,“熊盈”就是楚先“鬻熊”。郭氏《金文所无考》云:楚之先实居淮水下游,与奄人、徐人等同属东国。《逸周书?作雒篇》……熊盈当为鬻熊,盈、鬻一声之转。熊盈族为周人所压迫,始南下至江,为江所阻,复西上至鄂。至鄂而与周人之沿汉水而东下者相冲突。《左氏传》(僖二十八年)“汉阳诸姬,楚实尽之”者,是也
又:
楚国在西周初年的变迁_杨善群
也认为禽簋中铭文为楚。
我的看法:
目前,这个字是什么,众说纷纭。但我要说明的是,同为西周早期青铜器,为什么一个楚字,有两种写法?还有宝字,写法也略不相同。还有楚侯,楚伯,同一时期,不可能两种称呼。楚为子爵,后来称伯,是可能的。但是在《禽簋》所记载的伯禽时代,称侯的可能性不大。《令簋》要比《禽簋》出现的晚。所以这两个青铜器不是同一时期铸造的是可信的。
王、伐、用等几个字,在两个铭文中是一样的字。为什么楚字变化很大?但要说它不是楚,它和楚的字形是最接近的。如果是同时期的,就不是一个字。如果不是同时期的,字形就有可能变化。
多数人认为是盖,也就是奄。李学勤也认为是盖。但这个字是盖是奄,只能选其一,一个字不能既是盖,又是奄。盖和奄到底是两个字。就好比犬,又叫狗。猪,又叫豕。是一个事物,两种叫法。但是不能说犬和狗是一个字、猪和豕是一个字。到底是什么?我不是专家,虽然我姓盖,但我不能往自家头上扣帽子。
金文的年代长,使用区域广,材料如果不整理清理,则研究工作会收效不大。过去学者已理解这一点。王国维《两周金石文韵读·序》对时间地点观念很清楚。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序文》说:“当以年代与国别为之条贯,……余于西周文字得其年代可征或近是者凡一百六十又二器。……其依据国别者,于国别之中亦贯以年代,得列国之文凡一百六十又一器。”这在金文研究中是划时代的创举。先秦文字资料不限于金文,而金文终究是主要的,它反映秦用小篆统一文字前1000多年间中国文字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
这就说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域,文字的使用情况是不同的。
称商奄的作品:
春秋晋国《古本竹书纪年》载:“南庚更自庇迁于奄。阳甲即位,居奄。”
春秋《尚书·盘庚》正义引《汲冢古文》云:“盘庚自奄迁于殷。殷在邺南三十里。”
《尚书大传》:“禄父及三监叛也。周公……杀禄父,遂践奄。践之云者,谓杀其身,执其家,潴其宫(把它的宫殿变成水池,即水淹)” 。
春秋《左传》昭公九年:“蒲姑、商奄,吾东土地。”又定公四年:“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皞之墟”。
彭邦炯说:“祖乙所迁的耿,南庚所迁的奄,均是他们即位前的封邑或同党势力的聚居地。”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
春秋《左传》昭公元年:“周有徐、奄。”《史记·周本纪·集》:“郑玄曰:奄国在淮夷之北。”
春秋孔子《诗·风·破斧》:“周公东征,四国(四方各国)是皇”。先秦《逸周书·作雒解》:“周公立相天子,三叔及殷、东徐、奄,及熊盈以略。凡所征熊盈族十有七国,俘维九邑。俘殷献民,迁于九毕。”
战国《孟子·滕文公下》:“周公……伐奄三年讨其君,灭国者五十。”
又《孟子》:“仲子,齐之世家也,兄戴,盖禄万钟。
《孟子》:“孟子为卿于齐,出吊于滕,王使盖大夫王驩为辅行。”
《孟子》中,奄和盖明显不是一个地方。
称商盖的作品:
战国《墨子耕柱》:古者周公旦非关叔,辞三公,东处于商盖,人皆谓之狂,后世称其德,扬其名,至今不息。
战国《韩非子·说林上》周公旦已胜殷,将攻商盖。辛公甲曰:“大难攻,小易服。不如服众小以劫大。”乃攻九夷而商盖服矣。
战国楚国作品《系年》:周武王既克殷,乃设三监于殷。武王陟,商邑(殷)兴反(反叛),杀三监而立彔子耿。成王屎(践)伐商邑,杀彔子耿,飞廉东逃于商盇(盖)氏,成王伐商盇,杀飞廉,西迁商盇之民于邾吾(甘肃境内),以御奴且之戎,是秦之先,世作周危(卫)。周室既卑,平王东迁,止于成周,秦仲焉东居周地(陕西境内),以守周之坟墓(为周王室看守陵墓),秦以始大。
这里所谓的盖,其实都是盇。此盇与盍划等号。加草头,葢与蓋亦划等号。建国后简化为盖。古文的盖字,是火字下面旦字,已经废弃不用,这个字在康熙字典里有记载。其实就是盇的前身。
奄盖作为国名使用,我认为在当时就有叫奄或者叫盖之不同,所指都是一个方国,为什么这么叫,则是各国在文字的使用上不一致。意思是一样的。这就是后来解释为通。但和今天的通假字概念是不一样的。今天理解通假字,是本来有这个字,但在书写时,使用的是与本字发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奄和盖古音是什么,我不知道。但在今天读音不相同也不相近。
有这样一种说法:
《禽簋》
王伐奄侯,周公谋,禽祝,禽有脤祝。王赐金百锊,禽用作宝彝。
奄,铭文本字为{林去},从去得声,至今南方口音读去为“kei”入声,与盖音近。而古音盖、奄音近,此处假借为奄。《韩非子·说林》的商盖即商奄。某,借为诲,义为教诲。“禽有脤祝”,即伯禽以脤肉祝事鬼神。《左传·闵公二年》“受脤于社”,孔颖达《疏》载:“出兵必祭社……今言受脤于社”。伐奄侯用兵,以脤肉祝祭之,正与用兵之社祭习俗相合。铭文说王伐奄侯,周公教其子伯禽脤祝,故王必是成王而不是周公。而《尚书·大传》载:“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践奄是成王三年事,说明成王一直是亲政。可见典籍夸大了周公摄政的行为。且周公摄政没有自己的纪年,所以更谈不上称王了。周公摄政称王,不过是管、蔡等人发动叛乱的借口而已。
还有一种说法:
“俺”有两个读音,一个 (读按,三声),一个是 (读掩,三声)。实际上,“俺”与“奄”原本是一个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曰:”奄”曰”覆也。大有余也。”许慎释“俺”亦云:“大也,从人,奄声。”段玉裁注:[俺]“与奄义略同。奄,大有余也。其音当亦同。”正因为“俺”与“奄”意同音同,故可通用。徐锴《系传》:“《诗》‘俺有龟蒙’,是大有之也。”而他本多作“奄有龟蒙”。
现在来讨论:既然“俺”“奄”相通,为什么其他地方没有将“我”称“俺”这种用法,唯独在山东大行其道呢?俺猜测,可能与山东古代曾存在“奄”国或曰“商奄”有一定联系。
奄国在商代是东方一大嬴姓诸侯国,都城一说在曲阜一带,一说在鲁中山区,国土大致相当于西周时期的鲁国。西周初年,奄国贵族因参与反对周王朝的叛乱而遭镇压,其精英被强迁至甘肃天水一带,成为嬴秦先人。这是出土战国竹书“清华简”所揭示的历史真相。大批平民则就地成为鲁国贵族的奴隶。这些人一直以“奄”自称,以示不忘祖宗和故国。后加意符立“人”,变成“俺”字,一直沿用至今。
称谓代词有相当的稳定性。从上千年来上千万人不断说“俺”推断,商奄之“奄”本当读“俺”。尽管“奄”或作 (上林下去)、盖、 盇(上太下皿)、葢(上草头、中太下皿)等,实际指的是历史上的同一个古国或古族,它较为准确的读音可能是“俺”。其他均为通假字,并非本来读音。
俺猜想,“奄”人称“俺”可能在“奄”国尚在时即已开始。其理如同今日俺们向外国人介绍自己是中国人一样。
我们再来看看:
战国《孟子·滕文公下》:“周公……伐奄三年讨其君,灭国者五十。”
又《孟子》:“仲子,齐之世家也,兄戴,盖禄万钟。
《孟子》:“孟子为卿于齐,出吊于滕,王使盖大夫王驩为辅行。”
《孟子》中,奄和盖明显不是一个字。如果按照奄盖相通的意思,在同一本书里,为什么不都用奄,或者都用盖。
古滕盖氏族谱传说:
在古藤盖氏族谱里有这样一个传说:
吾始祖讳亨宗,与胞兄弟讳亨祖,不知孰长孰幼,不敢忘(妄)定,故以兄弟二字浑(混)之,俱入军籍。恐后世军累子孙,推委虑两军贻害一支也,将姓之一字,分为两念。一读甘字韵入声,一读该字韵去声。其后果如所虑,我先人因军之害,躲避异域,代不乏人,其仅存者,惟吾亨宗祖之后一小支耳。凡在外寄居,从甘韵入声者,亨祖之嗣也,从该韵去声者,亨宗之嗣也。
之前我在考虑甘字韵入声,联系现在的盖氏三音,没联系上。如果按照古音考虑,甘字韵入声,极有可能是奄。而该字韵去声则是盖。看来古滕盖氏家族,很早就有奄盖一家之说了。这可以说是以国为氏。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禽簋中那个字,它到底是什么?这不能含糊其辞,因为这关系到盖氏的历史。如果是盖,那么周初山东就有盖国,就有以国为氏的可能。如果是奄,那么山东就没有盖国。事实上,山东有盖国,就是盍国。如果没有盖国,后来的盖邑,就是在奄灭亡后出现的。这样的话,盖的历史就不能再往前延伸了。只能按照唐朝人的说法,盖氏最早出自姜氏,以王父字为氏。而以盖邑为氏,则要更晚些。
以上为个人观点,如有专家,请指正。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