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氏古代名人】盖聂的千年之谜
- 中华盖氏网 2016/11/1 8:19:59 盖永德
在《史记》中,司马迁毫不掩饰对游侠的情感,“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史记·游侠列传》)。得益于这样的偏爱,太史公写活了一个个面目清晰的人。盖聂,却是其中极特殊的一个,身影浅浅、谜团浓浓,别具旨趣更耐人寻味。
荆轲刺秦败于“吾客”未至?
司马光对司马迁笔下的人物多有臧否,就荆轲刺秦一事,他评价说,“燕丹不胜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轻虑浅谋,挑怨速祸,使召公之庙不祀忽诸,罪孰大焉”。这个论断算得上一针见血,甚至可以说深得司马迁的“隐旨”。司马迁让太子丹自己说,“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这不是“轻虑浅谋”么?
燕丹的“轻虑浅谋”或是对荆轲的衬托。《史记·刺客列传》的记述,按照刘宋时代的徐广和唐代张守节的不同算法,时间跨度在440余年到910余年间,仅记五人事迹,且全传5000余字,荆轲一人就占3000余字。吴见思《史记论文》说,“逐段脱卸,如鳞之次,如羽之压,故论事则一人更胜一人,论文则一节更深一节”,如此重视荆轲,则刺秦前的种种情状当均有所指。
隐指燕丹“轻虑”,体现在诸如“太子迟之”的记述中,而这些也许恰是导致刺秦失败的因素。“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治行。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改悔,乃复请……”“荆轲怒,叱太子曰:……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吾客”未至,是刺秦失败的伏笔之一。
“吾客”是不是盖聂?
“吾客”是谁?先跳开一下,读读李白的《少年行·其一》:“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因击鲁勾践,争博勿相欺。”诗中,燕太子、鲁勾践直书,“剑歌”指荆轲,“击筑”为高渐离,那“并州儿”是谁?
翻看原文,司马迁介绍“荆轲者,卫人也”及“卫君不用”后,笔锋一转进入叙事主体,“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榆次”,据张守节《史记正义》注:“并州县也。”盖聂,是荆轲传里唯一的“并州儿”。张守节指出“并州县也”,李白诗中说到“结托并州儿”,联系起来思考,是不是说唐人眼里,盖聂除论剑外,与荆轲另有交往,或者,当时“荆轲有所待”的“吾客”即盖聂?
刺秦之要在“图穷匕见”,剑术高明与否事关紧要。荆轲勇气有余,剑术不足,对“吾客”“有所待”“欲与俱”,恰是要补上短板。
以剑术论,荆轲所遇高人有二。其一为鲁勾践,荆轲过邯郸时,曾与之博,争道,结果“荆轲嘿而逃去”。但后面一句明确点出“遂不复会”,没有再见面,且听说刺秦后,鲁勾践感叹“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这说明他不知道刺秦的谋划,与“吾客”不符。
其二是盖聂,荆轲与之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盖聂说,“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荆轲自知剑术不如,果然“驾而去榆次矣”。
《史记》本身命运多舛,今传最早为宋刻本,唐代所见当善于今本,而联系《史记》记载和唐人表述,盖聂与“吾客”恰能吻合。以叙述技巧来说,《史记》中鲁勾践先后呼应,“吾客”也当前有所指,而盖聂是其唯一可能。
“并州儿”,谜于史或可名于世?
“礼失”可“求诸野”,“史失”呢?藏在历史中的谜团,在民间的口口相传中或可求解,况乎已有草灰蛇线。
雨后,湿漉漉的野草,一簇簇从硬化地面的裂缝中钻出身来,卑微却勃发,没有丝毫赧然。晋中市榆次区北,大学城边,聂村,尽管已经没了“村”的外象,但流传千年的故事却深埋在泥土下,一俟春润便窜长起来。
聂村是否由盖聂得名,地方志里记载未详。然而这不妨碍榆次,尤其是聂村诠释这段亲缘,传说里“并州儿”授剑荆轲,刺秦失败后乡人植下“三侠槐”,盖聂遗墟与豫让墓相望……
2000多年后重回聂村,释历史之疑,也释侠义之怀。黄东升,蔼然长者,策划导演着一出大型场景艺术表演《回到聂村》,心有所触偶得一曲《聂村归》,此歌词适为结尾:
风抚慰/鸟欲飞/雨落梨花花正美/回眸笛声脆/我的情/我的真/我的爱穿透我心扉!润为春语聂村归/聂村归/聂村归!
拔剑挥/铁蹄威!/月映群山山亦巍/豪情一江水/我的情/我的真/我的爱穿透我心扉!/润为春语聂村归/聂村归/聂村归!
我的看法:
“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史记·游侠列传》)。《史记》里面有很多矛盾的地方。相比而言,关于盖聂,只是寥寥几笔,与荆轲大篇幅的描写,形成鲜明对比。源自于盖聂的做法,为当时及后世的统治者所不取。其实没什么迷。
常州盖氏宗谱记载,盖聂父亲盖负,为赵上党都尉(虽然刻印有错误:宗谱上书止党,查无止党所在,当为上党之误)。说得很明确,盖负是赵国上党郡都尉。盖聂子盖竣,为汉曹参师。上文已言明,聂村,在当地传说中是由于盖聂而得名。尽管地方志里面没写。从传说中看出,盖聂“授剑荆轲”,应是参与刺秦了,虽然他没有直接去刺杀。他的事迹在当地是广为流传的,乡人植下“三侠槐”纪念他们。
传说盖聂没有直接参与刺秦,是因为,盖聂有个妹妹叫盖嬴,盖嬴是秦始皇的妃子,在她的劝说下,盖聂放弃了刺秦行动,这也就是荆轲为什么没等到“并州儿”,只好自己和秦舞阳行动了。当然还有其他说法,或曰盖聂为了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没来得及赶回来等等。
但这是传说,不知真假。燕国灭亡以前,韩赵魏楚已经灭亡,而齐国还没有灭亡,如果盖聂是山东齐国人,那他为什么要跑到山西榆次去。那里已经是秦的统治范围。如果他不是居住在榆次,荆轲怎么知道他在榆次,还跑到盖聂的住地去论剑。按《史记》的记载情况看,应该是荆轲第一次和盖聂相遇的情景。如果之前是朋友,荆轲不可能被盖聂吓跑。
常州盖氏宗谱记载,盖聂,为侠客,与荆轲友。意思很明显,盖聂是战国时期的侠客,与荆轲是朋友关系。如果仅从史书上看,盖聂吓跑了荆轲,之后再没往来,就不可能记载“与荆轲友”。可见,后来他们成了朋友。并且盖聂授剑荆轲。
综上所述,个人以为盖聂是榆次人。并且也参与了刺秦计划。“授剑”之后盖聂不知所踪,只留下盖聂遗墟。
他很可能是举家去了山东齐国隐居。因为后来其子盖竣出现在山东。汉初曾为曹参师。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