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氏古代名人】冯梦龙笔下的盖聂
- 中华盖氏网 2016/11/21 8:50:16 盖永德
《东周列国志》
第一百七回 献地图荆轲闹秦庭论兵法王翦代李信
话说荆轲平日,常与人论剑术,少所许可,惟心服榆次人盖聂,自以为不及,与之深结为友。至是,轲受燕太子丹厚恩,欲西入秦劫秦王,使人访求盖聂,欲邀请至燕,与之商议。因盖聂游踪未定,一时不能勾来到。太子丹知荆轲是个豪杰,旦暮敬事,不敢催促。忽边人报道:“秦王遣大将王翦,北略地至燕南界。代王嘉遣使相约,一同发兵,共守上谷以拒秦。”太子丹大惧,言于荆轲曰:“秦兵旦暮渡易水,足下虽欲为燕计,岂有及哉?”荆轲曰:“臣思之熟矣!此行倘无以取信于秦王,未可得近也。夫樊将军得罪于秦,秦王购其首,黄金千斤,封邑万家。而督亢膏腴之地,秦人所欲。诚得樊将军之首,与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彼必喜而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丹曰:“樊将军穷困来归,何忍杀之?若督亢地图,所不敢惜!”荆轲知太子丹不忍,乃私见樊於期曰:“将军得祸于秦,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殁,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军将何以雪其恨乎?”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而言曰:“某每一念及秦政,痛彻心髓!愿与之俱死,恨未有其地耳。”荆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者,将军肯听之乎?”於期亟问曰:“计将安出?”荆轲踌躇不语。於期曰:“荆卿何以不言?”轲曰:“计诚有之,但难于出口。”於期曰:“苟报秦仇,虽粉骨碎身,某所不恤,又何出口之难乎?”荆轲曰:“某之愚计,欲前刺秦王,而恐其不得近也。诚得将军之首,以献于秦,秦王必喜而见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斫其胸,则将军之仇报,而燕亦得免于灭亡之患矣。将军以为何如?”樊於期卸衣偏袒,奋臂顿足,大呼曰:“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而恨其无策音也,今乃得闻明教。”即拔佩剑刎其喉,喉绝而颈未断,荆轲复以剑断之。有诗为证:
闻说奇谋喜欲狂,幽魂先已赴咸阳。
荆卿若遂屠龙计,不枉将军剑下亡。
荆轲使人飞报太子曰:“已得樊将军首矣!”太子丹闻报,驰车至,伏尸而哭极哀,命厚葬其身,而以其首置木函中。荆轲曰:“太子曾觅利匕首乎?”太子丹曰:“有赵人徐夫人匕首,长一尺八寸,甚利。丹以百金得之,使工人染以毒药。曾以试人,若出血沾丝缕,无不立死。装以待荆卿久矣!未知荆卿行期何日?”荆轲曰:“臣有所善客盖聂未至,欲俟之以为副。”太子丹曰:“足下之客,如海中之萍,未可定也。丹之门下,有勇士数人,惟秦舞阳为最,或可以副行乎?”荆轲见太子十分急切,乃叹曰:“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此往而不返者也。臣所以迟迟,欲俟吾客,本图万全。太子既不能待,请行矣。”于是太子丹草就国书,只说献督亢之地并樊将军之首,俱付荆轲。以千金为轲治装。秦舞阳为副使,同行。临发之日,太子丹与相厚宾客知其事者,俱白衣素冠,送至易水之上,设宴饯行。高渐离闻荆轲入秦,亦持豚肩斗酒而至,荆轲使与太子丹相见,丹命入席同坐。酒行数巡,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歌曰: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其中涉及盖聂的几句话:
荆轲平日,常与人论剑术,少所许可,惟心服榆次人盖聂,自以为不及,与之深结为友。至是,轲受燕太子丹厚恩,欲西入秦劫秦王,使人访求盖聂,欲邀请至燕,与之商议。因盖聂游踪未定,一时不能勾来到。
荆轲曰:“臣有所善客盖聂未至,欲俟之以为副。”太子丹曰:“足下之客,如海中之萍,未可定也。丹之门下,有勇士数人,惟秦舞阳为最,或可以副行乎?”荆轲见太子十分急切,乃叹曰:“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此往而不返者也。臣所以迟迟,欲俟吾客,本图万全。太子既不能待,请行矣。”
那么是否可信呢?
我们看一下《东周列国志》的创作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时期,列国之间战争的故事历代被人传诵。到了宋元年间,话本小说兴起,这些散乱流传的故事,便成为话本小说创作者进行加工创作的好题材。故而在宋元的讲史话本中,出现了《七国春秋平话》、《秦并六国平话》等。历史延续至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时值历史小说创作的高潮时期,春秋战国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又成为历史小说创作者看好的题材。明代嘉靖、隆庆年间,余邵鱼始起发轫,根据先代历史书籍的记述,吸取话本成果加工写成《列国志传》,使列国故事初具规模。全书共226节,不计回数,每节随事立题。从商纣起,到秦皇统一天下,较为全面、生动地记载了列国历史。但其中穿插许多与史实严重不符的部分,如秦孝公临潼斗宝等,也充斥着封建伦理道德和天命论的说教。后由冯梦龙凭据史传,把《列国志传》改编为108回的《新列国志》,于明末刊行。[2]清代乾隆年间,蔡元放(名界,号七都梦夫、野云主人)又作了一番修改,并加了序、读法、详细的评语和简要的注释,改名为《东周列国志》。
“冯梦龙凭据史传,把《列国志传》改编为108回的《新列国志》,于明末刊行。”这句话就说明此书可信度很高。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几点信息:
第一, “惟心服榆次人盖聂”, 盖聂是榆次人。
第二, 盖聂和荆轲是好友。
第三, 盖聂没参与刺秦谋划行动。荆轲使人去找他,没能找到。“因盖聂游踪未定”。
第四, “臣有所善客盖聂未至,欲俟之以为副。” 荆轲所说的吾客,冯氏确指盖聂。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