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氏家谱源流】莱阳盖氏乃金元故家

    中华盖氏网 2017/6/20 8:06:32 盖永德


莱阳盖氏乃金元故家

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各家的族谱也是一样,都不是完美无缺的。盖通是莱阳盖氏的骄傲,也是莱阳盖氏的一个谜。他到底是什么年代的人?一直困扰着莱阳盖氏的后人。

本人试着探讨一下此中原因,有不对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莱阳盖氏宗谱叙,第一篇是十四世盖範的儿子十五世盖兆生所作。作叙之时,年逾六旬,其言,“精神已耗,志为病阻,姑约略辑之,仲子濂其襄(帮助)厥事无违。”

盖兆生说自己年老了,姑约略辑之,让二儿子盖濂帮忙修谱书。宗谱应为父子两代共同完成。

盖濂也不负重托。

第二篇是盖範的孙子,也就是盖兆生的二儿子十六世盖濂所作。“吾族旧分十支,北五支缺略固多,而南五支遗失尤甚。又康熙四十年间,族人劈甲……而族属大紊矣。洎丁徭并入租赋(摊丁入亩),外居者鲜,族人到门,老少存没,都不复识。一再传后而又何世袭之与有?呜呼!谱牒不存,日远日疏,此昔人每痛恨于文献也。雍正改元之旦(1723年正月初一),余诣南楼,謁神主。幸观族祖盛贤公(十二世)北五支草册一卷,虽虫鼠凋残,而徵诸谱轴,先世支序,颇详明不紊。设使南五支属,有一人留心统绪者,手録一册,位次秩然……搜传轴,拾故本询黄发,徵疑信,逐稽而逐誌之。自故里以至徙居,共计百有余村,村村而考其端委……”

雍正皇帝(1722——1735)在位十三年,从盖濂得到草册至宗谱修成不知用了多长时间。估计是在雍正年间成谱。

民国版莱阳盖氏族谱,对盖通的记载和2013年出版的族谱一致。“与县志不合”这句话应该是民国时期写上去的,因为我通过盖裕善联系盖文强,看到了他发来的图片,盖文强手中有同治追远堂盖氏宗谱和光绪年间盖氏宗谱两部族谱,发来的是同治年间的族谱图片,据说光绪年间的记载和同治的相同,盖通后面记载为“载县志”,这里所说的县志,应该是康熙版的县志。到了民国版的族谱里面,记载为“与县志不合”。这就说明,民国以前,没人看出族谱与县志记载不一样。

我以前认为是盖兆生和盖濂父子写上去的,今改正。同治光绪谱都记载为“载县志”,就是说,到民国年间,有人道出了族谱是有毛病的。这不是我们几个人的说法,现在看来早在民国年间就有人提出来了。盖演是什么时候的人,来源那里,莱阳谱里面只字未提。洪武初年外迁之说,都是口传的。

序言中:“设使南五支属,有一人留心统绪者,手録一册,位次秩然……”说明南五支在雍正年间,没有什么记载,应该是根据南五五支谱轴或者家传写到族谱上的。所以,这里的记载应该是有问题的。盖兆生父子在莱阳盖通墓碑上肯定是没看出来盖通是什么时候的人,可能从明到清,发生了什么情况,使盖通的身份不能确定了。后来到了民国时期有人发现这里面有问题,但问题始终没能解决,县志和族谱都很难否定。所以我们只是探讨一下。

在康熙版《莱阳县志》古墓中记载

天水郡开国伯赵植墓,在县北八里。
濮阳县开国子赵格墓,在兄植墓侧。
青州刺史宫礼墓,在县北八里。
宣奉大夫盖通墓,在县南六十里。
隐逸张子容墓,在县北一里。
真人马丹阳墓,在游仙宫内,道士李知常取仙蜕葬此,元学士张仲寿有《归葬记》。
真人任风子墓,在县南十里,墓前有四真人会葬阁。
 

其中

青州刺史宫礼网络上说他是金代人。

宣奉大夫盖通墓,在县南六十里。
宣奉大夫是宋代官名。

 

宣奉大夫

宋文散官名。徽宗大观二年(1108)置。为文官第六阶。也叫阶官。应属正三品官。

阶官又称"散官",分为文散官与武散官两大类,各有不同品级名号。

散官是古代表示官员等级的称号,与职事官表示所任职务的称号相对而言。隋始定散官名称,加给文武重臣,皆无实际职务,而统称官员之有实际职务者为职事官,散官是有官名而无职事的官称。明、清官员级别和待遇依实际所授职官品级,散官仅存名号。

古代表示官员等级的称号,与职事官表示所任职务的称号相对而言。例如唐代文散官自开府仪同三司至将士郎凡二十九阶,武散官自骠骑大将军至陪戎八校尉副尉凡四十五阶。故散官亦称阶官。宋代称为寄禄官。明清则职居几品,即授几品阶官,故无散官之名,但亦可特授较高级的阶官。

 

有官名而无职事的官称。汉至南北朝,朝廷有时对高级文武官员于本官外另加位亚三司、仪同三司等名号,以示尊崇而无职掌。隋始定散官名称,加给文武重臣,皆无实际职务,而统称官员之有实际职务者为职事官。唐承隋制,置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至文林郎、将仕郎共二十九阶为文散官,骠骑大将军、辅国大将军、镇国大将军至陪戎校尉、陪戎副尉四十五阶为武散官,凡九品以上职事官皆带散位,称为本品。职事官随才录用,迁徙出入,参差不定;散位则皆以门荫结品,然后劳考进叙。职事官与散官品级不定一致,散官低而充高级职事官称守某官,散官高而充低级职事官,称行某官,待遇则按其散官品级。宋初沿唐制,置文武散官,神宗元丰三年(1080)改革官制,依官名确定职掌,据唐朝及以前散官旧制,制定文臣阶官,用以规定官员地位、俸禄等待遇,徽宗政和六年(1116)又制定武臣阶官。金、元皆有文武散官,并有司天散官、太医散官、内侍散官、教坊司散官等。明、清官员级别和待遇依实际所授职官品级,散官仅存名号。

 

政和(1111-1117)末年文臣自开府至迪功的三十七阶: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金紫光禄大夫、银青光禄大夫、光禄大夫、宣奉大夫、正奉大夫、正议大夫、通奉大夫、通议大夫、太中大夫、中大夫、中奉大夫、中散大夫、朝议大夫、奉直大夫、朝请大夫、朝散大夫、朝奉大夫、朝请郎、朝散郎、朝奉郎、承议郎、奉议郎、通直郎、宣教郎(原宣德郎,政和避宣德门改)、宣义郎、承事郎、承奉郎、承务郎、承直郎、儒林郎、文林郎、从事郎、从政郎(崇宁时通仕郎,政和再换)、修职郎(崇宁时登仕郎,政和再换)、迪功郎(崇宁时将仕郎,政和再换)。

 

而金代则没有宣奉大夫名称。

金朝文武散官与唐制有较大变化,表现在文散官增至四十二阶,武散官的一、二品皆用文资。  
四十二阶文散官如下:  
从一品上为开府仪同三司,中为仪同三司,中次为特进,下为崇进;  
正二品上为金紫光禄大夫,下为银青荣禄大夫;  
从二品上为光禄大夫,下为荣禄大夫;  
正三品上为资德大夫,中为资政大夫,下为资善大夫;  
从三品上为正奉大夫,中为通奉大夫,下为中奉大夫;  
正四品上为正议大夫,中为通议大夫,下为嘉议大夫;  
从四品上为大中大夫,中为中大夫,下为少中大夫;  
正五品上为中议大夫,中为中宪大夫,下为中顺大夫;  
从五品上为朝请大夫,中为朝散大夫,下为朝列大夫;(旧奉德大夫,天德二年更。)  
正六品上为奉政大夫,下为奉议大夫;  
从六品上为奉直大夫,下为奉训大夫;  
正七品上为承德郎,下为承直郎;  
从七品上为承务郎,下为儒林郎;  
正八品上为文林郎,下为承事郎;  
从八品上为征事郎,下为从仕郎;  
正九品上为登仕郎,下为将仕郎;  
从九品上为登仕佐郎,下为将仕佐郎。(此二阶,大定十四年创增。)

所以,盖通应是北宋末年封的宣奉大夫,北宋灭亡后,死于金代,其墓在明清时期就称之为古墓了。古墓,封建社会,指的是前朝的或者再以前的墓。本朝的则不能称之为古墓。

而《莱阳县志》编修情况如下:

1、  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初修《莱阳县志》成。
2、清朝康熙十一年(1672年),续修《莱阳县志》,1678年成。
3、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2月),国民党莱阳县政府呈请省政府重修《莱阳县志》。

明代:

莱阳县修志官师姓氏

总裁
巡抚山东等处地方督理营田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张凤仪来之,满洲籍,深井人。
巡抚山东等处地方督理营田兼理军务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正品  赵祥星松石,辽东义州人,贡生。

提调
山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施天裔泰瞻,满洲人,贡生。
督粮道管通省税粮事务参议  迟日兴庚吾,辽东广宁人,贡生。
山东等处提刑按察使  何毓秀九合,辽东前屯卫人,甲午。
提督山东通省学政按察司佥事  杨毓兰东台,河南新乡人,丙戌,丁亥。
提督山东通省学政按察司佥事  劳之辨书升,浙江石门人,甲辰。
分守登莱海道山东布政使司参议加七级  武国柱攀石,奉天盖平人。

督理
登州府知府  杨日盛如石,山西大同人,拔贡。
            陈玉前道一,陕西固原人,戊子贡生。
同知加一级  宋时化蒸菴,浙江山阳人,保举。
通判  张檄尺书,湖广咸宁人,戊子。
加一级  李芝兰毓秀,辽东铁岭人,贡生。

督修
登州府莱阳县知县  万邦维松谿,湖广麻城人,戊戍。
卫元爵钝菴,浙江长兴人,贡生。

纂修
登州府原任莱阳县知县  邹知新俟菴,湖广麻城人,壬午。
儒学署教谕事举人  刘伟万年,莱州府潍县人,甲午。
赵自立耐菴,沾化人,举人。

缮理
本县县丞  彭万化六息,河南怀庆人,拔贡。张元标颖菴,顺天大兴人,贡监。

督工
本县典史  张文光华亭人。
徐奇子远,淅江人。

修志姓氏

纂修
赐进士山西按司佥事  咸怀良

校阅
赐进士大理寺卿  张梦鲤
赐进士监察御史  孙旬
赐进士镇江府推官  左之宜

监修
文林郎莱阳县知县  程时建
迪功郎莱阳县县丞  胡梦豸

监书
将仕郎莱阳县主簿  尚仁声
莱阳县教谕  袁大魁
莱阳县训导  萧鸣鸾
徐顺
莱阳县典史  仇云腾

辑录
乡进士  宋兰
赵柚
王纳谟
赵密
左之龙
刘兆文
太学生  咸怀忠

编次
邑庠生  谭仲顼
(下缺二人。)

本县修志绅衿姓氏

校正
河南汝南道副使前翰林院左春坊左中允候补  张瑞征华平,壬辰。
礼部精膳司主事  赵崙阆仙,戊戍。
吏部观政进士  孙元亨卢乡,甲辰。

参阅
中书科中书舍人  姜炤楚白。
湖广石首县县丞前北直隶井径知县  王章酉山,丁亥。
上林苑监良牧署丞前河南彰德府推官  刘珖兰嵎。
江西万年县知县  赵山原                 长公,壬辰。
纂修河南陈留县知县  张重润沧溟,贡生。
昌邑县儒学教谕张允龄九如。
举人  张禹玉
廪生  刘

讨论
浙江武义县知县  赵隆泰器。
侍卫  周世祜西斋
贡生  宋俶
举人  张重启
举人  周正
贡生  刘枢
贡生  赵以鐇
贡生  赵崇
贡监  张重缙

校成
江南长洲县知县  周仲达浈如,贡生。
原任江西按察司知事  董正立处右,贡监,通判改授。
贡生  张重绍
举人  宋摅
举人  王勖陛
贡监  张齐玉
生员  孙元翰
生员左永禛
生员左起旦

 

其中:纂修
赐进士山西按司佥事  咸怀良

 

咸怀良

(生卒年不详) 祖居莱阳,其后裔于清代迁居莱西市马连庄村。1564年(明嘉靖四十三年)中举人,1568年(隆庆二年)中进士。历任南直隶霍丘县 知县、陕西省 平凉府 同知、南直隶凤阳府 知府、山西 大同兵备道、陕西 按察司 佥事等职。1578年瓦剌入侵,咸怀良出任大同兵备道,他本不习武,到任后乃铸大刀一口,用四匹马挽拉,敌人探知他"力大艺高",乃退。咸怀良后调任陕西按察司佥事。不久,因病回籍休养。1582年(万历十年)参加纂修《莱阳县志》。病愈后,升迁京都任职,于赴任途中病故。

 

校阅
赐进士大理寺卿  张梦鲤
赐进士监察御史  孙旬
赐进士镇江府推官  左之宜

 

张梦鲤

(1533~1597) 字汝化,号龙池。祖居青州府乐安县碑次口村,明初其先祖张海山迁居莱阳县夏格庄镇双山村,传至九世而生梦鲤。现今双山张一族始祖之一,立二十字族规,发展张氏。奠定了古代莱阳第一门的地位。官至从一品,九卿之一。

其父张錕 母盖氏

有份圣旨,是明隆庆皇帝诰赠双山张氏八世祖张錕为奉直大夫(从五品)和妻子盖氏为宜人的圣旨。

康熙版《莱阳县志》序
莱,岩邑也。幅员之阔,户口之繁,赋税之多,科第之盛,于诸邑中最为雄长。或曰:“莱,古莱国也。”或曰:“以其在莱郡之阳,故曰莱阳。”尝考夹谷之《会莱志》,逼好而迄于今,犹称难治,岂山川为之耶?抑风俗为之耶?余下车时,即欲索邑志一览,不可得。偶得残籍一帙,十存一二,乃万历初年志也。然莱之冠盖相望,弦诵不辍,皆在隆万以后;兵火频仍,乱离多故,亦在隆万以后。是安可湮灭而不传哉?顷承谕旨征取邑志,遂广肆搜罗,缙绅名出其家谱,父老咸述所风闻。乃以疆域为一书,建置、食货、学校、典礼各为一书,选举、官师、人物、外纪、艺文各为一书,其成十志。千余年之遗迹,数百里之规模,了若指掌矣!其或不详、不备与夫日新月盛者,所望后之君子踵事增美,庶斯志与斯邑同不朽于天壤也夫!时康熙十二年岁次癸丑菊月上浣之吉旦,赐进士文林郎知莱阳县事楚麻城万邦维谨序。

另一个序

邑应乎宿,人巩乎邑,山川毓乎人,德业文章钟于川灵山秀,洵莫重于志矣。志何昉乎?始而结绳,渐而书契,既而宪典国乘,以及稗官野史,皆以名志。志固经之裔,史之翼也。《禹贡》所纪,田赋高下,坟垆黎赤,与夫、龟、鱼之细。《周礼·职方》则及于山薮川浸,男女畜扰之粗。而班孟坚作《地里志》尤详政治、风俗,奢俭缓急之宜。继此,魏俊民、桂文襄、罗文恭等复孜孜于形势、阨塞、封疆、壶柝之计。其为纪载不一,类于以辨方域、识文物则一也。盖统志因乎省郡,省郡因于县志,故县志为最详。莱阳为古莱子国,素称岩邑。景物人文甲山左,数百年来其间,山川之苍莽、人物之班次、土风之沿革、草木虫鱼之畜产或遗而不存,或略而不详,无他,失所志焉故也。自我清定鼎汇一统,志为详且尽矣。岁横艾困敦,我皇上诏天下郡县纂合修志典,残籍维新,文明于烁,猗与,何风之隆也。时松谿万公任莱邑,毅然以作志为己任,见夫海滨广斥,幅员寥阔而靡所纪极也,则志疆舆、建置;见夫风俗浇漓,庶类繁杂而靡所究稽也,则志典礼、处纪;见夫守牧失人,则脧民生,惟乎缺供,户口消耗则伤国脉而靡所补救也,则志官师、食货。虽然,犹未足以尽志也:教化为人之模范,则学校于是乎志;俊髦为人之桢干,则人物于是乎志;而且志贡举,则昭科名荣荫之所由;志艺文,则备德业学术之所由考。虽为一邑之事,而义则通乎天下,虽为一时之事,而理则周乎百世。诚甚盛大典也。然而搜罗具备,典章有缺;条目胪列,刊刻未竣;有初鲜终,邑人惜之。洎余分符兹土簿书,鞅掌之余,问及一邑乘书,而旧章无有存者。一日,太史张公持残编授余,命余落成,爰汇览全集,正其讹,补其偏,俾苍莽之山川,有稽班次之人物,有稽土风之沿革,有稽畜产之草木虫鱼,有稽凡莅兹邑者。抚今思昔,起弊维衰,不有以扶进醇风而臻厥上理也哉?万公创始于前,遵令甲也;余不佞纂成于后,续不备也。倘后之君子起而讨论之、修饰之,增其所遗,详其所略,其以斯志为筚路蓝缕也可。时康熙十七年岁在著雍敦牂夹钟花朝之吉旦,文林郎知莱阳县事浙长兴卫元爵撰。
 

两序当中:

“余下车时,即欲索邑志一览,不可得。偶得残籍一帙,十存一二,乃万历初年志也。”

“洎余分符兹土簿书,鞅掌之余,问及一邑乘书,而旧章无有存者。一日,太史张公持残编授余,命余落成,爰汇览全集,正其讹,补其偏,俾苍莽之山川。”

可知,康熙年间,明代莱阳县志还有残本。所以,康熙版莱阳县志,应该有一部分是继承明代的。至于有多少,就不知道了。所以,县志记载应该是比较准确的。明代时盖通墓碑存在与否,我们不知道。但存在的可能性肯定比清代雍正年间大得多。我分析雍正年间,盖通墓已经看不出是什么时代的了。如果能看出来,大家都知道,这不明摆着一部假谱吗。

张梦里作为盖氏的外甥,在校阅盖氏时肯定会特别注意。所以可信度很高。

我不是在否定莱阳族谱,南五五支的家人也不必介意,这个问题自雍正年间就没有解决。

盖通为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人。盖演是他后面的人,我们推算盖演,还是要根据盖威盖瑞叔侄大战刘六刘七起义军那年(1511年,义军到山东登州府莱阳县)推算比较科学。否则,莱阳八世祖盖威保衡王的传说就也是假的了。这个假不了。

1511-1368=143,那么在143年间,从一世盖演到九世盖瑞,不可能吧。就是少算一世,按八代人计算,也不可能。所以,盖演应该是金元时期的人。金元故家之称,是当之无愧的。

北宋趣果寺碑记载的盖良五位盖氏先人,很可能是盖通的前辈。

为什么这么说呢?

盖濂的宗谱序里:

“雍正改元之旦(1723年正月初一),余诣南楼,謁神主。幸观族祖盛贤公(十二世)北五支草册一卷,虽虫鼠凋残,而徵诸谱轴,先世支序,颇详明不紊。”

从中可以看出,北五支记载是比较准确的。所以可信。而盖演推算不到北宋金初,所以应为盖通之后,盖盛贤草册里面没记载盖通。因为草册记载的都是北五支的,没有南五支的。草册里的第一位祖先就是盖演。

而民国版莱阳县志所记载,盖氏:太守通之族,世居三区凤头村,析姜疃庵里森埠庄盖家庄子上夼大策等村。

这一条,在康熙版的莱阳县志之中则没有记载。应该是根据康熙版某条加上去的。而康熙版的莱阳县志有部分是源自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修的《莱阳县志》。

关于太守通,知宣化府事

知府,别称:太守、知州

职事官,正五品。

知府,也称太守,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职官名,州府最高行政长官。

据古代正史职官志(百官志)记载,东汉末年,州从监察区变为行政区,州最高长官称"州牧",以掌一州军民。隋代,州最高长官称"刺吏"或太守,唐宋时正式设立与知州平级的府级地方长官"知府事"。

元朝废府设路,路一级的地方长官为达鲁花赤,只在散府设有"知府"的官职,是达鲁花赤的属官之一。

明朝大致恢复宋制,才最后有了以"知府"为名的地方官职。

知府,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凡宣布国家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稽察奸宄,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一切政务皆为其职责。

知府地位相当于现今一个地级市的市长,同知则为副市长。

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职官名。州郡最高行政长官。 据古代正史职官志(百官志)记载,唐朝时已有相近的权变做法,宋朝时正式设立州府级地方长官“知府事”,明朝时才最后有了以“知府”为名的地方官职,由于好古,士人经常雅称知府为太守。

太守:汉代掌管郡务的最高长官。三国以及隋炀帝、唐玄宗时期和五代,改州刺史为郡太守。此后,太守不是正式官名,习惯上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明、清时期专用以称“知府”。

 

宣奉大夫,宋代文散官名。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置。

为文官第六阶。

散官是古代表示官员等级的称号,与职事官表示所任职务的称号相对而言。隋始定散官名称,加给文武重臣,皆无实际职务,而统称官员之有实际职务者为职事官,散官是有官名而无职事的官称。明、清官员级别和待遇依实际所授职官品级,散官仅存名号。金、元皆有文武散官,明清则职居几品,即授几品阶官,故无散官之名。

知宣化府事:就是宣化府知府。

宣化历史悠久。战国至秦汉属上谷郡,唐代置武洲,文德元年(888年),设文德县,始建宣化城。辽改武州为归化州,金改归化州为宣德州,元中统四年(1263年),始置宣德府。明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改宣德府为宣府。次年,置前卫、左卫、右卫,遣将卒把守。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展筑宣府城,边长“六里十三步”,周长达12公里。次年皇子朱橞受封谷王,就藩宣府,宣府成为边防重地。明正统五年(1440年),城垣包砖,6年后竣工,城高池深,气象雄伟。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废宣府卫所,取宣扬教化之意,改置宣化府。宣化县,府县治所均在宣化城内,宣化由此得名。因其为北京城西第一座府城,人称“京西第一府”。1913年废。

在宣化府志中未见盖通的记载,因为所记载的金代人物不多,可能有漏载。

民国版《莱阳县志》第七册,人事志·人物·乡宦 载:金(1115—1234)盖通,前大策,官宣化知府,墓在凤头村西北。

县志此处采用的是民国年间叫法。    

 

《盖氏族谱》记载:八世,通,宣奉大夫,知宣化府事,……与县志年代不合。

 

据古代正史职官志(百官志)记载,唐朝时已有相近的权变做法,宋朝时正式设立州府级地方长官“知府事”,明朝时才最后有了以“知府”为名的地方官职,由于好古,士人经常雅称知府为太守。

莱阳盖氏族谱里采用的是不是盖通碑文写法,这个不知道,但可能性较大。时间是雍正年间,两种官职都记载了。

民国版《莱阳县志》卷三之二 人事志·礼俗·氏族·四十一页 载:

金元故家(十六姓):

 

其中

蓋氏:太守通之族,世居三区凤头村,析姜疃、庵里、森埠莊、蓋家莊子、上夼、大策等村。

 

意思是,盖氏,太守盖通的家族,世居三区凤头村,分散姜疃、庵里、森埠莊、蓋家莊子、上夼、大策等村。

“太守”即知府,由于好古,士人经常雅称知府为太守。

太守通就是这种记载方法,采用的是雅称。

 

以下是康熙版莱阳县志内容

康熙版莱阳县志、卷二、古墓

部分

广州都督司马谭长墓,在县西南五十里,墓碑虽断,而文尚可辩。

进士中散大夫开国男张忭墓,在县北半里许。

天水郡开国伯赵植墓,在县北八里。
濮阳县开国子赵格墓,在兄植墓侧。
青州刺史宫礼墓,在县北八里。
宣奉大夫盖通墓,在县南六十里。
隐逸张子容墓,在县北一里。
真人马丹阳墓,在游仙宫内,道士李知常取仙蜕葬此,元学士张仲寿有《归葬记》。
真人任风子墓,在县南十里,墓前有四真人会葬阁。
 

 

宣奉大夫盖通墓在县南六十里。前朝的墓及再往前的,都叫古墓。明万历年间断定的古墓年代,应该不会错。盖通应为金朝人。

 

“官宣化知府”几个字在康熙版县志里没记载。

为什么只见宣奉大夫而未见宣化知府的记载呢?

因为在古代有散官和职事官之别,宣奉大夫是散官,也叫阶官,属于正三品。而宣化知府是职事官属于正五品,也就是说,盖通的散官官阶高于职事官官阶,那么县志在记录他时,为了彰显个人荣耀,就采用较高官阶记录。从上面我们也看出,青州刺史宫礼,采用的就是职事官记载的。而天水郡开国伯赵植,濮阳县开国子赵格,用的是伯、子等爵位记载的。

在康熙版莱阳县志 卷之六:贡举 辟荐

盖通   宣奉大夫

 

辟荐是表示被任以官职的,说明盖通做官的情况县志里很明确,所以盖通知宣化府事也是可信的。

清朝

盖範则在康熙版莱阳县志卷六 贡举 进士 贡举 举人

盖玄龄在康熙版莱阳县志  卷六 贡举 贡士 壬寅贡

盖威盖瑞在康熙版莱阳县志卷八 人物 忠节

每一项都分得很详细。

但是到了民国年间,县志记载就比较随便了,有时叫太守,有时叫宣奉大夫,有时官宣化知府。

 

纵观中国家谱发展史

家谱名称繁多,大致有宗谱、世谱、族谱、家乘、会通谱、统宗谱、支谱、房谱等称法。从中国家谱发展的历史看,宋代以后修谱的宗旨发生了变化,此前家谱作为官吏铨选和巨姓望族婚姻门第参考的依据作用已逐渐丧失,编纂家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说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尊祖敬宗、睦族收族,且比较关注亲亲之道的提倡。家谱的编纂也逐渐由官方垄断走向民间私修。总的来看,宋元时代民间私修家谱尚未形成风气,并不普遍,而这一情形的转变主要是在明代。

而山东地处北方,兴起的相对比其南方晚。盖盛贤的草册不算修谱。

南宋郑樵《氏族略》序云

“若私書有濫.則糾之以官籍;官籍不及,則稽之以私書,此近古之制,以繩天下”我们今天看问题也要遵循这一原则,相信莱阳县志。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