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氏家谱源流】山东移民真如传说的那样都来自山西么?

    中华盖氏网 2017/12/3 15:27:16 盖明文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山东移民真如传说的那样都来自山西么?

盖明文

对于山西移民本人始终认为是一个被夸大的事情。下面是我搜集的一些网络论文及论坛里的论证及个人的一些见解。以此来对自己的看法进行佐证。

 

符孟标曾经写过一篇《山西移民“真相”》。全文如下:

 有道是“乱世杨武,盛世修典”。近年来地方修志、民间修谱之风油然而兴,正本溯源、敦亲睦族,这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来说是件好事情。拥有第五大发明之称的“姓氏学”,不仅能够使炎黄子孙深深领悟五千年文明史的横亘连绵,新世纪中期暗藏的玄机更是引起了多学科、多领域的重视。然而,怎样才能做到“正本溯源”,慎终追远呢?传统的陈规陋习故不可取,更不符合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今日续谱我们也应该秉承求真务实的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传统的族谱中多留有传说中的历史,累年积月,如不细加考证,真的能够混淆视听,亦有背于今日姓氏学的意义。在鲁西南大地,大多的姓氏族谱中记载着一个相同的故事——“洪洞县移民”,对其真伪长久争论不休,特别近年来日益受到专家、学者的质疑。
一、 不见诸史,惟详于谱牒
据考证,谱牒版的“洪洞移民说”其主要因子“大槐树”“老鸹(鹳)窝”“广济寺”等等,是在各族姓族谱的不断修订中才“逐渐变化或丰富”,而且,“越是晚近修的族谱,吸收传说的内容越多”。但据现在能看到最早的《洪洞县志》(明万历年间)记载:“(洪洞)相传旧无城,至明正统十有四年(1449年),始奉文创筑土城”,试想明政府如何会在一个尚无城池的地方设立机构组织移民活动?至于所谓的明初洪洞移民一说更是只字未提;而广为谱牒所载的“大槐树” “广济寺”之说亦显荒谬,“广济寺,在城北永安里,唐贞观二年建,节年被汾水侵塌,今改徙贾村北,官路西,寺名仍旧”,并未提及大槐树事宜。寺院尚存在搬迁的可能,而大槐树何来搬迁之说,何况又是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
二、 洪洞移民传说色彩太重
包括复趾甲、解手、胳膊上勒痕、鱼上树、牛上房,甚至“御箭射雁”“胡大海/常遇春复仇”等等,浓浓的传说色彩反而彰显了实质内容的空洞。洪洞移民传说的复杂性除了象征符号外,还在于这个关于族根的传说在形成、流传、复述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叠加进了一系列的次主题,或者说它在特定的情景中有特定的主题,而在最初,它可能既于移民心态无关,也与族根意识无关。
三、 移民人数与史载严重不符
据万历年间的《洪洞县志》考证,洪武二十四年洪洞有11900户,92872口;永乐年间,有11592户,87775口;成化八年(1472年)有11448户,98240口。上述时期正是传说中洪洞的移民高峰期,然而永乐年间比洪武年间仅少了300户,5097口,成化年间比永乐时少了140户,而人口反增加了1万多,这些数据的变化既无法让我们看出洪洞大规模移民的迹象,也无法解释今天广布于冀、鲁、豫甚至更广阔的地区移民迁自洪洞的说法。
四、 在今天所能看到的大多数洪洞移民“后裔”的家谱中,虽一再申明自己迁自洪洞县,但“具体的地名都被省略或者磨损了”
在万历年间新修的《洪洞县志•舆地志》篇中明确记载了洪洞的都镇情况,“国初洪洞都里旧四坊,统八图,遵教厢,四乡统十都,十都统九十八图”,然后具体记载了各都所统各图的名称,然而在所发现的墓志、碑刻、家谱中,即或提到迁自洪洞某某具体地方的,“都很难与这些记载的地名对上号”。
五、 从遗传基因学的角度分析,亦很难得出山西、江淮、四川等地大规模移民华北的情况
袁义达、张成两位先生以省为单位分析了人口的群体遗传,结果显示,河北、河南、京津、山东、东三省亲缘关系最近,形成一个系统;山、陕、宁、甘亲缘较近,又形成一个小系统;长江下游的江浙苏皖(南部)又是一个系统;广东、广西、福建则构成华南系统。从中,我们却不能得出洪洞移民中原的结论。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学者们质疑洪洞移民的同时并没有否认明初移民的事实。元末明初战祸连年,镇压刘福通起义,战争长达十三年之久,战场主要分布在两淮之间,结果是苏皖豫鲁的百姓“十亡七八”;事隔不久,元朝诸王将领各怀异志,内讧又起,先后在豫鲁一带及晋东、晋北、关中地区展开了争城夺地的恶战;而朱元璋兵出江淮的全国统一战争又是在中原地区拉开的帷幕;明初的“燕王扫碑”更是有“红虫吃人”之说,战争的结果直接是百姓家破人亡,饿殍遍野,赤地千里,人烟断尽。然而这一时期中原地区的人民所受的打击还不仅仅是兵灾战祸,水、旱、蝗、疫也倾时而注,黄、淮多次决口,更使中原大地“漂田庐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据《元史》载,仅元朝至正元年至二十六年的水旱灾,山东就达20次,河南18次,河北16次,两淮地区10次,而搏击中原地带的黄河决口亦七次之多,造成“漂没民庐,死者众”、“禾不入土,人相食”。以至于洪武十四年时河南人口仅1891000多人,河北1893000多人,尚不及今天一个中等市的人口数量。相反,这一时期的山西却是另一番景象,山西人口4030454人,是河南、河北两省人口的总和还要多。所以面对“人力不至,久致荒芜”的景象,明政府的当务之急便是“田野辟,户口增”,移民亦成为其必然的选择。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数据只是洪武十四年的人口统计,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历年都会存在很大的变数,所以我们既要注意山西人口增加的原因,也要考虑当初的移民形势。张青在其《洪洞大槐树事略》中分析到:由于“山川形便”的地势原因,“每当分裂或战乱时期,山西往往成为北部中国的战略要地或政治中心,因而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也成为大批难民的庇护所,从而出现一个经济性当繁荣的阶段。”山西地区不仅大的战乱很少波及,而且大部分地区风调雨顺,连年丰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山西人口的增加不仅是因为相对人口的增多,而且也是大部分避难而来的中原人口充实的结果。既然是避难,灾难过后,返乡人数肯定不在少数,这部分人算不上真正的山西移民。就明初移民的形势来看,既有山西移民,也有江浙一带向中原地区的移民,如历史上著名的“洪武赶散”,政府即从江南迁移大量人口到苏北一带进行垦荒;从其移民的方法和步骤尚看有遣返(即将在战乱期间逃荒到外地的人,遣送回原籍)、军屯、民屯、尚屯等形式;从移民的类型看既有政府组织的人口迁徙,也有人民自发的流转,但不管怎样区分,明初移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所迁之民多为平民百姓,非官非商,文字记载困难,而政府也难做统计,正史中更不可能为其作传立说,所以也以至于今天的洪洞移民如此“扑朔迷离”。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明朝初年山西向外移民是存在可能的,但我们又该如何看待“洪洞移民问题”?据民国年间的《洪洞县志•艺文志》载:“洪治隶平阳,壮哉县也,其始为城者,适当大路要津,骅驂之所奔驰,商旅之所往来,轮蹄之声昼夜不绝。”毕竟一县之志,难免有溢美之词,不过其“适当大路要津”当属客观,所以历明三朝,长达五十年的移民壮举中发生在此地者也不无可能。正史记载的明初山西移民多达十八次,从中我们虽未能找到有关洪洞移民的明确记录,但这也并不能排除洪洞移民的可能性,因为我们所能看到最早有关明初山西移民的记载是在洪武六年(1373年),而事实上明王朝移民早在元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就已开始了,朱元璋在命令大将军徐达挥师北伐中原的同时,就下令迁徙苏州府富民充实濠州(今安徽凤阳),明初移民运动,亦由此拉开序幕。所以一些学者也指出,明初的移民,特别是明朝初年未能记载下来的更在多数,如果是这样,我们也应该能够从洪武年间到永乐年间户籍与人口的变化中看出明初洪洞移民的事实,但也需指出的是这并不是说我们就能得出今天众多家谱记载的“洪洞移民” 的结论,事实上真正值得商榷的问题应该在这里。我们从洪武二十四年到永乐十年洪洞户籍与人口的变化中亦可看出,十年间整个洪洞县户才减少了三百多,口减少了五千多,而据一些学者估计仅明初山西迁到山东兖州府的移民就达34万之多,所以洪洞的移民数据尚不够山东一省,又怎能解释洪洞移民分布18省之说?对此郑州大学的王兴亚教授曾作出了如下解释:洪洞移民并不全是洪洞县的,想他一个洪洞县绝不会有这么多人;明朝移民是分好多次、好多年分才完成的,并非一次性迁出;现在华东好多省份自称是洪洞移民的很多,但一部分人是无意的,见人家说是山西洪洞人,自己也顺着说,一部分人确是有意的,因为自己说不出祖先在哪里,似乎是很丢脸的事,所以就从众人之说,王教授的解释应该是中肯的。
综上分析对于洪洞移民问题真相,我们得出的结论应该是山西移民,而非狭隘的洪洞移民。
参考文献:
1、 赵世瑜。祖先记忆、家园象征与族群历史:山西洪洞大槐树传说解析。历史研究。2006(1)
2、 赵世瑜。祖先记忆、家园象征与族群历史:洪洞县志。
3、 周祥森。山西洪洞大槐树族根传说与历史的假设性。历史评论网,2007-01-02
4、 赵世瑜。祖先记忆、家园象征与族群历史。万历洪洞县志。
5、 袁义达、张诚。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17.
6、 元史•五行志。
7、 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五。
8、 张青。洪洞大槐树移民志。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77-78。
9、 张青。洪洞大槐树移民志。洪洞县志•艺文志:民国版。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

 另外在百度“山东鲁能”吧一些吧友的论证也颇具道理。见下:

明初山东已经是北方第一人口大省,能查到的只有山东作为外迁大省的证据,根本没有迁入的史料记载。
许多人觉得家谱上写了,就是真的。其实在宋朝年间家谱还是官修,民间修家谱是要被砍头的。如果仔细看你们的家谱就会发现基本都不会超过明朝,大多数才到清朝。而不止山东,河南 河北都有类似传说,难道三个人口大省都是一个地方迁出来的吗?
还有所谓的复指,其实是汉人特征。根本不是山东人特有,好多南方人也都有。解手一说更是强行附会,元朝《错斩崔宁》话本里就有解手上厕所一词,明初移民才形成的词语难道穿越了吗?
还有就是两地语言完全不是一个系统,民俗 长相更是差别很大。如果山东人死光了,那么为什么我们作为山西移民反倒完全没有山西人的影子呢?

 

明初山东不仅是北方第一人口大省,而且是移民输出大省!

  表2.4a 元朝历年人口数
         1290年(万人) 1330年(万人) 加权平均值(万人) 占全国的比重(%)
河北  330.2                    384.1                   357.2                          4.39                             包括北京和天津
山西 128.9                    149.9                    139.4                          1.71
辽宁 89.9                      104.5                       97.2                          1.19                             包括内蒙古
山东 223.8                    260.3                    242.1                           2.97
江苏 807.6                    939.3                    873.5                         10.72                            包括上海
安徽 418.8                    487.2                    453.0                           5.56
浙江 1161.5               1350.9                  1256.2                         15.42
江西 1441.5               1676.6                  1559.1                         19.14
福建 621.4                   722.8                     672.1                           8.25
河南 113.6                   132.1                     122.9                           1.51
湖北 272.0                   316.4                     294.2                           3.61
湖南 794.0                   923.5                     858.8                         10.54
广东 595.8                   692.9                     644.4                           7.91                              包括广西和海南
陕西 104.7                  121.8                      113.3                           1.39                              包括宁夏和甘肃
新疆 35.0                      40.7                         37.9                            0.46
四川 275.5                  320.4                      298.0                            3.66                              包括贵州和云南
其他 116.3                  135.4                      125.9                            1.55
合计 7530.5              8758.8                   8145.7                        100.00
此表中元朝历年的人口基本数据引自《中国人口史》(赵文林和谢淑君,1988年)

 表一 洪武十四年、二十四年户口总数与分区数
户口 户数 口数
年份 洪武十四年 洪武二十四年(A) 洪武二十四年(B) 洪武十四年 洪武二十四年(A) 洪武二十四年(B)
总计 10 654 362 10 684 435 10 652 870 59 783 305 56 774 561 60 545 821
直隶 1 935 045 1 876 638 1 912 914 10 241 002 10 061 873 10 755 938
浙江 2 150 412 2 282 404 2 138 225 10 550 238 8 661 640 10 487 567
江西 1 553 924 1 566 613 1 553 923 8 982 481 8 105 610 8 982 481
北平 338 517 349 523 334 792 1 893 403 1 980 895 1 926 595
湖广 785 549 739 478 775 851 4 593 070 4 091 905 4 702 660
福建 811 369 816 830 815 527 3 840 250 3 293 444 3 916 806
山东 752 365 720 282 753 894 5 196 715 5 672 543 5 255 876
山西 596 240 593 065 595 444 4 030 454 4 413 437 4 072 127
河南 314 785 330 294 315 617 1 891 087 2 101 991 1 912 542
陕西 285 355 294 503 294 526 2 155 001 2 489 805 2 316 569
四川 214 900 232 854 215 719 1 464 515 1 567 654 1 466 778
广东 705 632 707 241 675 599 3 171 950 2 581 719 3 007 932
广西 210 267 208 040 211 268 1 462 119 1 392 248 1 482 671
云南 —— 75 690 59 576 —— 354 797 259 270
资料来源:洪武十四年数据《明太祖实录》卷140.
洪武二十四年(A)数字据《明太祖实录》卷214.
洪武二十四年(B)数字据《诸司职掌•户部•民科•户口》。

元代山东人口数量在北方地区居于前位,山东经济相对繁荣,一直是元代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元末战乱,北方人口有较大损失,虽然山东人口有所波动,但到了明初仍居于北方第一。

根据明太祖洪武(朱元璋)十四年(1380年)《明史》中户口统计有6054万人,其中山东人口最多,有5,196,715人,以下依次为山西 (4,030,454人)、河南(1,891,087人)、陕西(2,155,001人)、北平(1,893,403人)。由此看出,明初山东已经是北方第一人口大省,明初户部郎中刘九皋曾经建议:“山东、山西人口众多,宜于迁出”。朱元璋是安徽濠州凤阳人。明朝开国后,他就在家乡设立了凤阳府。但因战乱、灾荒、瘟疫三重打击,到洪武1370年,辖域极大的凤阳府不足13万人口。官方至少组织过三次移民运动到凤阳府,迁入了大批山东移民”,已占凤阳府人口的70%,多来自山东枣林庄。
根据曹树基先生《中国人口史——明代卷》对明初人口的研究,当时北方地区,形成了几个人口相对稠密和相对稀疏的区域:人口比较稀疏的区域包括元大都附近(现在的北京),永平府(现在河北东部秦皇岛一带) 山东的东昌府(现在的山东聊城一带),山东的兖州府运河以西地区(现在的山东济宁西部,菏泽一带)。
人口比较密集的区域一个是山西的东南部(就是民间所说的“山西洪桐县”) 山东以益都为中心,包括 青州府、莱州府、登州府(现在潍坊、日照、青岛、烟台等地区。在河南、安徽、江苏、河北等地得当地传说是“山东枣林庄”)。关于明代洪武、永乐从年间山东输出大量移民,充实辽东、京师,河北、山东西部、河南、安徽、江苏等省,已经不止在一本史籍中记载,其中某本《中国通史 明》认为各自的输出移民数为50万,这些事情也多见于迁出地和迁入地家谱。尤其以从山东迁出的移民家谱籍贯故里记载比较详细,也可以在两地找到证据。
明初鲁西平原数百年战乱之后土地荒无人口稀少,但胶东人口非常密集,约占山东总人口的80%。明朝政府多次由山西、胶东的登、菜二府迁民以实鲁西,其中胶东移民估计50~60万人,大约占移民总人数口的40%。因此,鲁西有相当一部人的祖籍都出自胶东的登、菜二府。
参见于上面图表,明初云南人口只有25万人,土地荒无人口稀少,远不足以迁民以实胶东,证实了小云南并不是在云南省。明初中原已经统一,云贵高原仍被元朝残兵占据,朱元璋派出步兵30万讨伐云南。多数军户祖籍山东莱州、登州、青州和苏北淮北等淮河一带,到云南四川驻军多年,组建乌撒卫。明初,倭寇不断侵扰山东沿海地区,明朝即从乌撒卫等地调兵调防。六百年多年过去了,世代口传,自称小云南后裔。但是,小云南云南后裔不过是占极少比例而已,胶东土著居民仍占绝对多数,决定着胶东人以长方脸或国字脸为主,身材明显高大,居于全国首位,在人种体质上完全不同于云南人。
考古证实山东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古人类身材高大。大汶口文化组平均身高172.5厘米,在全国新石器文化时代居于首位。几千多年,东夷人遗传基因仍起着重要作用,再加上特殊的饮食结构和自然环境,保证了最早的山东人具有身材优势。一位考古队员告诉说,原始社会山东一带的出土的人体骨骼一般都比现代人要更加高大,也是所谓“山东大汉”最早的由来。

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因山东移民入迁而形成山东话方言岛,翼城县之所以发生大规模的山东移民运动,其主要原因是山东省居民为逃荒避难而外迁至此的。因元明时期频频战争和自然灾害不断,造成了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也成为大批难民的庇护所。明朝政府在洪洞广济寺设局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因此,大部分大槐树移民原籍都不是山西的,有部分移民又返回原籍。明朝建立户籍制度,对当地户口征税,但移民免税三年,土著村民虚报移民,想享受免税,大槐树传说以讹传

另外有证据显示“山东兖州枣林庄”也是明初移民输出的主要集中地之一。感兴趣的可以去搜一下。

以上就是一些吧友的论述。另外本人前段时间也查阅过“宁津”“南宫”等地的老县志。从中发现当地现存的大量村史都记载村民于永乐二年来自胶东“即墨”。而且是分批分拨迁来的。致使当地的好多村名出现了“李二拨“李八拨”、“张三拨”等等。

移民的主要原因据说是“元末明初”的战争以及“燕王扫北”。致使山东河北等地出现“千里赤地”,“万里无人烟”的现象。但“燕王扫北”的主战场主要集中在山东西部及河北的一些地区。诸如德州、宁津、南宫、盐山等地。胶东所受影响很小。这也符合了胶西如宁津等地移民多数来自“即墨”的事实。

另据山东莱阳县志记载:

明朝初,洪武到永乐初,那八千户呢?八千户人家,几乎相当于当时莱阳总户数的三分之一了,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当时总户数二万五千多户。
人口二十三万二千多,这个数字就相当于平均每户人家接近10口人。
莱阳县现在人口接近90万,相当于现在莱阳县人口的四分之一强。
当时洪武初到永乐初,除了旱灾,蝗灾,倭寇,莱阳没有什么大的减少人口的事件发生。

据说莱阳宫氏后人,80多岁,排世30多,也说是明初山西外迁来的,莱阳县志金代宫礼,和盖通。不说盖通,说宫礼,大家到网上就可以查到,这个不是重名,也绝对是真人。
宫礼,金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进士,积官青州刺史、骑都尉、开国男,诰封朝列大夫,赐紫金鱼袋;他是宫姓历史上第一位进士;生一子福寿。
宫礼祖上是,北宋末年由文登柳林迁居莱阳濯村,宫福是莱阳宫姓的始迁祖。大槐树移民,可能就是因为谱禁而夸大流行的。盖仁荣的乾隆四十六年修谱,没传下来谱序,很可能谱序有问题。
盖绍曾只用了一个迁字,也真高明,没时间,没地点,这谁也说不出毛病,政府也拿他没办法。虽然当时谱禁已经废弃,但是不犯任何忌讳。即使将来再有什么谱禁之类的运动,也找不到盖家头上来。
真是有才。

以上内容多说来自引用。有语顺不同和一些语法错误还望大家谅解。主要是领会精神嘛!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