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氏文化古迹】从大槐树移民探讨莱阳盖氏起源

    中华盖氏网 2017年12月4日 盖永德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简述大槐树移民

真正与大移民有关的事件,是“燕王扫碑”,也称“靖难之役”。
燕王,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也就是后来通过兵变从自己侄子手中夺取皇位的明成祖,他是明朝最有作为的一代皇帝。我们的首都北京,就是他夺取皇位后创建的首都,因位于他父亲朱元璋的都城南京以北的北部京师,所以也是从他开始,称为北京。
世界著名航海政治家郑和,就是明成祖派遣出海进行海外贸易的使者。
还有现在安葬在德州的菲律宾古代的苏录国的国王,也是为了朝拜明成祖而来到中国,因为国内发生政变而滞留中国,最后病逝在中国。被明成祖朱棣安葬在德州。
燕王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有勇有谋,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屡建功勋。而且他是明朝开国功臣、大将军徐达的女婿,他在洪武三年被朱元璋封为燕王,驻守北京。
明朝灭掉元朝以后,虽然元顺帝北逃大漠,但元朝的残余势力,仍然具有“引弓士不下百万众,归附之部落不下数千里,资装铠仗尚赖而用。”所以,他们经常南犯。
朱元璋为了巩固北部边境,分别封两个儿子为晋王、燕王,燕王朱棣曾经多次率兵出征,并在北部边境建筑城池,驻兵屯田。譬如,洪武二十三年,燕王朱棣率傅友德等北击元顺帝余部,北元丞相咬住等投降,其部属归燕王统领。朱棣多次的北征,历史上称为“燕王扫北”。
燕王扫北,对河北平原的人口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只是从长城沿线向河北中部平原,迁移了少数边地的贫民。因此,这一点,民间传说不符合历史的真实。
另一种传说,是“燕王扫碑”。就是到南京城祭扫朱氏的祖宗碑。还相传明朝河北这一带有“红虫”把人吃光了,才从洪洞大槐树处往这儿迁民。
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为了使朱家天下永固,先立长子朱标为太子,作为他的继承人。可惜朱标短命,死在了他的前面。朱元璋又立朱标之子朱允文为皇太孙。朱元璋死后,大臣们立允文为帝,史称明惠帝,因为他的年号“建文”,所以俗称为“建文帝”。
朱允忟为帝,燕王朱棣心中不服,加上建文帝生怕诸王的势力强大,难以控制,就采纳了近臣的建议,决定削藩。
民间传说,燕王借机起兵,声称打进南京“清君侧”,要为建文帝“靖难”并到南京祭扫父皇功德碑。他率军南下,发动“靖难之役”。先攻河北,次攻河南,接着攻山东,然后南下江苏,沿途受到忠于建文帝的明军抵抗,双方大战数年,终于攻下了南京。由于长期的战乱,造成华北地区“千里无人烟”的局面。相传,由于燕王的军队都头戴红巾,所以百姓们都称之为“红虫”。“红虫”含有瘟疫的意思,所谓“红虫”吃人的传说,实际上就是“靖难之役”的战争,民间又称为“燕王扫碑”。
燕王攻克南京后,建文帝自焚,他即位以后,由于正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大臣不拥护他,他就诛灭了方孝儒等建文帝要臣的十族,又实行了“瓜蔓抄”,把反对他的人和同村的人也全部杀光。不久又把都城迁到北京,并下令向华北平原移民,开荒种田,发展经济。
“燕王扫碑”的靖难之役,确实是导致华北人口减少的原因之一,也是明成祖朱棣向华北移民的因素之一。但并不是明朝移民的唯一因素。

由于数以万计的民众都自称祖先是大槐树移民,近年,山西人干脆在此创建了规模宏大的寻根旅游建筑群,得到全国许多移民后裔的支持,如今不仅成了效益可观的名胜,而且还建立了网络存根的网站,大肆宣传大槐树移民的史实,极力炒作明代大槐树移民的传说,引发了规模宏大的寻根热潮。

这种狂热的形象,源于现代人对民间传说的盲目迷信。

其实,华北地区的明代移民决非都是从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的,而且官方组织的山西移民,也决不都是象民间传说中的那么残酷。实际上,有很多明代的山西移民是自愿到华北地区垦种的贫民。洪洞县的大槐树和广济寺,也只是永乐年间办理移民官谍的机构。

首先说,在河北省定州附近的沙河古道上,有一个上万人的大村,但村名却叫“一家庄”。据说这里的村民,都是一个祖宗的后裔,而他们的祖先,就是明代逃荒到这里的贫民夫妇。

传说五百年前,一对夫妇,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逃荒到此。从山西临走前,这对夫妇请算命先生卜了一卦,当问到在何处落脚时,算命先生说:“见到鱼上树、牛上房,安家落户保无恙。”

这对夫妇来到定州,正赶上河水泛滥,沿岸村庄被洪水冲毁,洪水过后,房屋被淤泥漫上房顶,大树只留有树梢。牛跑到屋顶上吃草,晒干的死鱼挂在树梢上。他们就想起算命先生说的话来,心想“这不是牛上了房、鱼上树了吗?”于是,就在此临时居住,割野草,打柴禾,开始耕种。一连几年获得丰收,生活逐渐富裕起来,就在这沙河古道上盖起了房屋定居下来。生活越来越富裕,儿生孙,孙生子、世代繁衍,村子越来越大,但是一直称为“一家庄”。

莱阳盖氏不知找谁算的一卦?

战争使河北人口锐减。许多地方志中记述了“靖难之变”后悲惨荒凉的局面,出现了“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无人烟”的惨景。这些记载,大都是对人口减少形势的一种定性的形容。《明永乐实录》记载永乐元年――1403年,北京行部上奏的数字说“顺天八府所属,见在人口十八万九千三百有奇,未复业八万五千有奇”。这比洪武二十六年统计的这一地区三十三万四千余户人口明显减少了许多。
河北是朱棣的根据地,为培植根本,恢复畿辅要地的经济,永乐年间,陆续从南直隶(江苏)、山西、山东、湖广等地多次向河北迁民。并从陕西、江苏、湖广等地调拨军队,到河北驻守,就地耕种。由此,引发了明代河北的大移民。

山东到河北的是靖难之役之后的事

提起明代移民,老百姓大都说是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了。其实,官方组织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的移民,仅是明代河北官方移民的一部分。

据明实录等文献记载和我们的考察,洪武年间,官方组织向河北移民一共有9批,分别在洪武四年三月、四月,洪武五年七月八月,洪武十七年夏,洪武二十一年、二十二年二十五年。

其中洪武四年、洪武五年、六年的移民,大都来自北部边境山西北部的朔州、张家口以北的云州、承德的宜兴州、秦皇岛的抚宁等地,迁入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大兴、宛平,河北三河、滦州、固安、保定等地,成为明代河北地区较早的官方的移民。这些移民,主要是随着攻打元朝残余势力的胜利,为了稳定边境,而潜入内地的边境的移民。

一时期就没向山东莱阳移民。

河北移民:在移民来源的空间地域上,有两批来自南直隶、苏州、浙江、江南各地。

有五批全部来自山西。另有三批移民中包括山西人。

有三批来自山东,有两批来自湖广地区。

移民迁入地的空间分布上,主要是北京周围的河北地区。其中有六批明确记载迁入冀州、枣强、卢龙、山海关、永平、隆庆州、真定府、晋州、藁城、保安、广平、清河、南宫等地。

如永乐十四年,迁山西民于真定、晋州、藁城等地屯田。

永乐十五年,山西平阳、大同、蔚州、广灵等地之民,迁于河北中部各县。

永乐六年――1409年农历六月,山东安丘县民刑义等,“以本邑人稠地隘,无以自给,愿于冀州,枣强占籍为民。”经奏准,户部“徙青州诸郡民之无业者居冀州,凡八百余户。”

这些迁民来到河北,除少数到旧村庄与当地人杂居外,多数是另立新村。

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大名府的魏州,“非土著者什八。”而且“多由山西泽、潞之民填实之。”
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河北平原的居民,都承认自己的祖先是从山西前来的呢?
这是因为,元末明初华北地区灾疫兵乱之时,山西相对风调雨顺,社会相对安定,加上邻省的难民流入,使山西南部的人口比较稠密。据《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四十记载,洪武十四年,河南的人口一百八十九万一千多人,河北有一百八十九万三千多人,而山西人口却达四百零三万零四百五十口,相当于河北、河南两省人口的总和还多。所以,明朝政府从山西向华北移民数量确实比较多。

由于山西移民数量多,所以大槐树移民传说成了主流。

而河间县盖官庄、齐官庄等村的盖、齐、方、牛等姓氏的始祖,据说都是南方流徙到此的自由移民。明成祖攻入南京后,诛灭的建文帝近臣方孝儒十族。事后,方孝儒以及随之受株连的盖、齐、牛、李等姓的幸免者逃到这里,沦为雇农,繁衍至今。

 

洪洞大槐树移民在山东比较集中分布在两个区域,一是今聊城市;二是今菏泽市;三是德州市。
文献记载
关于今聊城市的洪洞移民,明朝文献中有明确的记载。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户部郎中刘九皋的建议:古者狭乡之民迁于宽乡,盖欲地不失利,民有恒业,今河北诸处,自兵后,田多荒芜,居民鲜少。山东、西之民自入国朝,生齿目繁,宜令分丁徙居宽闲之地,开种田亩,如此则国赋增而民生遂矣。(《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三)朱元璋采纳了刘九皋的这一建议,很快作出决定:“山东地广,民不必迁,山西民众,宜如其言。”明廷立即着手对山西平民实施了一次向外移民行动。“于是迁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诸处闲旷之地,令自便置屯耕种,免其赋役三年,仍户给钞二十锭,以备农具”(《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三)。临清,辖丘县、馆陶两县,隶属东昌府。实际上,明政府划定的山东移民区不只是临清一州,而是整个东昌府。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八月,后军都督朱荣上奏称:“山西贫民徙居大名、广平、东昌三府者凡给田两万六千零七十二顷。”(《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七)这次移民影响很大,山西沁州百姓张从整等一百一十六户愿应募屯田,户部以闻。
于是,“赏从整等钞、锭,送后军都督佥事徐整分田结之。仍令回沁州召募居民。时上以山西地狭民稠,下令许其民分丁于北平、山东、河南旷土耕种,故从整等来应募也”(《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七)。这里的“山东”应指东昌府。
同年十一月,“上以河南彰德、卫辉、归德、山东临清、东昌诸处,土宜桑枣,民少而遗地利,山西民众而地狭,故多贫。乃命后军都督佥事李恪等往谕其民,愿徙者验丁给田,其冒名多占者罪之,复令工部榜谕”(《明太祖实录》卷一九八)。
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后军都督府都督金事李恪、徐礼还京。先是命恪等往谕山西民愿徙彰德者听。至是还报。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七府民徙居者凡五百九十八户。”
文献中记载的往东昌移民,从洪武二十一年起,至洪武二十五年止。
明朝东昌府辖三州十五县。三州是:临清州辖丘县、馆陶县;高唐州辖恩县、夏津县、武城县;濮州辖范县、观城县、朝城县;聊城县、堂邑县、博平县、茌平县、莘县、清平县、冠县)。
明朝东昌府地图
今山东临清、高唐、平原、夏津、武城、东昌、茌平、莘县、冠县一带洪洞移民村落分布比较密集,印证了文献记载。
另一个洪洞移民村落密集地区是今菏泽市。菏泽明朝属兖州府。明朝官方文献中也提到兖州为洪洞移民区。洪武二十八年,“诏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刘谦、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陈春、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朱荣往彰德、卫辉、大名、广平、顺德、真定、东昌、兖州等府,劝督迁民屯田”(《明太祖实录》卷二三七)。可见兖州也是一个洪洞移民区。兖州辖四州二十三县。但今洪洞移民村落分布较密集的主要是今菏泽市,即兖州西部地区。
文献中载明的洪洞移民山东的地点只有东昌府和兖州府。所谓的“洪洞大槐树移民”是指明朝的山西移民。那棵大槐树巍然挺立在洪洞县城北约一公里处,滔滔汾河的东岸,相传始植于汉代,故名“汉槐”。唐太宗李世民称帝第三年上,在距大槐树不远处修建了一所广济寺,殿宇巍峨,僧人济济,香火很盛。有一种鸟,名叫“鹳”,形似鹤亦像鹭,觅食于河滩溪流,嗜食鱼蚌,夜栖河边树。大槐树遂成为汾河滩上鹳鸟的天然良居,纷纷抢占树杈,构巢垒巢。山西移民主要今晋南与晋东南一带的太原府、平阳府、汾州、沁州、泽州、潞州、辽州等。平阳府人口最多,洪洞又是平阳府人口最多的一个县。
因此,洪洞移民的数量应是较多的。不仅如此,洪洞交通便利,乔逢辰《惠远桥记》云:“洪治隶平阳,壮哉县也!其始为城也,适当大路津要,骅骖之所奔驰,商旅之所往来。”因此,洪洞成为移民的集散地。

像大槐树移民传说,专业人士把它定为同期移民说,就是在明初的移民当都属于同一时期,而此时在北方,其实移民的不止山西一省,各省都有移民。当大槐树移民传说占据主流的时候,其他各种移民中的传说所发生的故事,就都附会在这一主流传说上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有了如此丰富的内容。而其他移民传说,逐渐被淡忘了。给人的错觉就是,只有大槐树移民,而没有其他移民了。甚至一些当地人也跟着附会。但是我还是强调,传说是否和自己家族有关,一个主要的判断方法就是看时间,时间都对不上,怎么能是自己家族的的传说呢?

县志记载的所谓金元故家还是比较接近真相的。


分享按钮>>【盖氏家谱源流】关于莱阳盖氏起源流行的俩种说法
>>【甘氏网新闻】甘永超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