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氏网新闻】莱阳盖氏始祖演公享堂序

    中华盖氏网 2018年12月4日 盖永德盖裕善


中华姓氏网--弘扬姓氏文化,传承先祖精神;寻根联谊互助,激励子孙奋发!

莱阳盖氏始祖演公《享堂序》

盖裕善  盖永德整理

文件来自山东海阳夼里盖氏南五二支族谱

《享堂序》

忠则尽命,孝当竭力,大哉孝乎,不易有此能也。

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

考妣音容,虽隔百世,诚意追远,祭宜如在。

世世言传

我始祖盖演自大明朝初《原文是:大宋朝初,宋初至今已过千载,与繁衍代数不符,莱阳族谱有洪武二年之记载,故改为明初。---笔者注》来至莱阳县南六十里黄埠山,见草木幽美,山林云集,影石合高,青松鹤立,行坐观看甚爱之。忽有異人纶巾羽扇,鹤发童颜,鹤氅云履,逍遥歌曰:

此地源祖,惟彼香山,

辞楼下殿,气象巍然,

屏列飞蛾,过蛺穿田,

鹤膝蜂腰,分枝护干,

千里来龙,结黄埠山,

山明水秀,金城不寒,

天马诘轴,龟蛇户捍,

旗鼓左右,华盖门前,

丁财文武,书香万年,

歌止又指示曰:

汝看“左有凤山崇高飞舞,势如旌旗。又有献盔叠甲之形,当出威权之职。

右有龙川大河关锁内气,又有武曲文星罗列水口,永远书香科甲;

前有朱雀富崖拱朝富山后护富有千钟,后有古场山送玄武人丁旺千秋万户”。

言讫不见。

我始祖依此言即此居此。

又夜梦指示曰:此地气厚堪作阴宅,若作阳宅,前面凤头山下大可安居。

我始祖从此移居山下,寿元八十二,终葬于原居之地,单传四世,至五世二祖枝分,东西二祖各生五祖,十祖分枝北五南五,至今七百余载,相传二十四世,现在者九世,丁约数万,村有百余,人丁其盛矣乎!其或有千钟之财、或列殿陛之上,皆可以一一悉举矣,異人之言岂虚哉!

 

2018年12月3日

附:《消失的盖享堂》

盖享堂位于始祖墓正北,东西方向有条路,享堂在路南。不知何年何月,为了祭祀的方便,就在那里修了三间高达巍峨的享堂,专供祭祀始祖所用。享堂正中挂着始祖的影轴,供后人瞻仰,墙上挂着享堂序,记载着始祖的事迹以及莱阳盖氏的发展历程。

祠堂一词最早在汉代出现,当时的祠堂皆建于墓所,称之为墓堂,建造比较简单,前有大门,进门即有享堂,是最早举行祭祀仪式及族人咸聚会议的地方。享堂后面为寝堂,是祖先的墓葬。后世的祠堂已无墓葬。

汉季“汉世公卿贵人多建祠堂于墓所”,但彼时的墓祠并不是后世严格意义上对祖先祭祀的家庙存在,而是仅仅作为对墓主的祭祀场所而存在。换言之,此时的墓祠是为了举行墓祭而设,因此它与后世的家庙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

一开始的祠堂本是同族人祭祀同一祖先的场所,到后来出现了宗祠、家祠和支祠。“宗祠”为整个宗族祭祀祖先的、议事、奖励族中贤人、惩治族中不肖子孙的场所;“支祠”为同一支脉繁衍的后代祭祀祖宗和婚丧嫁娶的公共场所;“家祠”是不出五服的直系亲属祭祀祖先的场所。各家建屋必须围绕在自己的“家祠”周围,而“家祠”围绕在“支祠”的周围,“支祠”围绕在“宗祠”的周围。

唐代的世爵制,使品官子孙纵然品秩很低,总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其家庙的存在。到了宋代,世爵的被废使品官将自己的地位传给子孙已不再可能,而另一方面,其子孙一旦没落,家庙亦将不存。宋初没有家庙制度,到徽宗政和三年颁布《政和五礼新仪》,始有明文“文臣执政官、武臣节度使以上祭五世,文武升朝官祭三世,余祭二世”的规定。然由于宋代无世爵,无世爵则庙制无法延续,故此时的制度实同虚设。同时,宋初的士人在礼制上,与庶人相同。

到宋朝,司马光、张载、程颐、朱子相继发皇,主张不论品官大小,士人之家均应设庙,后世士庶祖先之祭祀由此而肇端。

到了程伊川先生(北宋程颐),则更一步提出祭及高祖、乃至始祖:

有问程子曰:“今人不祭高祖,如何?”曰:“高祖自有服,不祭甚非,某家却祭高祖。”又曰:“自天子至于庶人,五服未尝异也,皆至高祖,服既如此,则祭亦须如此,其疏数之节未有可考,但其理必如此。七庙、五庙亦只是祭及高祖,若只祭祢,是为知母而不知父,禽兽道也。祭祢而不及祖,非人道也。”

程伊川明确主张大夫士庶之家祭及高祖以上,乃至始祖:“时祭之外,更有三祭:冬至祭始祖,厥初生民之祖。立春祭先祖,季秋祭祢。他则不祭。……祭始祖,无主用祝,以妣配于庙中,正位享之。”

南宋儒学大师朱熹所著的《家礼·祠堂》明载;“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为四龛,以奉先世神主。”封建时期聚族而居,极重宗法的百姓,以《家礼》为准,在当时就纷纷在居家之室设先祖神位,或立家庙家祠以祭祀祖先。

自明代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礼部尚书夏言奏议《清定功臣配享及臣民得缉始祖立家庙》提出“定功臣配享”。“讫诏天下臣民冬至日得祭始祖”,“讫诏天下臣民建立家庙”三条建议,就这样,一方面是朱夫子的《家礼》在民间的深得人心,一方面得嘉靖皇帝的“上是之”“下从之”在政策上对民间建祠立庙的鼓励,从这时开始,民间兴起修建祠堂高潮,导致后来墓祠衰落。始祖享堂逐渐变得冷清,不到祭祀时节,几乎很少有人前来。平时只有享堂的管理者在此居住。

解放以后,这里还有各分支人轮流管理。

1959年,凤头村资深长者盖心纲曾题诗于“盖享堂”:
巍巍古堂屏青山,
燕翔前川细柳间。
此处本是葛龙地,
青松翠柏映龙潭。

后来“文革”时连同坟墓都毁掉了。

山东海阳夼里盖氏族人,在盖享堂抄下了享堂序,同时还有盖濂纂修族谱十四则,后来因为莱阳把始祖时间由大宋朝初改为大明朝初,所以夼里也进行了改动,所幸保留了原文记载,使得今天的盖氏后人,能够亲眼目睹盖氏始祖演公享堂序,知道了过去盖氏家族关于始祖的传说。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