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氏文化古迹】與地广记:姜疃格子房

    中华盖氏网 2022年4月7日 赵璇


烟台街—— 舆地广记:姜疃格子房

2018-07-27

   莱阳城南50里,有两座山,一座叫凤山,还有一座叫卧牛山。两座山都不高大,但都少有名气,凤山是因为山上出产一种玉,当地人叫它凤山玉,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凤山上曾建有一座大庙,每年的农历四月五日,这里会赶庙会,当地人叫赶山。奇怪的是,这凤山赶山,不是下雨就是刮风,所以当地有句谚语:“凤山有个兔子精,不是下雨就刮风。”

   两山之间有个村子叫姜疃,姜疃是莱阳的大村,村里有很多盖姓人家。村子很早以前有两条大街,一条南北大街一条东西大街,在南北大街以东,东西大街以北,有一片古老的民居,这,便是格子房。住在格子房里的,全是盖姓人家。

   格子房建筑奇特,南面并排有五个大门洞子,每个门洞连着一条胡同,而胡同的深处,五条胡同又横向相通,可谓曲巷幽幽,庭院深深。格子房四周建有高高的围墙,除了五个南门还有两座北门。夜幕降临,牧童晚归,凤山渐渐沉入暮色,几座大门就会陆续关闭,这时的格子房俨然一个世外独立王国。如今,那五个大门洞子早已不见了,只有老人们还在口口相传着有关格子房的古老故事。

   明朝正德六年,刘六、刘七在河北起兵,不久就打到了胶东。乱军先是攻打登州,后又侵入莱阳。他们举着起义的大旗在莱阳烧杀抢掠,当时的莱阳县丞王世美、陈蹈先后死难。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作“正德之乱”,“正德之乱”中,莱阳人死伤惨重,是莱阳的一次大劫难。对于这段历史,万历年间《莱阳县志》这样记载:“绅民死力拒守,历三昼夜,卒以众寡不敌城陷,焚掠屠戮,死者如麻。明年三月复来,邑城再陷。”

   这次战乱也波及到莱阳城南的姜疃村。村里有个叫盖威的人,世居姜疃村,是个骑马射箭的高手,对韬略也十分精通。刘部来袭的时候,盖威与侄子盖瑞率众迎敌,一仗下来,前后杀伤百余人,还活捉了4个。敌人大败而退,村民们十分得意,对盖威爷儿俩更是尊崇有加。刘氏所部怀恨在心,第二年3月,组织强兵,重返姜疃报仇。他们把盖瑞的住处围了好几圈,盖瑞率众抗击,后因寡不敌众,战死在村东北。民间传说,因盖威率众杀敌有功,皇帝为盖威拨了一笔钱,让其在姜疃仿照紫禁城修建格子房。这可是件了不起的大事,四邻八舍都为之庆贺,盖威当然非常高兴,迅速请来了工匠,在姜疃东西大街以北、南北大街以东,开始修建格子房。内行的人肯定会先修金銮殿,然后再修午朝门,可盖威不明究竟,指挥着工匠们先修起了南面五个大门洞子、北门及围子墙,结果主体工程还没开工,京里就来了人。当时那五座大门洞已经完工,在大街以北一字排开,甚是气派,那钦差大人围着格子房转了一圈,说:“盖将军如今已经修完了午朝门,修完了午朝门这后边的工程就不应该再修了。”盖威急忙问原因,钦差说:“你这个工程本来是应先修金銮殿,后修午朝门,结果你却先修了午朝门,没办法,修完了午朝门就说明你这个工程已经结束了。”说完钦差就走了。

   钦差走了,所谓的金銮殿没有再建,却依着五个门洞渐渐形成了五条幽深的胡同。岁月更迭,一代代的盖家人在这里留下了无数悠长的记忆。格子房家风严谨,比如,房子前街就是大集,但盖家人从不许孩子随意到前街集上玩耍,因为集上大烟馆、酒馆林立,不适合小孩玩耍。

   格子房里的盖氏人家家境富足,耕读传家,人才辈出,到了清朝雍正年间,皇帝褒封盖威、盖瑞叔侄俩为“忠节大将军”。顺治年间,格子房出了个进士叫盖范,盖范字宾阶,号凤仙、凫仙,1655年中进士,担任过福建建宁府建阳县知县。盖范为政清廉,很受当地人尊敬,以至于建阳的民众为他立下一块德政碑以对他进行褒扬。史书记载盖范,“少年聪敏博学,精通经典,善诗词,工于书法。始临魏晋名帖,探研唐宋诸名家书体,遂形成自家风格。其四体皆能,所书古朴凝重,雄浑苍劲,且清丽隽永,书名誉满乡邑,为世人所重,任期民立德政碑。后有徐荆山助丧启文载入《留青集》。其文思敏捷,著有《联捷近艺文集》,又与即墨同年黄振侯并刊《联捷合稿文集》。”

   如今,五个大门洞早已不见,五条幽深的巷子也大都改建得面目全非,昔日的风光不再了,只有小段胡同因偏居一隅得以存留,默默地传递着历史的声息。那些由大大小小的石板铺就的路面,因一代代盖家人数百年的踩踏,被磨得闪闪发光,像历史的眼睛在窥视着胡同的变化,也见证着胡同里的悲欢离合。陈年老屋很少有人光顾,古老的胡同行人的脚印不再密集。四周的高楼在不停地生长,也许再过几年,这里最后的几段巷子也会被无情地掩埋,格子房将成为永远的传说。

   

   责任编辑:赵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