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氏网新闻】乱谱若乱宗,严防之。

    中华盖氏网 2024年1月27日 贺氏楚风


乱谱若乱宗,严防之。

祖讳先考无嵆者,宁缺勿拟,切切牢记。

贺氏楚风

有人认为,寻根对接不要太认真,大家开心就好,接回来一支人马,壮大了家族,增加了家族力量,只要双方心甘情愿,态度又友好,上源支派某祖从此右后了,而下游支系找到了归宿,心理得到了慰藉,对双方是有益无害的。

这种观点自古有之,至今也不鲜见,古代就有续谱就出现过胡乱对接,乱加人、乱接入的现象。我们在多年的寻根溯源过程中也会经常遇到类似问题,你直接质疑嘛还会闹得不开心,不闻不问嘛好似又心里无法接受。

古人云:“子孙不知姓氏所从来,以昧昭穆之序者,禽兽不如也。”其含义是姓氏是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人与兽的区别,便是人们在和有着血缘关系的家人时,有着一种紧密相连的意识,这个意识在家谱中展现使得一个家族有着凝聚力和生命力,纵使一个人在外漂泊多远,一个人都不会忘却家乡,这便是家谱的意义。

“姓”,《说文解字》的解释是:“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春秋传》曰:天子因生以赐姓。”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自古以来,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

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秦汉以来,姓氏合为一体。可见,姓氏传承的根本基础是“人所生也,就是血缘、血脉。”“姓”不只是一个(或几个)字,而是血脉的标志。

但是,姓氏毕竟是由某个“ 字”(或几个)来表示的,在春秋姓氏起源之始时,就有毫不相干的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一个字来作为自己的姓氏,因此,同姓并不表示同一血脉。

在姓氏起源之后,又有很多改姓的情况,例如,外族来到中原地区而取姓、皇帝赐姓、避讳改姓、避难改姓、复姓改单姓、家人奴仆随主人改姓、因犯罪而被朝廷勒令改姓,因犯罪隐姓埋名而改姓等等,使得姓氏的用字更加复杂。

古人云:“谱牒身之本也”,其含义是家谱能够告诉你,你是谁,从哪而来,更有古人的一句名言流传至今“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可见,“名”是人的根本,在若干年之后,子孙若不知道自己的祖先,岂不是失去了一个家族的根源。

家谱就是记录血脉分支的具体延续情况。因为姓氏不能证明血脉同一性,更不能说明血脉的传承情况。《家谱》是辨析血脉分支的最直接的证据。

“家谱”的作用有很多,如“序昭穆、明世系”、“分亲疏远近”、 “敦睦亲情”、“兴孝:尊祖敬宗”、“知自身之来源”、“继承家族文化”、“教育子孙”等等。

家谱是血脉传承的记录。家谱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真实性,真实才可信。一旦失去真实性,家谱以上所说这些作用就大打折扣,甚至会全部丧失,荡然无存。失真的家谱就是一堆废纸。

家谱嫁接是离散“家族”的行为,家族最忌“紊乱血脉”。因为“家族”的定义是“由血脉传承而集合起来的群体”。

如果“家谱”只是同姓人混杂的集体,这个所谓的“家谱”就不能称之为家谱了。家谱嫁接改变了家族的性质,是续修家谱过程中绝对不能容许的行为,从伦理上讲也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是对祖先的污蔑和侮辱。

家谱随意对接还会使家谱失去“辩亲族”的作用,让族人们怀疑血脉,导致家族亲情变淡。一旦家谱记载的血脉传承不可信,既使是真正的同血脉本家亲人之间的关系也让人怀疑了,无形中使得血缘亲情受到干扰而变得淡薄。

家谱乱接世系还有可能导致家族事务混乱,一旦被质疑还可能导致族群矛盾。家族血脉被搅乱,家族再也不是血脉纯粹的家族了,这样会导致真正的血脉纯正的人失去参与与家族事务的热情。相反,由于混入的支系可能会对所谓的“家族事务”热情高涨,出钱出力,生怕名不正言不顺遭到正宗族人的排斥,不惜一切“好好表现”,做出点“成绩”来,稳固在宗族中的地位,满足了其攀附名门的心理需求。久而久之,很可能鸠占鹊巢,一旦让他们得逞,这个原有的真实家族很有可能还会被消解。

如果家谱世系被造假,那其可信度会大打折扣,这样就会导致家谱的教育意义大幅降低。如有失联的宗亲“认祖归宗”时的身份也会倍受牵连,导致真假莫辨。

还有更严重的情况,就是扰乱了正常的“寻根问祖”的正常生态,导致真失联人员找不到真祖宗。以前的家谱尽管对接是错误的,但已经是既成事实,而且已经流传开去,想要纠正几乎是非常困难的事。本来寻根溯源的证据就很难寻找,现在还得面临要否定以前对接结论的证据搜集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家谱是一个家族文化的集中显示,修谱的主持人应该是家族精英中的代表,他们的人格、品德应该是这个家族中较高的,他们修的家谱都能作假,人格可想而知。辱祖欺宗,后果严重。由此推论,整个家族的人的声望和美誉度都会降低。

世系血脉造假,终究会留下蛛丝马迹。第一,比如年龄岁数、经历遭遇等等情况一定会有不合理的地方。第二,家谱本身的内容是有机整体,各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凭空嫁接的人员,肯定有逻辑无法自洽的的地方。第三,家谱不是孤立的,自然有其他家族的家谱、地方史志、各种碑刻、文章杂记、诗歌、笔记等互相印证,认真分析鉴定也是可看出破绽的。

其实查不清与远祖的传承关系,绝不应妄自揣测、胡拉乱扯,而是从能够查清的世代开始,以能查清的最早的先人为一世祖,设立族谱。何必插入别的宗族,侮辱自己的祖先,又侮辱、破坏别人的宗族呢?

有的修谱的主持人见识低下,思想糊涂,认为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族越大,人越多,修谱的主持人的成就感就越大。

何况要求“插支”的人,必然要拿出钱财,资助家族办一些不好办理的事情,就像“外人入伙”,要有“投名状”。要求“插支”的人的“投名状”就是为“家族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毛主席说:“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是最珍贵的。我们都希望团结,尤其是家族团结,毕竟“血浓于水”。

但是,毛主席所说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是没有原则的。这个“可以”就是指“团结”的原则,可以还是不可以,就要权衡这种团结是不是破坏了原则。

“团结”的含义并不单指人多,更重要的内涵是大家同心同德,思想一致,紧紧抱成团,才能形成力量。如果各怀私利,别有用心,那就是乌合之众,称不上是团结。

何况,团结不一定要非进族谱不可。团结的前提是“同心同德、同气相求、情投意合”,同姓的分支之间也可以团结,亲戚家族之间也可以团结,朋友宗族之间也可以团结。如果只有通过“插支入谱”才能团结,不能“插支入谱”就不团结、甚至反目成仇,这种“团结”就是典型的别有用心,是以“团结”为名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这是非常危险的。

人生在世,不只有修谱一事,修谱的主持人还有其它私事需要别人的帮衬资助。借修谱之际,答应允许“说不清楚的人”“插支入谱”,满足了这些“说不清楚的人”的需求,自然会落得人情,获得好处。这种用出卖家族文化,出卖祖先声誉,出卖全族人的利益来获取好处的人,其品格太低下了。这样品德恶劣、没有原则的人,怎能为家族的代表?他们还有什么资格代表家族处理家族事务?他们的人品理应遭到全族人的唾弃,他们的行为理应遭到全族人抵制。

清华大学教务长、人类学、民族学界著名专家潘光旦在《家谱还有些什么意义?——黄冈王氏家谱代序》说:“前此大姓人家有喜欢编制所谓‘通谱’或‘大同谱’的,凡属同姓的派系,照单全收,不特不问是否同出一源,且不问是否属于传统的汉族。于是,即就王氏而论,其间于姬姓之王而外,更有赐姓之王,冒姓之王,虏姓之王,甚至于连带有王字的复姓,如王官、王孙之类,也一并网罗在内。为了实践收族的至意,作此种努力的人,也可以说是其志可嘉,其心可谅,而其愚妄也真为不可及了。”

《戴氏族谱》家规“五法”严厉申明:“直血之系岂不极哉,非者否也,凡腹怀外、螟蛉收养、仆役改随,承业之异者,弗续之。尊先者分支另书则可,否则,驱之后嗣,搦管接续,切勿疏之。”

“乱谱若乱宗,严防之。祖讳先考无嵆者,宁缺勿拟,切切牢记。”

 

2024年1月27日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