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哈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哈氏论坛 >> 姓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哈氏宗族的武进士 已阅:2070 / 回复:3(楼主)


            哈氏宗族的武进士
                    
                     武进士探花哈义勇
  哈义勇(1676-1760以后),河间县人。
  路安府参将,武庠生,康熙51年(1712年),壬辰科武进士第三名探花。
  (状元:李显光、榜眼:杨炳、探花:哈义勇)  《摘自:中国历代武状元》
  
           武状元哈攀龙年考
  哈攀龙(1710-1760年),河北省肃宁人。
  乾隆二年(1737年),丁巳科武进士第一名武状元,授头等侍卫。
  (状元:哈攀龙、榜眼:张凌霞、探花:冯哲)
                           《摘自:中国历代武状元》
  乾隆七年(1742年)任福建兴化镇(今莆田)城守副将。
  乾隆十一年(1746年)先后任河南南阳镇、福建海坛镇、漳州镇总兵,为绿营军正二品武官。
  乾隆十二年(1747年)哈攀龙的母亲去世,回河间在家守制。
  乾隆十三年(1748年)二月,皇帝东巡,哈攀龙在河间受接见,并被派往金川军营,听总督张广泗委用。
  四月,署松潘镇总兵,参加平定金川之役,哈攀龙有勇有谋,在进军中屡立战功,授金川总兵。
  也曾有过失误,被经略肭亲和总督张广泗举发,说他滥派懦弁驻守美诺沟,沿途丢失粮食、枪炮;还说在攻夺一座碉卡时,署重庆总兵任举阵亡。
  哈攀龙未能奋力攻夺敌卡,因此受到降二级留任的处分。
  不久,乾隆皇帝了解到哈攀龙在军营层次攻坚夺卡,甚为出力,其战功一直向上呈报,而张广泅却没有—一入奏。
  因此,上谕认为原给哈攀龙的降级处分,甚为屈抑,决定撤销原处分。
  乾隆十四年(1749年)二月,金川之役结束,哈攀龙功加三等,再加一等记录二次。
  乾隆十四年(1749年)九月,升任署甘肃固原提督。
  乾隆十六年(1751年)调任署湖广提督。
  乾隆十八年(1753年)哈攀龙根据多年治军的经验,制订整饬弁兵条例六项,上报清廷,受到皇帝嘉勉。这六项是:
  一,凡抓获逃兵,即重责并革去军籍,一个月内自首者量宽初犯;
  二,已革职的千总、把总等末弁,不得再久住任所;
  三,施南卫(今湖北恩施)、武昌、永顺、保靖、九路等处归土司安插各省者,恐有私逃回籍的,饬各弁时加查察;
  四,凡军流重犯往回递解时,遵例一犯二解,兵械防护于单内注明某兵,押交前汛,限时回销;
  五,解饷,每兵配带鸟枪、腰刀、哨棍,由大路行走防护,委弁督查,交前汛取照回销,仍令沿途塘兵护送出境,该将备报过汛日期;
  六,州县监狱有拨兵防范之例,应定派拨五名, 如额名无多处派四名,遇要犯另酌增派。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实授湖广提督。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调贵州提督,帝赐一品武官。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皇帝接见,因病留住京师。
  乾隆二十五年 (1760年) 卒于北京,赐祭葬。
  哈攀龙的太祖哈先闻、祖父哈云、父哈世荣,均以哈攀龙功勋卓著而获乾隆帝赐封赠通仪大夫,一等侍卫。
  据说,乾隆帝怜惜哈攀龙过早离世,心中十分思念,曾特降旨为他在中南海内立碑祭祀。

作者:hbcdata (2008/10/1 10:07:13)   回复此贴
  回复:哈氏宗族的武进士 第 1 楼


                哈攀龙之子哈国兴年考
  
    哈国兴(1732-1773),出身将门,作战勇猛,且有谋略, 深受皇帝宠信,但去世过早。
  哈国兴从乾隆十七年 (1752) 到云南军营至乾隆三十八年 (1773) 病死于小金川军中, 除了最后一两年参加了攻夺小金川之役, 其他时期都是在云南西部,同缅甸对我上司地方的袭扰而进行抗击和交涉。
  乾隆  十七年(1752年)   武进士以三等侍卫分至云南。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任云南督标右营游击。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升至东川营参将。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缅军大规模进入我滇西腾越、永昌二府。
  哈国兴随总兵朱仑出征铁壁关(今瑞丽西北)。十一月十八日至二十一日哈国兴仅率九百名士兵,同数万缅军苦战四个昼夜,他们利用高山优势,竖起木棚作隐蔽,待缅军靠近才下令开枪,这才能以少抵多,坚持不懈,直到提督李时升领兵七百人来援,终于解围。从此,缅方都知道清军里边有哈国兴将军。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年初,哈国兴奉命守卫猛卯司(今瑞丽),在激烈的攻防战中,他的右臂受枪伤,门牙也被打落,调回军营调养。
  由于战功卓著,赐戴孔雀翎,升任腾越营副将,年底又擢升为楚姚镇总兵。
  五月,到北京受皇帝接见,命在乾清门行走。
  九月,调任普洱镇总兵。
  十月,擢升为贵州提督,仍留驻滇西军营。
  不久,皇帝认为哈国兴自从对缅战事以来,甚为勇往出力,办理军务也颇妥贴,又熟悉边情,因此又调任云南提督。同时,又赏加太子少保衔,以示奖励。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缅甸一个小头目诺尔塔差人送来信件,表示应战说:“当真要比武艺,我们将地方上的城池、濠沟、粮草预备停妥了,并不缺少一样”、“莫说是天朝大皇帝地方,就是各国的人来,出不过我的手。”云南也在准备对缅大举进军。
  四月,经略傅恒建议兴办水师,以便水陆并进,哈国兴授命在盏达司(今盈江)西铜壁关外督造战船。七月船成,哈国兴随经略由猛拱、孟养等地进击,缅方水陆防御甚坚,清军不服水土,生病者多,水兵又不能进;只有将军阿桂一路,出虎踞关,至老官屯,兵威颇壮。双方没有大的战斗,协议解兵。
  哈国兴出面与缅方头目谢己万及小头目得鲁蕴协议三事:一是不许侵扰边界,二是送还扣留的内地人,三是十年一贡,缅方头目发誓奉约,于是乃撤兵。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缅方迟迟没有照约行事。
  四月,云贵总督彰宝差派都司苏尔相前往老官屯缅方送信,缅方头目诺尔塔将苏尔相等一行人扣留,并致函哈国兴说:“你们大兵打老官屯时候,你们也打的不耐烦了,我们也累了,两边俱已停兵,两边人俱受太平了。你们打发苏总爷拿字到我们这里来,字内说的是你们的兵豪强,我们的人软弱,输与你们了的话。”
  “因此留下你们的人,穷人百姓做买卖的,你们都不放下来,关起关口。”
  “求你们照前的话通了买卖吧,不要拦阻,照古礼相通往来。”
  诺尔塔来函还扬言哈国兴曾应允将木邦、猛拱、蛮登三土司归还缅方。
  总督彰宝也怀疑哈国兴与缅方具约不以实。

作者:hbcdata (2008/10/1 10:08:38)   回复此贴
  回复:哈氏宗族的武进士 第 2 楼


    六月,乾隆皇帝召见哈国兴,斥责他对缅交涉时存有迁就完事之见,至于许给土司一节,哈国兴坚持从未这样许诺缅方。
  皇帝以事情无可对质,是非难以判断,免去哈国兴在乾清门行走和太子少保衔,考虑到他屡次领兵打仗,颇属奋勉,降职为贵州古州镇总兵,以观后效。
  不久,乾隆皇帝从副将军阿桂栓等人的上奏中得知对缅交涉仍无进展,考虑到哈国兴在云南多年,熟悉边情,仍让他到云南军营办事。
  此后一段时间,哈国兴的处境相当困难,他已不是云南提督,却以贵川一个总兵的身份在云南办事;
  原是在对缅交涉中造成失误,却仍在办理对缅事务;
  阿桂等人让哈国兴办事,而朝廷已经不信任他;乾隆上谕就曾责问阿桂等人:你们的入奏好象对缅交涉“非哈国兴不行”,假设世上没有哈国兴,对缅事务就置之不问了吗?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五月,皇帝上谕 以哈国兴在云南没有紧要事件,而夺取小金川的战事正需统兵大员,命令哈国兴即刻去将军温福军营效力。
  接着,哈国兴又被任为西安将军,统辖陕甘从征诸军;温福深知哈国兴带兵有方,命他独自带兵由策卜丹径取美诺。
  哈国兴并不盲目进军,他详察地形,认为策卜丹林深径狭不便取道,改为率二千人助海兰察攻玛尔迪克山寨,由于他作战勇敢又能随机应变而受到奖赏。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九月,土司兵愿献鄂克什地(小金川东北境),向哈国兴请降,哈国兴饬令将南北两山、美美卡、木兰坝及玛尔迪克一并献出,才许其降,土司兵果然尽撤各栅,哈国兴以兵入鄂什克旧寨。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月,小金川首领索诺水派人到哈国兴军营投递禀帖,并送还前次俘去的外委臧儒,以求得宽宥,皇帝让温福用哈国兴的名义给与回檄,责备索诺本与僧格桑踞守要隘,抗拒官兵,说明本提督奉命随征,惟知奋勇杀敌,力缚凶渠,断不能为诳言所惑。
  哈国兴此时与海兰察、额森特等屯驻贡噶山,他们以五千之众,兵分三路,攻占路顶宗,先后击破敌卡五十余所,碉三百余座,俘获甚众。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哈国兴率军进据兜乌山巅,与总兵马彪军会合,夺下附近碉卡。各路清军向小金川紧逼。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二月,朝廷决定夺取小金川之后即三路进兵攻夺金川。
  皇帝上谕说,哈国兴虽是绿营汉员,对于领兵征剿之事曾经练习,(指在香山设碉卡练习攻取事)而且原在乾清门侍卫上行走,与满州大臣无异,丰升额一路即著哈国兴为参赞大臣,分道并进。
  不是满洲人而授予参赞大臣职务,是清廷给与绿营汉员的一种特殊恩赐,不久,小金川被各路清军攻夺,哈国兴病故于军中。
  乾隆皇帝对哈国兴的逝世深表惋惜,上谕说哈国兴从对缅用兵和在四川西路军营带兵攻剿,劳绩卓著,所以加思授为参赞大臣。
  现在小金川已平定,正值进剿金川需人之际,倚任方殷,听到他的死,深为惋惜。
  赏银一千两,加赠太子太保,赐祭葬如例,溢壮武,入祀昭息祠,图形绘制在紫光阁。
  乾隆皇帝为之制赞词云:“中土回人,性多拳勇,哈其大族,每出将种,向略趱拉,屡举险要,中道病殂,成功未告。”                      
                     《摘自:中国历代武状元、清史稿》

作者:hbcdata (2008/10/1 10:10:29)   回复此贴
  回复:哈氏宗族的武进士 第 3 楼


                    武进士榜眼哈国龙

  哈国龙于乾隆四年(1739年)已未科武进士榜眼,授二等侍卫,全州参将。
  (状元:朱秋魁、榜眼:哈国龙、探花:罗英笏)
                             《摘自:中国历代武状元》
  
        哈国兴的儿子哈文虎、哈文彪

  哈国兴的儿子哈文虎,乾隆三十七年由兵部带领引见,授为守备,到四川军营补陕西提标右营守备。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 木果木战役中,与将军温福等同时阵亡,入祀昭忠祠,其弟文彪授为千总。                      《摘自:中国历代武状元》
  
                   哈攀龙次子哈国泰

  哈国兴的弟弟哈国泰,乾隆三十六年在云南任千总,皇帝令其到京,用为巡捕三营千总,以便就近养亲,不久,调任云南临元镇总兵。            
                       《摘自:中国历代武状元》
  
                   武状元哈廷梁年考

  哈廷梁,(1714—1789)河北省献县人。
  乾隆  十七年(1752年)壬申恩科武举殿试一甲第一名进士及第武状元。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任四川普安营参将。
  乾隆  三十年(1765年)任四川泰宁营化林协副将。
  (状元:哈廷梁、榜眼:林建鼎、探花:马王泉)  《摘自:中国历代武状元》
  乾隆十七年哈攀龙的奏折中说:“...一甲第一名哈廷梁,亦系臣之族弟”。
  《摘自:台湾故宫博物院编,宫中档乾隆朝奏折第4辑474页。》
  
  清朝的武举制度,哈氏宗族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康熙、乾隆年间考中武状元两人、榜眼、探花各一人,在冷兵器时代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哈氏宗族将领的光辉业绩。
  由白寿彝、马寿千、李松茂编著的中国回回民族史中,第332页,将哈国兴(哈攀龙之子),哈攀凤(哈攀龙之弟),误写成武进士。
  哈国兴是将门之子,继承大业,但不是科举出身。
  哈攀凤因其兄哈攀龙的影响,家乡盛传也是武状元,但史上无据,所有清史记载的科举会考1、2、3名,均不见哈攀凤的名字。
  中国回回民族史中,第332页,介绍哈攀凤的武举恩科年代,于哈廷梁相同,有可能哈攀凤和哈廷梁是同一个人。
  
  献县、肃宁,瀛州镇(河间县),历史上均属于河间府管辖,所以哈氏宗族统称为河间人。
  
          哈氏后人 皓月 2008于北京


作者:hbcdata (2008/10/1 10:12:41)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3 每页5条 当前1/1页 [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3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哈氏论坛  执行时间:371.1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哈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