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哈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哈氏论坛 >> 姓氏人物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回族脱姓考 已阅:5209 / 回复:8(楼主)

回族脱姓考
      
  北京的一位回族脱姓老太太,找上门来,询问她家姓氏的来源,希望能给查证一下。她只记得可能是蒙古人,从祖上到现在一直居住在北京。
  六七十年代,她家住花市时,赶上那个形势,父亲胆小不敢讲,应该是被吓死了,她一生也忘不了,想知道个究竟,
  经查证他家历史在明实录有载,同时,北京大学历史系张鸿翔教授,编撰的“明代各民族人士入仕中原考”中,也有详细的记载:
  1、脱罕:鞑靼人,永乐八年(1410)十一月,乙巳,率男女百六十口,命于京师居住。                                 (《明太宗实录》卷110)
  2、脱脱不花:鞑靼人,宣德七年(1432)二月来归,授为镇抚,命于北京居住。                                       (《明宣宗实录》卷087)
  3、脱脱:鞑靼人,宣德七年(1432)八月,乙卯,来归,奏愿居京自效,授为正千户,命于北京居住。                   (《明宣宗实录》卷094)
  4、脱欢:迤北头目也。宣德八年(1433)十二月,丙子来归,奏愿居京自效,授都指挥佥事,命于北京居住。             (《明宣宗实录》卷107)
  5、脱脱不花:兀良哈人,福余卫头目,宣德九年(1434)四月来归,奏愿居京自效,授为千户,命于京师安插。           (《明宣宗实录》卷110)
  6、脱脱:瓦剌人,锦衣卫带俸指挥使撒儿讨之弟。景泰二年(1451)二月,丙子,来归,命于京师居住。                 (《明英宗实录》卷201)
  注释:鞑靼人、瓦剌人、兀良哈人、迤北头目等,均为蒙古人,其中瓦剌人入仕中原者,信仰伊斯兰教者居多。
  根据她介绍的家庭背景,可能是:6、瓦剌人,脱脱。

    脱网,哈密回回,英宗正统中人附,官杭州前卫都指挥佥事,遂以脱为姓。
    子脱英代宗景泰六年(1455)袭职。(《明英宗实录》卷253)。

    明代,蒙古(北元)分为三部分

    1、漠北蒙古、也称鞑靼部,相当于现在的外蒙古。
    2、漠南蒙古、也称兀良哈部,相当于现在的内蒙古。
    3、漠西蒙古、也称瓦剌部,相当于现在我国新疆天山以北和境外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以北的的部分地区。
    明实录和有关明史的文献中,将漠北蒙古、漠南蒙古,统称为迤北地区或迤北人,地理位置指阴山以北地区。
     将漠西蒙古,称为迤西地区或迤北人,地理位置指西域地区,即今新疆西部和中亚地区。


作者:hbcdata (2008/12/3 16:41:44)   回复此贴
  回复:回族脱姓考 第 1 楼

广州也有脱姓,现在没有人知道很具体的来源,只知道曾在四川生活迁移过来,QQ648256148

作者:58.62.170.* (2009/4/29 14:40:29)   回复此贴
  回复:回族脱姓考 第 2 楼

我也姓脱,现是甘肃人,祖上也是迁过来的,现在没有人知道很具体的来源。我很想知道我们这一姓氏的来源!!!

作者:125.75.24.* (2009/5/12 22:16:15)   回复此贴
  回复 2:回复:回族脱姓考 第 3 楼

请介绍您简单的自然概括,那个年代从哪迁来?
背景资料很重要!
请发给我的信箱:hbcdata@126.com
查证历史的网友,必须实名制,具体情况在信箱里联系!
            哈氏后人  皓月  2009年于北京

作者:hbcdata (2009/5/19 18:45:33)   回复此贴
  回复:回族脱姓考 第 4 楼

我也姓脱!~~沈阳人!~~~~~~~~~~哪年到沈阳的我不知道!~~~但是我们家族是纯的汉族人哈!~~~老家是山东省诸城市脱家村的!~~~~

作者:61.189.51.* (2009/5/31 14:40:23)   回复此贴
  回复:回族脱姓考 第 5 楼

我也是姓脱的,家在甘肃的庆阳镇远县。

作者:125.75.11.* (2009/6/9 20:03:33)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8 每页5条 当前1/2页 [1] [2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8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8)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哈氏论坛  执行时间:124.0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哈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