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官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官氏论坛 >> 家谱分支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闲话“清溪上官氏” 已阅:2593 / 回复:0(楼主)

闲话“清溪上官氏”

2012年春节期间,行走在内安溪大山中间,长坑、祥华、感德3个乡镇毗邻的上官家族,每座房子都插着一杆红旗,印着同样五个大字“清溪上官氏”。
说实在,我看了没有那么自豪,而是有种难言、奇怪的感觉,现在就来闲话一番。
一、先说说“清溪”。我知道安溪县在古代曾经名字是“清溪”,但是,我们是今人不是古人,为什么要挂古代的县名呢?有人会说是崇古,要按老祖宗的叫法,问题是《安溪县志*历史大事记》记载:“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县)人方腊宣和二年(1120)起义于清溪洞,官府因厌其名,遂改县名为安溪,兼寓溪水安流之意”,而据《安溪县志》或者家谱(出于翰林献瑶公)推算,大福春开基祖“十六郎公” 于宋高宗建炎(1127—1130)或者绍兴年间(1131--1162)年间迁入,那么,开基祖来之前就是叫“安溪”了,我们还有什么必要乱复古吗?
二、再聊聊“上官氏”。我知道八几年以前,我们户口都写“官”,后来,九十年代户口普查后一起改为“上官”,我倒不知道这么大规模的改姓是根据什么。按上述开基公迁入时间,已经八、九百年,三十多代了,一直都是称姓“官”,怎么说改就改了?要知道先祖来安溪是在荒僻的大山中恳荒,人烟稀少,九代单丁,前十几代可能艰难的很,没有读书,第一次修谱时都已经三、四百年,只有传说,没有文字记录,到翰林献瑶公(公元1703年—1782年)时已经传22代、五、六百年了,所以,来历都只能推测,现在能看到的族谱记载、宗祠对联、祭祀规程还有昭穆(字辈)基本是献瑶公及以后确立的。
我要说的重点是:因为献瑶公才会有今天“官”改为 “上官”,但是他自己没有改。看他在《书户部驹公谱例议后》一文中载:“上官氏得姓最古,其世系亦最真。大都原本陕西而蕃衍于闽中,无二系也。至舍复姓而称单官,为之说者,皆诞妄不经揆厥由来。大抵人情畏繁复而乐简便,称谓亦然。故欧阳之后为欧,司马之后为司,诸葛之后为葛,吾上官之后为官,皆乐从其便,非有他也。即如户部自言因户籍报单官,非循俗为之之故乎。今吾闽中应试,有称官者,有称上官者。就樵州和平而言,有宋科蝉联皆氏上官,今则氏官矣,然其谱牒,则著望天水而参军,以上不谋而同也。推之上下游,皆不谋而同也。盖还本者,人之性,受命乎天者也,今惟于宗祠谱牒,大书上官以自别于中山,其余则姑仍单官,盖户籍仕籍相已久。” 该文常被一些人引用作为福建“官氏”即“上官”的证据,但事实并非如此。比如,据台东《官氏族谱》载,官膺本姓关,解良人,黄巢起义后,携祖母避居宁化石壁,改姓官。元至元间,遭祸乱,其第四代孙四兄弟,官耀迁广东大埔,官擢迁福建诏安,官跃迁广东海丰,他们的后裔又陆续迁往台湾以及东南亚地区。宋、元改朝换代,蒙古族进入,从北方南下逃难入闽的人很多,也很复杂,“官氏”并非“无二系也”那么简单。


作者:ggjjzhzz (2012/5/7 14:38:53)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3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官氏论坛  执行时间:64.0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官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