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氏网新闻】【增补版】双洪堂、滕阳堂种氏世系的来源与辨正

    中华种氏网 2016年10月5日 仲聿修


【增补版】双洪堂、滕阳堂种氏世系的来源与辨正

文|仲聿修(撰于2014年)

谈到尊先贤仲子路为始祖的种氏族谱,济宁种衍汪颇为熟悉,他说:“……”






明洪武二年,先祖种德用兄弟四人从山西洪洞向全国各地外迁。种德用排行老二,他迁到了枣庄的滕州;大哥种勉(冕),今天莘县一带的种姓人就是他的后代;三弟叫种自立,他先是落户济宁,后来又辗转去了河南项城;四弟叫种众,是今天河南濮阳一带种姓人的祖先。……从仲山甫到仲子路共有八世,除了这一部分记载不详外,从仲子路至今八十五代在我们族谱中都有明确记载。除了孔氏族谱外,很少有族谱会有这么悠久的历史并且得到这么完好的保存。衍汪








种衍汪所言系依谱直说,但事实是否如此呢?

查最新版聊城(莘县)、济宁、枣庄(滕县)、项城、濮阳等地双洪堂、滕阳堂种氏族谱,里面众口一词称:“先贤仲子九代孙仲隆,子三:纲、勃、动。十代:仲动,值秦大兴焚书坑儒之际,与其父讳隆者,以避秦乱隐居峄山。易仲为种。”这似乎言之凿凿。


然而一查种氏旧谱,便出现了茬头。聚居在滕县、济宁的滕阳堂种氏,在乾隆三十二年、同治十一年、中华民国十一年先后三次续修族谱。然而查这些旧谱谱内世系,却仅仅是以始迁祖种德用开头,并没有记载种德用祖上的世系,更并没有记载先贤仲子的世系,甚至都没有一个字提到先贤仲子路。滕阳堂一修二修三修的谱序里也并没有一个字提到先贤仲子路。为什么到了1991年的四修族谱,却如天启一般将先贤仲子路的世系移入谱中了呢?

1991年,滕阳堂种氏四修族谱之时,本文开头提到的济宁种衍汪先生作《四修族谱序》,透漏了各种奥秘:“我族谱自创修及续修三修皆以始迁祖为始祖。今修,我族人虽仍不敏,但上赖吾先祖在天之灵对我之悯佑,下凭合族对谱修赤诚之心,苦心征访查阅历代有关资料并参照朝城谱载谱印已工竣四册,始将吾自始祖至始迁祖其间几十三世之主要族系考证确切无误。至此,吾谱系始得完整。

至此,我们才知道,滕阳堂种氏,之所以将仲子路世系以及种德用之前的所谓种氏世系录入四修族谱内,是因为受了朝城县(今聊城市莘县)种氏族谱(即双洪堂种氏族谱)的影响。将原本根源不明的滕阳堂始迁祖种德用,在1991年以后,给续接成了朝城县种氏始迁祖种冕的二弟,后来又收编了项城种氏、濮阳种氏作为小弟。

也就是说,种氏一族内,首次将先贤仲子与仲氏联系起来的是朝城县(今莘县)种氏,首次将仲氏世系移植到种氏族谱体系内的,也是朝城县(今莘县)种氏。

上个世纪,朝城县(今莘县)《双洪堂种氏五修族谱》内称:“稽吾远祖仲山甫八世而至先贤又十世而至纲、勃、动兄弟三人。纲迁于南,勃无嗣焉,动迁于北。动,被秦大焚书坑儒,动与父名隆者同隐居峄山,埋仲为种,缘淹为氏,又三十二世至经畧者为宋宰相,仕宋有功,因蔡太师专权,经畧避居于山西平阳府洪洞县种老庄,居住十二世至冕兄弟四人,其迁居他处,不能尽知也。或迁滕县或迁虞城或迁济宁,惟在朝城者以冕为始迁之祖,又十三世讳成迁居于后种楼,葬于西南隅,是其墓也。又十六七八世三人合仲氏谱与种氏谱两相对照,次第井井,若合符节,是仲种为一脉之始来也明矣。渊等遂同合族将两氏族谱各诵一遍,合族均知厥功矣。因此言以为序也云尔。”

以上係朝城县(今莘县)种氏的说法。然而这并非是最早的文献,毕竟五修了嘛。

目前,在朝城县(今莘县)种氏族人内部,保存着一张残纸。



上面记载了种氏世系,是这么记载的:

嘉靖十八年春二月初十日生员拱辰记

始祖山甫(相周为)。

由,从祀孔子庙廷。

羹墙。隆。

10动。11种知。12种言。13种涣(鄷邑大夫)。14种岚。15种纯。16种松。17种续。18种阶。19种柯。20种宗元。21种训。22种暠。23种溪。24种书秀。25种钦。26种贞。27种亮。28种汝玉。29种祥。30种质。31种佑。32种升。33种章。34种禄。35种保。36种珍。37种棠。38种明义。39种杞。40种方。41种阑亭(宋臣)。42种经畧(仕宋有功,因蔡太师专权迁居平阳)。43种严。44种赠。45种复礼。46种欣。47种逢年。48种柱。49种成先。50种寿。51种勤学。52种邦。53种启蒙。

经畧至启蒙十二世……山西种老庄……

(聿修按:数字与种字皆为笔者补录,原文无。)

这块残纸上所谓“嘉靖十八年春二月初十日生员拱辰记”里的“拱辰”即种拱辰何许人也?查朝城县(今莘县)《双洪堂种氏族谱》,种启蒙——种冕——种成——种整——种太——种明——种拱辰。也就是说,种拱辰系东昌府朝城县人,双洪堂种氏先人,是个生员。

假如这则残纸,确实是嘉靖十八年写下的话(并未做过纸张年代上的文物鉴定,目前只能假设,不能确定)。那么文内所显示的:嘉靖十八年春二月初十日。这个时间点很有意思。

嘉靖十二年癸巳冬十一月,在总理河道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刘天和的帮助下,济宁仲家浅仲氏公开出版了第一部仲氏家志《令名志》,该书虽然已经失传,但刘天和在该书序言里说:“为之遍搜羣集,采其家乘,集为全帙,历历可考而知。至于宗系相传、系于一脉之眞者,昭明以衍于万世,此最其吃紧处也。书成,僣题其名曰:《令名志》。”“宗系相传……此最其吃紧处也”云云,可见该书完整收录了仲氏世系。仲家浅出于运河沿岸,家志一旦出版,流传很快,比如,万历年间,《卞里誌》出版以后,很快就流传到了与朝城县接壤的范县,《范县誌》里便引用了《卞里誌》的万历版。

嘉靖十八年距离《令名志》出版已经六年,不能排除作为生员的种拱辰阅读到《令名志》里仲氏世系的可能。

还有一个可能是,种拱辰可能阅读到了范县仲氏族谱。

为什么这么讲呢?抄自双洪堂种氏族谱的滕阳堂四修种氏族谱如此记载仲氏世系的第十代:“【十世】纲,隆长子,子一光,迁仲家谷墩。勃,隆次子,无嗣。动,隆三子,子一知。”

仲氏族人都知道,不论是南宗谱体系的仲氏族谱还是济宁谱体系的仲氏族谱,都记载,仲隆的长子长孙聚居在济宁城南四十里仲家浅,为什么,这里记载的却是“迁仲家谷墩”呢?

这很明显跟朝城种氏谱所载的种氏世系的来源有关。“仲家谷墩”又名“仲家堌堆”“仲堌堆”,这个村明清两代一直归范县管辖。到新中国才划归郓城县管辖。而据《(康熙)朝城县志》记载:“朝城县……东南达范县界二十五里。”可见朝城县与范县的距离之近。如今,朝城县的种氏聚居区与范县绝大多数的仲氏聚居区都合并到了莘县境内,再次印证两县在地缘上的亲近。朝城仲氏族谱之所以记载仲隆的长子长孙迁居范县“仲家谷墩”(“仲家堌堆”),而不是仲家浅,只有一个缘由,那就是,朝城县双洪堂种氏第一次见到仲氏世系,是经由范县“仲家谷墩”(“仲家堌堆”)仲氏之手,即获得了阅读范县“仲家谷墩”(“仲家堌堆”)仲氏族谱的机会。为什么会有此机缘,抑或朝城县种氏与范县“仲家谷墩”仲氏当时有姻亲关系,才获得阅读仲氏族谱的机会。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朝城县种拱辰整理的种氏世系中出现了仲由后裔仲羹墙,仲隆,并将种氏世系续接到了仲隆的身上。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仲家浅翰博主持的明清各版仲氏谱志都没有记载种氏的踪迹。仲家浅翰博主持的明清各版仲氏谱志只字未提有仲子路第十代裔孙易仲为种之说,恰恰证明种氏族谱将一己世系嫁接到了仲氏世系上,并未经过仲家浅翰博的认可,而仅仅是朝城种氏钞取了邻县范县仲氏的世系而已,而且朝城种氏还误认为仲子路的嫡长孙聚居在范县“仲家谷墩”(“仲家堌堆”)。说得通俗一点,朝城县种氏将自己的祖先上诉到仲子路,只是朝城县种氏剃头挑子一头热的行为,从未获得过济宁仲家浅翰博的认可。

如果说种拱辰所编写的仲种二氏世系还稍显简单的话,这一世系传到了清朝之后,朝城种氏族人便开始筹谋立谱成书,诚如朝城县(今莘县)《双洪堂种氏五修族谱》内称:“十六七八世三人合仲氏谱与种氏谱两相对照,次第井井,若合符节,是仲种为一脉之始来也明矣。渊等遂同合族将两氏族谱各诵一遍,合族均知厥功矣。因此言以为序也云尔。”也就是说,朝城种氏繁衍到十六七八世的时候,这时候,有三个胆大的族人,再次获得阅读仲氏族谱的机会,两相参照之下,将仲氏与种氏完整对接。

经由滕阳堂种氏族谱,我们知道,那个时候朝城县(今莘县)《双洪堂种氏族谱》在仲氏种氏的接口处“【十世】纲,隆长子,子一光,迁仲家谷墩。勃,隆次子,无嗣。动,隆三子,子一知,易仲为种。”

而翻阅仲氏家族从明代以来就传承有序的家志时,却再次有了茬头:



《(崇祯)卞里志》:“九代仲隆,习儒业,时秦并天下,徙豪杰,禁偶语,制作纷纷。隆惧将罹坑焚,遂隐凫峄下。十代缵。”

《(康熙)仲志》(康熙年间,依据明朝崇祯年间原版增补,据刻工字迹,世系部分仍是明朝崇祯年间的板片):“九代隆:习儒业,时秦并天下,制作纷纷,肆坑焚之祸,隆惧,遂隐于峄山下,踰年还汴。生子:勃、动、纉。勃、动皆无嗣。十代纉:生子光、述。”

首先我们发现,种氏族谱的所记载的仲隆的子嗣次序和姓名与仲氏家志有差异。

《(崇祯)卞里志》只记录宗子世系,故而未记载仲勃、仲动,只是记载了仲纉。《(康熙)仲志》系从嘉靖年间编纂的《令名志》传承而来,它记载的比较完备:“九代隆:……生子:勃、动、纉。勃、动皆无嗣。”这与种氏族谱的记载有冲突。

而《(民国)桐乡仲氏家谱》的记载则支撑了《(康熙)仲志》的说法:“卞里仲氏十六世先贤仲子九世:隆,羹墙子。秦处士,习儒。时始皇焚坑祸烈,隆以贤裔惧,遂隐于峄山下,逾年还卞。生子三:勃、动、缵。勃,隆长子,无嗣;动,隆次子,无嗣。”而桐乡仲氏迁自吴江盛泽,而《(民国)桐乡仲氏家谱》系根据吴江仲氏族谱修成,传承有序,虽说桐乡仲谱曾受《仲里志》影响,但主干仍是与吴江仲氏族谱一脉相承,而吴江仲氏族谱创修于北宋末年,南宋淳熙年间,明朝正统年间,明朝崇祯年间,都有过续修,传承有序,故而记载比较可靠。而这一族谱体系关于九代仲隆子嗣次序和姓名的记载与《(康熙)仲志》隔空印证,这便有效支撑了《(康熙)仲志》此处记载的准确性。

然而种氏族谱关于“九代孙仲隆,子三:纲、勃、动。”的记载怎么来的呢?




且慢慢看我梳理:

查《(乾隆)仲里志》(创修于康熙年间,比《仲志》要晚),已然发生了变化“九代隆:秦处士,习儒。时始皇肆焚坑之祸,隆以贤裔恐惧,遂隐于峄山下。踰年还卞。生子:勃、动、纲。十代勃:无嗣。十代动:无嗣。十代纲:生子光。”

注意,此时仲隆的三子由仲缵变成了仲纲。这或许是刻工手误所致,也或许是当年《仲志》一书此处污损,后人据模糊的字形臆断为仲纲。因为在《仲里志》修成之前,没有一部仲氏家谱或种氏家志,记载过仲纲,所记载的都是仲缵,《(崇祯)卞里志》《(康熙)仲志》《吴江仲氏族谱》都可以作证。可见,将仲隆的三子记载为仲纲是《仲里志》编纂者手误或误认所致。虽然有这么一个小错误,但仲隆的子嗣顺序还是传承有序,依旧是:勃、动、纲(缵)。而且仲勃、仲动的子嗣情况,跟《(康熙)仲志》、吴江仲氏族谱一样,都是无嗣。

然而到了《(光绪)济宁仲氏族谱》,子嗣次序却发生了变化:“隆,秦处士,始皇时隐于峄山,后仍还卞,子三:纲、勃(无嗣)、动。纲子一:光。”很明显,此时的《(光绪)济宁仲氏族谱》与种氏族谱所记载的仲隆子嗣次序已然完全一致了。而且子嗣有无的情况也发生了变化,仲动已然不再标注无嗣。与《(康熙)仲志》、《仲里志》、吴江仲氏族谱都不一致。这种后见之明的开天眼式的族谱改动,依照常识,一般都与真实情况不符,大都是后来者作伪所致。

种拱辰书写的残纸,只是记载了“羹墙。隆。动。”没有记载“缵”和“勃”。朝城种氏繁衍到十六七八世的时候,这时候,济宁仲家浅族谱已经修了统谱,将自己所谓大宗谱里的将“缵”误刻为“纲”的错误,以及长幼次序的调整(之所以如此调整,是为了保证奉祀地位),借助修统谱的机会,克隆到了各地族谱之中,范县族谱亦不例外。

这从侧面证明清代的种氏族人并没有见过《(崇祯)卞里志》《(康熙)仲志》和吴江仲氏族谱,否则的话,种氏族谱绝不是现在的样子。因为按照《(崇祯)卞里志》《(康熙)仲志》和吴江仲氏族谱所记载的当时的世系,虽说老大仲勃无嗣,但仲动是老二,比仲氏先祖仲纉更有资格成为仲由的嫡长孙。

假如朝城县种氏族人,当初看到的是《(崇祯)卞里志》《(康熙)仲志》和吴江仲氏族谱所记载的当时的世系,保不齐还会与济宁仲家浅仲氏争奉祀地位。



至此,我们已经大致可以确定载有完整世系的《种氏族谱》中从先贤仲子路到53代的世系是伪造的了,伪造于朝城县(今莘县)种氏之手。而种氏续接到仲由后裔身上则始于嘉靖十八年,续接者为朝城县生员种拱辰。但为了更加确定,且让我们仔细审视《种氏族谱》所载的种氏世系。(这个世系延续了种拱辰编写的世系,此处一并讨论)。
   这个世系从第十代仲动开始是这么记载的:

10:动。11种知。12种言。13种涣。14种岚。15种纯。16种松。17种续。18种阶。19种柯。20种宗元。21种训。22种暠。23种溪。24种书秀。25种钦。26种贞。27种良(一作亮)。28种汝玉。29种祥。30种质。31种佑。32种升。33种章。34种禄。35种保。36种珍。37种棠。38种义(一作明义)。39种杞。40种方。41种兰亭。42种经畧。43种严。44种赠。45种复礼。46种欣。47种蓬年(一作逢年)。48种柱。49种成先。50种寿。51种勤学。52种邦。53种启蒙。
   首先,竟然43代单传,稍微有点常识的族人,都会对这样的世系抱有怀疑态度,因为,这太不符合常情常理了。而且辨别一部家谱世系的真伪,最好的办法就是与正史或地方志对勘,看有没有抵牾冲突之处。而种氏族谱的世系里其实,没有什么史书记载的名人。而嘉靖十八年种拱辰编写的世系内的“种渙(鄷邑大夫)”的记载,也得不到任何正史和地方志的佐证。有人说22种暠是东汉的大官。查范晔《后汉书》卷五十六“种暠字景伯,河南洛阳人,仲山甫之后也。二子:岱,拂。”很明显子嗣不符合。假如说种氏族谱的伪造者是将22代种暠作为东汉大臣种暠来伪造的话,那么这个伪造者,连《后汉书》都没看过,就匆忙操笔上阵了。
   还有嘉靖十八年种拱辰编写的世系内的“种闌亭(宋臣)”的记载,也得不到任何正史和地方志的佐证。
   还有42种经畧!嘉靖十八年种拱辰编写的世系内的记载“42种經畧(仕宋有功,因蔡太師專權遷居平陽)”。聊城、济宁、枣庄、项城、濮阳等地双洪堂、滕阳堂种氏族谱,里面众口一词称他是种师道!《双洪堂种氏五修族谱》内称:“三十二世至经畧者为宋宰相,仕宋有功,因蔡太师专权,经畧避居于山西平阳府洪洞县种老庄,居住十二世至冕兄弟四人,其迁居他处,不能尽知也。或迁滕县或迁虞城或迁济宁,惟在朝城者以冕为始迁之祖,又十三世讳成迁居于后种楼,葬于西南隅,是其墓也。”嘉靖十八年种拱辰也说种經畧,仕宋有功,因蔡太師專權遷居平陽。与蔡太师同时的种氏名人,位至经畧、宰相者,只有种师道。这俨然以种师道后裔自居了,很明显种氏族谱伪造种经畧时就是依照种师道来伪造的。

而查北宋折彦质所撰《种师道行状》,内称:公讳师道,字彝叔,其先河南人。曾叔祖放隠君者,退居长安豹林谷,子孙因家焉。曾祖昭衍,……祖世衡,……父记……男浩,廸功郎;溪,保义郎,合门祗候。皆已官而卒。孙彦崇、彦崧。彦崇死于兵,彦崧早夭。朝廷命其侄浤奉祀。”人家种师道的父亲叫种记,人家种师道的儿子叫种浩、种溪,在种师道生前就已经全家为国尽忠,绝户了,以侄子种浤承祀,跟种氏家谱所在记载的“41种兰亭。42种经畧。43种严。”没半毛钱关系。而且长安种氏种师道子侄一辈全是三点水部首命名,这是有规律的,种师中的儿子也是一样,可见种氏家谱所记载的“41种兰亭。42种经畧。43种严。”跟宋代将门长安种氏的事实繁衍情况没半毛钱关系,而所谓“山西平阳府洪洞县种老庄”更是依照俗说伪造,因为洪洞县压根就没有种氏聚居,而种师道兄弟不仅居住在长安,墓也在长安神禾原,跟山西洪洞县没半毛钱关系。

至此,基本上可以论定聊城、济宁、枣庄、项城、濮阳等地双洪堂、滕阳堂种氏族谱所记载的从仲子路到53种启蒙的世系是伪造的了。

当然,笔者依旧主张仲种共祖,因为或许不同祖仲子路,但八成共祖仲山甫。而笔者也不否定聊城、济宁、枣庄、项城、濮阳等地种氏与东汉洛阳种氏、北宋长安种氏的关系,但现有种氏族谱尊仲子路为始祖的同时却否定了这一层关系,这是事实。倘不承认双洪堂和滕阳堂种氏族谱是伪造的,则以上各地的族人很难找到真正的根源。薛城种氏宗祠,不祀先贤仲山甫,独祀先贤仲子路,至少是不完善的,有关种氏与仲山甫的关系以及种氏家族迁徙史,详见以下章节。


近年来,作伪于朝城种氏之手的仲氏种氏合谱世系大行其道。皆源于2000年后仲氏族内出现的二三吹鼓手,这些人不作历史考辨,仅仅是看到种氏谱头,就率尔定论种氏为仲动之后,还大力宣传吹嘘,甚至要将作伪的世系汇入“仲氏统谱”,实在是件可悲又笑的事情。当年翰博都不敢做的事,这一小撮人率尔就做了。这帮人实事求是之心的匮乏,也着实惊人。圣人有云,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希望那一小撮狂热的原教旨宗族主义者早日重拾对历史事实的尊重。还是那句话,仲氏种氏可能共祖仲山甫,但若说共祖仲子路,则要考虑考虑,至少不应该相信伪造于朝城县种氏之手的所谓仲种大一统的世系。



古人家谱作伪,多有所敬畏,故总会埋伏下蛛丝马迹以供后人追踪辨析,拨乱反正。而今天,无神论盛行,畏惧之心则荡然无存,新的作伪者,为古人伪造弥缝者多做得风雨不透,后来者很难拨乱反正。故而新时代家谱续修第一原则是秉持公心,要肯定不完美的世系之价值,要禁得起世系完善、代次明晰的诱惑。倘若发现旧世系不合常情常理之处,或与史实冲突之处,要不惮于将存疑之处载入新谱,而不是为可疑之处,加以新的伪造,或统以统一字辈,弥合缝隙。倘觅得原有世系之上的世系,则将之所以续接的原委详细记载在谱内,以供后来者进一步辨析,因为,此时觉得续接完美,未必后来者也会如此认为,或许,几十年之后,一块墓志铭出土,就会颠覆所有世系。


后记:本文并无对种氏不敬之处,只是辨析史实,其实不仅种氏世系是作伪的,仲氏世系也是不可靠的,仲氏世系,大约编造于宋代。以仲由为始祖的世系的辨伪,详见《仲氏世系辨伪》。任何基于作伪的家族团结,都是脆弱的表象,仲氏种氏同源共祖,并不在于两族的世系完整与吻合,而是在于对共同精神始祖仲山甫的景从与发扬,而是在于对仲氏、种氏历史人物所具优良品格的学习与践行。本文基本论点:种启蒙之前的世系伪造于嘉靖十八年,也是这一年朝城县种氏单方面将世系接到了仲氏世系上,到了1991年之后,才为济宁枣庄项城濮阳等地种氏族人钞入各地族谱,制造了仲氏种氏共祖仲子路的假象。而仲氏部分族人对种氏世系的承认则是2000年以后的事,承认者的所谓“承认”压根经不起历史的推敲。虽说种启蒙之前的世系是伪造的,但以种冕、种德用、种自立等为始迁祖的各自的当地世系略可靠。

(关注种氏家族微信公众号)


分享按钮>>【种氏网新闻】"种氏"家族牌坊
>>【种氏网新闻】【增补版】种氏家族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