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达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达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一部珍贵的历史资料---达氏家谱 已阅:2305 / 回复:0(楼主)

一、谱册互贵  史志细胞
从我达氏后裔在武威的十九世孙,在一九九一年五月荣获(全国助残先进个人奖),并受到中央领导接见的达腾汗处,幸得传存四百多年的手抄《达氏家谱》。此谱以厚硬纸板外裱蓝色图案花纹绸为封皮,以软纸板金黄绸裱成做扉页,并辑有卸官回里尹世阿(保臣)于清道光十三年二月初三日手书,《观谱题记》列为首篇。纸面贵而酥脆,字迹虽苍劲丰满,却显得模糊。还有咸丰四年八月,七十四岁的邑人孙揆章手书(题跋)纸质优良,金黄鲜明;笔势雄浑敦厚,颇有气魄,此为第一部。
第二部分是历代叙谱的序言。以宣纸裱成的软纸板为书页,并用黄绸子裱边,以蝇头小楷书写,字迹端正,劲秀俊逸,其一首序,乃《达氏家谱原序》由“赐进士第,中宽大夫奉勅巡抚延绥等处地方督察院,右佥都御史,河东定宇,通家眷侍生刘敏宽撰”其二中序为《达氏家谱自序》于万历二十七年九月十七日由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太子少保,奉勅挂平羌将军印,镇守甘肃等处地方总兵官,都督府左都督,达氏第七世孙达云著,并附有圣旨,刘敏宽(序)似与达云(自序)同时撰书的。因我达氏自七世孙功绩卓著,声名烜赫时,方正式始立谱册,而且由刘公敏宽倡导,敦促叙谱的。
其三,末序,乃(重纂达氏家谱序),其文字优美,语言流畅,论述清晰,情感真切而富有特点的一篇,即由达氏第十三世孙,六十老翁达通,于清乾隆四十二年岁在丁酉敬撰并书的。以上这三部分谱序文字犀利,语言酣畅,有详有略,撰者以史家的手法,奔放的情感,求实的笔调,叙写其世族中功勋卓著,富有传奇色彩的典型人物。这不仅使文章起伏波澜,人物跃然于纸上,而且增强了它的可读性、艺术性和教育性。清代武威著名学者,专意方志的张澍先生皆录其《凉州府志备考》中,这充分说明张先生不仅重视社会史、地方志,同时也重视家谱祖史。如此,恐怕是有史以来武凉第一人。孙揆章在题跋中说:家谱“可增梓里之辉,亦可补史乘之阙”,因为可以透过一个家族兴盛衰落的变迁过程,了解到在特定社会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发展的一个侧面。《达氏家谱》不仅具体反映了元末、明清几朝在四川、陕西、河北、青海、甘肃和宁夏等地,尤其及松山一带社会长期动荡不安,局势极度复杂严峻,边防警报频传,统一与反统一、割据与反割据之间的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也深沉地交织渗透着尖锐复杂的民族矛盾。所以战争连年不断,烧杀掠夺残酷,对经济文化的破坏十分严重,而我达氏一家几代,如达云、达寄策、达寄勋和达先等,他们一生戎马倥偬,忠义勇畏,浴血奋战。为维护国家之安宁、民族之统一,创立了丰功伟绩。从一个不足挂齿的百户之家,一跃而成为凉州的名门望族。同时在叙写(家谱)中,以血统为主,只叙写男性,很少叙写女性;即或叙写也是有一定地位身份的女性,如凡封赠的诰命夫人,也只有姓氏无名号,什么沈氏、刘氏罢了。虽如此,但达氏以始祖至第十三代孙达通,特封赠诰命一品夫人就有五位,以文字称道的娴淑女性也有三人。(家谱)还突出的反映了民族大融合的具体实史,从互相攻占枪杀发展到“互市”贸易,同村共居,进行文化交流,改变风俗习惯,通婚结亲。又如达氏远祖改姓氏,十一世孙达先被康熙皇帝以满洲人待之,赏他大花翎子。
最末部分是世谱。即以血统为主线,叙写以达氏始祖至第十八代的履历功绩,传宗接代的世系表列。前十二代是由达通抄录和撰写,生平事迹较详,如达云、达寄策、达寄勋、达先、达泽等功绩写得更为生动突出。他们共同的一个特点是:气性勇悍、忠肝义胆、立马横刀、冲锋陷阵、用兵如神、百战不殆,真不愧十代武官三代名将之家也。
二、世族烜赫  荣封十代
万事从头起,要知达氏家世,就得从始祖叙起:
自元太祖四年归顺元室,至元末被封为武威王纳忽里镇之寻改为肃王,卒弟安克帖木儿嗣位。明初太祖即定畏兀儿地,置安定等卫。渐逼哈密,帖木儿惧,于成祖永乐元年十一月遣使至京纳贡,第二年六月被封为忠顺王,赐金印,生三子孟曰哈哪大,仲曰哈哪亚,季曰恪哪亚。明洪武初年仲季二祖以护卫使者身份,代父王由哈密进贡赴京,忠义恭顺,屡有功绩,成祖皇帝为嘉奖他,升任试百户,仲公派驻金城卫赴任,季公派驻凉州卫赴任。
(1)继往开来,公开祖属姓氏。
原达氏把族氏以模糊哲学渡过,因当时民族矛盾尖锐复杂的过程中,族属和姓氏是最敏感的问题。异族官员往往是仇恨的引爆点,达氏智谋善断,运筹帷幄,演义进化,溶化、同化、纯化的景观,保持祖属,姓氏模糊的微妙。
今金城至新疆一线千里,镇守安宁,因长期隐居模糊的族氏正本清源,由凉州恪哪亚之子(达里麻答思)宣告姓为达族为汉。
(2)世袭相沿,增封显赫。
第四世达荣仍是独生子,承父志世袭百户,一生精忠报国。后至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九月十七日,以七世达云的功绩至伟,皇帝特授嘉奖,官升一级,诰封四代,因而将四代达荣,五代达清(袭试百户),六代达奈(未仕)均诰增太子少保,特进荣禄大夫左军都督;达云的曾祖母沈氏,祖母刘氏,母奈氏均增一品夫人。达云的故妻黄氏增一品夫人,继妻白氏封一品夫人,以上乃诰封四代,荣归一家。
(3)战乱平息,民族融合。
    达氏家族中,在明代功绩最卓著的人物惟第七世达云,字腾宵,别号东楼(明史有传)。他生于明代嘉靖三十年(1551年),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四月,即十六岁时袭百户之职。《明史达云传》称:万历中嗣世职指挥佥事,他身躯魁梧,燕额虎头,目光炯炯,忠肝义胆,勇悍晓智略,素负请纓之志,恒存裹革之心。因此由世袭而勇冠三军,凭运筹二智服顽敌;用兵如神,战必胜,攻必取,史称:立下西陲第一等战功者。万历三年(1575年)委任西川防守。在这期间,由于甘肃侯扶台知云有才,调综理“互市”事竣有劳绩,于万历十四年(1586年)正月,内升嘉峪关守备。云虽武职,但惜兵爱民,悉知兵民缺粮。又四面受敌侵扰,因而一边筑险隘,严烽堠,以防敌患,一边亲自踏看边外,见石关儿有地可垦,即疏通峡水,并开荒田三千余顷,使兵民居有积仓,行有裹粮,姑息干戈,欢农桑,乃云之功也;在万历十六年(1588年)升镇夷游骑,《明史》为肃州游骑将军,又升永昌参将,《明史》作迁西宁参将,又调宁夏,征讨有功,调碾伯(今青海乐都)二十一年(1593年)调庄浪,(今永登)二十二年(1594年)调任西宁参将。大修边备,阻遏虏患。永烧卜是顺义王俺答的侄儿,部众强盛,过去曾授都督同知,又升龙虎将军。明代边疆少数民族,每年随进贡的使者到朝廷指定的京都郊宣府做买卖,称这一地点为“贡市”,永邵卜认为“贡市”在宣府卫,(治所在河北宣化)当地的地方官待他很好,他阴谋叛乱的计划不便实现,乃跟他的叔叔父俺答乘西迎活佛之便,留居青海,与瓦刺他卜襄相勾结成为西宁的边患。尤其他们诱杀了镇守的副将李奎,守边官员不敢向上汇报,他们越发肆无忌惮。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九月九日,他们估计达云将士必然宴饮,便出动劲骑直入南川。达云的番族侦查兵立即报告,云便在要害处所布置了兵力,令番人绕出朵尔峡口外,埋伏在叛军背后,而自己率两千精兵交战。双方战斗刚开始,伏兵忽起,叛军首尾互不相顾,番人夹击,叛军大败。云亲手刺杀叛帅一人,斩首六百八十余级。从峡口外逃走的叛军,又遭到了番人的歼灭。云获得了很多骆驼、马匹和兵器,立下了西陲第一等战功。云所杀的把都尔哈,就是原来杀了李奎的凶手,其地也是李奎阵亡之处,时间也都是九月,早先副将李联芳被敌人所杀害,总兵尤继先活捉了凶手,这两件事对边疆人民很解恨。达云取得这次胜利后,预料到叛军肯定还会进攻,乃以雄厚的兵力等待。刚过了一个月,叛军果然勾结火落赤诸部落,先围攻番族刺卜尔寨以诱官军。番人受不了这样的冲击,便随了叛军,进逼西川。云率诸军在康缠沟安营,敌军全力包围,矢石如雨;云怒目圆睁,虬髯倒竖,纵马舞刀,左冲右突,从早晨到下午,战斗了几十个回合;敌军死伤者无数,用长枪钩杆专攻西宁军。西宁军坚不可破,叛军逃去,云率众追杀了几十里地始收兵回营。云以这次战功擢都督同知,“荫本卫世指挥使”。叛军每年侵扰诸番部落,番人敌不过,遂随了叛军。这次叛军失败逃走后,达云立即集结各部落番人,让他们重新恢复生产者达七千多户。永邵卜又连犯明沙、上谷,达云跟踪追击,赶走他们。云在西宁南川获胜后,已升任副总兵,现又任命他为总兵官,镇守延绥(治所在山西榆林)。不久又让他挂平羌将军印,镇守甘肃,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永邵卜又侵犯西宁,参将赵希云等牺牲,达云受到牵连而被停发俸禄。甘肃宁夏之间有松山,被宾兔、阿赤兔、宰僧、著力兔等部落占据,屡为边患。巡抚田乐决策恢复。云与副将甘州马应龙,凉州羌河,永昌王铁等分道袭击,俘获黄金榜什等番五百名;拓地五百里。云以功进右军都督,荫世指挥佥事。松山收复后,云躬身版筑,沐雨餐风,披星戴月,创建边墙二百二十余里,筑圆庄墩台三十余座,大小城堡七座;并分屯置戎。使边防屹然如金汤之固。万历二十七年,录功进右军都督府左都督,特进光禄大夫,荫本卫指挥佥事,世袭。荣赠封四代。失去松山的敌人,不甘心失败,乘官军撤防时又来骚扰,云居险迎击,取得胜利;加云为上柱国,太子少保。万历二十六年至三十三年,边防敌寇先后连犯镇番等地,云多次出击,皆获胜利。万历三十三年松山、青海二寇又复犯凉州,云逆战红崖大胜。达云以身为将,惜兵如民,每战必身先士卒,深得军民爱戴;军行所至,纪律严明,打战没有受过挫败,为西北边疆的一代名将。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秋卒于凉州防地,享年五十九岁。明王朝为追念他的功勋,特赠太子少保,谥英烈武侯,并御祭(御祭文尚保存)御葬,还赐给祭品葬品。并入乡贤祠。墓地在武威城东南七里今高坝乡南侧,坟前石羊、骆驼、马、石狮子、石门、石碑皆在。武威在清应寺傍曾有僧官洪铠主修的达公祠,以示纪念。武威文馆会尚存达云的大幅画像。达寄策系达云长子。乃第八世,其“克绍箕裘”“不以膏染自恃,志存御侮安边”英伟迈众,屡建伟绩。历任世袭指挥使,又嘉擢大靖参将。同时于天启二年仲秋,曾以凉州参戎身份,亲去大云寺檀越,兄弟三人共同增修了达云寺,民众呼之为义举。次子达寄勋,恩荫世袭指挥佥事,他英姿魁梧,忠继父志,智略过人,勇冠三军,战必胜,攻必取,敌军闻之丧胆,抱头鼠窜。因而百战不殆,功绩至伟,故蒙恩挂征虏将军印,镇守昌平居庸关总兵,加封太子太傅,特授光禄大夫,右军都督府。季子达寄功年虽幼,亦恩荫世袭指挥,优给其禄。后任凉州千总, 都督指挥同知。之后连家迁往甘州。九世达元弼系达寄策第三子,其后代迁往古浪县土家堡。第六子达元标曾任古浪县黑松堡防御,达元贞系达寄勋独生子,恩荫世袭指挥,有功绩。擢授凉州守备,运粮至兰州阵亡。达元贞长子达全体,监生,因子达先立功被封荣禄大夫。其子达先,康熙辛未进士,次子达泽,康熙丙戌进士,三子达聪,康熙癸巳万寿科武举,由是四世官保荣封,被誉明代一门三甲,美誉于清时,然而达氏门庭自此更为烜赫,达元贞次子达仕体授户部员外郎,奉直大夫。元贞三子达裕体,有军功授宁夏卫守备。
(4)为国效命,官囊清风。
第十一世达先等兄弟三人,他们自幼素存报国安民之心,每日风雨不止,鸡鸣起床,苦练武功,习学兵法,因而文武兼备,智勇双全,克继祖志,损躯效命,史有贤声。达先,康熙辛未进士,初任四川提属峨边营守备。随四川提督唐希顺进剿打箭炉,前后受敌,石若飞蝗,三军不能前进,而达先以忠心义胆,智勇超群,弘扬祖风,为国效命的勇气,率先手刃单骑,身冒矢石,黑夜冲入敌营,锐不可当,杀得蛮人尸横遍野,血染山岗;三军尾随,直捣蛮巢,生擒蛮首阿里敦,大获全胜。百姓振臂欢呼,加额称颂,功列奋勇,升提标后营游骑;凯旋归来,题补四川提标中军参将。随之赴京,蒙兵部带领在畅春苑引见康熙皇帝,天颜大悦,以满洲人相待,赏他大花翎子,御书唐句,今赴新任。旋升浙江台州绍兴协副将,又蒙恩特升镇守浙江绍台等处地方,驻扎黄岩,统辖水陆军务,总镇都督府,加封荣禄大夫,封赠三代,(即达先本人,父达全体字达尔猷)可惜在“方知天命之年在任疾终”他一身清风两袖,连孤儿孀妻回梓里之费亦难筹措。达泽由武生康熙丙戌赐进士第,初任广东惠州守备,忠于其职,升湖南衡州协标中军都司。达聪乃康熙癸巳万寿恩科武举,历任武职。然而,达氏世祖从始祖起,十二代中,有十代荣封世袭,一族两王四甲三总兵,大都从行伍出身,以战功著称于世,以贤声流芳于后代,达尔猷系达先独子,承恩荫以二府用。奈管囊皆空,赴京无力,由行伍曾任浙江绍兴协标千总,署理绍兴协标左营守备事务,年方不惑,疾终任所,还有达尔海,勅授奉直大夫,此二人乃达氏第十二世孙。
(5)奋志芸窗,抱病纂谱。
    达通,字明远,别号玉峰,系达尔猷之独子,例授登仕郎。他幼年丧父,因父宦清风,困守会稽,举目无亲,幸赖坚贞不移的慈母杨太君,筹措资斧,事迈姑,携孤儿,抚翁夫二槡,经长途跋涉,回至故里。达通一生形单影只,官位烜赫走向门庭跌落之际,虽三更五夜,奋志芸窗,意为克遂诗书之愿。“奈命与时违”终于弃芸窗而废诗书,东奔西驰,素志未酬,则落得两鬓斑白,年已耳顺矣!但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于大清乾隆四十二年岁在丁酉,不辞年迈患病,孜孜不倦,终日用心,奋笔恭录旧谱序和达氏世代履历功绩,并接叙新谱,撰成《重纂达氏谱序》,这一大工程的竣工,不仅为达氏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而且也为史学界留下了一部极珍贵的精神财富。
三、饮水思源  启迪后代
古人深知以家史起到教育后代子孙和选用典型的作用,尹世阿在(谱跋)中说:饮水思源,不忘前烈。把家谱作为家学教材,以志景仰!达云在序中也说,家之立谱,蓋录功绩,著尤荣,分支派,传诸后世也。不则宁知朝廷恩宠之渥,祖宗履历之艰哉。六十老翁达通说的更清楚:笔嘱子孙后代万勿以家谱弃毁,致湮祖功宗派,并负予多病重篡之苦心,更愿后代克继前人。今日达氏后裔无不为之自豪,为之景仰!却将保存数百年的家谱视为无价之宝,争相继承,不得轻易传示外人。其重要意义可见一斑了。


作者:dfy7936 (2013/11/5 16:34:29)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7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7)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达氏论坛  执行时间:1,145.0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达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