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老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老彭和不老仙丹 已阅:1051 / 回复:0(楼主)

chinesemahan

彭祖是一位神仙式人物。唐朝人杨炯有《庭菊赋》:「降文皇之命,修彭祖之术,保性和神,此焉终吉。」《太平广记》写他:「遗腹而生,三岁而失母,遇犬戎之乱,流离西域,百有余年。加以少枯,丧四十九妻,失五十四子,数遭忧患,和气折伤。」「传言千岁,色如童子,步行日过五百里,能终岁不食,亦能一日九食」。

但全国政协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所长王旭东称,彭祖这个人物并不是虚构的,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姓篯名铿,黄帝之后,为颛顼帝玄孙、陆终氏第三子,不仅是中国古代最长寿的老人、中华养生文化创立者,也是中华厨界祖师爷、中华武术文化鼻祖及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性学大师。

传说中的彭祖活了800岁。为了追求这个梦想,古代的人开始了不懈地努力,尝试着炼「长生不老」的丹、制「长生不老」的药,除了「五石散」,还有不少用中药材炼制的丹药,比如「老奴丸」、「打老儿丸」……有些至得到华佗等名医的认可。

更神奇的是,1965年,考古发掘人员在象山的东晋大墓里发现了一种奇怪的东西,它们有米粒大小,通体红艳,看上去直径0.4~0.6厘米,每颗重量也不一,大的有0.468克,小的为0.275克,平均每粒重约0.372克。当时一共发现了200多粒这种东西,部分已成粉末,刚发现的时候,它们放在一个直径约10厘米、圆形的漆盒内,就放在墓主人的头部位置,可见它们对墓主人来说是何等重要。南京市博物馆研究员王志高介绍说,「古墓主人是王羲之家族的,王彬的长女,字丹虎,死的时候58岁,由于终生没嫁人,死后就葬在了父母坟的右边。」

这一粒粒红艳艳的小丸子虽然已经1600多年了,至今还比较完整。为了解开这些小丸子的身份,有关专家拿了其中三粒,对它们进行化验,最终认定它们就是东晋时期非常流行的「长生不老仙丹」。

到了1998年,考古学者再次发现不老仙丹是发现高崧家族墓。当年6月17日,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新校区在道路施工中发现一处六朝砖室墓群。在南京市文物局的直接领导和协调下,迅速组织考古队,于6月下旬至8月上旬对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丹药摆在墓主人的手边,在右侧手臂附近,还有一个精致小巧的鎏金带盖银鼎,像是专门用来盛放丹药用的。但是,这些「不老仙丹」由于氧化很快就成了粉末。

南京市博物馆就收藏了这种丹丸,从出土至今,鲜有人知道它们的存在,见过它们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从出土至今,不老仙丹从来没有展览过,一直「养」在地库中。盒子里装的神秘药丸,就是东晋名士趋之若鹜的五石散。


作者:chinesemahan (2010/12/25 19:29:46)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1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1)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老氏论坛  执行时间:2,726.6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