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inesemahan 根据佛山报章引用史料记载,佛山人在辛亥革命中曾立下了可歌可泣的功绩。在广州黄花岗起义牺牲的72烈士中,有13位佛山人;在辛亥革命系列起义中,尤列、罗景泉、潘受之、邓慕韩、陆兰清、李杰夫等佛山人追随孙中山身边;在辛亥革命期间,王寒烬、李苏、钱维方等革命志士更是打响了光复佛山的第一枪。 佛山革命英烈之中,尢列是其中之一。尤烈广东佛山顺德人,真名尤烈,别字少纨,号小园,当时搞革命不想连累同族,于是把尤姓改为「尢」。尤烈出生于顺德八区北水乡新基村,故居名松溪别墅(有说也称听涛阁)。尤家大宅始建于1837年,上世纪六十年代被破坏。以前尤家大宅占地几十亩,有新旧两个花园。1895年尤列与陆皓东、周昭岳等人回北水创办「兴利蚕种公司」。顺德区政府已出台《顺德区关于保护和开发利用历史文物资源工作方案》,将尢列故居列为「岭南水乡生态民俗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8月12日,尢列后人与杏坛镇政府签订协议,从2006年9月1日起,将尢列故居托付给杏坛镇政府管辖30年。尢列后人尤迪桓夫妇向杏坛镇政府捐资10万港元,用于资助尢列故居的保护和开发。未来3年,区、镇、村三级还将再投入50万元对尢列故居作全面修缮,打造成为历史研究和爱国主义基地。 尤烈17岁时在上海参加江门,1886年入广州算学馆,毕业后充广东沙田局丈算总目,又任广东舆图局测绘生。两年后毕业,任广东沙田局丈算总目、广东与图局测绘生、香港华民政务司署书记。 在兴中会成立前,孙中山、陈少白、尢列、杨鹤龄四人,经常在香港歌赋街杨耀记店中,高谈造反,讨伐清朝,当时的人称他们为「四大寇」。 1893年,尢列和陆皓东、周照岳合资创办兴利蚕子公司,地点设在顺德八区北水乡。孙中山为该公司写了一副对联「兴创自我,利归于农」贴在公司门口。蚕种公司,掩人耳目,实质上是搞反清。开蚕种公司养蚕种桑,商量好第一次就是广州起义。革命党人陆皓东在此设计「青天白日旗」。孙中山、陈少白都在这里,宋子文是开银行的有钱到台湾买枪来参加革命。 1895年,尢列与孙中山、陈少白等在香港组织起兴中会,设机关部,称“干亨行”,秘密准备广州起义。起义泄密后,被朝廷通缉的尢列逃亡西贡,之后继续进行革命活动。1897年,尢列创立中和堂于九龙,次年设分堂于日本横滨,且刊《国民报》于东京,继续鼓吹革命。 1900年惠州起义爆发,尢列往长江流域联络会党响应。起义事败后,被清廷严令追拿的尢列东渡日本,在横滨和孙中山一起议定「开导侨界,沟通学界」的革命计划,拟定「中华民国」国号。随后,尢列奔走日本及南洋地区,创设中和堂分部,积极联络爱国华侨,并在新加坡出版《图南日报》,自认名誉总编。 同盟会成立后,尢列创办的中和堂成为同盟会的一分子。孙中山派尢列前往新加坡建立同盟会分会,动员华侨资助革命事业。后尢列还秘密回国,襄助蔡锷起义。武昌起义爆发后,尢列组织中和堂北伐军,继续抗击清廷残余军队。 1939年病逝于南京,着有《四书章句易解》、《四书新案》等。尤列墓位于南京市区麒麟门外小白龙山脉华侨公墓旁。网上登载由尢列好友徐绍桢先生后人徐学谦先生提供照片。 尤列后人现仍居住在香港。生于1949年的尤迪桓,是尤列的曾孙。他夫人曾家丽,是前香港政府高官。曾家丽最近念的硕士学位专业方向是中国历史,连写的论文也与尤列相关。曾家丽曾负责校对出版《尤列集第二版》就由工作,她与丈夫足迹遍及新马泰等亚洲国家,只要有孙中山纪念馆的地方,他们夫妇都会去探访。厦门的华侨博物馆,里面找到有写于上世纪30年代的「尤列授意拍摄电影《天下为公》」字样;日本横滨,尤列曾经和孙中山在同一屋檐下,并雕刻印章「中华民国万岁」以凝聚革命派人士;新加坡的晚晴园记载着尤列在辛亥革命之前10年的南洋革命运动事迹。 网上有人报科称,上海汉口路宝芳照相馆找到有「 四大寇」底片,是1936年9月,尤列从香港定居南京,中途经上海时,将关心焉送他的一张「“四大寇”」照片,在宝芳照相馆复制8寸底片,将照片送赠孙科,照片右上角为「哲生世兄存念」,左下角为「尤列敬赠」。并在该照片下面亲笔说明:「清光绪十四年成了九月初六日,即距今四十八年前的一千八百八十八年十月十日商议革命及组党事业,摄于香港雅丽氏医院。民国甘五年九月甘日尤列志。」
该帖子被chinesemahan在2011-10-10 12:03:4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