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MAHAN 利比亚是北非的一个国家,位于地中海南岸,与埃及、苏丹、乍得、尼日尔、阿尔及利亚跟突尼西亚相邻。面积175.95万平方公里。过去二千年,利比亚不断被强权所侵占。公元前2世纪成为古罗马领土。公元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一部分。16世纪中叶起属于奥图曼帝国。19世纪时利比亚地区由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两个省份组成。1911年至1912年,意土战争爆发,意大利以战机袭击,压倒性战胜奥斯曼帝国,从此利比亚沦为意大利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为德军和英军的战场。1951年12月24日,获得英国及法国同意,在联合国安排之下宣告独立,由伊德里斯一世国王领导,建立伊德里斯王朝,称利比亚联合王国。1963年改名利比亚王国。1969年8月31日,由卡塔尔菲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革命。 利比亚战略位置重要,盛产石油国。利比亚的统治者卡塔尔菲长期反美和反西方的立场,使他与美国的关系一直十分紧张。美国千方百计要铲除卡塔尔菲政府。2011年2月,利比亚受周边国家相继发生的反政府示威的影响,很多平民走向街头反对穆阿迈尔•卡塔尔菲长期的独裁统治。美国与西方趁机发难,支持反卡塔尔菲的力量。2011年10月20日卡塔尔菲在此内战中身亡,象征利比亚正式脱离卡塔尔菲时代,也使利比亚和北非的政局走向更加难以预测。 利比亚西北部的黎波里,濒地中海南岸,明丽煦暖,柔美恬静,被誉为「地中海的新娘」。是利比亚最大城市,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重要的商业和海港城市。公元前1000年由腓尼基人创建。利比亚将选今日首都的黎波里(Tripoli,古名Oea)、罗马皇帝塞维鲁斯(Severus)出生地Leptis Magna、和Sabratha、Cyrene、边防要塞的Ghadames等地;突尼西亚则选与罗马惨烈斗争的迦太基、保存完好斗兽场的El Djem,和Bulla Regia、Sbeifla、Utica、Chemtou等地,了解其剧场、斗兽场、浴场、广场、神殿、喷泉等公共建筑。这些古迹中的文物多被移到就近著名的博物馆。后来的黎多里被罗马人占领,公元643年阿拉伯人成为该城市主人。 塞卜拉泰考古遗址位于利比亚港口城市的黎波里以东60公里处,地中海岸边,的黎波里至佐乌亚拉的海滨大道从遗址处穿过。从腓尼基时期一直到罗马帝国衰退时期,塞卜拉泰和大雷普提斯以及奥亚一起构成了联系北非和地中海地区海上贸易的贸易三角洲。这里曾经是努米底亚王朝的组成部分,腓尼基人曾经在这里建立非洲内陆地区产品加工的基地,公元2-3世纪曾经被并入罗马版图,是一处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塞卜拉泰考古发掘时发现了大量的文物,有拜占庭镶嵌画、古罗马时期的雕塑、古腓尼基遗迹等。 撒卜拉塔位于的黎波里西约80公里的地中海沿岸。由腓尼基(迦南)人建于公元前六世纪。古罗马人曾生活在这里。神殿、露天剧场、法庭、论坛等建筑遗迹集中体现了古罗马时代的城市特色。古罗马城镇的下面发现了早期腓尼基人生活的遗迹。公元三世纪,撒卜拉塔繁荣一时,并以象牙贸易着称。后城市被外族入侵者破坏而废弃。 胡姆斯(KHOMS)是利比亚最著名的古罗马遗址,距首都的黎波里50公里。这是一座近2000年历史的大莱普提斯帝国的遗址,一度是古罗马最大的城市;高耸的浮雕檐匾、倒下的巨石圆柱,宽敞的园中大道,壮阔的露天广场,足显昔日的宏大与辉煌!它建于公元一、二世纪,罗马皇帝塞维鲁就出生于此。浴池是个建筑群,热水、冷水、桑拿,房屋交错,男女分流,有些装饰,功能布置与现在差不多;有灶、池、桑拿室,还有搓澡板,旁边的厕所位置清晰、保存完好;外面的大厅还是相对比较宽阔,残存的柱子说明当时这浴池也是有规模。 从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驱车往东120公里,就来到了莱普提斯古城。有一位作者说,地球上鲜为人知的10处秘境,其中有一处就是莱普提斯(Leptis)。莱普提斯古城是北非国家利比亚的历史文化名城,步入方圆2.5平方公里的古罗马遗迹,第一眼见到的就是雄伟的塞维洛拱门。塞维洛皇帝在公元200年把城市的中心――议会场从旧址移动到此处,因此,一个新的户外的大型罗马议会场就诞生了。莱普提斯古城也进入全盛期,一度有8万人在此居住。 (系列八,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