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老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春秋时代的超级美女西施是真的其人呢? 已阅:1132 / 回复:0(楼主)

chinesemahan

浙江省诸暨市位于浙东会稽山脉西麓,原名暨阳,是一座山清水秀的历史名城,是中国历史上四大美女之首西施的故居。美女西施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来诸暨的游客绝大部分是觅「西施」而来的。

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尽雁之容」。「闭月」是述说貂婵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但西施在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却引起争议。

先秦诸子中最早提及西施的是《管子》:「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 但《管子》一书作者管仲是春秋初期人物,至少比勾践、夫差、西施早出生200多年,管仲怎么能够说到200多年后的西施呢?

《庄子》一书中曾三次提到西施。「西施病心而矉(pín,即颦字)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走。」这就是「东施效颦」成语的来源。但据《庄子•齐物论》云:「故为为是举莛与楹,历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从司马彪注文看来,这位「西施」又比吴越交战早100多年。

《墨子•亲士篇》的记载是:「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沈,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故彼人者,寡不死其所长,故曰‘太盛难守’也。」这里,「沈」即「沉」字,说西施是沉于江中而死。墨子生于公元前468年,而越王勾践灭吴王夫差是公元前473年的事,年代相近,但这也并不能证明此西施即是吴越时期的西施。这句话成为后人证明吴越时期西施沉江而死的证据,但不可靠。

《孟子》中也有「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的话。

《韩非子》亦云:「善毛啬、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

屈原在《九章•惜往日》里就赞道:「虽有西施之美容兮,谗妒入以自代。」

但是也有人指出,记载春秋历史最详细、最古老的文献可以说是《左传》、《国语》,均没有提到西施这个名字。《国语•越语上》虽提到越国送美人的事,却没有提到西施的名字。「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可以看出,当时越王勾践只是送给了吴国的太宰伯嚭八个女子,用来贿赂他帮助越国。并没有献美女给吴王夫差,更是没有提到西施。所以,有学者认为,西施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她的故事是后来人演绎的。

在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中,象「吴太伯世家」、「越王勾践世家」、「伍子胥列传」、「货殖列传」等相关的记载中依然没有提到西施一个字。如果有西施这个美女,以司马迁这样严谨的史学家笔下,绝不可能不会一字不提的。
    
西施运用「美人计」,这位爱国女子不惜牺牲色相,以美色帮助领导人夺回江山的,是到了东汉年间,才开始有才有西施与吴越争霸联系起来的记载。最早的是东汉时的两部野史《吴越春秋》和《越绝书》。不过,这些都是野史而不是正史。袁康、吴平的《越绝书》云:「越乃饰美女西施、郑旦,使大夫种献之于吴王……」《越绝书》对越国事始有较详细记载。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越国大夫文种向越王勾践陈述破吴九个谋略,第四就是“遣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于是勾践「使相者国中,得苎罗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饰以罗縠,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学服而献于吴」。西施身吴心越,为越国雪耻灭吴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故事,主要是根据袁康的《越绝书》的记载逐步演变而来的。《吴越春秋》又记载:「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这是什么意思呢?翻开《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

换言之,西施用身体换取国土后,便与范蠡同居。


作者:chinesemahan (2012/5/6 13:24:45)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1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1)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老氏论坛  执行时间:1,156.3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