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老氏论坛 >> 新闻公告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参观深圳文博宫 已阅:1281 / 回复:0(楼主)

chinesemahan

深圳文博宫坐落于深圳凤仪山南麓的布吉西环路,占地16万平方米,是中国南方最大的仿古集群式建筑群,总面积达建筑面积13.3万平方米,投资近20亿元,包括3条长390米的主题购物大街、26个精品艺术馆、6个展览大厅、1218间商铺,还配套了1.1万平方米的艺术酒店、2.3万平方米的三圣文化艺术广场、1850个停车位。最近,深圳的朋友特意用私家车接戴chinesemahan前往参观。

深圳文博宫位置适中,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与清平高速、南坪快速、水官高速连接;公交路线连通整个深圳城区,距地铁出口仅一步之遥。文博宫还紧靠清水河笋岗物流中心,并修有专用通道;距离布吉火车站、深圳火车站、龙华火车站分别仅需3分钟和不足10分钟车程。据称,集团负责人与很多旅行社订有合作协议,因此现逢假日,深圳文博宫外便泊满一车车的旅游车,载着游客前来参观,生意十分火热。

但不讲不知,深圳文博宫前身为「中国饮食文化城」,原本是龙岗区「十一五」重大工程项目,因种种原因而停工搁置多年,被人戏称为「阿房宫」,即是一宗「烂尾楼工程」。后来,由深圳美丽集团大贸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全新规划设计,成为文博宫古玩艺术品国际交易中心。

重生后的文博宫经营业态定位于古玩珠宝、玉器、陶瓷、书画、家具、铜器、杂项及艺术品等,以高端化、精品化、国际化为经营策略,打造集展销、鉴定和拍卖为一体的国际性古玩艺术品交易平台,涵盖文化产业、艺术、拍卖、旅游的文化创意新模式,打造文化创意、工艺制作、艺术沙龙、创作体验、展示交易、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产业链;致力于打造航母级文化旅游休闲购物公园和世界级的文化摩尔,成为深圳文化旅游产业的新亮点。开幕后不间断进行展销、鉴赏、拍卖、文化论坛等各种活动,打造一个永不落幕的古玩艺术品博览交易中心。真是「危机」化为「商机」的真实例子,最重要是看主事者是否懂得灵活变通。

深圳文博宫是中国唯一跨越7个历史朝代(有说是5朝)的建筑融合体。汉门广场大气磅礴、入门大厅气势恢宏,还有高档典雅的功能厅的,均为国际一流;秦汉和唐宋两条购物街古韵悠长,绿树成荫,明清大街为国内唯一汇集中华56个民族风情艺术品。现时落成的部份,已超过以前主题公园海洋公园中的宋城或是香港最大的仿唐木建筑群――志莲净苑的规模。

深圳文博宫地方面积很大,工程仍未完成。据深圳的朋友介绍,整个山头的土地都是属于深圳文博宫的,山顶还建有水库、天池(湖)。日后整个山头开发后,其壮观的程度可想而知。当然,对香港的主题公园来说,将是另一个新的强劲竞争对手。

文博宫在2011年文博会期间正式开放,并成为深圳文博会的其中一个副展场(分会场)。文博宫的落成成为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园增添一支生力军。在第七届深圳文博会期间备受关注。据统计,在第七届深圳文博会期间,文博宫的观众超过10万人次,交易额达30多亿元人民币。

2011年开幕时,负责文化和宣传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常春还专诚前来指导。据熟识深圳文化事务的当地朋友表示,李常春由于是分管文化和宣传事务,所以对文化事务很热心,同时很在积极推动文化艺术建设,希望作为其任内政绩,为人所宣扬,被后人所纪念。

据称,深圳文博宫市场化方式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做法,第七届深圳文博会时,增设了非遗展馆,展出了青海唐卡、南昌瓷版画、江苏苏绣等208个国内最具代表性的非遗精彩亮相,成为各地的「形象大使」。

2011年12月3日—12月4日,中国(深圳)非遗博览会启动仪式落户在深圳文博宫,当时举办了文博宫文化旅游推介会,打造主题为文化+科技+旅游的文化盛宴。活动期间,进行非遗展示,街头艺人、工艺脸谱、剪纸等民间文化齐亮相。大会还邀请了有专家免费替客人鉴宝,北京博物馆、台北博物馆、军事博物馆仿品联合展销等一系列活动。

不过,有朋友在深圳文博宫开店经营,据悉深圳文博宫初期采用优惠政策,商户租用可享有半价租金优惠。可能是营运初期,朋友表示生意只是一般。

Chinesemahan参观当日,刚巧遇上细雨,有商号当天择吉开张。俗语说:「水为财也。」下雨有水是好兆头。

由于当天时间有限,大家赶着去吃午饭,只是走马看花地绕了一圈看看,及未细致欣赏,有些美中不足。


作者:chinesemahan (2012/6/19 8:39:20)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5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5)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老氏论坛  执行时间:4,443.4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