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mahan 2012年8月16日至20日,香港会展中心举行个大型的「美食博览」。8月18日星期六,据称深圳市民闻风而至,令当天过关的人潮增加了不少。「美食博览」的入场券,香港人是25元和40元两种,反而内地人却可享有20元和30元的优惠价,这明显是说「美食博览」是针对内地游客。 今次的「美食博览」的展览庁共有三层之多,参展的内容琳琅满目,包罗万有,包括有:面包及糕点、酒精类饮品、非酒精类饮品、零食糖果饼干、冰鲜及加工食品、健康及有机食品、厨具、晚市「着数」特区、米类面食产品、美食荟萃、酱料调味料等。如果按地区来分,除了占主场之利的香港外,还有来自中国内地、亚洲国家的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和伊朗,欧洲的意大利及北美洲的美国和墨西哥等,尽显这次「美食博览」的「国际口味」。 对一般市民来说,晚市「着数」特区最受欢迎,因为是推介特价产品。8月16至19日晚上七时至十时在展览厅3E举行晚市「着数」特区,多款产品均以半价或更高折扣出售,最合家庭主妇和贪小宜的香港人的习惯。 此外,「美食博览」节目十分丰富,包括名厨即场烹饪示范、饮食专栏作家分享美食心得、现场表演节目及抽奖等,精彩绝伦。 在林林的佳肴美食中,最令笔者注意的是酒类。这次「美食博览」众多参展商带来不同品种的酒类,主要是红白餐酒,但是也有日本的米酒,西方人爱喝的甜酒,用朱古力和霖酒等酿造的酒,以及声称是没有酒精的葡萄酒。 「美食博览」的红白餐酒,来自不同的地区,据现场的介绍,产地包括有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美国加州等都有,丰俭由人。「美食博览」现场多数设有免费试饮,但也有个参展商是按每杯收费的。 要让市民试饮,就应提供酒具。一些参展商提供纸杯,但有一家售卖声称是没有酒精的葡萄酒的参展商,吸引了笔者的注意,想一尝究竟没有酒精的葡萄酒是甚么味度。参展商的职员却说纸杯都用完了,所以不能提供试饮。到了会场的另一边,才发现大会提供酒杯让市民可以在会场内试饮,每个酒杯收取20港元押金,用完如果酒杯完好,就退回押金。这种做法利己利人,同时比起用纸杯更为环保,值得提倡。 这几天刚好「钓鱼台问题」闹得熊熊烈烈,但在「美食博览」现场,人们对日本食品和米酒全不抗拒。始终「政治归政治,美食归美食」。笔者看到日本的清酒酒瓶时,便很有感慨。日本人把清酒的酒瓶设计成不同的样式,有现代感的,有小巧型的,有霸气型的,即使你不会喝清酒,你都想拿来尝一口。中国人要提升酒文化,把中国酒推到国际市场去,就必须要在包装设计上要下一番大功夫。 「美食博览」现场人山人海,展场的空间却十分狭窄,在参展商的檔摊上买了各式美食,只能拿到两傍通边去吃,食相狼狈,用后餐具也杯盘狼藉。从参展商弄到一口美酒,只能一喝尽兴,很难细意品尝,更难与参展商有深入的交流。跟专业的红酒展有很大的分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