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mahan 据「周口文化网」载由周口市文化局文管所李全立撰写的专文介绍,春秋时代陈国国都在宛丘即今淮旧城。河南省商水县朱村出土一批有铭文的青铜器。 据该文章介绍,陈,妫姓,周武王灭商后所封建的诸侯国。其地在今淮阳成县至安徽省毫州市一带,国都宛丘即今淮旧城。陈国自周武王始封至春秋鲁哀公十七年,陈泯公二十四年(公元前四七八年)为楚所灭,存国共900多年。作为周初最重要的封国之一,她有着发达的文化和经济。《诗经》中有专门介绍其社会生活、风土人情的「陈风。」其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 文章称,周口现辖八县二市,大部分为古陈之地。其淳厚民风和尊文重教之习俗,得益于陈国丰厚文化的浸润。目前,在周口市发现的陈国文化遗存并不是很多。 文章称,陈故城。位于今淮阳城关一带,传说最早为陈胡公所筑。在《诗经•陈风》和《左传》,提乡过陈城有东门和栗门。根据文献记载推测,当不晚于春秋初期。 陈城的地望。文章引用《水经•曾水注》:「[沙水]又东南陈城北,故陈国也。」今淮阳城北有新蔡河,河水绕城东流向东南,入沙水。新蔡河是沙水(今统称沙颍河)支流之一,《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将沙水支流统称沙水。经实地考察,今淮阳县城即古陈城所在。自眉初《鲁豫晋三省志》载,城为方形,周九里十三丈四尺,四门,门皆三重。王应鹿《诗地理考》:「今陈州城在古陈城内西北隅,陈都在宛丘之侧。」可见陈城大于后世的陈州府城。1 9 8 0 年,省文物研究所对陈城进行试掘,知其始建于春秋时期,最早城墙迭压在最下层,高度在2米以上,夯土筑成,夯层0.1米左右,出土陶片以板瓦、筒瓦居多,筒瓦外饰绳纹,间饰凹弦纹。同时出土的盆、罐、时代也较早。城址平面略呈长方形,周长约4 5 0 0米。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在县城内进行文物勘探时,在中、南部在距现地表1 0米左右不时发现有春秋早期遗物,如板瓦、筒瓦、建筑遗迹如夯土、房基等。 文章称,当地还有陈国墓葬。传说陈胡公墓为铁墓。从考古发现来看,1 9 6 1年1 2月,淮阳县东南泥河村西北角的一个池塘内发现铜爵一件。次年4月,在同一地点又发现爵、觚、提梁卤、簋、戈等5件铜器和罐、尊、鬲、簋等4件陶器。其中陶鬲、陶罐的形制与陜西长安县客省庄和张家坡西周墓出土的早期陶器大致相同,这批器物很可能出自西周时期陈国贵族墓。 此外,1 9 7 3年,淮阳县城东南的固堆李出土的西周的铜盘、铜铺各1件。盘内有铭文4行2 2字:「曹公媵孟姬,母盘用祈眉寿无疆,子子孙孙永寿用之。」此盘与铺均为曹公嫁女的陪嫁器,曹国国君之女所嫁应为陈国王族,因而这里可能是陈国贵族的墓葬区。 1 9 8 3年,县城东南的大连乡一带被盗春秋时期古墓数百座。文物、公安部门查抄大量春秋时期的铜带钩、青铜剑等文物。自1 9 8 7年以来,文物部门通过文物勘探 ,从县城南关南白楼至王店镇大约十几平方公里范围内,发现了一个规模很大的古墓葬群。时代从春秋早期一直延续到宋代。该墓群已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土与传世文物。1 9 7 5年秋,河南省商水县朱村出土一批青铜器计有鼎、簋、车马器等,其中鼎已佚,其他皆有铭文。其中「原仲簋」器盖内铸铭文6行2 8字:「唯正月初吉丁亥,原仲作论仲妫嫁媵簋,用祈眉寿万年无疆永寿用之。」据《春秋•庄公二十七年》:「秋,公子友如陈,葬原仲。」原仲,陈大夫,死于公元前6 6 7年,为其次女作陪嫁所铸的媵器,应早于此年。这批器物无疑属于春秋初期。传世陈国器物不多,见于着录的有《王仲妫簋》、《陈医鼎》等。1 9 7 6年,陜西临潼县零口出土的西周《陈侯簋》1件,是陈嫁女于周王的媵器,器内有铭文3行1 3字:「陈侯作王劝媵簋,其万年永宝用。」 在陈国故地内,还发现西周、春秋、战国文化遗址6 0余处,主要为长方形坚穴土坑墓,有木质棺,皆为单人仰身直肢葬,流行腰坑和口含的葬俗。随葬陶器有鬲、罐、簋、豆。目前,在周口市陈国故地区域内发现陈国遗物、遗存并不是很多,估计陈国遗存大多深埋地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