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mahan 2008年,一名柳州高中的学生在学校网站论坛上发表一组校园景物照片的帖子,其中一张是清朝云南提督学政戴鸿慈于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题字的石柱的图片。戴鸿慈手书的石柱正面上写有「运帝枢以赞化调元泽遍坎维尊居北极」16个工整漂亮的楷体字。 柱子上有两行楷书题写的铭文:「光绪十三年丁亥仲秋榖旦」,落款为「云南提督学政戴鸿慈书」。 题写铭文的云南提督学政戴鸿慈,清代为数不多的生前「位极人臣」。戴鸿慈(1853—1910年),字光孺,号少怀,祖居广东南海县西樵大同堡绿涌村(今佛山市南海西樵镇大同戴家村)。光绪二年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法部尚书、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赏加太子少保,谥号文诚。戴鸿慈作为出洋的著名五大臣之一,出使美、英、法、德和丹麦、瑞士、荷兰、比利时、意大利等国,途中擢升礼部尚书。不久,清政府改刑部为法部,戴鸿慈首任法部尚书。在清末的预备立宪运动中,戴鸿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专家们经过简单清点,初步确定散布在校园内的花岗岩材质古石构件达70余件,年代均为晚清光绪年间。 据专家介绍,发现戴鸿慈题写铭文的柳州高中,最早建于清代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最早的校址在柳州市北门木桥街(原景行路柳州市统战部,今星河大厦处),最初校名叫柳郡中学堂,由柳州知府倪光熊奉令创办。后来,学校数易其名,先后使用过「柳州中学」、「柳州八县合立中学校」、「省立第四中学」、「省立柳州初级中学」等名称;1945年学校址迁至东台路柳高老校区,1962年确定为「柳州高中」校名后沿用至今。专家称,可以肯定的是,光绪十三年(1887年),柳州高中最早的前身「柳郡中学堂」还没有诞生。 专家说,从这些刻有铭文的花岗岩构件,年代可以判定为清代建筑物的大门立柱,从花岗岩的材质上看,应来自福建省。根据发现石柱上的楹联平仄对仗要求,石构件上的文字至少应该分属六幅不同的楹联,也就是说,如果它们出自同一建筑,那么这座建筑至少布置有六重大门,每重大门两边的立柱都高达数米,用整块的花岗岩雕琢而成,并邀请名人题写楹联。可以想象,当年这座建筑的奢华气派和身价的不凡。 专家作出这样的判断,这批花岗岩古构件,应为清代柳州粤东会馆留下的历史遗迹。据柳州地方文史专家戴义开称,光绪十三年,柳州粤东会馆落成时,时任云南提督学政的戴鸿慈是应广东乡贤之邀,为会馆题写这幅楹联,并在外省制作好后,千里迢迢运到柳州。 专家指出,这批清代柳州粤东会馆遗迹不仅数量多、保存相对完整,其中很大一部分石构件刻有竹节纹、菊叶纹、几何线条纹等精美的浮雕纹饰和笔迹工整的楷书文字,具有非常高的考古价值和艺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