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可氏家族部分史料——中华可氏文化
- 中华可氏网 2009年3月9日 河北安平可氏
一家五姓 扎根中原
获嘉县城关镇大洛纣村东地,耸立着一座高约2米,字迹清晰可辨的碑石,这就是闻名遐迩的“五姓碑”。 “五姓碑”立于清道光10年春季(公元1830年3月),碑文和此后创修的获嘉县陈孝村张氏族谱《袭职小谱去》记载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今获嘉县黄堤镇狮子营可姓、丁村乡陈孝村张姓、城关镇大洛纣村冯姓共300多户、近2000人系异姓同宗,源出一脉为元太祖宗室后裔,本是蒙古族人。他们的祖籍地在辽阳市,其祖先于元朝年间进入中原。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元朝灭亡,他们的始祖睿公因无法迁回故乡,便归顺了明朝,后在一次大战中建立了功勋,被朝廷封为世袭百户。睿公死后,安葬在获嘉县大少纣村东地。到明朝弘治14年(公元1501年)孝宗皇帝诏告天下:凡是归顺明朝的少数民族,既然是中国臣民,必须改称汉族姓氏,无论伯叔兄弟均应按照汉族百家姓,分别选定各自的姓氏,否则,一律处斩。睿公的五世孙用公,生有五子,依次为哈利、哒礼、忽泰、失月、拜拔都。遵从朝廷规定,用公的五个儿子,哈利改姓可,哒礼改姓王,忽泰改姓冯,失月改姓石,拔都改姓张。从此,亲兄弟五人,各有姓氏,分门立户。可、王、石各住一方,冯与张曾同在大洛纣村居住数代。明崇祯13年(1640年)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人相食,父子不能相顾”。张姓后代张小轩与母离开大洛纣村,易地谋生,而王姓与石姓下落不明。后又有传说王姓远徙南阳,后裔多达七、八千。仍留在获嘉县定居的,冯姓居大洛纣村,张姓居陈孝村,可姓居狮子营村。可姓另有一部分迁居滑县张营村,现有一千多人。 从明弘治14年(公元1501年)该族人改姓后到清道光10年(公元1830年)历经两个朝代329年。用公子孙散居各地,繁衍生息,子嗣兴旺,但久居中原,加之异族通婚,蒙古族习俗早已淡忘,而本是同宗同室的族人多是互不相识,难分长幼。1830年经可、冯、张三姓族人商议,决定在大洛纣村东地其始祖睿公墓地立碑撰文,铭记其源流宗脉,以晓示后世子孙,于是便有了“五姓碑”。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获嘉县人民政府根据史料考证,同意狮子营村可姓、陈孝村张姓、大洛纣村冯姓关于恢复蒙古族的要求,结束了他们几百年来对外隐瞒真实民族身份的历史。
河北衡水安平可氏家谱
序文
夫数典而忘其祖籍谈遗讥言乐而称其先钟仪见重水源木本孰不念其所从来哉稽始祖可士忠自永乐年间由山西汾州西阳城镇迁于邑北护驾林遂为里中著姓生二子长进柱早世次进益生三子礼智让分为三门余乃让之一派也自 后族中齿繁俱有谱可稽第祖传家谱者 年 遗失 继经修理迨同治壬申年岁二河并涨平地水深 祠 倒塌 先人之灵家谱尚存谨按旧谱重修
河北衡水市安平县可氏家族
一九九二年一月 可凤辉、可凤杰填写整理 一九九二年二月一日计算机打印 可庆民
1. 安平始祖可士忠于明朝永乐年间(一四一四年左右)从山西汾阳县西阳城村迁至安平县可户林村。
2. 十二世可隆携妻冷氏于清朝雍正年间(一七三零年左右)由安平县迁至安国县(现已改为安国市)黄台任教师后落户定居。
3. 一九二二年黄台曾去安平县联系家谱,抄来始祖可士忠祖爷以下至十一世显宗等祖爷的名字。
4.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二十日八世孙可凤鸣与西阳城去信,联系家谱。于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十三日由可升昌、可吉如及可自成联名复了信,至此汾阳县、安平县、安国县,三县的可氏家族联宗了。
5. 可氏家族在济南的分支八人(男丁)唐山市的分支二人,西安的分支四人,张家口的分支三人,北京、汉口、东北等地均有。
6. 西阳城村在文化大革命中可氏家庙、石碑被捣毁,家族谱及先人牌位均烧毁了,这村男丁七十余人。(截至一九八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7. 黄台的十二世是从安平县的始祖排列下来的。
8. 根据家谱中的填写,从安平的可士忠始祖至现在的辈份依次是:
可士忠——可英柱——让——鉴——用——彬——季——法——安——果——耀、显——隆——肆——炎——进——应——成——致——凤——庆——瑞——建——清——鸿——振
分享按钮>>中华可氏源流——宏扬中华历史文化
>>【安氏当代名人录】 安氏家族 公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