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岭霞杨氏宗谱续修序

    中华倪杨氏网 2011年11月14日 高岭霞


       四知堂高岭霞杨氏宗谱,自民国乙亥(1935)年间重修迄今,岁月更替,已近八秩;子孙承传,亦达三代。其间数十年,华夏大地先遭日寇入侵,举国浴血抗战;又经多年内战,遍地烽火不息;嗣后又迭遭人祸天灾,民穷财尽;及至“文革”浩劫,更令文明遭毁,国无宁日。宗谱族史之属,则更被视为“四旧”而必破之,抄没焚毁,几濒失传。我杨氏乙亥宗谱,幸赖有识族兄大法秘加匿藏,方得珍本仅存。

      时至改革开放,拨乱反正,社会安定,百业兴旺,经济繁荣,而几千年传统文化亦重受尊崇。近年来,各地宗姓皆视宗谱族史为中华文明之重要组成部分,续编重修之风渐兴,而我乙亥重修之杨氏宗谱亦得以重见天日,并于2008年复印传承。由此,我高岭霞杨氏子孙方得探寻身家宗姓脉系由来。因流溯源,以枝达根,始知先祖倪氏因避仇求存,自宋代改作杨姓之艰辛曲折。历代传人几蹈艰危,克难图强,始得后裔昌盛,实为一部孝义相传、贤达辈出的变迁史,更为一部弘扬祖德、启迪后人的励志史。

      尤可感者,2011年(辛卯)春,我杨氏千八公一脉与离散五百余年的同宗其余六脉,首度于本邑次坞镇徐坞阳村相聚,千余后裔共祭七宗始祖韶阳公,场面宏大,蔚为壮观。与会族亲共话沧桑,互叙废兴,亲情如炽,热泪盈眶。激动之余,深感是宗谱族史令各地宗亲得以重聚一堂,更觉续修谱志以维系宗姓亲情之必要与紧迫。高岭霞杨氏参祭者六十余人归来后,即聚全族老少共议,决定成立高岭霞续修宗谱筹备委员会措办此事。同年五月,筹委会族亲来南昌面述千人共祭盛况及宗谱续修事宜,嘱我为续修宗谱作序,并为乙亥重修宗谱之总纂、先父尧荪公作传。

       回溯往昔重修宗谱之初,始由先祖父紫林公首举,并于病重之际力撰首篇《追述蓼宅河迁居高岭霞废兴序》;先父尧荪公泣承先祖父遗命,解职回乡竭力纂修,并作《高岭霞杨氏宗谱重修序》。此次嘱撰“续修序”,则令我祖孙三代以序相继,厚意可感,固义不容辞。
佩瑾十四岁参军离乡,阔别高岭霞已六十余载,然儿时记忆常在梦中。印象中之高岭霞开门面山,举步即田。白墙灰瓦,屋仅有数幢;鹤发垂髫,人不过百口。山不高而苍翠,绵连相接勾践尝胆之会稽;水不深而清澈,蜿蜒流入西施涤沙之浣溪。民风纯朴,耕读传家。耕求生息,读谋发展。勤劳本分,敦亲睦邻。

       虽然相距千里,近年亦曾数度返乡祭祖。则见山水依旧,而村貌日新。农院掩林,高楼傍溪;村头小道已成通车公路,寂静小村常闻欢声笑语。民风依然纯朴,观念正在更新。昔日贫苦农家,创办企业而致富者有之,刻苦奋进而成材者有之。诸多抱负远大子弟,将事业发展步伐迈向国内诸大中城市,乃至国外境外。工农商学各业,才俊迭出。有专家学者,作家教授,编辑记者,医师经理;有博士、硕士、学士;亦有企业家、营销家、工程师、公务员等等。其中不乏成就卓著而获国家殊荣者,此次续修宗谱,皆一一立传入志,以彰现我高岭霞杨氏宗族之繁衍昌盛新貌。既告慰祖先在天之灵,亦树立榜样以激励后人。

       然则,较之远近发达村镇,高岭霞尚有很大发展空间。此次续修宗谱之举,必将有力促进合族子孙传承祖德,励志发愤,与时俱进,代代接力,将高岭霞建成富裕祥和之文化名村,无愧霞映高岭,光耀黎明。


                                                                  公元2011年7月
                                                               二十世裔孙佩瑾谨撰



 


分享按钮>>千八公派高岭霞碑记
>>吴氏家族与《富春山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