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与上官家族(作者:上官玉洪)
- 中华上官氏网 2009年6月6日 上官玉洪
楚国与上官家族
上官玉洪
引言
上官氏家族史是一部源远流长的历史。据现有各地上官氏家谱资料和一些姓氏源流书籍记载,上官氏姓氏源于楚怀王次子子兰。据《天水郡上官氏源流》等资料记载:上官氏系黄帝后裔,出自芈姓。春秋战国时期,楚怀王生二子,长子名横,继楚怀王之位为楚顷襄王,次子名子兰,公元前298年官令尹,掌管楚国军政大权。楚怀王时期,子兰曾任大夫,赐封上官为食邑,史称上官邑大夫。上官当时为地名,指今河南省滑县东南区域。食邑是指古代君王赐给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也称采邑、采地、封地)。古代中国之卿、大夫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故称为食邑。大夫为官名,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子兰公任大夫时,指楚国王室要职。被封大夫并赐上官为食邑后,子兰公的后代就以所赐食邑名“上官”为姓。于是,上官这一姓氏诞生了。
关于上官氏,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因素,在两千多年的传承过程中,各地的家谱资料和不同版本的姓氏专著中也存在一些略有差异的记载,甚至以讹传讹,比如有的资料称子兰为楚庄王之子、上官大夫系靳尚等等。但是,上官姓氏自楚国开始诞生并逐渐繁衍发展,这一点应该无疑。因此,要了解上官家族起源,应该首先了解楚国的历史,了解楚怀王和子兰公。为此,笔者根据有关资料整理出如下文字,抛砖引玉,以供各位族人参考,并期盼日后出现更多更详尽的史料并得到有意于上官家族历史研讨者的赐教。
上篇:楚国的诞生及衰落
中华民族的历史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之后,奴隶制代替了原始公社制,私有制战胜了原始公社所有制。
奴隶社会经历了夏、商、西周、春秋等时代(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5世纪)。
周朝的最早活动地区在宜于农耕的陕西黄土高原豳(bin)地(今陕西栒邑)。后迁至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
周武王于公元前1027年开始联合庸、蜀、羌等部族向商纣进攻,灭商。灭商后,周武王将国都迁到镐京(今陕西西安)。
从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灭商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历史上称作西周。
西周初期的势力已经到达长江以南。
据《史记》之《楚世家第十》篇目记载:“楚国的祖先出自于颛顼(zhuanxu)帝高阳。高阳,是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曾担任喾(ku)帝高辛氏的火正,很有功劳,能够用明照耀天下,喾帝命名他叫祝融。工共氏发动叛乱时,喾帝派重黎去平定叛乱,但没有将叛乱者斩尽杀绝。喾帝于是杀了重黎,而让他的弟弟吴回做重黎的继承人,重新担任火正,也称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了六个儿子,都是剖腹产出,长子名昆吾;次子名参胡;三子名彭祖;四子名会人;五子名曹姓;六子名季连。……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熊穴。……周文王的时候,季连的后代子孙名叫鬻熊,鬻熊像儿子一样忠心侍奉文王,去世早。鬻熊的儿子叫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熊绎处在周成王的时代,成王封举文王、武王时的功臣后代,把熊绎封在楚蛮地区,赐给他子爵等级的田地,赐姓芈,居住在丹阳(丹阳:《楚国的名君》一书记载为今湖北省南漳县,靠近雎(ju)山)。熊绎和鲁公伯禽、卫康叔子年、晋后燮(xie)等都侍奉过周成王。”
据《楚国兴衰史》记载:“西周初年,荆人的残部主要是季连的羋姓后人,已西迁至丹水与淅水之间。鬻熊为首领时,审时度势,率楚民背弃商纣王,西行投奔周文王,并受到周文王的器重。周武王继位后,有图南之意,楚人觉察后,在鬻熊之子熊丽的率领下,举部南迁至雎山与荆山之间,暂时避栖于荒野之地。周成王时,周公避祸于楚,楚人敬之如上宾,周公大感其德。周公回朝后诉说此事,感动了周成王,于是周成王封熊丽之孙熊绎为楚君。荆楚开始跻身于诸侯之列,楚国正式诞生了。”
西周初年,楚的国土很小,国势也很弱,所谓“辟在荆山,筚路蓝缕”。筚路是非常简单的车,蓝缕指衣衫破旧。这些记载表明,楚人生活艰难,连其首领都衣着褴褛,只能乘坐民间的柴车,还得跋涉山林向周天子去纳贡称臣。经过几代楚君的艰苦创业,到西周中期,楚国国势日强,便不断吞并周围小国,也不再履行向周王纳贡的义务。这时便招来了周昭王三次征讨楚国,但周昭王三次都失败了。最后一次败得最惨,周昭王被楚人打败,淹死于汉水之中,这就是史书上所记载的“昭王南征而不复”。
到西周后期,西周的势力更进一步削弱了,而楚却更强大了。
公元前770年,少数民族犬戎攻入周的都城镐京,西周灭亡,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两个阶段:从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称春秋,从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称战国。
进入春秋,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直接控制的地方日益缩小,再也无力去管束诸侯。中原一些较强的诸侯便乘机扩大自己的地盘。楚也不甘示弱,利用这一良机,迅速扩展和壮大自己,楚武王就是春秋初期很有作为的一个国君。
楚武王熊通,于公元前741年即位。当时他虽很年轻,却很有抱负。
自夏代奴隶制国家建立以来,中原地区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远比周边国家发达和富裕,故中原称“上邦”、“上国”,周边国家受到中原国家的歧视和欺压,被贬称为“蛮”、“夷”、“戎”、“狄”,实际上是贫穷、落后和愚昧的代名词。如周成王与诸侯会盟,楚的先君被视为“蛮”,没有会盟资格,只能为会盟干些杂事——如看守庭院中的火烛等。诸侯的君称“公”、“侯”、“伯”,而对楚君只称“子”,比上邦之君要低几个等级。最气人的莫过于把楚排斥在当时的“中国”(中原)之外。对此,熊通很不服气,决心改变这种状况。
熊通三年(公元前738年)、六年(公元前735年),熊通带领其部下向中原的门户,地处南阳一带的申、吕、许等国发起了进攻,但是未能奏效。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楚国的力量不够,军事上不是中原国家的对手。
面对现状,熊通下决心强国富邦。他想尽各种办法,采取各种措施来解决资金、装备、技术和人才等问题。当时,楚国设置了一些官职,不像中原国家那样称为三公六卿,而是按照楚国的习惯,称尹和敖,如令尹、左尹、右尹、莫敖等。
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努力,楚国的国力大大增强了,特别是熊通梦寐以求的一支强大的车兵终于建立起来了,当时称为三军,即左军、右军和中军。在熊通的统帅下,这支队伍指到哪里打到哪里,周边和稍远的小国,如:鄀、权等很快都被征服了。
楚国开始日渐强大,不少周边国家开始与之结盟,但是周天子一直不同意提升楚的封号,这令熊通十分生气。他说:“我们的先祖鬻熊还是周文王的老师,周成王也还推崇过我们的先君。现在江汉流域这么广的地方都是我楚的土地,这么多民族都对我很信服,你不愿给我加位,我就自己加位,我也不要什么公、侯,我也称王!”
公元前704年夏,楚在沈鹿(楚地,位于今湖北省荆门市所辖钟祥市东60里)举行正式的称王典礼,并向周围所有的国家发出了邀请,请国君们都来参加庆典。这天,江汉地区所有小国的国君们几乎都来了。自此后,熊通就正式称王,是为楚武王。这一年是楚武王37年,即公元前704年。
在楚国历史上,还有一位国君不能不提,他就是楚庄王。
楚庄王名旅(或作侣),公元前613年即位,时年尚不到20岁。
楚庄王即位后,沉湎于玩乐,不理朝政,并且下令:谁敢劝阻,斩!当时,在楚国的国外,晋国虎视眈眈对着楚国,本来站在楚国一边的陈、郑、宋、许、曹等国纷纷倒向了晋国;而在国内,若敖氏的势力日益强大,根本不把王室放在眼里;群蛮、百濮等伺机叛乱,政局很不稳定。
楚国关心国事的大臣武举等人心急如焚,前去劝说楚庄王。武举进到宫中,只见楚庄王左边抱着郑国来的姬妾,右边搂着越国来的美女,坐在钟鼓之间作乐。楚庄王见武举进来,说:“你是来劝我的吗?你没看到我的命令么?你不怕死么?”武举说:“我怎么敢来败大王的兴呢?我只是来出个谜语请大王猜猜,助助酒兴。”楚庄王一听,也真乐了:“那你就快快说吧。”武举说:“有只大鸟,停在南方的大山上,三年不飞也不鸣,不知是什么鸟?”楚庄王说:“三年不飞是在长羽翼;三年不鸣,是在观动静。他飞将冲天,鸣将惊人!”武举这才明白了楚庄王的用意,高兴地退出去了。这就是成语“一鸣惊人”的来历。
原来,这些年来,楚庄王不是在玩乐,而是在观察和考察他的臣属。经过三年,他已分清了良莠,很快就对大臣进行了新的任免,并且率兵打败了叛乱部族中势力最强的庸人,灭掉了庸国,平息了叛乱,威名大振,很多国家纷纷前来结盟,这对楚庄王日后争霸中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春秋时期,从楚成王开始,晋与楚一直在中原争夺霸主地位。最主要的是在两个方面进行争夺:一是争取盟国;一是争取与国。在盟国的争取方面,当时的大国主要有晋、楚、秦、齐。晋、楚争霸,就要看秦、齐倒向哪一边。有秦、齐的支持,霸主有望;无他们的支持,难成霸主。另一项是争夺与国,在楚、晋之间有郑、陈、宋、许、曹、卫等许多小国,是争夺的对象,他们倒向谁一边,就听谁的话,向谁纳贡。这些小国都是墙头上的草,谁强就向谁倒。楚庄王即位时,中原的这些小国,几乎都倒向了晋的一边,故在灭庸之后,楚庄王想改变这种局面。
楚庄王十七年,楚国和晋国进行了有名的邲之战,打破了晋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战胜了最强大的晋国。从此,楚庄王就成为了中原霸主。
有一些历史资料和上官家谱记载,上官氏始祖子兰公为楚庄王之子,笔者以为不当。宋代版《百家姓》对上官姓氏的起源解释为:“上官,据《元和姓纂》等书所记,楚庄王的小儿子子兰,官至上官大夫,其后世子孙以上官为姓。”然而,《史记》、《战国策》等比较权威的史料上均没有楚庄王有子名“子兰”的记载,关于子兰和上官大夫的记载均始于楚怀王时期,众多权威的史料和上官家谱也记载子兰为楚怀王次子。因此,根据目前可以查阅到的资料,笔者认为有些资料称子兰为楚庄王之子应为误记,并长期以讹传讹,以至造成后人的错误理解。
为此,要了解上官氏家族的始祖子兰公,就应了解楚怀王及其历史背景。
楚庄王之后,经历了楚共王、楚康王、楚郏敖、楚灵王、楚平王、楚昭王、楚惠王、楚简王、楚声王、楚悼王、楚肃王、楚宣王、楚威王,而后进入楚怀王时代。
公元前329年,楚威王去世,其子熊槐继位,是为楚怀王。
楚怀王二十二年(公元前307年),秦武王至周,因举鼎用力过猛折断胫骨而死。其异母弟继位,是为秦昭襄王(简称昭王)。
秦昭王年幼,其母亲(宣太后)及其同母异父弟魏冉掌握着军政大权。宣太后是楚国人,姓芈氏。故秦昭王初年,秦实行与楚亲善的政策。
楚怀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3年),齐、韩、魏因为楚背叛合纵而与秦结盟,三国一起来攻打楚国,楚国便派了太子横(即后来的楚顷襄王。)到秦作为人质请秦援救。秦派兵救楚,三国的兵便撤走了。
楚怀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02年),秦国有一大夫私下和楚太子横斗殴。楚太子横杀了他然后逃回楚国。 秦昭王不胜愤怒,第二年便派兵与齐、韩、魏一起攻打楚国,杀死楚将唐昧,取得楚国的重丘而去。
楚怀王二十九年(公元前300年),秦又攻打楚,大败楚军。楚怀王于是派太子横到齐国去作人质以求和。
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秦再次攻打楚,夺去了楚国的八座城邑。秦昭王致信楚怀王说:“开始的时候,我与你约定为兄弟,在黄棘结盟,以太子为人质,双方非常欢乐。但是太子杀死我的重臣,竟然不谢罪而私自逃归,令我十分气愤,所以才出兵攻打你的边界。如今我听说你要太子到齐作人质来求和,而我们秦、楚两国接壤相邻,还互通婚姻,亲善已经很久了。现在,秦、楚两国失欢,就无法叫诸侯服从。我愿意与你到武关去相会,亲自定约,结盟后就各自回去,希望能得到你的支持!”
楚怀王见到这封信后,非常忧虑,想去又怕被欺骗,不去又怕得罪秦国。有大臣说:“大王最好不要去,秦是虎狼之国,不可相信。他还有吞并诸侯的野心。您这一去,只怕凶多吉少。”楚怀王的小儿子子兰(这是在笔者所查阅到的资料中,子兰在史料记载中第一次出现。)劝怀王前往,说:“我们何必失去秦王的欢心呢?”于是,楚怀王就前往秦武关,去会见秦昭王。秦昭王命令一位将军在武关埋伏军队,假装是秦王在那里。等楚怀王一到,就关闭武关将楚怀王劫持到秦都咸阳。
秦国将楚怀王扣留起来,要挟他割地与秦。楚怀王非常愤怒:“秦国欺骗我,又强逼要我的土地,岂有此理!”楚怀王坚决不同意,秦国也就将他扣留起来,不让他回楚国。
楚国的大臣为楚怀王遭到秦国扣留而深感忧虑。经过商量后打算立楚怀王的太子横为王,于是派人到齐国要求让太子横回楚。齐王经过考虑后允许。太子横回到楚国后,即位为王,是为楚顷襄王。
《楚国历史大事记》载:“太子横由齐归郢,立为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这里再次提到的子兰,也就是各地上官家谱资料上记载的上官氏始祖。
楚顷襄王元年(公元前298年),秦国得知楚国另立新王后,非常气恼,发兵出武关攻打楚国。第二年,楚怀王偷偷从秦国逃出,秦国人发现后,封锁了通往楚国的道路。楚怀王于是从小路到达赵国,想通过赵国回楚。赵国人害怕,不敢让楚怀王走。楚怀王又想走魏国,但是这时秦兵已经赶到了,他只得又随秦兵到秦都。
楚顷襄王三年(公元前296年),楚怀王病故于秦国。后来,秦国人将楚怀王的遗体送回楚国,楚国人民举国悲痛不已。
楚顷襄王之后,楚国又经历了楚考烈王、楚幽王、楚哀王、楚王负刍时代,国力日渐衰落。公元前223年(楚王负刍五年),王翦、蒙武复攻楚,虏楚王负刍。楚人伪托项燕之名,立楚公子昌平君为楚王,反秦于淮南。昌平君败,楚亡。
从现有上官家谱等资料记载来看,上官氏始祖为楚怀王少子子兰。楚怀王时期(也有一说为楚顷襄王时期),子兰曾任大夫,赐封上官(古地名,今河南省滑县东南)为食邑,史称上官邑大夫,子兰的后代子孙遂以邑名为姓,称上官氏。
《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汉时,为充实关中人口,朝廷曾下令将许多大姓迁往关中,其中上官氏被迁往陇西上邽。上邽,即今天的甘肃天水,这也正是源自楚国公族的上官氏在天水成为望族的缘由。
上官氏家族郡望地为天水,以郡地取堂号,总堂号为:天水堂。因此,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上官家族的家谱上都印有“天水堂”字样。“郡”是中国古代自春秋至隋唐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名,郡的区域面积有多大,历代记载各不一样。古代各姓氏因世世代代居住在某郡处,而为当地人所仰望,称郡望。姓氏郡望有如下特点:一是姓氏祖宗发祥地标记;二是该姓氏人口多、经济实力强、政治地位高;三是文化影响特别大。郡望,一个姓大致有一个至数十个不等。总之,郡望可以说是该姓氏在某郡的区域内是一个最大的望族,特别强盛。
古代以姓氏发祥地郡名为堂号,即郡望之名为堂号,是姓氏总堂号。在这总堂号之下,各分支又有自立的分支堂号。分支堂号以支派迁徙某地的始祖发祥地为堂号,也有以分支始祖的德、文、功、业、职等业绩为分支堂号。上官氏总堂号为天水堂,随着年代的长久,族人不断迁徙各地,逐渐出现并形成了众多的分支堂号,如:江西吉安的花萼堂(该支系族人后迁徙到湖北宜昌、荆门、荆州等地)、江西建昌府新城县 (现抚州市黎川县)的爵禄堂(该支系族人现多迁居于湖北十堰地区)、河南光山的敦本堂、广东田丰的藏宝堂等等。
下篇:上官大夫、子兰公与靳尚
曾经,史学研究者有一种说法为“上官大夫靳尚”,也就是认为上官大夫就是靳尚。在现在可以阅读到的上官家谱中,福建邵武和平第十三修《上官氏宗谱》等少数上官氏家谱有这样的记载:子兰公为上官氏始祖,靳尚为二世祖。对此,众多有心于家族史探讨的同族都在力求追本溯源,尽可能地了解历史资料,并对靳尚是否是我上官氏先祖进行考证。鉴于此,笔者在自己阅读的范围内收集了部分资料,整理如下,供各地同族参考指正。
先从历史资料的记载来了解子兰公与靳尚。
在《史记》和《史记故事》“楚世家第十”之《楚立新主》中均有这样的记载: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秦国再次进攻楚国,并夺取八座城邑。秦昭王给楚怀王送信,欺骗怀王说,希望与他在武关相会结盟。怀王见信后踌躇不决。怀王的儿子子兰不知是秦昭王的毒计,劝怀王前去,说:“为什么要拒绝秦国的好意呢?”怀王于是前往,后被秦国扣留,客死异乡。之后,太子横继位为楚顷襄王。
这是子兰在史料中的首次出现,时间为公元前299年。
远方出版社1998年版《尚书 国语 战国策》之“战国策”之“楚二”之《楚怀王拘张仪》记载:楚怀王拘张仪,将欲杀之。靳尚为仪谓楚王曰:“拘张仪,秦王必怒,天下见楚之无秦也,楚必轻矣。”又谓之幸夫人郑袖曰:“子亦自知且贱于王乎?”郑袖曰:“何也?”尚曰:“张仪者,秦王之忠信有功臣也,今楚拘之,秦王欲出之……”这是楚怀王十八年(公元前311年)的事。
《尚书 国语 战国策》之“战国策”之“楚二”之《楚王将出张子》记载:楚王将出张子,恐其欺己也。靳尚谓楚王曰:“臣请随之,仪事王不善,臣请杀之。” 楚小臣,靳尚之仇也。谓张旄(魏国大臣,笔者注。)曰:“以张仪之知,而有秦、楚之用,君必穷矣。君不如使人微要(暗中劫持,笔者注。)靳尚而刺之,楚王必大怒仪也。彼仪穷,则子重矣。楚、秦相难,则魏无患矣。”张旄果令人要靳尚刺之(靳尚被刺身亡。有历史学者认为,靳尚被刺死,是楚、秦交恶的要因。笔者注。)。楚王大怒秦,构兵而战。秦、楚争事魏,张旄果大重。这也是发生在楚怀王十八年(公元前311年)的事。
京华出版社2006年版《史记故事》之“楚世家第十”之《张仪说楚》记载:张仪去楚国欺骗怀王,离间楚、齐之后回到秦国。第三年,秦王又欲与楚国和好,并表示愿意将汉中的一半分给楚国。楚怀王说:“我只希望得到张仪,并不愿意得到土地。”张仪听说后,请求去楚国。秦王说:“楚王正想杀了你才甘心,怎么办?”张仪说:“我以前跟楚王的亲信靳尚关系很好,靳尚又能侍奉楚王的宠姬郑袖,郑袖说的话楚王没有不听的……”张仪于是再度出使楚国。到了楚国,楚怀王不见,并且囚禁了张仪,想把他杀掉。张仪私下跟靳尚取得了联系,靳尚替他向怀王说:“关押张仪,秦王必定大怒,天下诸侯看到楚国没有秦国做朋友,一定都会轻视大王。”又对夫人郑袖说:“秦王很喜爱张仪,而怀王却想杀了他,而今秦国将用上庸等六个县的土地贿赂楚国,又把美女嫁给楚王,把宫中能歌善舞的人送来作侍女。怀王看重土地,秦国女子一定会受到宠信,而夫人会受到排斥的。夫人不如向怀王说,让怀王放了张仪。”郑袖终于在怀王面前为张仪说情,把他放了。这记载的同样是发生在楚怀王十八年的事(公元前311年)。
在上面的文字中,只将靳尚作为楚怀王的亲信,并未说靳尚是怀王的子孙。
《史记》之《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作如下记载: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焒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觽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原(约前340—约前277)名平,字原,是楚国的同姓贵族。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子兰在这里首次出现,与其他史料记载一致。笔者注。)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
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睠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由此见,上官大夫与子兰应该并非一人。笔者注。)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此段记载也表明上官大夫与子兰为两个不同的人。笔者注。)
福建省长汀上官家谱记载:兰公(公元前318年——公元前257年),上官氏始祖。战国楚怀王少子兰(公元前298年)仕楚倾襄王,官令尹,封上官邑大夫,裔居天水郡。故以居为郡曰天水堂,以官衔为氏曰上官氏,天水堂上官氏之始祖。
广东普宁官秀岩老先生在他整理的家谱资料中这样记载:“根据族谱等史料记载,战国时,楚怀王少子名子兰(公元前318年——前257年)在公元前298年,仕楚顷襄王,官令尹,封上官邑大夫,原居郢都(今湖北荆州市江陵区),裔居天水郡,以天水为食邑,故以居地为郡望曰天水堂,以官衔为氏曰上官氏。
福建省长汀的家谱和官秀岩老先生整理的族谱均记载“子兰公(公元前318年—公元前257年)”。据此推算,在张仪说楚的公元前313年,子兰公才5岁。二年后,张仪再到楚国,楚怀王拘张仪欲杀之,因而出现历史记载“靳尚为仪谓楚王曰……”。这一年,子兰公应该是7岁左右,而靳尚已经是一个很会玩弄权术使用心计的朝廷大臣,不然不会出现——靳尚为仪谓楚王曰:“拘张仪,秦王必怒,天下见楚之无秦也,楚必轻矣。”
在王健强著的《屈原传》(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一版)一书中的主要人物表里有这样的记载:子兰(约公元前316——?),怀王与郑袖之子。该书文中第99页这样写道:子兰生于楚怀王十三年(公元前316年)正月十六日傍晚。
因为不同朝代政治斗争的需要等众多因素,现存正规的史料也有不少错讹之处,况且文学性很强的《屈原传》所述细节是否真实实难确定。对此书资料来源的可靠性,暂未能作进一步的考证,只能将其作为一点参考资料。
子兰第一次出现在史料中是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当时,秦再次攻打楚,夺去了楚国的八个城邑。秦昭王致信楚怀王说要在武关结盟。楚怀王见信后,非常忧虑。楚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怀王前往,说:“我们何必失去秦王的欢心呢?”这一年,按照现有资料记载推断,子兰19岁,已具备参与朝政能力。
而《尚书 国语 战国策》之“战国策”之“楚二”之《楚王将出张子》记载:楚小臣,靳尚之仇也。谓张旄曰:“以张仪之知,而有秦、楚之用,君必穷矣。君不如使人微要靳尚而刺之,楚王必大怒仪也。彼仪穷,则子重矣。楚、秦相难,则魏无患矣。”张旄果令人要靳尚刺之。这是楚怀王十八年,即公元前311年的事。
据此看来,靳尚已经成为一个很会玩弄权术的大臣并且被刺杀致死时(公元前311年),子兰还是一个六七岁的孩童。而且,在靳尚被刺之前的楚国大事史料中,只有关于靳尚的记载,而无关于子兰的记载,也说明子兰当时还未登上楚国的政治舞台,其原因很可能就是因为子兰尚年幼。子兰是在靳尚被刺身亡后才出现在政治舞台和历史资料之中的。
这些资料足以说明,靳尚应该比子兰年长,完全不可能是子兰之子,也就是说靳尚根本就不可能是上官氏二世祖。而上官大夫是否就是子兰,也存在很大的疑惑,值得商榷。
下面,再看看上官大夫与靳尚的关系。
持“上官大夫系靳尚”之说的主要依据是对《史记》之《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的误读。
早在1962年5月9日,《光明日报》曾发表过一篇邹云鹤撰写的文章《上官大夫非靳尚》,该文这样论述:
上官大夫与靳尚本来是两个人,但是,现在有不少同志却把他们当成了一个人。
如:高中语文第五册《屈原列传》注七:“上官大夫姓靳名尚。”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卷第93页:“上官大夫靳尚。” 林庚:《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第8页:“他被一个上官大夫叫作靳尚的当做死敌……” 郭老(郭沫若)在他的《我怎样写五幕历史剧<屈原>》中也作“上官大夫靳尚。”(《屈原》第118页)
看来,这些同志把上官大夫当作靳尚所任的官名了。其实,上官大夫是另外一个姓“上官”的大夫,他并不是靳尚,他不过是和靳尚同时并同事而已。这在下列古籍中可以得到证明:
《战国策•楚策二》有“靳尚为仪谓楚王曰”,“尚(谓郑袖)”,“靳尚谓楚王曰”,“楚小臣,靳尚之仇也”,“君不如使人微要靳尚而刺之”,“张旄果令人要靳尚刺之”。这里靳尚名凡六见,但没有提到上官大夫。
《史记•楚世家》:“张仪曰:‘臣善其左右靳尚,靳尚又能得事于楚王幸姬郑袖。……’”,“靳尚谓郑袖曰”。“靳向曰”。这里靳尚名也是四见,也没有提到上官大夫。
从以上三书所记相同之事看来,靳尚很像竖刁、易牙一类的人物。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上官大夫见欲夺之”。“(张仪)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怀王)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这里上官大夫名凡四见,而靳尚名仅一见。值得注意的是靳尚的出现与以上三书的情节相同,他是张仪请出场的,而上官大夫则始终是作为屈原的政敌出现的。同时司马迁在这里并没有说过上官大夫就是靳尚。因此,我们没有理由把上官大夫和靳尚当成一个人。
容易造成错觉的是刘向的《新序•节士》。他在该文中写有“使张仪之楚,货贵臣上官大夫靳尚之属……”。刘向在这里把上官大夫和靳尚第一次拉在一起,但我们却不能因此而认定他们是一个人。因为,“上官大夫靳尚之属”应该理解为“上官大夫、靳尚之属”,因为“属”是表示复数的。
再看班固的《汉书•古今人表》其中上官大夫被列于“中中”,靳尚被列于“下上”,他们相差两级。班固在这里很明显地把他们当着两个人。这应该是判断他们为两个人的最重要的证据!此外,班固在《离骚赞序》中也作:“上官大夫”,其中所述情节与《屈原贾生列传》相同。
我以为把上官大夫与靳尚当作一个人,可能是从王逸的《楚辞章句》中所产生的误会。王逸在《离骚经章句第一》中写道“同列大夫上官靳尚,妒害其能,共谮毁之。”这句话,乍一看来,很容易把“上官靳尚”当作一大夫。如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在上官大夫名下注曰:“王逸云上官靳尚。”洪祖兴也以迷惑的态度在《楚辞补注》中在王逸的这句话下写道:“史记曰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又曰用事臣靳尚”,以为王逸搞错了。其实,王逸并没有错。他说的是“同列大夫,上官、靳尚”,就是说“上官”和“靳尚”都是与屈原“同列”的“大夫”。正因为他们是两个“大夫”,所以才有“共谮毁之”的事。如果是一个人,如何能“共”呢?我认为,现在很多同志之所以把上官大夫与靳尚当成一个人,很可能是由于对王逸这句话的误解所引起的。
早在宋代,朱熹在《楚辞集解》中就写作“同列上官大夫及用事臣靳尚”,明显地把他们当作两个人。
…………
这篇文章已经将上官大夫和靳尚的关系研究得很明确了。
况且,现在的靳氏源流资料显示,靳氏起源为:春秋时楚国有大夫靳尚,食采于靳,以邑名为氏。靳姓系以地为氏。靳氏家谱上还有这样的记载:“昔上古我靳氏自楚国分姓至今两千余载也分姓鼻祖靳公讳尚祖官居上大夫也后被奸暗害也其二世祖讳准祖替楚王支撑朝纲三载国已平静后又让还国掌也吾三世祖讳强……”。由此看来,靳氏家谱推靳尚为姓氏始祖,靳氏起源资料从无靳尚乃子兰之子的说法,而且,靳氏家谱资料上很明确地记载靳尚之后的二世为“准”、三世为“强”。这与福建邵武和平《上官氏宗谱》等资料上刊载的《楚子兰公世系垂丝图》中所述子兰公为第一世、靳尚为第二世、杰为第三世、安为第四世完全没有联系。即使假设靳姓是靳尚之后又有分支出去的,那么,靳姓源流上即使不记载子兰公,也应该有关于“杰、安”的记载,可他们明确记载靳尚之后为“准、强”,与和平谱上记载的靳尚之后为“杰、安”全然无关联。
因此,上官大夫乃靳尚和靳尚为子兰之子的说法均与历史不符。之所以出现这样荒谬的说法和记载,其原因应该主要源于对史料理解的不当或长期的以讹传讹等。
同样,如果福建长汀、广东普宁等地族谱考证记载的子兰公的生卒年月无误,那么,靳尚就不可能是子兰之子。而且,子兰公是否就是史料中记载的上官大夫也仍然存疑。笔者认为,上官大夫并不是上官邑大夫,因为《史记》中出现的上官大夫并非子兰。上官大夫应该是楚怀王和楚顷襄王时期的一个官职人员,而子兰之为上官氏始祖是因为子兰的采邑封地在河南滑县一个称作上官的地方,其后人以子兰的封地为氏。福建长汀及各地家谱也记载:子兰,官令尹,封上官邑大夫,以族为氏。
采邑有如下解释:古代国君封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也叫“采地”、“封地”、“食邑”。封建社会君主赏赐给亲信、贵族、臣属的土地,包括土地上的农民。受到这种赏赐的人必须效忠君主,并承担进贡和在战时提供兵员的义务,对采邑中的百姓有管辖权,并课征租税。初为终身占有,后变为世袭。采邑制盛行于周代,卿大夫在采邑内有统治权并对国君承担义务。采邑为世袭,由嫡长子继承,大小按爵位的等级而定。
以上文字均根据相关史料整理,因笔者手头资料有限,才疏学浅,加上现在可供参考的资料存疑实在太多,且有不少矛盾之处,因此,推断是否完全真实准确,尚待进一步考证,期望日后有更详实的史料出现,并得到有心于家族史的同族斧正。
本文参考资料:
1、《史记》,张明林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
2、《中国古代史》,刘泽华等主编,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第一版。
3、《励精图治——楚国的名君》,郭德维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
4、《楚国历史大事记》网络版。
5、《楚国兴衰史》网络版。
6、《屈原传》,王健强著,湖北长江出版集团,2008年6月第一版。
7、《战国策——文白对译本》,公孙双平编译,广西民族出版社,1997年1月第一版。
8、《尚书、国语、战国策》,杨冬主编,远方出版社,1998年9月第一版。
9、福建省邵武市和平第十三修《上官氏宗谱》等。
10、《百家姓》王应麟撰,邓启铜注释,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分享按钮>>上官家族居住地分布情况
>>全国各地部分地区上官家族字辈介绍